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鈞分寸之瑕,棄盈尺之夜光,朱公所以郁邑,薛灼所以永歎,猶人不學仙也。
道衛乃令變形易貌,吞刀吐火,坐在立亡,·興雲起霧,召緻蛇蟲,聚合魚鳌,入淵不溺,蹴刃不傷。
○陳仲弓《異聞記》雲:同郡人張廣遭亂,有女四歲不能行,棄冢中,以數月糧與之。
後三年乃還,欲收葬之,女猶坐冢中。
問其故,女曰:糧盡以後,見冢角有一物申頸吞氣,乃效之,轉不複饑。
尋看,乃大龜也。
将女還食,食飲初,小腹痛,久乃習之。
湯師蜘蛛而結網,金天據九鴉以正時,唐堯見莫莢而知月。
○道能登虛,蹑影飲玉,醴食翠芝。
○彭祖雲:天上多尊官,新仙者位卑,奉事非一也。
農夫得彤弓以驅烏,南城得衰衣以負薪,猶世人得仙丹而不貴也。
○元君,老君師也。
○世人唯競,飛蒼走黃,依榮逐利。
○上士得道成天官,中士得道栖集崑侖,下士得道長生世問。
○朱草莖如珊瑚,刻之汁流如血,以玉投汁中,丸之如泥,久即成水;以金投之曰金漿,以玉投之曰玉醴,服之長生。
○石先生丹法:取烏未生毛者,以真丹和牛肉饴之,長毛,羽赤色,煞陰乾,服之,壽五百歲。
○素顔紅膚或#5其目,清商流徵亂其聽,此真理之德也。
○龍淵以靡豁常新,斧斤以日用速弊。
○寸蜻泛濫迹水之中,則謂天下無四海之廣;芒竭宛轉果核之内,則謂天下無八極之大。
漏脯救饑,鸩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貴明珠而賤淵潭,愛和璧而惡荊山,不知淵潭是明珠所出,荊山是和璧所生。
○方今士有待次之滞,官無暫曠之職。
景風起則裘鑪息,世道夷則奇士退。
○肉芝是萬歲蟾除,頭上有丹書八字。
五月五日中時取之,以足畫地則水流,帶之左手則辟兵。
○行山中,見小兒乘車馬,長七八寸者,肉芝也。
服之得仙。
○千歲蝙蝠白如雪,住則倒懸,腦重故也。
○千歲燕窠,門向北。
○雲英、雲珠、雲液、雲母、雲沙,服之用玉水。
○成帝獵於終南山,見一人無衣,身生黑毛,合圍取之,絕坑瑜岸有如飛烏,及得是婦人,自雲:秦時宮人。
關東賊至,秦王出降,驚走入山,垂當饑死,有老翁令食松實,遂不複饑。
乃是秦王子嬰宮人,至成帝二百許歲。
人将還以谷食之,毛稍脫落,轉老而死。
○欲長生,服山精。
山精,木也。
○陵陽子仲服遠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七人,讀書不忘。
○得聖人是黃老,世聖是周孔二人。
○善圍暮者謂之暮聖,故嚴子卿、馬綏明有暮聖人之名。
○彭祖自譽佐堯,曆夏至殷。
殷王遣宮女受房中之術,有驗,乃欲殺之,以絕其法。
彭祖知之,乃逃,七十年有人見于流沙。
○欲得長生J腹中清欲,得不死,腹無屎。
○裡語雲:人在世問,日失一日,如牽牛羊詣屠所,每進一步去死轉近。
○老君,姓李,名聘,字伯陽,長九尺,黃色,烏喙,隆鼻,眉五寸,住金樓玉堂。
○雞舌香、黃連乳汁治目中百病。
○諺曰:無肥仙人富。
道士雖能作金銀,皆自貧。
諺日: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亦如神符,今用少驗。
