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人春時入赀,估價其園。

    有〈禾菐〉花者、〈〈刃刃〉上止下〉青者。

     草十千也。

    疑「萬」字之誤。

    或為隐語,以避授受之嫌。

    按陳洪谟「繼世紀聞」:劉瑾用事,賄賂公行,凡有幹谒者,雲饋一幹即一千、一方即一萬。

     透為量雨名。

    降雨之時,以鬥承雨,水滿一鬥為一透;謂雨水入地透至一尺也。

     車為量榖名。

    十石也。

     擔為量物名。

    百斤也。

     鋪為計裡之名。

    明制:十裡設鋪,置鋪長一名、鋪兵數名以遞文書。

    鄭氏沿用。

     甲為量地之名。

    荷蘭語,台人沿用之。

    凡長一丈二尺五寸為一戈,方二十五戈為一甲;約當中國十三畝三分一厘有奇。

     區為計田之名。

     埒亦計田之名。

    「蒼颉篇」:田五十畝曰畦。

    畦,埒也:埒,封也。

     股股分也。

    「漢書」「溝洫志」:皆往往股引取之。

    注:股,支别也。

     擺起也。

    一擺則一起。

    擺有動作之義。

     份分也。

    呼入聲。

    猶言一份。

    按份,古彬字。

    「說文」引「論語」文質份份。

    不知何時借用為分,沿誤至今。

     平半也。

    謂物可平分也。

     角四方之一也。

     周八分之一也。

     過番也。

    猶言過去之事。

    〔例〕即過(則此番)、或過(則彼番)。

     過再也。

    呼入聲。

    「呂覽」:田獵之事常過人矣。

    注:過,多也;引申為再。

     抴刺木也。

    「說文」:抴,捈也。

    「廣雅」:捈,銳也。

    「博雅」:捈,刺木也。

     〈〈刃刃〉上止下〉旁入也。

    俾器不欹。

    「說文」:〈〈刃刃〉上止下〉,不滑也。

    不滑,則安定之意。

     貼旁附也。

    俾物不搖。

    古作帖。

    帖,安也;引申為帖妥之義。

     軋轹也。

    「集韻」:于黠切。

    「莊子」「人間世篇」:德蕩乎名,知出乎争。

    名也者,相軋也。

    「通俗文」:車轹曰軋。

     鬥合作也,又互助也。

    「說文」:鬥,遇也;引申為合、為互。

    〔例〕鬥作、鬥〈扌幹〉、鬥空、鬥撘。

     鬥競争也。

    「孝經」注:鬥,诤也。

    〔例〕鬥寶、鬥水。

     插幹與也。

    「集韻」:插,刺入也;借為闖入。

    〔例〕插事、插嘴。

     激有所為也。

    凡有阻遏以作其氣者也。

    〔例〕激氣、激心、激空、激派。

     展自炫也。

    「儀禮」:展群币。

    注:展,陳也。

    「方言」:荊吳之人相難謂之展。

    按台語,則相難而展陳之意。

     爽自矜也。

    「方言」:爽,猛也。

    晉、魏之間曰撊,齊、晉曰爽(按猛則自矜;台語之意本此)。

    〔例〕爽勢。

     诩自誇也。

    呼圃,正音。

    「說文」:诩,大言也。

     渝變也。

    謂事之紛亂也。

    「詩」「大雅」:敬天之渝,毋敢馳驅。

    箋:渝,變也。

    「左傳」:有渝此盟,明神殛之!注:渝,變也。

     湼猶變也。

    謂人之囗囗也。

    「方言」:湼,化也。

     蒍事糾也。

    「類篇」:音花;俗作花。

    「方言」:楚、鄭謂狯曰蒍。

    又曰:蒍,訛嘩湼化也。

    凡變詐者多轉化,故事紛糾也按花言、花帳之語,皆「蒍」字之訛。

     敢勇敢也。

    「廣雅」:敢,勇也。

    「三蒼」:敢,必行也。

    〔例〕敢死、敢開。

     倜超出也。

    「唐韻」:音惕。

    「說文」:倜傥,不羁也。

    「荀子」:倜然乃舉太公于州人而用之。

    注:倜然,高舉貌。

     渴吝财也。

    謀生無利亦曰渴。

    「說文」:渴,盡也。

    「爾雅」:涸,渴也;渴則不能利潤。

     佊無恥也。

    呼為皮。

    「埤蒼」:佊,邪也。

     鬼儇黠也。

    「方言」:自關而東,趙、魏之間謂之黠;或謂之鬼。

     野無禮也。

    又無法也。

    「禮」「檀弓」:野哉子乎!疏:野,謂無禮者。

    〔例〕野赤、野盜。

     枭違約也。

    猶言枭險。

    「說文」:枭,猛禽也。

    借以語人。

     渴恪财也。

    「說文」:渴,盡也。

     渴無利也。

    「爾雅」:渴,涸也。

    涸則不能利潤。

     倯蒙昧也。

    謂其少經世故也。

    「方言」:庸,謂之倯。

    郭璞注:一曰懶倯。

     莽粗率也。

    呼去聲。

    「莊子」:君為政勿鹵莽。

    注:莽,粗率也。

     土鄙俗也。

     訬狂也。

    「集韻」:音峭。

    「說文」:訬,擾也。

    「淮南子」:越人有重遲者,而人謂之訬。

    高誘注:訬,輕秒急疾也。

    「漢書」「叙傳」:江都輕訬。

    注:訬,謂輕狡也。

    輕狡,則輕狂之意。

     聖靈也;謂神之有靈也。

    「孟子」: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強囗囗也,謂有才幹也。

    呼正音。

    「學記」:強力而不反。

    注:臨事不惑也。

