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回南謂風信也。

    「台灣志略」:飓風起自東北者必自北而西、自西北者必自北而東,而俱至南乃息,謂之回南。

    俗謂人先怒後笑,亦曰回南;以其倏變也。

     九降謂九月之風。

    「台灣志略」:九月朔風初起,或至匝月,謂之九降;行船者最忌。

     報頭謂風信也。

    風信曰暴,亦曰報;初起時謂之報頭,行船者忌之。

    「台灣志略」:有玉皇暴、媽祖暴、烏狗暴等數十名,各有期日。

     破帆謂斷虹也。

    「台灣舊志」:凡飓将至,天邊先見斷虹一片,如船帆,謂之破帆;稍及半天,如鲎尾,謂之屈鲎。

     禅雨春雨連綿,謂之禅雨。

    禅,嬗也。

    「孟子」:唐虞禅。

    注:禅,傳也。

    引申為禅聯,亦作善。

    「詩箋」:善,猶多也。

     騎秋秋雨連旬,謂之騎秋。

    邱逢甲「台陽竹枝」:燕子不來泥滑滑,滿城風雨正騎秋。

     海吼在安平之南,夏秋最盛;亦曰南吼。

    「海上紀要」:海吼,俗呼海叫。

    小吼腔鼓,點點作撒豆聲;乍遠乍近,若斷若連,臨流聽之,有成連鼓琴之緻。

    大吼如萬馬如擊花夷騰,钲鼓響震,三峽崩流,萬鼎共沸;惟錢塘八月怒潮差可彷佛。

    海上人習聞其怪,曰:是雨征也。

    若冬月吼,常不雨,多主風。

     蕩纓蕩為港口浮标,以引舟之出入。

    「赤嵌集」:鹿耳蕩纓分左路,鲲身沙線利南風。

     落溜則落漈;謂人之落入圈套也。

    「瀛涯勝覽」:弱水三千,舟行遇風,一失入溜,則水弱而沒溺;此則「吾學編」之所謂落漈者也。

     長年商船舵公曰長年,魚塭管事亦曰長年;以其年事較長而有經驗也。

     司阜則工師;為師父之借音。

    「玉篇」:司,主也;阜,大也。

    謂主工事之大者。

     管甫謂班兵也。

    清制:戍台之兵,調自福建各營;分汛南北,有保管地方之責。

     班兵多放重利,謂之管甫利。

     番割為番地貿易之人。

    俗謂趸賣曰割。

     旗首亦曰股首,謂一隊之首也。

    道光十二年嘉義張丙之變,各地響應,樹旗糾衆;為首者曰旗首,所部曰旗腳。

    又曰股首;則分隊之魁也。

     香腳則香客。

    進香之時,結隊而行,有人領之。

    劉家謀「海音詩」:雖似春風香腳好,去來無恙總依神。

    注:道上香客,盜不敢劫;劫之恐遭神譴也。

     闖兄無賴曰闖兄;謂其不時闖禍也。

    「白頭閑話」:郡人或十五結黨,橫行街市間,号為闖将;蓋因明季李自成先為闖将、後稱闖王也。

     羅漢遊民曰羅漢;以其不事生産而仰人衣食也。

    「翻譯名義集」:阿羅漢有二義,一曰無生、一曰應供。

     王祿謂市中賣術者,如命蔔之流以術詐人也。

    「疑耀」:京師勾闌诨語,绐人曰王祿。

     翦绺謂市中小竊,以翦斷人之财物者。

    「說文」:緯十縷為绺。

    绺一作柳。

    唐臯詩:曾奈京城翦柳多。

     藝旦妓女曰藝旦;謂有彈唱之藝也。

    亦曰閣旦。

    「枝山猥談」:旦為戲劇腳色之名。

    金元市語呼婦人為旦。

    按章太炎「新方言」謂「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注但,古不知吹,人以徒歌,故雲不知吹。

    「今傳奇」有雲:旦者起自元曲,本是但字;直稱其人為但,猶雲使但吹竽矣。

    古語流傳訖元猶在,相承至今。

     貓頭老鸨曰貓頭;謂其貪暴如貓頭鳥也。

    俗謂枭曰貓頭鳥。

    亦曰老娼,亦曰婊頭;娼、婊皆賤辭。

     販瘦謂販賣女子之人。

    瘦呼嘲,正音之訛也。

    揚州人謂養少女至長賣為妾妓者,曰養瘦馬,蓋謂至肥而鬻之也。

     馬哥謂娼寮使用之人,其賤如馬。

    哥呼去聲。

     烏龜謂無恥者。

    「明人雜俎」:俗以妻子外淫者,号其夫為烏龜。

    蓋龜不能交,縱牝者與蛇交也。

    亦曰污閨;謂其閨中之污亂也。

     雜種為詈人辭。

    謂其種之不純也。

    「晉書」「前燕載記」:蠢茲雜種,弈世彌昌。

     緣投謂情人也。

    亦曰黃脰。

    劉家謀「海音詩」:不惜金籠飼黃脰,秋風無數老來嬌。

    注:年老不安其室,私蓄少年,曰飼黃脰。

    黃脰,鳥名;善鬥,故以比之。

    老婦善妝,俗謂之老來嬌(按老來嬌,花名;則雁來紅)。

     契兄謂奸夫也。

    契,合也;謂為一時之契合。

     搭頭謂野合男女;猶上海之言姘頭。

    搭,附也;謂一時相附也。

     牽手謂妻也。

    土番娶婦,親至婦家,攜手以歸;沿山之人習見其俗,因謂妻曰牽手。

     庫神謂人之癡愚。

    俗遇喪事之時,焚化庫錢,糊兩紙像,置于案上,謂之庫官、庫吏。

    所謂庫神,則以其人之無能如紙偶也。

     效偶謂作事之拙,以其如偶象也。

    「玉篇」:效,法也。

    「增韻」:仿也。

    偶呼平聲。

    「說文」:俑也。

     跳童童為乩童,為巫者之類;謂有靈憑附,能與人問答也。

    靈至之時,必先跳動,故俗有「熟童快觀」之語。

     癡哥謂癡人也。

    「說文」:癡不慧也。

     虎須謂詭計也。

    劉家謀「海音詩」注:手握三簽,藏其根、露其梢,一張系紅線垂外,若可辨、若不可辨;猜者置錢其梢,以得紅線為勝,勝則三倍償之;然随手抽換,鮮能勝者,辄罄資以歸,謂之虎須。

    亦曰虎須黨,則合多人行谝也。

     猴相謂輕躁者。

    以其舉動如猴也。

     檨哥謂癡人也。

    聞之故老:明代倭寇之亂,曾據興化,倭人稱人為樣,或作檨;華人不知其義,稱為檨哥。

    其後遂為輕蔑之辭。

     戆宋謂愚人也。

    漳、泉人之赴呂宋者,見其土人性較愚魯,稱之曰戆宋。

    其後遂以稱人。

     大豬謂愚也。

    豬與朱同音。

    「廣雅」:铢,鈍也;亦作朱。

    「莊子」:人皆謂我朱愚。

    朱愚,則闇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