白石似玉,奸佞似賢。
鸾不挂網,麟不堕弈。
○寸膠不能治黃河之濁,尺水不能卻蕭丘之熱。
穿舟以息漏,猛爨以止沸,不可得也。
○若使素士行耕以蝴口,夜薪火以修業,則遊夏不足多矣。
○大廈既燒,取水於滄海,洪潦淩空,伐舟於長川,則不及矣。
○臣猶手足,履冰執熱不得辭焉。
○高嚴将隕,非細縷所綴。
龍門沸騰,非掬壤所遏。
劍戟不長於縫緝,可以剿割牛馬,錐鑽不可劇割牛馬而長於縫緝。
材有大小,不可棄也。
六軍如林,未必皆勇。
○仁者,政之脂粉;刑者,世之辔策。
當殺不殺,大賊乃發。
○鑽端之火,口水可滅,鵲卵未乳,指掌可摩,及其乘沖台燎巨野,奮六翮淩朝霞,雖智勇不能制也。
委辔莢而乘奔馬於險途,舍拖橹而泛輕舟於江海,豈不險哉。
金舟不能浚陽侯之波,玉馬不任聘千裡之迹。
○或輸自售之寶,或賣要人之書,或父兄貴顯望門而辟命,或低頭屈膝積習而見收。
○語曰: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将怯如蠅。
諺曰:古人欲達勤讀書經,今世圖官兔治生。
餘謂朋友之交不宜浮雜,面而不心。
揚雄所譏明鏡舉則傾冠見,羲和照則曲影覺。
周勃,社稷之臣,不能答錢谷之數。
○識珍者必拾濯水之明珠,賞氣者必将穢薮之芳蕙。
自非懸監,誰能披泥抽淪玉,澄川攘沈珠。
智大者盤桓以山峙,器小者蓬飛而萍浮。
直繩,枉木之所憎;清公,奸慝之所俨。
○文王之接呂望,桑陰未移而知其可師矣。
玄德之見孔明,晷景未改而腹心以委矣。
貌望豐偉者不必賢,形氣廷徉者不必愚。
○伯階識絕音
道衛乃令變形易貌,吞刀吐火,坐在立亡,·興雲起霧,召緻蛇蟲,聚合魚鳌,入淵不溺,蹴刃不傷。
○陳仲弓《異聞記》雲:同郡人張廣遭亂,有女四歲不能行,棄冢中,以數月糧與之。
後三年乃還,欲收葬之,女猶坐冢中。
問其故,女曰:糧盡以後,見冢角有一物申頸吞氣,乃效之,轉不複饑。
尋看,乃大龜也。
将女還食,食飲初,小腹痛,久乃習之。
湯師蜘蛛而結網,金天據九鴉以正時,唐堯見莫莢而知月。
○道能登虛,蹑影飲玉,醴食翠芝。
○彭祖雲:天上多尊官,新仙者位卑,奉事非一也。
農夫得彤弓以驅烏,南城得衰衣以負薪,猶世人得仙丹而不貴也。
○元君,老君師也。
○世人唯競,飛蒼走黃,依榮逐利。
○上士得道成天官,中士得道栖集崑侖,下士得道長生世問。
○朱草莖如珊瑚,刻之汁流如血,以玉投汁中,丸之如泥,久即成水;以金投之曰金漿,以玉投之曰玉醴,服之長生。
○石先生丹法:取烏未生毛者,以真丹和牛肉饴之,長毛,羽赤色,煞陰乾,服之,壽五百歲。
○素顔紅膚或#5其目,清商流徵亂其聽,此真理之德也。
○龍淵以靡豁常新,斧斤以日用速弊。
○寸蜻泛濫迹水之中,則謂天下無四海之廣;芒竭宛轉果核之内,則謂天下無八極之大。
漏脯救饑,鸩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貴明珠而賤淵潭,愛和璧而惡荊山,不知淵潭是明珠所出,荊山是和璧所生。
○方今士有待次之滞,官無暫曠之職。
景風起則裘鑪息,世道夷則奇士退。
○肉芝是萬歲蟾除,頭上有丹書八字。