     超猶騷也;謂其血氣方剛也。

    按台俗,雄雞未宮者曰超雞。

     淫****也。

    「方言」:淫,遊也;淫,淫也。

    「廣雅」:淫,淫也;又戲也。

     冶妖佚也。

    「易」「系辭」:冶容誨淫。

    「荀子」:美麗妖冶。

    注:冶,妖媚也。

     妍謂女子之撒嬌也。

    呼上聲。

     潑謂婦人之無賴也。

     荒好樂也。

    「書」「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孟子」:從獸無厭謂之荒。

     擾騙人也。

    「集韻」:音腦。

    「左傳」:董父乃擾畜龍。

    注:順龍所欲而畜養之。

    騙者亦能順人所欲而行其詐。

     渫绐人也。

    「集韻」:音薛。

    「說文」:渫,狎也、慢也。

    「方言」:渫,戲也。

     賴誣人也。

    「方言」:賴,取也。

    又曰:予,賴也。

    則賴兼取、予之義。

    郭璞注:賴亦惡名。

     撢貪取也。

    「說文」:撢,探也。

    「周禮」「夏官」撢人疏:誦王志者,若撢取王之志。

     識慧也。

    謂小兒之能識事也。

    「說文」:識,知也。

     乖溫馴也。

    「水東日記」:世稱人有警悟曰乖覺。

    按「說文」:乖,戾也。

    此系反用。

     娆與乖反。

    謂小兒怒而擾人也。

    「說文」:娆,擾也、戲弄也。

     虔亦擾也。

    謂小兒喜而擾人也。

    「方言」:儇虔,謾也。

    郭璞注:慧黠也。

     栗大驚也。

    「爾雅」:栗,懼也。

    「增韻」:竦縮也。

     惔微恐也。

    「說文」:惔,懼也。

     懾心怖也。

    「說文」:懾,失氣也。

    「曲禮」:志不懾。

    注:懾,猶怯惑也。

     慒煩慮也。

    「爾雅」:慒,慮也。

     怓亂慮也。

    「說文」:怓,亂也。

     哄威吓也。

    「廣韻」:哄,喝聲也。

     谝以計诓人也。

    俗作騙。

    「說文」:谝,巧言也。

     訹以言诓人也。

    「說文」:訹,誘也。

    「戰國策」:橫人訹王,外交虎狼之秦。

     乘溺愛也:「左傳」隐八年杜注。

    「周易」:乘,承之義;在上曰乘、在下曰承。

     盛溺愛也。

    「廣雅」:盛,多也。

    「越語」:盛而不驕。

    注:元氣廣大時也。

     逞專寵也。

    「論語」:逞顔色。

    注:放也。

    「左傳」:今民餒而君逞欲。

    注:逞,快也。

     着猶中也。

    「字書」:着,相附着也。

    俗作着。

    〔例〕射着、猜着。

     系約束也。

    謂對神而言質也,易拘系之,乃維從之。

    顧野王曰:系,亦約束之也。

    按台語,「系」與「禱」不同:禱僅祈求之心,系有報酬之言。

    〔例〕系佛、系願。

     過囗囗也:「說文」:過,度也。

    〔例〕過聊、過空。

     過猶責也。

    「史記」「項羽本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過傳染也。

    「博雅」:過,渡也。

    謂病能由此達彼也。

     底裝置也。

    「左傳」:底祿以德。

    杜注:底,緻也。

    〔例〕底飰、底衫。

     盈閑也。

    「博雅」:盈,滿也。

    滿,餘也;餘則閑。

     困寝也。

    俗作困。

    「字書」無。

    「易」:困于石。

    傳曰:非所困而困焉。

    則困有居止之義。

    按章太炎氏「新方言」,謂古文困作〈止上木下〉,從止也。

    今直隸、淮西、江南、浙江皆謂寝曰困,亦取從止之義。

     幹****也。

    猶言幹事也。

     駛亦幹也。

    為〈言〉人辭。

    義取于禦,則容成禦女之意。

    按今人曰駛車、古曰禦車。

     藉借也。

    〔例〕借口(謂有辭可言也。

    「左傳」:若苟有以借口,而複于寡君)、藉重(謂借人之力也。

    張羽詩:三都一序争傳誦,藉重西州皇士安)。

     頭首也、長也、始也。

    〔例〕頭人、頭兄、頭家、頭生、頭阄。

     企立曰企。

    「說文」:企,立也。

     居蹲曰居。

    呼如佉。

    「說文」:居,蹲也。

    今作踞。

     跋跌曰跋,跌倒曰跋倒。

    「說文」:跋,蹎也。

     鎮塞曰鎮。

    謂置物于路也。

    「玉篇」:鎮,安也。

     頭始也、首也。

     尾終也、末也。

     水美曰水。

    水色清而性潤,故假借。

    按詩家之稱美人曰「如花」,亦假借之名。

     塺醜曰塺。

    「廣韻」:莫杯切,呼上聲。

    塵也。

    塵則污垢,引申為醜。

     緊速曰緊。

    「說文」:緊,治絲急也。

     〈走曼〉遲曰〈走曼〉。

    「說文」:〈走曼〉,行遲也。

    按〈走曼〉俗作慢。

    「說文」:慢,惰也;非遲行之義。

     替退曰替。

     掙手揰曰掙。

    「集韻」:初耕切。

    「博雅」:刺也。

     揇足揰曰揇。

    「集韻」:乃感切。

    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