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譬如市肆多列雜物,欲置之者并至。
聞束裡語雲: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而笑;肉味美,對屠門而哨。
此猶時人,雖不别聖,亦複欣慕。
○顔淵所以命短,慕孔子殇其年也。
如庸馬與良駿相追銜尾至暮,良馬嗚食如故,庸馬垂頭不食,何異顔孔仇劣。
○餘少時見揚子雲麗文,欲繼之,嘗作小賦,用思大劇,立緻疾病。
子雲亦言:成帝诏作甘泉賦,卒暴。
遂倦外五藏出地,以手收内之,及覺,氣病一年。
由此言之,盡思慮,傷精神也。
○莊周病劇,弟子對泣之,應曰:我今死則誰先,更百年生則誰後,必不得免,何貪於須臾。
○子貢問蓮伯玉曰:子何以治國。
答曰:弗治治之。
古《孝經》一卷二十章一千八百七十二字,今異者四百餘字。
○左氏雲:經與傳猶衣,表裹相待而成。
○堯能則天者,貴其能臣舜禹二聖。
○劉子政、子政駿,駿兄弟子伯玉俱是通人,尤重左氏,教授子孫下至婦女無不讀誦,此亦蔽也。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振裘持領,萬毛自整。
治大國者亦當如此。
○以賢伐賢謂之煩,以不肖謂之亂。
○王平仲雲:周譜言定王五年河徙故道,今所行處非禹所穿。
○揚子雲工於賦,王君大習兵器,餘欲從二子學。
子雲曰:能讀千賦則善賦。
君大曰:能觀千劍則曉劍。
暗曰:伏習象神巧者,不過習者之門。
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衆多。
○百足之蟲,共舉一身,安得不濟。
○曲陽侯迎方士西門,君惠從其學卻老之術。
君惠曰:龜稱三千歲,鶴言千歲,以人之材何乃不及蟲烏耶。
餘應曰:誰當久與龜鶴同居而知其年歲耳。
○聖人何不學仙而令死耶。
聖人皆形解仙去,言死者示民有終也。
○昔神農伏羲王天下,梧桐作琴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數,厚寸有八,象三六數,廣六分,象六律,上圓而斂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廣下狹,法尊卑之禮。
琴者,禁也。
古者聖賢玩琴以養心,窮則獨善其身而不失其操,故謂之操達則兼善天下,無不通暢,故謂之暢。
堯暢經,逸不存;舜操其聲,清以微;微子操其聲,清以淳;箕子操其聲,淳以激。
論衡二十七卷王充 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
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
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賤。
或同操而異主,伊尹箕子是也。
二人俱命世之臣,伊尹遇成湯作相,箕子遇商纣作奴。
故知遇與不遇也。
○清受塵,白受垢。
青蠅所污,常在練素。
○邑犬覃吠,吠所怪也。
○弦者思折伯牙之指,禦者願斷王良之手,惡彼勝己也。
玉變作石,石化作礫,毀謗使然也。
采玉者破石取玉,選士者棄惡取善,命不勉也。
智者歸之於天,取富貴若鑿溝伐薪。
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
亦有溝未成而遇湛,薪未多而逢火。
樂貧勝禍,勉己勤事以緻富,砠才明操以取貴。
農夫力耕得谷多,商賈遠行得利深。
命富之人筋力自強,命貴之人才智自高,若千裡馬,氣力、目勁、頭目、蹄足自相副。
○魯城門朽頓欲頹,孔子疾行而過之。
左右曰:如此久矣。
孔子曰:吾惡其久也,脫遇壞則不幸。
○蟲堕一器,酒棄不飲;鼠殘一筐,飯捐不食。
○墨家雲人死無命,儒家雲人死有命。
曆陽之郡一宿化成湖,白起坑趙卒四十萬衆,此并有命耶。