五月五日中時取之,以足畫地則水流,帶之左手則辟兵。
○行山中,見小兒乘車馬,長七八寸者,肉芝也。
服之得仙。
○千歲蝙蝠白如雪,住則倒懸,腦重故也。
○千歲燕窠,門向北。
○雲英、雲珠、雲液、雲母、雲沙,服之用玉水。
○成帝獵於終南山,見一人無衣,身生黑毛,合圍取之,絕坑瑜岸有如飛烏,及得是婦人,自雲:秦時宮人。
關東賊至,秦王出降,驚走入山,垂當饑死,有老翁令食松實,遂不複饑。
乃是秦王子嬰宮人,至成帝二百許歲。
人将還以谷食之,毛稍脫落,轉老而死。
○欲長生,服山精。
山精,木也。
○陵陽子仲服遠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七人,讀書不忘。
○得聖人是黃老,世聖是周孔二人。
○善圍暮者謂之暮聖,故嚴子卿、馬綏明有暮聖人之名。
○彭祖自譽佐堯,曆夏至殷。
殷王遣宮女受房中之術,有驗,乃欲殺之,以絕其法。
彭祖知之,乃逃,七十年有人見于流沙。
○欲得長生J腹中清欲,得不死,腹無屎。
○裡語雲:人在世問,日失一日,如牽牛羊詣屠所,每進一步去死轉近。
○老君,姓李,名聘,字伯陽,長九尺,黃色,烏喙,隆鼻,眉五寸,住金樓玉堂。
○雞舌香、黃連乳汁治目中百病。
○諺曰:無肥仙人富。
道士雖能作金銀,皆自貧。
諺日: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亦如神符,今用少驗。
白石似玉,奸佞似賢。
鸾不挂網,麟不堕弈。
○寸膠不能治黃河之濁,尺水不能卻蕭丘之熱。
穿舟以息漏,猛爨以止沸,不可得也。
○若使素士行耕以蝴口,夜薪火以修業,則遊夏不足多矣。
○大廈既燒,取水於滄海,洪潦淩空,伐舟於長川,則不及矣。
○臣猶手足,履冰執熱不得辭焉。
○高嚴将隕,非細縷所綴。
龍門沸騰,非掬壤所遏。
劍戟不長於縫緝,可以剿割牛馬,錐鑽不可劇割牛馬而長於縫緝。
材有大小,不可棄也。
六軍如林,未必皆勇。
○仁者,政之脂粉;刑者,世之辔策。
當殺不殺,大賊乃發。
○鑽端之火,口水可滅,鵲卵未乳,指掌可摩,及其乘沖台燎巨野,奮六翮淩朝霞,雖智勇不能制也。
委辔莢而乘奔馬於險途,舍拖橹而泛輕舟於江海,豈不險哉。
金舟不能浚陽侯之波,玉馬不任聘千裡之迹。
○或輸自售之寶,或賣要人之書,或父兄貴顯望門而辟命,或低頭屈膝積習而見收。
○語曰: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将怯如蠅。
諺曰:古人欲達勤讀書經,今世圖官兔治生。
餘謂朋友之交不宜浮雜,面而不心。
揚雄所譏明鏡舉則傾冠見,羲和照則曲影覺。
周勃,社稷之臣,不能答錢谷之數。
○識珍者必拾濯水之明珠,賞氣者必将穢薮之芳蕙。
自非懸監,誰能披泥抽淪玉,澄川攘沈珠。
智大者盤桓以山峙,器小者蓬飛而萍浮。
直繩,枉木之所憎;清公,奸慝之所俨。
○文王之接呂望,桑陰未移而知其可師矣。
玄德之見孔明,晷景未改而腹心以委矣。
貌望豐偉者不必賢,形氣廷徉者不必愚。
○伯階識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