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會能也。

    李白詩:會向瑤台月下逢。

    白居易詩:天上人間會相見。

    皆作能字。

     昧不能也。

    「說文」:昧,闇也;闇,愚也。

    愚則不能。

     約猶揣也。

    謂揣其大約也。

     蔔懷疑而為也。

    「左傳」:蔔以決疑。

    此反其義。

     教使令也。

    呼如甲。

    「說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護與也。

    以物與人曰護,以事付人亦曰護。

    「廣雅」:護,助也;引申為與。

     分與也;以财濟人也。

    音如奔。

    「孟子」:分人以财謂之惠。

     卻無意而得也。

    「韻會」:卻,不受也;則人棄我取之意。

     讨索取也。

    「藝文類聚」引「秦子」曰:有母病瘥,思食新麥;家無,乃盜鄰孰麥而進之。

    孔文舉聞之,特賞曰:『無有來讨,勿複盜也』。

    是漢末已有此語。

    〔例〕讨錢、讨物、讨債。

     讨求索也。

    又為私通。

     為猶助也。

    呼去聲。

    「孟子」:為長者折枝。

     創作也。

    「孟子」: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

     擁治也。

    「廣雅」:擁,持也。

    按台語,辦理事務曰創、整理器物曰擁。

     撲擊也。

    引申為治。

    〔例〕撲石、撲鐵。

     打猶治也。

    按台語謂打為撲。

    唯下列語用打字系文言。

    〔例〕打揲、打紮。

     願欲也、思也。

    呼正音。

    「爾雅」:願,思也。

    「廣雅」:願,欲也。

     汰語不欲也。

    又有憤懑之意。

    「後漢書」:囗囗淘汰學者之累惑。

    謂棄其無用者 。

     嫌心不欲也。

    「說文」:嫌,不平于心也。

     俨亦不欲也。

    為嫌之轉音。

    按「荀子」:其累百年之欲,易一時之嫌。

    嫌音險,亦轉音。

     倪心不喜也。

    「管子」:正世不能無堕倪。

    注:倪,傲也。

     弄戲也。

    「左傳」:夷吾弱不好弄。

    注:弄,戲也。

    〔例〕弄龍、弄铙。

     弄猶嗾也。

    〔例〕弄人、弄狗。

     弄猶辍也。

    〔例〕弄晴、弄站。

     快易也。

    快,速也;引申為易。

     僫難也。

    從人惡。

    「釋名」:惡,〈扌戹〉也。

    〈扌戹〉,困物也;物困則難,事困亦難。

     揭仰也。

    「說文」:揭,高舉也。

    〔例〕揭頭、揭手、揭旗。

     〈亻亟〉仰也。

    從人亟。

    亟,急也;急則仰。

     亞俯也。

    亦作亞。

    則花枝低亞之意。

     澹下垂也。

    「後漢書」「班固傳」:東澹海漘。

    注:澹,猶動也。

    音徒濫反。

     懶心倦也。

    「說文」:懶,惰也。

     善力倦也。

    「孟子」:富歲子弟多賴。

    趙注:賴,善也。

    阮芸台氏謂賴當讀懶。

    則沃土之民不材之意,是善亦懶也。

     投往愬也。

     申告上也。

    謂申其意也。

    鄉塾子弟多用之。

    「漢書」「韋玄成傳」:畏罪自申。

     存請示也。

    為晚輩對尊長之言。

    存為存問。

    「禮」「王制」:年八十,月告存。

    注:告,猶問也;君使人緻膳告問存否也。

     诤争言也。

    「玉篇」:側迸反。

    今世為争字;争,谏也。

    「正韻」:诤,救正也。

    按以手曰争、以言曰诤。

     噪相罵也。

    呼入聲。

    「說文」:噪,擾也。

    「左傳」:魏人噪而還。

    注:群呼曰噪。

     訬讙鬧也。

    呼如炒。

    「說文」:訬,擾也。

    朱駿聲雲:今蘇俗謂讙呶曰炒鬧,即此訬擾字。

     讓相責也。

    「說文」:讓,相責也。

    「左傳」:公使讓之。

    注:讓,責也。

     咻遠呼也。

    「孟子」:衆楚人咻之。

    注:咻,嚾也。

     喊大呼也。

    「說文」:喊,呼聲。

     喝怒聲也「廣雅」:喝,怒也。

     歕吹也。

    「說文」:歕,吹氣也。

    〔例〕歕火、歕春。

     孱病聲也。

    「說文」:孱,呻吟也。

    按孱為病聲;人病則體弱,故引申為孱弱。

     彈聲響也。

    如以手彈物而有聲也。

     普色不明也。

    呼正音。

    「說文」:普,日無色也,從日從并。

    朱駿聲氏謂:并者,旁也;旁者,雲旁薄也。

    俗作氆。

    按「字彙」:氆音榜,西番織絨也;音義俱異。

    〔例〕普色、普光。

     瞀視不明也。

    「玉篇」:瞀,目不明貌。

    「亢倉子」:夫瞀視者以黊為赤。

    「揚子」「太玄」:視也見而晦也瞀。

    俗作霧。

     相以目注人也。

    呼去聲。

    「爾雅」「釋言」:相,視也。

    「左傳」:相時而動。

     攝以目正人也。

    「史記」「刺客列傳」:吾曩者目攝之。

    注:攝,怒視也。

     逆以目睨人也。

    「說文」:逆,迎也。

    「左傳」:目逆而送之。

     成以目媚人也。

    「楚辭」: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

    注:以目通意也。

     瞵以目瞋人也。

    呼如銀。

