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伐樹於宋,不過十國。
○子羔泣血三年,未嘗見齒,言其不笑語,豈得不見齒耶。
禽息碎首,薦百裡奚於秦缪公,恐是叩頭流血,謂之碎首。
○祖伊谏纣雲:天下之人無不欲王亡者。
此增益也,恐纣不懼耳。
若天下皆願纣亡,即當時瓦解,不應與周戰,血流漂杵也。
○子謂子貢日:汝與回也,孰愈。
子貢曰:回也,聞一以知十。
按孔子知顔淵愈子貢則不須問,問則子貢何敢言勝。
孔子意者恐子貢酸顔淵,故此問以抑之。
○鯉也,死有棺而無椁,其時作大夫乘三馬,何不截而貨之作椁也。
作士之時乘二馬,截一以赙舊館,舊館不赙,未亂制。
葬子無椁實非法,何重舊人之恩,乃輕父子之禮。
不貨車以葬子,豈不以貪官仕乎。
○伯夷叔齊為庶兄奪國,餓死首陽山,非讓國與庶兄也,豈得稱賢人乎。
共工與颛顼争天下不勝,怒而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
女娲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鳌足以立四極。
按共工有力折山,戰何不勝?女娲能以石補天,天審是玉石耶。
天本以山作柱,鳌足何能柱之。
鳌必長大,則女娲不能殺之,必被其所殺,何能補天。
天門在北,地戶在束方。
地最下者揚兖二州,洪水之時二上最被水害。
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
地理上向,天文下向,地合氣而萬物生焉。
天地,夫婦也。
天南方高北方下,日出高故見,日入下故不見。
天之形若倚蓋。
蓋倚地,則不能運,懸之樹,然後能運。
日不入地,譬人把火夜行平地,去人十裡則不見,非滅也。
日亦如此。
雲霧雨雪皆由地發,不自天降。
夏則作霧,冬則作霜,溫則作雨,寒則作雪。
○才能之士随世驅馳,節操之人守隘迸竄。
驅馳日以巧,進竄日以拙。
非才智不及,狎習異也。
齊郡世刺繡,恒女無不能者;襄邑能織錦,恒女無不巧者,目見而手狎也。
○朝廷之人幼,稱幹吏者以朝廷作田畝,以刀筆作末耜,以文書作農桑,猶家人子弟生長狎習,具知曲折,愈於賓客,雖孔墨之才不能分别。
手中無錢而欲市貨,貨主死不與之,胸中無學而欲求仕,猶無錢市貨不可得也。
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沈;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見骥足不異衆馬之蹄,蹑平陸而馳千裡方可知也。
有人於此,其智如源,其德如山,力不能自舉,須人舉之,人莫之舉。
竄於閑巷,無由達矣。
器空無食,饑者不顧,胸虛無懷,朝廷不禦。
蘭台之吏,班固、賈逵、揚雄、傅毅之徒名芳文美,無大用也。
夫能說一經者儒生,博覽古今者通人,采攘書傳能奏記者文人,能精思着文結連篇章者鴻儒。
若劉子政父子#3、揚子雲、桓君山之徒,猶文、武、周公并出一時。
班叔皮續《太史公書》百篇已上,紀事詳悉,讀者以謂甲子,以太史公作已。
子孟堅文比叔皮,非徒五百裡也。
○龜三百歲大如錢,蓍七十歲生一莖。
此神物,故生遲,生亦長久。
賢儒在世,猶靈曹神龜也。
楓桐之樹,生而速長,故其皮肥不能堅。
檀樂後榮,強勁可作車軸。
○湍濑回沙轉石,而大石不動者,是石重而沙輕。
大儒俗吏同在世,有如此也。
○上天之心在聖人之胸,其譴告在聖人之口,世無聖人安能知天。
○人在天地之問,如蚤蝨在衣裳之内,若蝼蟻於巢穴之中。
○正朝占四方風,從南來旱,從北來湛,從束來疫,從西來兵。
○秦将滅,都門崩,霍光亦敗,茅牆亦壞,杞梁之妻崩城何也。
○亡獵犬於山林,大呼犬名,則号呼而應。
人犬異類而相應者,識其主也。
○束風至,酒湛溢。
