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卷之五

關燈
木大者發越,小者敷揚。

    土是人之母也,故人有戀土之心。

    買鄰人價貴宅,宅可買,鄰不可得也。

    ○冠堯之冠,行桀之行,亦桀也。

    服桀之服,行堯之行,亦堯也。

    處市井之肆,服君子之服,在小人之中行賢哲之事,猶夜行佩珠玉也,亦灼然矣。

    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複人乎。

    黃金累千不如一賢。

    人而無廉,猶衣服之無殺,食味之酸鹹。

    ○郭林宗謂仇智季曰:子嘗有過否。

    智季曰:暮飯牛,牛不食,搏牛一下。

    語曰:士非璧也。

    談者謂價耳,談者之口,猶愛憎之心。

    ○智慧多則引血氣,如燈火之於脂膏,竈大而明,明則膏消,竈小而暗,暗則膏息,息則能長久也。

    ○雄聲而雌視者,虛僞人也。

    氣急而聲重者,敦實人也。

    ○蒙恬築長城,人不堪苦,白骨山積,乃有歌曰:生男慎勿舉,生女鋪用鋪。

    不見長城下,白骨相根柱。

    作黃金者,是方士取草屑合金燒之。

    故草屑燃,金落下。

     太元經十四卷梁國楊泉字德淵 怒如烈冬,喜如溫春。

    ○鸾鶴鳳子,養姓高峙,隐耀探林,不食滓穢。

    ○内清外濁`,弊衣曩玉。

    ○十裡九坎,牛馬低昂。

    ○天氣左轉,星辰右行,陰陽運度,報返相迎。

    ○強梁者亡,掘強者折,大健者跋,大利者缺。

    激氣成風,湧氣成雨,濁霧成雪,清露成霜。

     化清經十卷 濁者不信淵生之清而甘濯之濁矣。

    ○動則虎發,靜如鱗潛。

    若彼赫赫,若此洋洋。

    ○将飛者翼伏,将奮者足局,将噬者爪縮,将言者口默,将文者且樸。

     鄒子一卷 欲知其人,視其朋友。

    羨華在田,良苗無所措其根;佞邪在朝,忠直無所容其身。

    ○寡門不入宿,臨飯不取塵,避嫌也。

     成敗志三卷孫毓字仲 水性雖能流,不導則不通;人性雖能智,不教則不達。

    學,猶植也,不學将落。

    ○密者,天地之際會,成敗之機要。

    故陰陽不密者,暑不能以成歲,楝宇不密,則九層不可以庇身。

    古今通論三卷王嬰崑侖束南,方五千裡,謂之神州。

    帝王之宅,聖人所生也。

    ○倉颉造書, 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字者取其華乳相生,在於竹帛謂之書。

     中論六卷徐偉長作任氏注 倚立而思遠,不如速行而必至;嬌首而徇飛,不如修翼之必獲;孤居而願智,不如積學之必達。

    君子不恤年之将暮而憂志之有倦。

    道之於人甚簡,遂沒不言,彪殊異馬遷也。

    ○人之涉世,譬如弈棋,苟不盡道,誰無死地,但不幸耳。

     唐子一十卷名滂字惠澗生昊太元二年 舟循川則遊速,人順路則不迷。

    ○大木百尋,根積深也,滄海萬仞,衆流成也;淵智達洞,累學之功也。

    君子以道成冠,以道成輿,出門不冠則不敢行,行非輿則不可步。

    有父不能孝,有兄不能敬而論人父子之義、昆弟之節,猶彎弓而自射也。

    ○人性苟有一孝,則無所不包,猶樹根一植,百枝生焉。

    ○或問:齊桓晉文優劣。

    唐子答曰:論功則桓兄而文弟,論德則文兄而桓弟。

    ○大晉應期一舉席卷,猶震霆摧枯,千鈞壓卵,無餘類矣。

    ○人多患遠見百步而不自知眉頰,知眉頰者複不能察百步也。

    君子守真仗信-,遭時不容,雖有讪辱之恥,幽垢之謗,猶傷體毛耳。

    鷹年掌飛,鳳凰遠遊;小人成列,君子探藏。

    諺曰:脂粉雖多,醜面可加。

    、膏澤雖光,不可潤草。

    古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形;心短於自治,故以禮自防。

    君子不以昏行易操,不以夜昧易容。

    ○夫自有高世之名,必有負俗之累;有絕拿之節,必嬰謗嗤之患。

    白骨拟象,魚目似珠,遙聽遠望,無不亂也。

    ○禍福相轉,利害相生,如循環而運丸耳,其兆不可見,其端不可覺。

    ○良将如山如淵,人不知其戚,亦不知其歡。

    ○将勿離鼓旗,師之耳目。

    ○暴至之榮,智者不居。

    守财不施,謂之錢奴。

    ○佐鬥者傷,預事者亡。

     秦子二卷 欲顯白於雪中,馳光於日下,不可得也。

    ○顔彥先難雲:有味如酽而不醉人,其味如黍,飲之則醉,何也。

    秦子曰:醉在小人,不在君子。

    吾欲錦中而紛表,不欲繡外而麻裹,猶論者甯匮於辭,不匮於理。

    ○遠難知者天,近難知者人。

    ○因斧以得柯,因柯以成用。

    種一粟,則千萬之粟滋;種一仁,則衆行之美備矣。

    ○緘雖小,入水則沈;毛雖大,入水則浮,性自能也。

     梅子-卷 伊尹、呂望、傅說,箕子、夷齊、柳惠、顔淵、莊周、阮籍,易地而居,能行所不能行也。

    阮籍孝盡其親,忠不忘君,明不遺身,智不預事,愚不亂治。

    自莊周已來,命世大賢,其惟阮先生乎。

    按其書晉人也。

     物理論十六卷 欲定天下而任小人者,猶欲捕麋鹿而張兔置,不可得也。

    ○忿飕焚衣,其損多矣。

    忿爨之熟,推飯而棄之,損益多。

    ○語曰:上不正,下參差。

    古者所以不欺其民也,割剝富強以養貧弱,何異餓耕牛乘馬而飽吠犬,棄幹将而砺鉛刃也。

    ○《論語》,聖人之至教,王者之大化。

    《鄉黨》篇則有朝廷之儀,聘享之禮。

    《堯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