    「集韻」:怒目貌。

     以目示意也。

    呼如率。

    「集韻」:音舜;與瞬通。

    「公羊傳」:〈目矢〉晉大夫使與公盟。

     契閉目也、契合也。

    「左傳」:襄公十年,使王叔氏與伯輿合要,王叔氏不能舉其契。

     挓持也。

    為提之轉音。

    「淮南子」:俶真提挈天地。

    注:一手曰提、兩手曰挈。

     秉轉也。

    「博雅」:秉,持也。

    〔例〕秉變、秉平。

     翼搖也。

    以手招人也。

    以扇煽風也;翼能飛動,引申為搖。

     爬搔也。

    「廣雅」:爬,搔也。

     扐捕也、捉也。

    「集韻」:音力;縛也。

    關中語。

    〔例〕扐賊、扐貓、扐猴。

     刉殺也。

    「說文」:刉劃傷也。

    又斷也。

    五來切。

    「山海經」:刉一牝羊。

    注:刉,猶刲也,俗作刣。

    按「篇海」:刣音鐘,刮削物也;音義俱異。

     剉斫也。

    「說文」:剉,折傷也。

     割刈也。

    「玉篇」:割,截也。

    「左傳」: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撲打也。

    「廣雅」:撲,擊也。

    「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猶可撲滅。

    按台語不用打字,唯打紮一語;餘皆用撲,如撲人、撲鐵等。

     搧輕批也。

    「集韻」:音扇;批也。

    按俗有搧大耳一語,謂其人如豬也。

     抉重批也。

    「說文」:挑也。

    「荀子」:抉人之口。

     抈折也。

    「說文」:抈,折也。

    魚厥切。

    〔例〕抈花。

     扭捏也。

    俗有扭扭捏捏之語。

     掅拂也。

    「博雅」:掅,捽也。

    〔例〕掅黗、摒棹。

     摒除物也。

    呼入聲。

    通俗文除物曰摒擋。

    〔例〕摒掃、摒水。

     拌揮棄也。

    「方言」:拌,棄也。

    楚凡揮棄物謂之拌。

    郭璞音伴。

     〈扌昬〉刷垢也。

    亦作抿。

    「集韻」:音珉,又音敏。

    「說文」:〈扌昬〉,撫也。

     掀發蒙也。

    「說文」:掀,舉出也。

     撝鑽物也。

    「說文」:撝,裂也。

    許歸切。

    按章太炎「新方言」:撝音轉為華;若華蘤相通也。

    「曲禮」:為天子削瓜者副之,為國君者華之。

    注:華,中裂之不四折也。

     簎刺物也。

    「說文」:簎,刺也。

    俗作戳。

     揕力擲也。

    「集韻」:知鸩切。

    拟擊也。

    「史記」「刺客列傳」: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揕之。

     〈扌穴〉輕擲也。

    「集韻」:音穴。

    捏擊也。

    「博雅」:〈扌穴〉,投也。

     拷擊遠也。

    「集韻」:拷,打也。

     掊撥開也。

    呼培,上聲。

    「漢書」「郊祀志」:掊土得鼎。

    注:以手把土也。

     撈探取也。

    「方言」:撈,取也。

    「通俗編」:浮取曰撩,沈取曰撈。

     捊引取也。

    「說文」:捊,引取也。

     抯挹取也。

    呼也,上聲。

    「說文」:抯,挹也,讀若樝。

    「方言」:抯,取也。

    南楚之間,凡取物溝泥中謂之挹,亦謂之樝。

     撦尋檢也。

    劉克莊題跋:溫、李諸人困于挦撦。

    謂拉雜摘取之也。

     杜撐住也。

    呼正音。

    「國語」:狐突杜門不出。

    注:杜,塞也;與〈度攵〉通。

     偃推倒也。

    「論語」:草上之風必偃。

     奓推開也。

    「集韻」:音奢。

    「莊子」:黃帝隐幾阖戶晝暝,〈女可〉荷甘日中奓戶而入。

     敖旋轉也。

    通作遨。

    「說文」:敖,出遊也。

    出遊,則有往複旋轉之義。

     吊抗懸也。

    古作佻。

    「方言」:佻,懸也。

    〔例〕吊鼎、吊猴。

     〈畾力〉推高也。

    「集韻」:音類。

    「說文」:〈畾力〉,推也。

     缒懸下也。

    「左傳」:夜缒而出。

    注:音墜;以繩懸下也。

     且以盤奉物也。

    如曰且佛。

    「說文」:且,薦也。

    從幾。

    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

    按此為且之本義,故俎從且。

    中國今已隐晦,而台語尚存。

    又按台語有三人且、四人扶;且扶并用,言其矜貴而有鄙之之意。

     〈扌幹〉扶持也。

    又有勤勞之意。

    按台諺翁會趁、某會〈扌幹〉,謂夫妻能合作也。

     柟兩旁小持也。

    「說文」:柟,兼持也。

     趙躍也。

    自動為躍,被動為趙。

     〈副畐〉以手剖物也。

    「說文」:〈副畐〉,判也。

    「周禮」:〈副畐〉,辜祭。

    注:〈副畐〉〈副畐〉牲胸也。

     斯以手離物也。

    「爾雅」:斯,離也。

    「廣雅」:斯,分也。

    「詩」:墓門有棘,斧以斯之。

     揞以手蔽物也。

    「集韻」:于鹹切。

    掩也。

    又藏也、手覆也。

     掴以手擲物也。

    「集韻」:音帼。

    打也。

     擫以手隐物也。

    「說文」:擫,以指按也。

     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