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食未為相見相問之辭,猶古人之言無恙;一謂生計無害可以得食,一謂身體無病可以安食。

    蓋台為新辟之土;鑿井耕田,以食為主;而天氣披猖,野番出沒,時有災患。

    故相問以食,則祝其無恙。

     佗去為道上相問之辭,猶言何往也。

    佗與他通,引申為「何」。

    開辟之時,草萊未啟,時有不虞;故詢其何往,以為防備,亦「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之義也。

    按「食未」、「佗去」二語,以今思之,亦見我先民當日締造之艱艱;為子孫者其可忽哉! 要未猶還未也。

    要呼平聲。

     〈忄勿〉舉猶還須也。

    此系方言,有音無義。

     惹定猶而已也。

    此系方言,有音無義。

     插走猶不是也。

    此系方言,有音無義。

     敢采猶或然也。

    敢為冒昧辭。

    亦曰檢采;檢敢一聲之轉。

     者久則許久。

    猶言此頃也。

    「增韻」:者,此也。

    如者般、者番之辭。

    按者字語源甚古,今中國多用「這」字。

    「增韻」:這,魚戰切;迎也。

    而台語如者大、者細、者近、者遠,所用甚廣。

    是台灣猶保存古語,不為俗字所混也。

     偌大猶若大也。

    偌、若,古音通。

     什沒為疑問辭。

    什呼平聲,在「尋」、「簪」之間。

    按杜牧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十呼平聲,音如谌。

     甚貨亦疑問辭。

    甚呼如「成」,語氣較重。

     即兮則此個。

    為單數之辭。

    「說文」:即,就也。

    兮,疑介字之訛。

     者兮亦此個。

    為總數之辭。

    「增韻」:者,此也。

    凡稱此個為者個;今俗多用「這」字。

    這為魚戰切,迎也。

    按台語,即兮與者兮有别:即兮則此物,者兮則一切之物。

     也是則亦是。

    亦曰阿是。

     那是則若是。

    那、若,古音通。

     安仍則如此。

    「說文」:仍,因也。

     藉會則乃會。

    藉為承上辭;會,曉也。

    引申為能。

     即款則此樣。

    即此也。

     仍然則照舊。

    「論語」:仍舊貫。

    注:仍,因也。

     〈忄勿〉免免也(按「詩」「大雅」:文王不顯。

    箋:不顯,顯也。

    中國文法多有此例)。

     管伊則不管他也(按「書」「堯典」:試可乃已。

    當為試不可乃已。

    而語氣急促,遂脫「不」字;然意自明)。

     都好呼誅好;正音也。

    謂事與時之适好也。

     嶄然為贊美辭。

    則超然也。

    「集韻」:嶄,山峻貌。

     猗欤亦贊美辭。

    兒童多用之。

    「詩」「商頌」:猗欤、那欤! 佳哉為感歎辭。

    又有幸之之意。

    如事之将敗而不兇、器之已墜而不破,或驚呼曰「佳之哉」! 忽喇為驚呼辭。

    「集韻」:喇,語急也。

     口蘇為代名辭。

    泉州語,有音無字;則所謂如此、如此也。

     唯阿為發語辭。

    「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嗳唷為驚呼辭。

    南曲常用之。

     敢采猶或然也。

    敢為冒昧辭。

    「儀禮」:客敢拜,主人敢辭。

    或曰檢采;檢敢一聲之轉。

     敢是猶豈是也。

     什物則雜物。

    「史記」「舜紀」:作什物于壽邱。

    「索隐」: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為數。

     人事謂饋賂也。

    「後漢書」「黃琰傳」:特當權子弟,多以人事得舉。

     底時謂何時也。

    底為疑辭;如底事、底處之語,唐人詩詞常用之。

     今嗎謂此時也。

    今呼簪,嗎為助辭。

     打即謂是時也。

    打為助辭,呼平聲;即呼隻,就也。

    按「項氏家說」:俗語每與本辭相反,打字用之尤多。

    凡打疊、打聽、打量、打睡,無非打者。

     中晝則中午。

    晝呼兜,去聲。

    「說文」:日之出入,與夜為界。

     下晡則向晚。

    「淮南子」:日至悲谷,是謂晡時。

     盈昏謂夜也。

    亦曰盈暗。

    「說文」:昏,日冥也;暗,日無光也。

    皆有夜之義。

    「博雅」:盈,滿也。

     半冥謂半夜也。

    「詩」「小雅」:哕哕其冥。

    箋:冥,夜也。

     透早則淩晨。

    「增韻」:透,徹也。

     透暗則徹夜。

    暗為昏黑,與闇通。

    「廣雅」:闇,夜也。

     者久猶言此時。

    亦作若此之久。

    者,此也;說見前。

     也久猶言彼時。

    亦作若彼之久。

    也,彼也;說見前。

     另日則異日。

    「列子」有别日升昆侖之語。

    另,疑别之省。

    按台語,别字多作另字;如别件曰另件、别包曰另包之類。

     永擺謂前次也。

    「爾雅」:永,遠也;遠,久也。

    擺有動作之義。

     步頻猶平素也、步行也、頻常也。

    謂平素之所行也。

    按「禮」「中庸」: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

    此與同意。

     年兜謂年底也。

    兜,圍也。

    謂世事紛集,忙于撥開也。

     年關亦年底也。

    俗以往來帳項,至此必須清還,有如關隘之不可踰越也。

     闌珊猶零星也。

    李後主詞:春意闌珊。

     料峭小也;謂物之小也。

    蘇轼詩:漸覺東風料峭寒。

     約略猶大概也。

    白居易詩:與君約略說杭州。

     攏總猶全數也。

    攏,合也;總,亦合也。

     加侖猶全數。

    「說文」:加,增也。

    「玉篇」:益也。

    侖為渾侖。

    「俗書刊誤」:物完曰囫囵,與渾侖同義。

     歸注則全注。

    歸有并合之義,引申為全。

    注,賭語也。

    「宋史」「寇準傳」:王欽若謂上曰:『寇準欲以陛下作孤注耳』。

     半平謂一偏也,「玉篇」:平,齊等也。

    「增韻」:平,均也。

     起頭始曰起頭,謂作事之始也。

     煞尾終曰煞尾。

    煞,終也;尾,末也。

    元曲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