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小錄

關燈
,或者醬油、醋。

     白燒鵝 【原文】肥鵝治淨,鹽、椒、蔥、酒多擦,内外再用酒蜜塗遍。

    入鍋,竹棒閣起。

    入酒、水各一盞,蓋鍋以濕紙封縫。

    幹則以水潤之,用大草把一個燒過,再燒草把一個,勿早開看,候蓋上冷方開。

    翻鵝一轉,封蓋如前,再燒草把一個,候冷即熟。

     【譯文】肥鵝洗淨,用鹽、椒、蔥、酒使勁擦,内外再用酒蜜塗遍。

    放進鍋裡,用竹棒擱起,放進酒、水各一杯,蓋上鍋以濕紙封縫。

    幹了就灑點水,用大草把一個燒過,再燒草把一個,不要早打開看,等蓋上面晾冷了再開。

    把鵝翻轉一下,封蓋如前,再燒草把一個,等鍋蓋晾冷了,鵝也就熟了。

     肉之屬 蒸臘肉 【原文】洗淨煮過,換水又煮,又換幾數次,至極淨極淡。

    入深錫镟,加酒、醬油、蔥、椒、茴蒸熟,則陳肉而别有新味,故佳。

     【譯文】把臘肉洗淨煮過,換水再煮,多換多煮幾次,到極淨極淡的程度。

    放入深錫盤裡,加酒、醬油、蔥、花椒、茴香蒸熟,那麼就是陳肉也别有新味,所以好。

     煮臘肉 【原文】煮臘肉陳香,每油哮氣,法于将熟時,以燒紅碳火數塊,淬入鍋内則不哮。

     【譯文】放陳了的臘肉煮時常常帶油味氣,解除的辦法是在肉快熟時,把燒紅的炭取出幾塊,淬入鍋内肉就不帶油味了。

     藏臘肉 【原文】腌就小塊肉,浸菜油罐内,随時取用,不臭不蟲,油仍無礙。

     【譯文】把腌成的小塊臘肉,泡進菜油罐内,随時取用,不會臭也不招蟲,泡肉的菜油仍可食用。

     肉脯 【原文】訣曰:一斤肉切十來條,不論豬羊與太牢。

    太盞醇醪小盞醋,蔥椒茴桂入分毫。

    飛鹽四兩稱來準,分付庖人慢火燒。

    酒盡醋幹方是法,味甘不論孔聞《韶》。

     【譯文】口訣說:一斤肉切十來條,不論豬羊還是牛。

    大盞醇酒小盞醋,蔥、椒、茴、桂入分毫。

    飛鹽四兩稱來準,吩咐廚子慢火燒。

    酒盡醋幹方是法,味甘不論孔聞《韶》。

     煮肚 【原文】治極淨煮熟,預鋪稻草灰于地,厚一二寸許,以肚乘熱置灰上,瓦盆覆緊。

    隔宿,肚厚加倍,入鹽、酒再煮食之。

     【譯文】把肚子洗得非常幹淨,煮熟,預備稻草灰在地上厚一二寸,把肚趁熱放到灰上,用瓦盆蓋緊。

    過一夜,肚子會加厚一倍,再加入鹽酒煮着吃。

     肺羹 【原文】肺以清水洗去外面血污,以淡酒加水和一大桶,用碗舀肺入管内。

    入完,肺如巴鬥大,紮緊管口,入鍋煮熟。

    剝去外皮,除大小管淨,加松子仁、鮮筍、香蕈、腐衣各細切,入美汁作羹,佳味也。

     【譯文】肺用清水洗去外面血污,以淡酒加水和成一大桶,用碗舀着灌入肺管内。

    加完,肺像一隻巴鬥那樣鬥大,紮緊口,放進鍋裡煮熟,剝去外皮,把大小肺管除淨,加入切碎的松子仁、鮮筍、香菇、腐衣等,加入美汁做羹,好味。

     煮茄肉 【原文】茄煮肉肉每黑,以枇杷核數枚剝淨同煮,則肉不黑色。

