●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真宗上仙,明肅召兩府入谕之,一時号泣,明肅曰:“有日哭在,旦聽處分。
”議畢,王曾作參政,當秉筆至雲淑妃為皇太妃,曾卓筆雲:“适來不聞此語。
”丁崖州曰:“遺诏可改邪?”衆皆不敢言。
明肅亦知之,始惡丁而嘉王曾之直也。
丁崖州曰:“遺诏可改邪?”衆皆不敢言。
明肅亦知之,始惡丁而嘉王曾之直也。
澶淵之幸,陳堯叟有西蜀之議,王欽若贊金陵之行,持遲未決,遣訪寇準,準雲:“惟有熱血相潑爾。
”浸潤者雲,殊無愛君之心。
講和之後,兵息民安,天意悅豫。
而欽若激以城下之盟,欲報東門之役。
既弗之許,則說以神道設教,鎮服戎心,祥符中所講禮文悉起于此也。
丁謂在崖州方奕棋,其子哭而入雲:“适聞有中使渡海将至矣。
”謂笑曰:“此王欽若使人來吓我爾。
”使至謝恩畢,乃傳宣撫(以下原書殘缺)。
夏守恩作殿帥,舊例諸營馬糞錢分納諸帥。
守恩受之,夫人别要一分。
王德用作都虞候獨不受。
又章獻上仙,内官請坐甲,王獨以謂不須。
興國寺東火,張耆樞相宅近,須兵防衛,王不與。
以此數事作樞密副使。
省試,《王射虎侯賦》雲:“講君子必争之藝,飾大人所變之皮。
”《貴老為其近于親賦》雲:“睹茲黃之狀,類我嚴君之容。
”試官大噱。
永叔雲:開封多為皇親所擾,送一卒雲,為鹁鴿飛而不下。
韓魏公嘗夢崔侍郎在客位,後覺問客将有何官,客雲:“崔縣尉在客位。
”乃崔台符也。
台符明法出身,緻位通顯,官制行合作尚書,而隻除刑部侍郎。
寄祿至光祿大夫,後奪一官,終于正議大夫,正議大夫亦侍郎也。
魏氏有李後主畫竹,題跋甚多,其一雲:“宋孟噪清臣誠同一觀。
”又有李書雲:“元豐辛酉清明後三日,中書昭文位觀,傳正邃明,邦直志道,三公執政,張誠一武人用事者耳。
” 程戡侍郎自言為禦史時,接伴虜人,張觀中丞教之曰:“待之以禮,答之以簡。
”戡佩服其言,或雲不然。
虜人見人語簡,便生疑心,殛忄兇人不若曠然以誠接之。
呂文靖教馬子山雲:“事不要做到十分。
”子山初未谕,其後語人雲:“一生隻用此一句不盡。
”李若谷教一門生雲:“清勤和緩。
”門人曰:“清廉、勤瘁、和同則聞命矣,緩安可為也?”李公雲:“天下甚事不是忙後壞了。
”韓稚圭教一門生雲:“穩審着,大事将做小事做,小事将做大事看。
胡援教人心中稍疑,事便不要做。
”永叔言:“觀人題壁,便可知其文章。
” 熙甯中,福建賊廖恩攻剽數郡,殺害捕盜官,東南為之騷然,凡恩所經涉,監司守将皆坐貶绌,其餘相連得罪者不可勝計。
既乃招降予官,朝廷以其悍勇,頗任使之。
一旦,恩至三班院供家狀雲:“自出身曆任以來,并無公私過犯。
”有一班行李師益亦同供狀,乃雲:“前任信州巡檢,為寥恩事勒停。
”都下相傳以為笑焉。
杜祁公為樞密使,内降某人與近上班行。
停之數日,同列促之不聽。
中使宣催,公翌日奏某人是誰,奏請容商量。
初不宣谕,再三論之,方雲是貴妃誕育時産媪之子。
又再三論之,隻除三班借職。
又求監都商稅院。
公奏雲:“此系三司舉官。
一歲四十萬貫稅額。
”堅持不可,猶得南排岸。
大内都知張惟吉請谥,禮官以吉前持溫成喪,不當居皇儀殿。
一夕争之至明,時宰阿谀順旨,惟吉頓足泣下,緣此得谥“忠惠”。
陳執中以不正谏前事,至死禮官谥曰“榮靈”。
晏丞相知南京,王琪、張亢為幕客。
泛舟湖中,隻以諸妓自随。
晏公把柁,王、張操篙。
琪南方人,知行舟次第,至橋下故使船觸柱而橫,厲聲呼曰:“晏稍使柁不正也。
” 範希文知鄧州,是時法網疏闊,監司尚預遊晏。
張去惑為點提刑獄,醉中起舞,既而曰啟谏議壞了提刑也。
朱東之自言作滁州推官時,歐陽永叔為太守,杜彬作ヘ曉音律。
永叔自琅琊山幽谷亭醉歸,妓扶步行,前引以樂。
彬自亭下舞一曲破直到州衙前,凡一裡餘。
永叔詩雲:“杜彬琵琶皮作弦。
”元五年,彬子焯在金陵,或問皮何以作弦,焯雲:“永叔詩詞之過也。