言命者曰命當溺死,故相聚於曆陽;命當壓死,故相聚於平原。
沛公初起相攻,人入豐沛之市,雲多封侯人也。
人命系於國,物命擊於人。
齊人舒緩,秦人慢易,楚人促急,燕人蕙敢,四國之民更相出入。
○張次公娶鄰巫女,蔔工曰;女相當貴。
公後位至丞相,乃是次公亦貴,遂與女相合也。
○世謂宅有吉兇,徙有歲月。
餘謂天道難知,假今有觸犯者,命吉兇之人也。
按相鲸布當先刑而後王,衛青當封亞夫而餓死,鄧通當貧餓,此骨節皮膚各異也。
○文王在母腹中便有四乳,非長大修道德,乃生也。
後稷作兒以種樹而戲,孔子能行以俎豆而弄。
石生而堅,蘭生而香,生禀善氣長大,乃成就也。
蚊赢不如牛馬之力,馬困於蚊赢,有勢也。
十圍之牛為牧堅所驅,數仞之象為越僮所鈎,無便也。
○孔子吹律,自知殷後,項羽重瞳,虞舜苗裔。
聖人自有種族,堯與高祖安得是龍子也。
○宋景公有三善言獲,三十一年燕丹執于秦,天雨粟,馬生角,杞梁妻哭城崩,湯旱剪發作牲緻雨,南陽卓公作維氏令蝗蟲不入境,孫叔敖埋兩頭蛇有陰德,已上并雲虛也。
龍若遁逃在樹中,為天所敗,則非神也。
若必有神,則不應有龍肝豹胎。
故立知水火相薄作雷,龍聞雷聲即起。
武王伐纣兵不血刃,虛言也。
晨舉脂燭,血流漂杵,何謂不血刃耶。
漢誅王莽,軍至漸台,血流沒趾。
用天下兵,未有不血刃也。
○纣糟丘酒池,牛飲者三千人。
長夜之飲,亡其甲子,車行酒,騎行炙,百二十日作一月。
按纣或是覆酒滂拖於地,因名作池;釀酒積糟,因名作丘。
以酒作池,以車行酒,以肉懸林,因謂騎行炙。
男女裸而相逐,林中奔走,侍者惡之,故言三千人,實非也。
○呵盯若荊轲之閑,言秦王誅轲九族,夷其一裡,一裡皆滅,故日町町。
按秦雖無道,不應盡誅轲裡也。
始皇幸梁山宮,見李斯車騎盛出,怪之,左右私告李斯,斯損車騎。
始皇不知左右誰告,止殺在傍,荊轲之裡必不盡誅之。
○魯班刻大鵝,飛三日不下,為母作木車、木人禦之,機關之發去不還,此恐不實。
孔子遊說七十餘國。
按孔子自衛反魯,在陳絕糧,削迹於衛
聞束裡語雲: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而笑;肉味美,對屠門而哨。
此猶時人,雖不别聖,亦複欣慕。
○顔淵所以命短,慕孔子殇其年也。
如庸馬與良駿相追銜尾至暮,良馬嗚食如故,庸馬垂頭不食,何異顔孔仇劣。
○餘少時見揚子雲麗文,欲繼之,嘗作小賦,用思大劇,立緻疾病。
子雲亦言:成帝诏作甘泉賦,卒暴。
遂倦外五藏出地,以手收内之,及覺,氣病一年。
由此言之,盡思慮,傷精神也。
○莊周病劇,弟子對泣之,應曰:我今死則誰先,更百年生則誰後,必不得免,何貪於須臾。
○子貢問蓮伯玉曰:子何以治國。
答曰:弗治治之。
古《孝經》一卷二十章一千八百七十二字,今異者四百餘字。
○左氏雲:經與傳猶衣,表裹相待而成。
○堯能則天者,貴其能臣舜禹二聖。
○劉子政、子政駿,駿兄弟子伯玉俱是通人,尤重左氏,教授子孫下至婦女無不讀誦,此亦蔽也。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振裘持領,萬毛自整。
治大國者亦當如此。
○以賢伐賢謂之煩,以不肖謂之亂。
○王平仲雲:周譜言定王五年河徙故道,今所行處非禹所穿。
○揚子雲工於賦,王君大習兵器,餘欲從二子學。
子雲曰:能讀千賦則善賦。
君大曰:能觀千劍則曉劍。
暗曰:伏習象神巧者,不過習者之門。
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衆多。
○百足之蟲,共舉一身,安得不濟。
○曲陽侯迎方士西門,君惠從其學卻老之術。
君惠曰:龜稱三千歲,鶴言千歲,以人之材何乃不及蟲烏耶。
餘應曰:誰當久與龜鶴同居而知其年歲耳。
○聖人何不學仙而令死耶。
聖人皆形解仙去,言死者示民有終也。