按酒味從酸,束方木其味酸,故酒湛溢。
○将有赦獄,鑰動感應也。
○蠶合絲而商弦易,新谷登而舊谷缺。
按子生而父母氣衰。
○亂龍者,亂有終也。
劉子政、董仲舒說龍不盡,《論衡》終之,故日亂龍。
○釣者刻木作魚,丹漆其身,迎水浮之,起水動作,魚謂之真,并來會聚。
土龍之事何得不能緻雨。
少政卯在魯,與孔子并。
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顔淵不去,知孔子聖也。
○屈轶生於庭,見佞人則指。
必若如此,舜何用令臯陶陳知人之術。
○堯湯水旱,豈二聖政所緻也。
天理曆數自然耳。
猶慈父治家,亦不能使子孫皆孝也。
○琅琊兄子明#4,兄曾為饑人欲食,弟自縛叩頭代兄,饑人善其義皆舍之。
後兄卒,養其孤,遇歲兇饑,殺己子活兄之子。
臨淮許君升亦餓,殺己子全兄之孤。
○人貴鵲賤鹦者,謂鵲遠而鹦近也。
畫工好畫上古之人,不畫秦漢之士者,重古也。
揚雄作《太玄》、《法言》,張伯松不肯一觀,與其人并肩,故賤其言也。
若揚子雲生周,金匮矣。
○武王伐纣,太公陰謀食小兒以丹,令身赤長,教言:殷亡,殷亡。
殷人見兒身赤謂是天神,又言殷亡謂其必亡。
周人諱其事。
○古之帝王建鴻德者,須鴻筆之臣褒頌紀德也。
龍無雲雨不能參天。
鴻筆之人,國之雲雨。
文章載人之行,傳人之美,豈徒調弄筆墨空馭英麗哉。
○人生者,精氣也。
能作精氣者,血脈也o人死血脈竭,精氣亡,骨肉化灰土,何能作鬼耶。
若言死者無知,聖人恐開不孝之門,故不言死者無知,其實無知也。
○諱舉五月,子言不利父母。
按田文不害田嬰。
砺刃井上,恐墜井中。
又刀邊井,刑字。
砺刀井上,恐被刑,人意也。
○無偃寝,象屍也。
○無以着,相受不固也。
○子日沐令人愛,卯日沐令人白頭,愛憎白黑,不由沐耳。
使摸母子日沐,人能愛乎。
使十五童子卯日沐,能令白發乎。
○子路見孔子堵肩牛膊可以得兆,何必
○子羔泣血三年,未嘗見齒,言其不笑語,豈得不見齒耶。
禽息碎首,薦百裡奚於秦缪公,恐是叩頭流血,謂之碎首。
○祖伊谏纣雲:天下之人無不欲王亡者。
此增益也,恐纣不懼耳。
若天下皆願纣亡,即當時瓦解,不應與周戰,血流漂杵也。
○子謂子貢日:汝與回也,孰愈。
子貢曰:回也,聞一以知十。
按孔子知顔淵愈子貢則不須問,問則子貢何敢言勝。
孔子意者恐子貢酸顔淵,故此問以抑之。
○鯉也,死有棺而無椁,其時作大夫乘三馬,何不截而貨之作椁也。
作士之時乘二馬,截一以赙舊館,舊館不赙,未亂制。
葬子無椁實非法,何重舊人之恩,乃輕父子之禮。
不貨車以葬子,豈不以貪官仕乎。
○伯夷叔齊為庶兄奪國,餓死首陽山,非讓國與庶兄也,豈得稱賢人乎。
共工與颛顼争天下不勝,怒而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
女娲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鳌足以立四極。
按共工有力折山,戰何不勝?女娲能以石補天,天審是玉石耶。
天本以山作柱,鳌足何能柱之。
鳌必長大,則女娲不能殺之,必被其所殺,何能補天。
天門在北,地戶在束方。
地最下者揚兖二州,洪水之時二上最被水害。
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
地理上向,天文下向,地合氣而萬物生焉。
天地,夫婦也。
天南方高北方下,日出高故見,日入下故不見。
天之形若倚蓋。
蓋倚地,則不能運,懸之樹,然後能運。
日不入地,譬人把火夜行平地,去人十裡則不見,非滅也。
日亦如此。
雲霧雨雪皆由地發,不自天降。
夏則作霧,冬則作霜,溫則作雨,寒則作雪。
○才能之士随世驅馳,節操之人守隘迸竄。
驅馳日以巧,進竄日以拙。
非才智不及,狎習異也。
