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卷之五

關燈
扶風馬總元會編 周生烈子五卷 序雲:六蔽鄙夫,炖煌周生烈,字文逸。

    張角敗後,天下潰亂,一展苦之間,故着此書,以堯舜作幹植,仲尼作師誡。

    ○禦馬失節,其車是碎。

    禦天下失節,四海失墜。

    桀纣是湯武之梯,秦項是大漢之階。

    四逆不興,則四順不昇。

    ○賢哲不可以色貌誘之,猶張羅恤鳳,施穿誘麟。

    伯樂相馬取之於瘦,聖人相士取之於疏。

    聽訟不如使勿訟,善斷不如使勿亂。

    ○理天綱,仗八柄,運元象,撮衆有者,天子也。

    撫人物,參天意者,三公也。

    執公節,事修理者,士也。

    臨死修善,於計已晚,事迫乃歸,於救已微。

    有階者易成基,無因者難成時。

    ○鸠傅年翼,羔披豹皮,類似質違,表是裹非。

    人者天之舌,物者神之口。

    天高地厚,報應故晚。

    辭者主之弓弩,教者君之機關。

    ○矜賞若春,重罰若秋。

    行禮若火,流教若水。

    讓一得百,争十失九。

     荀悅申鑒五卷 序雲:夫道本仁義,五經以經之,草籍以緯之,前鑒既明,今又申之。

    故曰:《申鑒》。

    ○君臣親而有禮,百官和而不同,此治國之風也。

    ○禮俗不一,庶人作議,此衰國之風也。

    君臣争盟,大夫争名,此乖國之風也。

    上多欲,下多端,法不定,政多門,此亂國之風也。

    以割下作能,附上作忠,此叛國之風也。

    小臣争寵,大臣争權,此害國之風也。

    上不訪,下不谏,婦言用,内政行,此亡國之風也。

    ○善禁者先禁身而後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後身。

    三曰緻武事,四曰禁數赦。

    ○秦之滅學也,書朽於屋壁,義絕於朝野。

    學聖不至聖可以盡生,學壽不至壽可以盡命。

    ○君子有三鑒:鑒乎前,鑒乎人,鑒乎鏡。

    ○下不鉗口,上不塞耳,則有所聞矣。

    ○思唐虞於上世,瞻仲尼於中古,乃知小道者足羞也。

    思伯夷於首陽,想四皓於商山,乃知穢妄者足恥也。

    存張骞於西極,念蘇武於朔方,乃知懷安者足鄙也。

     仲長昌言十卷 教化以禮義為宗,禮義以典籍為本。

    常道行於百世,權宜用於一時。

    高辛已往,則聞其人,不見其書。

    唐虞夏殷,則見其書,不詳其事。

    周氏已來,載籍具矣。

    ○後嗣愚王見天下莫與之違,奔其私情,騁其邪欲。

    君臣宣淫,上下同惡,目極角紙之觀,耳窮鄭衛之聲,入則騁於婦人而不反,出則馳於田戈而不還,信任親愛,寵貴後妃,命移運去不自知也。

    ○建旗伐鼓,高烽明候,守邊之猛将,非中國之良吏。

    和銮法駕,清道而行,便辟揖讓,諸夏之威儀,非夷狄有也。

    ○董賢之於哀帝無骨肉絲發之親,又不能傳其氣類,定其繼嗣,以丈夫宴接之歡自成膠漆也。

    ○景帝顯位,刺史者皆是宦臣子弟,猶如豺狼守肉,鬼魅待疾,曰:在天之内,在人之外。

    ○人愛我,我愛之;人憎我,我憎之。

    ○天下士有三俗:選士而論族姓閥閱,一俗;交遊趨富貴之門,二俗;畏服不接於貴尊,三俗。

    天下之士有三可賤:慕名而不知實,一可賤;不敢正是非於富貴,二可賤;向盛背衰,三可賤。

    ○天下學士有三奸焉:實不知詳不言一也,竊他人之記以成己說二也,受無名者移知者三也。

    ○知言而不能行,謂之疾。

    此疾雖有天醫莫能治也。

    伺於我者何必可愛,異於我者何必可憎。

    智足以立難成之事,能足以圖難緻之功。

    。

    附者不黨,疏者不遺。

    ○婦人有朝哭良人,暮适他土,涉曆百庭,顔色不愧。

    今公侯之宮美女數百,卿士之家侍妾數十,晝則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則以房室輸其血氣。

    ○人之性有山峙淵停者患在不通,嚴剛貶絕者患在傷士,廣大闊蕩者患在無檢,和順恭慎者患在少斷,端殼清潔者患在拘狹,辯通有辭者患在多言,安舒沈重者患在後時,好古守經者患在不變,勇毅果敢者患在險害。

    疏擢胸臆,澡雪腹心,使之芬香,皓潔白,不可污也。

    道德仁義天性也,織之以成其物,鍊之以緻其精,瑩之以發其光,幽暗則巧人之所短,會同則述人之所長。

    負我者我又加厚焉,疑我者我又加信焉,難必相恤,利必相反。

    ○事君不為君所知,忠未至也;與人交不為人所信,義未至也。

    父母不好學業,惡子孫學之可違而學也;父母不好士,惡子孫友之可違而交也。

    ○英辭雨集,妙句雲來。

    愛相攻,命之自然也。

    惬快以志,人情之所欲也。

    ○嗽舌下泉,咽之名曰胎食。

    得道者生六翮於臂,長毛羽於腹,飛無階之蒼天,度無窮之世俗。

    北方寒而人壽,南方暑而人夭,如蠶,寒而饑則引曰多,溫而飽則引曰少。

    湯契後,秦益後,益即臯陶子也。

     典論五卷魏文帝 堯崩,舜避堯子於南河之南;舜崩,禹避舜子於陽城;禹崩,益避禹子於基山之陰,事見《史記》。

    如彼登山,乃勤以求高;如彼浮川,乃勤以求遠。

    惟心弗勤,時亦靡克。

    ○應場雲:人生固有人心。

    答雲:在親曰孝,施物曰仁。

    仁者有事之實名,非無事之虛。

    稱善者,道之母,草行之主。

    ○序雲:佞邪穢政,愛惡敗俗。

    國有此二事,欲不危已不可得也。

    ○桓靈之際,闱寺專命於上,布衣橫議於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