琵琶誠好,乃國初老聶工造
”議畢,王曾作參政,當秉筆至雲淑妃為皇太妃,曾卓筆雲:“适來不聞此語。
”丁崖州曰:“遺诏可改邪?”衆皆不敢言。
明肅亦知之,始惡丁而嘉王曾之直也。
丁崖州曰:“遺诏可改邪?”衆皆不敢言。
明肅亦知之,始惡丁而嘉王曾之直也。
澶淵之幸,陳堯叟有西蜀之議,王欽若贊金陵之行,持遲未決,遣訪寇準,準雲:“惟有熱血相潑爾。
”浸潤者雲,殊無愛君之心。
講和之後,兵息民安,天意悅豫。
而欽若激以城下之盟,欲報東門之役。
既弗之許,則說以神道設教,鎮服戎心,祥符中所講禮文悉起于此也。
丁謂在崖州方奕棋,其子哭而入雲:“适聞有中使渡海将至矣。
”謂笑曰:“此王欽若使人來吓我爾。
”使至謝恩畢,乃傳宣撫(以下原書殘缺)。
夏守恩作殿帥,舊例諸營馬糞錢分納諸帥。
守恩受之,夫人别要一分。
王德用作都虞候獨不受。
又章獻上仙,内官請坐甲,王獨以謂不須。
興國寺東火,張耆樞相宅近,須兵防衛,王不與。
以此數事作樞密副使。
省試,《王射虎侯賦》雲:“講君子必争之藝,飾大人所變之皮。
”《貴老為其近于親賦》雲:“睹茲黃之狀,類我嚴君之容。
”試官大噱。
永叔雲:開封多為皇親所擾,送一卒雲,為鹁鴿飛而不下。
韓魏公嘗夢崔侍郎在客位,後覺問客将有何官,客雲:“崔縣尉在客位。
”乃崔台符也。
台符明法出身,緻位通顯,官制行合作尚書,而隻除刑部侍郎。
寄祿至光祿大夫,後奪一官,終于正議大夫,正議大夫亦侍郎也。
魏氏有李後主畫竹,題跋甚多,其一雲:“宋孟噪清臣誠同一觀。
”又有李書雲:“元豐辛酉清明後三日,中書昭文位觀,傳正邃明,邦直志道,三公執政,張誠一武人用事者耳。
” 程戡侍郎自言為禦史時,接伴虜人,張觀中丞教之曰:“待之以禮,答之以簡。
”戡佩服其言,或雲不然。
虜人見人語簡,便生疑心,殛忄兇人不若曠然以誠接之。
呂文靖教馬子山雲:“事不要做到十分。
”子山初未谕,其後語人雲:“一生隻用此一句不盡。
”李若谷教一門生雲:“清勤和緩。
”門人曰:“清廉、勤瘁、和同則聞命矣,緩安可為也?”李公雲:“天下甚事不是忙後壞了。
”韓稚圭教一門生雲:“穩審着,大事将做小事做,小事将做大事看。
胡援教人心中稍疑,事便不要做。
”永叔言:“觀人題壁,便可知其文章。
” 熙甯中,福建賊廖恩攻剽數郡,殺害捕盜官,東南為之騷然,凡恩所經涉,監司守将皆坐貶绌,其餘相連得罪者不可勝計。
既乃招降予官,朝廷以其悍勇,頗任使之。
一旦,恩至三班院供家狀雲:“自出身曆任以來,并無公私過犯。
”有一班行李師益亦同供狀,乃雲:“前任信州巡檢,為寥恩事勒停。
”都下相傳以為笑焉。
杜祁公為樞密使,内降某人與近上班行。
停之數日,同列促之不聽。
中使宣催,公翌日奏某人是誰,奏請容商量。
初不宣谕,再三論之,方雲是貴妃誕育時産媪之子。
又再三論之,隻除三班借職。
又求監都商稅院。
公奏雲:“此系三司舉官。
一歲四十萬貫稅額。
”堅持不可,猶得南排岸。
大内都知張惟吉請谥,禮官以吉前持溫成喪,不當居皇儀殿。
一夕争之至明,時宰阿谀順旨,惟吉頓足泣下,緣此得谥“忠惠”。
陳執中以不正谏前事,至死禮官谥曰“榮靈”。
晏丞相知南京,王琪、張亢為幕客。
泛舟湖中,隻以諸妓自随。
晏公把柁,王、張操篙。
琪南方人,知行舟次第,至橋下故使船觸柱而橫,厲聲呼曰:“晏稍使柁不正也。
” 範希文知鄧州,是時法網疏闊,監司尚預遊晏。
張去惑為點提刑獄,醉中起舞,既而曰啟谏議壞了提刑也。
朱東之自言作滁州推官時,歐陽永叔為太守,杜彬作ヘ曉音律。
永叔自琅琊山幽谷亭醉歸,妓扶步行,前引以樂。
彬自亭下舞一曲破直到州衙前,凡一裡餘。
永叔詩雲:“杜彬琵琶皮作弦。
”元五年,彬子焯在金陵,或問皮何以作弦,焯雲:“永叔詩詞之過也。
琵琶誠好,乃國初老聶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