     【譯文】茄子煮肉,肉一定會黑,用枇杷核幾枚同煮,那麼肉就不是黑色的了。

     夏月凍蹄膏 【原文】豬蹄治淨,煮熟,去骨細切。

    加化就石花一二杯許,入香料再煮極爛,入小口瓶内,油紙包紮,挂井水内,隔宿破瓶取用。

     【譯文】豬蹄洗淨,煮熟,去骨細切。

    加化就石花一兩杯左右,加入香料再煮得極爛。

    裝入小口瓶内,油紙包紮,挂到井水内,過一夜後破瓶取用。

     皮羹 【原文】煮熟火腿皮,切細條子,配以筍、香蕈、韭芽、肉湯下之,風味超然。

     【譯文】把煮熟的火腿皮,細切成條,配以筍、香菇、韭菜,下到肉湯裡,風味很不一般。

     灌肚 【原文】豬肚及小腸治淨,用香蕈磨粉拌,小腸裝入肚内,縫口煮,極爛。

     【譯文】把豬肚和豬小腸洗淨,把香蕈磨成粉攪拌,将小腸裝入肚内,縫上口煮到極爛。

     兔生 【原文】兔去骨,切小塊,米泔浸捏洗淨,再用酒腳浸洗,再漂淨,瀝幹水迹。

    用大小茴香、胡椒、花椒、蔥油、酒加醋少許,入鍋燒滾,下兔肉滾熟。

     【譯文】兔子去掉骨頭,切成小塊,用淘米水泡着搓洗幹淨,再用酒腳浸洗,再漂淨,用大小茴香、胡椒、花椒、蔥油等,再加一點酒和醋,入鍋燒滾,下兔肉煮熟。

     熊掌 【原文】帶毛者挖地作坑,入石灰及半,放掌于内,上加石灰,涼水澆之,候發過,停冷取起,則毛易去根,俱出洗淨。

    米泔浸一二日,用豬脂油包煮,複去油撕條。

    豬肉同炖。

    熊掌最難熟透,不透者食之發脹。

    加椒鹽末,和面裹飯鍋上,蒸十餘次,乃可食。

    或取數條同豬肉煮,則肉味鮮而厚。

    留掌條勿食,俟煮豬肉仍拌入,伴煮數十次乃食,久留不壞。

    久煮熟透,糟食更佳。

     【譯文】熊掌帶毛的,在地上挖個坑,填進半坑石灰,把熊掌放進去,上面再蓋石灰,用涼水澆,等候石灰發開,停到冷了再取出熊掌,上面的毛就連根去掉,取出洗淨。

    在洗米水裡浸一兩天,用豬脂包起來煮,煮好了再去掉豬油撕成條,與豬肉一起炖。

     熊掌最難熟透,不熟透的吃了發脹。

    加椒鹽末,和面裹着在飯鍋上蒸十多次,才可以吃。

    或者取幾條同豬肉一起煮,肉味就鮮而厚。

    留着掌條不吃,等煮豬肉時再拌入,這樣伴着煮幾十次才吃,長期保存不壞。

    煮的時間長才能熟透,糟食更好。

     黃鼠 【原文】泔浸一二日入籠,脊向底蒸,如蒸饅頭許時,火候甯緩勿急。

    取出去毛刷極淨,每切作八九塊,塊多則骨雖雜難吃。

    每塊加椒鹽末,面裹再蒸,火候緩而久,一次蒸熟為妙,多次則油走而味淡矣。

    取出糟食。

     【譯文】把黃鼠用泔水浸一兩天入籠屜,脊背向下蒸,大約用蒸一鍋饅頭一樣的時間,火候甯慢勿急。

    取出去毛,洗刷到非常幹淨,每隻切作八九塊,塊數多了,骨頭就碎了,雖然塊小但難吃。

    每塊加椒鹽末,用面包起來再蒸,火候緩而久,最好一次蒸熟,多次就會油走而味淡。

    取出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