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卷之三

關燈
扶風馬總元會編 鹽鐵論十卷 并是文學,與大夫相難。

    ○善克者不戰,善戰者不師,善師者不陣。

    ○工不出則物用乏,商不出則寶貨絕。

    ○川原不能實漏卮,山海不能贍溢欲。

    ○宅近市則家富,富在術數,不在力耕。

    ○善歌者使人續其聲,善作者使人治其功。

    ○孔子能方不能圓,故饑於黎丘。

    ○茂林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

    ○行遠者假於車,濟海者因於舟,成名者因於資,歐冶能因國君。

    銅鐵作金鑪大锺,而不能自作壺鼎盤孟。

    ○香餌非不美,龜龍聞而深藏,鸾鳳見而高逝。

    玉屑滿筐,不成其寶。

    仲尼之門,七十子去父母捐家,負荷而随,孔子不耕而學,其亂愈滋,猶玉屑滿筐也。

    若能安國利人,甯須文辭者哉。

    ○有粟而不能食,無益於饑;觀賢而不能用,無益於利。

    ○歌者不期於利聲而貴於中節,論者不期於麗辭而務在事實。

    ○公卿者,四海之儀表,神化之丹青,上有輔明主之任,下有随聖化之治。

    ○諸生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

    ○林中多疾風,富貴多谀言。

    ○古者君子思德,小人思利;今人堅額健舌,代以緻業。

    ○九層之台傾,公輸子不能正;大朝一邪,伊望不能複。

    吏道雜而不選。

    ○富貴以财買官,垂青绶,環銀龜,擅殺生之柄,專萬民之命,乘肩驅良,列騎成行者,不知負檐步行之勞。

    中國與邊境,猶支體與腹心,肌膚寒於外,腹心疾於内,以仁義阻之,道德塞之,賢人守之,則莫能入也。

    秦法繁於秋茶,罔密於凝脂,然而上下相遁,奸僞并生。

    廄焚,孔子問人,不問馬,賤畜貴人也。

    秦法盜馬者死,盜牛者刑,苛也。

     說苑二十卷劉向 束風則靡而西,西風則靡而束。

    上之化下,如風靡草。

    ○禹見罪人,下車而泣,左右曰:此人不恭,故得罪,君王何痛之。

    禹曰:堯民以堯為心,今百姓各以其心為心,故痛之。

    ○齊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山見蛇,問晏子曰:此不祥耶。

    晏子曰:有賢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此不祥也。

    山是虎之室,澤是蛇之穴,何不祥也。

    晏子侍景公,公朝寒,請進煖食於寡人。

    對曰:嬰非廚養之臣,社稷之臣。

    晉平公問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晚如何。

    師曠曰:日暮豈不炳燭耶。

    臣聞少而學者如日出之陽,壯而學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學者如炳燭之明,豈不愈於暗乎。

    公曰:善哉。

    ○曾子衣弊而耕,魯君使人緻其邑,不受,曰:吾聞受人者畏人,與人者驕人。

    安知君能不驕我,我能不畏乎。

    遂不受。

    ○夫仕者身歸於君,祿歸於親。

    忠臣不仕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居無垣牆人莫之毀傷,行無防衛人莫之暴害,此君子之行也。

    ○楚莊王賜草臣酒,燭滅#1,或有引美人衣者,美人援絕其纓告王,王曰:賜人酒醉,乃顯婦人之節,吾不取也。

    乃命左右勿上火,凡與寡人飲者,不絕纓者不盡歡也。

    草臣遍絕纓而後舉火。

    後與晉戰,引美人衣者五合以報莊王。

    ○陽虎得罪於衛,北見趙簡子曰:自今以後不複樹人矣。

    堂下之人,臣所樹者過半,今反危臣矣。

    簡子曰:樹桃李者,夏得休息;樹羨藥者,秋得其刺。

    今子所樹,漢藥也。

    自今以後擇人而樹之。

    ○夫政者無迎而拒,無望而許,臨财莫如廉,臨富莫如平,廉平之守莫能攻。

    ○國不務大,務得民心,佐不務多,務得賢俊。

    ○齊宣王謂淳于髡曰:先生雲寡人何好。

    對曰:古者所好者四,而王所好者三。

    古者好馬,王亦好馬。

    古者好玉,王亦好玉。

    古者好色,王亦好色。

    古者好士,王不好士。

    王曰:國無士耳。

    若有,寡人亦好之。

    對曰:驿骊麒骥本無,王求之,豹象之胎本無,王求之,毛牆西施本無,王求之,而不求士,何也。

    楊回見趙簡子曰:臣居鄉三逐,事君五去,聞君好士,故來。

    左右曰:居鄉三逐,是不容於衆也;事君五去,是不忠於上也。

    簡子曰: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君子者,亂世所疏也。

    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用之作相。

    衣成則缺衽,宮成則缺隅,示不成也,鬼神害滿也。

    ○周公誠伯禽,示無以魯驕人。

    ○國有五寒,凍不預焉,一曰政,二曰厲,三曰謀洩,四曰不敬一而國敗,五曰不能治内而務外也。

    官不與勢期而勢自至,勢不與富期而富自至,富不與貴期而貴自至,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驕不與罪期而罪自至。

    魯有恭士,行年七十,其恭益甚。

    魯君問曰:長年恭可以釋也。

    對曰:君子恭以成名,小人恭以除刑。

    一言不安,尚有蹉跌;一飯雖美,尚有哽咽。

    鴻飛于天,增者得之;虎豹雖猛,人食其肉。

    譽人者少,惡人者多,得不恭乎。

    ○歲饑民疫,不足患也。

    大臣祿重而不極谏,近臣畏罪而不敢言,此大患也。

    ○趙襄子謂子路曰:吾嘗問孔子曰:先生事七十君,豈無明君耶。

    孔子不對。

    何謂賢耶。

    子路曰:建天下之嗚鐘,撞之以梃,豈能發其聲乎。

    善夜居者不能早起,盛於彼者衰於此,長於左者短於右。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口者兵也,出言不當反自傷。

    ○丹所藏者赤,漆所藏者黑,君子慎所藏也。

    ○飛烏愛羽,虎豹愛爪,所以輔身也。

    ○積恩曰愛,積愛曰仁,積仁曰靈台。

    靈台者,積仁也。

    神靈者,天之本。

    ○晏子為上卿,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何以華國。

    對曰:德以華國,不聞以妾與馬。

    ○趙簡子乘弊車瘦馬,衣段羊之裘,其宰曰:車新則安,馬肥則疾,狐裘則溫,君宜改也。

    簡子曰:君子服善則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