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卷之三

關燈
曹龜。

    孔子日:曹者,耆也。

    龜者,舊也。

    狐疑之事當問耆舊。

    曹龜者,未可神也,取其名耳。

    武王伐纣,上筮大兇,太公推曹蹈龜,曰:枯骨死草何能知吉兇乎。

    ○商家門不宜向南,徵家門不宜向北。

    堂盡南向,何不擇也。

    ○聖人前知千歲,後知萬世。

    孔子将死,遺書曰:有一男子自雲秦皇,上我之狀,颠倒我衣裳,緻沙丘而亡。

    後秦皇果至沙丘而亡。

    孔子又雲:董仲舒亂我書。

    後仲舒論《春秋》,着傳記。

    又雲:亡秦者胡後。

    胡亥亡秦,此孔子後知萬世也。

    吹律自知殷後,此孔子前知千歲也。

    ○唐者,蕩蕩也,民無得而名焉。

    虞者,樂也;夏者,大也,殷中也,周至也。

    志有所存,顧不見泰山。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安者在草野,知纏誤者在諸子。

    ○論衡者,铨輕重,立真僞,非苟論文飾奇麗,所以弘世俗也。

    ○王充,會稽上虞人,字仲任。

    充書形露易觀,文語不與俗通。

    石多玉寡,寡者為珍;龍少魚衆,少者為神。

    人有難充書繁重如此,充答雲:文衆勝寡,财富愈貧。

    世無一引,吾有百篇;人無一字,吾有萬言,孰者可貴。

    充章和二年徙家避難,曆年寝廢。

    年漸七十,時可懸輿,發白齒落,俦倫彌索,貧無供養,志不虞快,乃作《養性》書六十篇。

     正論五卷崔元始 見信之臣,括囊守祿。

    疏遠之臣,言以賤廢。

    是以王綱縱弛於上,智士伊郁於下。

    夫君政陵遲如乘弊車,若能求巧工,使茸理之,折則接之,緩則楔之,可複新矣。

    ○世主莫不願得尼轲以輔佐,及得之,未必珍也。

    ○夫貞一之士不曲道以媚時,不詭行以邀名,恥鄉原之譽,絕比周之黨,必待題其面曰:魯仲尼、鄒孟轲,不可得也。

    命世之士常抑於當時,無不見思於後曰。

    以往揆來,亦何容易。

    ○圖王不成,弊猶足霸,圖霸不成,弊将如何。

    農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利厚,故農夫辍未而雕镂,女工投杼而刺繡。

    ○上行下效,然謂之教。

    陳兵策於安平之世,譬令未病者服藥。

    ○昔人有慕讓财之名,推田業與弟,俄而貧乏,反以威力就弟強貸,此不當也。

    ○舉彌天之網以羅海内之士,同類翕集而蛾附,計士頻跟而脅從,黨成於下,.君孤於上。

    馬不素養難以追遠,士不素簡難以趨急。

    ○葉公之好,攘羊雖可發奸,君子不貴也。

    ○國不信道,工不信度,亡可待也。

    ○無賞罰之君而欲世治,猶不着梳栉而求發治,不可得也。

    ○術家曰:冬榮者,春必殺。

    裡語曰:州郡記如霹靂,得诏書但挂壁。

    ○洗濯民心,湔洗浮俗。

     潛夫論十卷王符字節信 仁義不能月昇,财帛而欲曰增,餘所惡也。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世之疾,此固已矣。

    ○嬰兒有常病,貴臣有常禍,父母有常失,人君有常過。

    嬰兒病飽,貴臣傷寵,父母失於媚子,人君過於驕臣。

    ○十步之間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攻玉以石,治金以盥,濯錦以魚,濯布以灰。

    夫物固有醜,治好也。

    君之明者兼聽,所暗者信。

    南面之大務,莫急於知賢。

    知賢之近塗,莫若於考功。

    ○諺曰:曲木惡直繩,重罰惡明政。

    ○欲知人将病不嗜食,欲知國将亡不嗜賢也。

    病非無嘉饑,病不能食,至於死。

    國非無賢人,君不能用,故速亡。

    理世不得真賢,猶治病不得真藥。

    治病當得真人參,反得蘿菔,服之增劇,非藥無效也。

    先世欲赦,先遣馬分行市裡,聽乎路隅,鹹雲當赦,是謂天赦,遂乃施行。

    ○孝明帝嘗問曰:今旦何故無上書者。

    左右曰:為反支曰也。

    帝曰:民庶遠來詣阙,不可奪其日,使受章者無避反支。

    此明王,謂民愛日也。

    聖王之政,普覆兼愛,不私近密,不忽疏遠,吉兇禍福與民同之。

    排簾障風,探沙擁河,無益於事,徒自弊耳。

    猶不命大将掃除醜虜,而州縣興兵不息也。

    ○扁鵲治病審閉結而通郁滞,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猶邊境犬羊不可久荒,以開敵心。

    ○一宅同姓相代,或吉或兇;一官同姓相代,或遷或免。

    成康居之而興,幽厲居之而衰。

    吉兇興衰在人,不由宅矣。

    師曠曰:赤色不壽,姓大者易滅。

    姓或有因官、因号、因居、因地者。

    司馬、司徒、中行、下軍,因官也。

    束門、西都、南宮、北郭,因居也。

    三烏、五鹿、青牛、白馬,因地也。

    ○季勝造父以善禦事周穆王。

    穆王遊西海忘歸,徐偃作亂,造父王禦者,日行千裡以征之,王封造父於趙,因以得氏。

    昆弟世疏,朋友世親,此人情也。

    富貴人争附之,貧賤人争去之。

    富貴交者,上有稱舉之用,下有貨财之益。

    與貧賤交者,大有赈貸之費,小有假借之損。

    ○夫官人有廠之惡,結驷過,士以謂榮,況實有益乎。

    處子有顔闵之賢,被褐造,門人以謂辱,況實有損乎。

    故富貴易為容,貧賤難得适。

    好服謂之奢僭,惡衣謂之困阪,徐行謂之饑矮,疾行謂之逃責,不候謂之倨傲,數來謂之求食,空造以謂無意,奉贅以謂欲貸,恭謙以謂不肖,抗陽以謂不德。

    此處子貧賤之苦酷也。

    凡今之人言方行圓,口正心邪。

    君上治世,先其本,後其未,慎其心,治其行,則奸慝不生。

    古訓着三皇五帝,多以伏羲神農二皇,其一或雲燧人,或雲女娲。

    我又聞古有天皇地皇人皇,未可知也。

     意林卷之三竟 #1『滅』原缺,據文淵閣本增補。

     #2『曰』原作『國』,據文淵閣本改。

     #3『子』原缺,據文淵閣本增補。

     #4『琅琊兄子明』文淵閣本作『琅琊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