齊郡世刺繡,恒女無不能者;襄邑能織錦,恒女無不巧者,目見而手狎也。
○朝廷之人幼,稱幹吏者以朝廷作田畝,以刀筆作末耜,以文書作農桑,猶家人子弟生長狎習,具知曲折,愈於賓客,雖孔墨之才不能分别。
手中無錢而欲市貨,貨主死不與之,胸中無學而欲求仕,猶無錢市貨不可得也。
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沈;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見骥足不異衆馬之蹄,蹑平陸而馳千裡方可知也。
有人於此,其智如源,其德如山,力不能自舉,須人舉之,人莫之舉。
竄於閑巷,無由達矣。
器空無食,饑者不顧,胸虛無懷,朝廷不禦。
蘭台之吏,班固、賈逵、揚雄、傅毅之徒名芳文美,無大用也。
夫能說一經者儒生,博覽古今者通人,采攘書傳能奏記者文人,能精思着文結連篇章者鴻儒。
若劉子政父子#3、揚子雲、桓君山之徒,猶文、武、周公并出一時。
班叔皮續《太史公書》百篇已上,紀事詳悉,讀者以謂甲子,以太史公作已。
子孟堅文比叔皮,非徒五百裡也。
○龜三百歲大如錢,蓍七十歲生一莖。
此神物,故生遲,生亦長久。
賢儒在世,猶靈曹神龜也。
楓桐之樹,生而速長,故其皮肥不能堅。
檀樂後榮,強勁可作車軸。
○湍濑回沙轉石,而大石不動者,是石重而沙輕。
大儒俗吏同在世,有如此也。
○上天之心在聖人之胸,其譴告在聖人之口,世無聖人安能知天。
○人在天地之問,如蚤蝨在衣裳之内,若蝼蟻於巢穴之中。
○正朝占四方風,從南來旱,從北來湛,從束來疫,從西來兵。
○秦将滅,都門崩,霍光亦敗,茅牆亦壞,杞梁之妻崩城何也。
○亡獵犬於山林,大呼犬名,則号呼而應。
人犬異類而相應者,識其主也。
○束風至,酒湛溢。
按酒味從酸,束方木其味酸,故酒湛溢。
○将有赦獄,鑰動感應也。
○蠶合絲而商弦易,新谷登而舊谷缺。
按子生而父母氣衰。
○亂龍者,亂有終也。
劉子政、董仲舒說龍不盡,《論衡》終之,故日亂龍。
○釣者刻木作魚,丹漆其身,迎水浮之,起水動作,魚謂之真,并來會聚。
土龍之事何得不能緻雨。
少政卯在魯,與孔子并。
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顔淵不去,知孔子聖也。
○屈轶生於庭,見佞人則指。
必若如此,舜何用令臯陶陳知人之術。
○堯湯水旱,豈二聖政所緻也。
天理曆數自然耳。
猶慈父治家,亦不能使子孫皆孝也。
○琅琊兄子明#4,兄曾為饑人欲食,弟自縛叩頭代兄,饑人善其義皆舍之。
後兄卒,養其孤,遇歲兇饑,殺己子活兄之子。
臨淮許君升亦餓,殺己子全兄之孤。
○人貴鵲賤鹦者,謂鵲遠而鹦近也。
畫工好畫上古之人,不畫秦漢之士者,重古也。
揚雄作《太玄》、《法言》,張伯松不肯一觀,與其人并肩,故賤其言也。
若揚子雲生周,金匮矣。
○武王伐纣,太公陰謀食小兒以丹,令身赤長,教言:殷亡,殷亡。
殷人見兒身赤謂是天神,又言殷亡謂其必亡。
周人諱其事。
○古之帝王建鴻德者,須鴻筆之臣褒頌紀德也。
龍無雲雨不能參天。
鴻筆之人,國之雲雨。
文章載人之行,傳人之美,豈徒調弄筆墨空馭英麗哉。
○人生者,精氣也。
能作精氣者,血脈也o人死血脈竭,精氣亡,骨肉化灰土,何能作鬼耶。
若言死者無知,聖人恐開不孝之門,故不言死者無知,其實無知也。
○諱舉五月,子言不利父母。
按田文不害田嬰。
砺刃井上,恐墜井中。
又刀邊井,刑字。
砺刀井上,恐被刑,人意也。
○無偃寝,象屍也。
○無以着,相受不固也。
○子日沐令人愛,卯日沐令人白頭,愛憎白黑,不由沐耳。
使摸母子日沐,人能愛乎。
使十五童子卯日沐,能令白發乎。
○子路見孔子堵肩牛膊可以得兆,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