○昔神農伏羲王天下,梧桐作琴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數,厚寸有八,象三六數,廣六分,象六律,上圓而斂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廣下狹,法尊卑之禮。
琴者,禁也。
古者聖賢玩琴以養心,窮則獨善其身而不失其操,故謂之操達則兼善天下,無不通暢,故謂之暢。
堯暢經,逸不存;舜操其聲,清以微;微子操其聲,清以淳;箕子操其聲,淳以激。
論衡二十七卷王充 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
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
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賤。
或同操而異主,伊尹箕子是也。
二人俱命世之臣,伊尹遇成湯作相,箕子遇商纣作奴。
故知遇與不遇也。
○清受塵,白受垢。
青蠅所污,常在練素。
○邑犬覃吠,吠所怪也。
○弦者思折伯牙之指,禦者願斷王良之手,惡彼勝己也。
玉變作石,石化作礫,毀謗使然也。
采玉者破石取玉,選士者棄惡取善,命不勉也。
智者歸之於天,取富貴若鑿溝伐薪。
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
亦有溝未成而遇湛,薪未多而逢火。
樂貧勝禍,勉己勤事以緻富,砠才明操以取貴。
農夫力耕得谷多,商賈遠行得利深。
命富之人筋力自強,命貴之人才智自高,若千裡馬,氣力、目勁、頭目、蹄足自相副。
○魯城門朽頓欲頹,孔子疾行而過之。
左右曰:如此久矣。
孔子曰:吾惡其久也,脫遇壞則不幸。
○蟲堕一器,酒棄不飲;鼠殘一筐,飯捐不食。
○墨家雲人死無命,儒家雲人死有命。
曆陽之郡一宿化成湖,白起坑趙卒四十萬衆,此并有命耶。
言命者曰命當溺死,故相聚於曆陽;命當壓死,故相聚於平原。
沛公初起相攻,人入豐沛之市,雲多封侯人也。
人命系於國,物命擊於人。
齊人舒緩,秦人慢易,楚人促急,燕人蕙敢,四國之民更相出入。
○張次公娶鄰巫女,蔔工曰;女相當貴。
公後位至丞相,乃是次公亦貴,遂與女相合也。
○世謂宅有吉兇,徙有歲月。
餘謂天道難知,假今有觸犯者,命吉兇之人也。
按相鲸布當先刑而後王,衛青當封亞夫而餓死,鄧通當貧餓,此骨節皮膚各異也。
○文王在母腹中便有四乳,非長大修道德,乃生也。
後稷作兒以種樹而戲,孔子能行以俎豆而弄。
石生而堅,蘭生而香,生禀善氣長大,乃成就也。
蚊赢不如牛馬之力,馬困於蚊赢,有勢也。
十圍之牛為牧堅所驅,數仞之象為越僮所鈎,無便也。
○孔子吹律,自知殷後,項羽重瞳,虞舜苗裔。
聖人自有種族,堯與高祖安得是龍子也。
○宋景公有三善言獲,三十一年燕丹執于秦,天雨粟,馬生角,杞梁妻哭城崩,湯旱剪發作牲緻雨,南陽卓公作維氏令蝗蟲不入境,孫叔敖埋兩頭蛇有陰德,已上并雲虛也。
龍若遁逃在樹中,為天所敗,則非神也。
若必有神,則不應有龍肝豹胎。
故立知水火相薄作雷,龍聞雷聲即起。
武王伐纣兵不血刃,虛言也。
晨舉脂燭,血流漂杵,何謂不血刃耶。
漢誅王莽,軍至漸台,血流沒趾。
用天下兵,未有不血刃也。
○纣糟丘酒池,牛飲者三千人。
長夜之飲,亡其甲子,車行酒,騎行炙,百二十日作一月。
按纣或是覆酒滂拖於地,因名作池;釀酒積糟,因名作丘。
以酒作池,以車行酒,以肉懸林,因謂騎行炙。
男女裸而相逐,林中奔走,侍者惡之,故言三千人,實非也。
○呵盯若荊轲之閑,言秦王誅轲九族,夷其一裡,一裡皆滅,故日町町。
按秦雖無道,不應盡誅轲裡也。
始皇幸梁山宮,見李斯車騎盛出,怪之,左右私告李斯,斯損車騎。
始皇不知左右誰告,止殺在傍,荊轲之裡必不盡誅之。
○魯班刻大鵝,飛三日不下,為母作木車、木人禦之,機關之發去不還,此恐不實。
孔子遊說七十餘國。
按孔子自衛反魯,在陳絕糧,削迹於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