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歌唱自然的詩人

關燈
五世紀以下,老、莊的自然主義的思想已和外來的佛教思想混合了;士大夫往往輕視世務,寄意于人事之外;雖不能出家,而往往自命為超出塵世。

    于是在文學的方面有“山水”一派出現。

    劉勰所謂“宋初文詠,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即是指這種趨勢。

    代表這種趨勢的,在五世紀有兩個人:陶潛與謝靈運。

    陶潛生在民間,做了幾回小官,仍舊回到民間,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

     所以他更能賞識自然界的真美,所以他歌唱“自然”,都不費氣力,輕描淡寫,便成佳作。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後來他的詩影響了無數詩人,成為“自然詩人”的大宗。

    謝靈運也歌唱自然界的景物,但他中骈俪文學的毒太深了,用骈偶句子來描寫山水,偶然也有一兩句好句子,然而“自然”是不能硬割成對偶句的,所以謝靈運一派的詩隻留給後人一些很壞的影響,叫人做不自然的詩來歌唱自然。

     七八世紀是個浪漫時代,文學的風尚很明顯地表現種種浪漫的傾向。

    酒店裡狂歌痛飲,在醉鄉裡過日子,這是一方面。

    放浪江湖,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這也是很時髦的一方面。

    如王績,在官時便是酒鬼,回鄉去也隻是一個酒狂的隐士。

    如賀知章,在長安市上作酒狂作的厭倦了,便自請度為道士,回到鏡湖邊作隐士去。

    爛醉狂歌與登山臨水同是這個解放時代的人生觀的表現。

    故我們在這一章裡叙述這時代的幾個歌唱自然的詩人。

     孟浩然,襄陽人,隐居鹿門山,以詩自适。

    年四十,來遊長安,應進士,不第,仍回到襄陽。

    張九齡鎮荊州,請他為從事,同他唱和。

    他死在開元之末,約當七四〇年。

     孟浩然的詩有意學陶潛,而不能擺脫律詩的勢力,故稍近于謝靈運。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終南裡,雨後宜返照。

    閉關久沉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靜者妙。

    儒道雖異門,雲林頗同調。

    兩心喜相得,畢景共談笑。

    暝還高窗昏,時見遠山燒。

    緬懷赤城标,更憶臨海峤。

    風泉有清音,何必蘇門嘯?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夜歸鹿門山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我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栖隐處。

    岩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夜來去。

     王維晚年隐居辋川,奉佛禅誦,彈琴賦詩,故他晚年的詩多吟詠山水之作。

    他的朋友裴迪、儲光羲同他往來唱和,都是吟詠自然的詩人。

    《舊唐書》說王維“嘗聚其田園所為詩,号《辋川集》。

    ”這可見他們竟是自覺地做這種田園詩了。

    我們把這幾個人叫做“辋川派的自然詩人”。

     王維的詩: 偶然作六首之一 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

    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

    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

    中心竊自思,傥有人送否否?白衣攜壺觞,果來遺老叟。

    且喜得斟酌,安問升與鬥。

    奮衣野田中,今日嗟無負!兀傲迷東西,蓑笠不能守。

    傾倒強行行,酣歌歸五柳。

    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 答張五弟 終南有茅屋,前對終南山。

    終年無客常閉關,終日無心長自閑。

    不妨飲酒複垂釣,君但能來相往還。

     辋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

    複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終南别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祗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辋川集》二十首之二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裴迪是關中人,《舊唐書》說他是王維的“道友”。

    他後來做官,做過蜀州刺史。

    他的詩也收在《辋川集》裡,我們選一首: 宮槐陌 門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

    秋來山雨多,落葉無人掃。

     儲光羲,兖州人,也是王維的朋友;後來做到監察禦史。

    我們選他的詩一首: 田家即事 蒲葉日已長,荇花日已滋。

    老農要看此,貴不違天時。

    迎晨起飯牛,雙駕耕東……蚯蚓土中出,田烏随我飛,群合亂啄噪,嗷嗷如道饑。

    我心多恻隐,顧此兩傷悲,撥食與田烏,日暮空筐歸。

    親戚更相诮,我心終不移。

     李白的詩也很多歌詠自然的。

    他是個山林隐士,愛自由自适,足迹遊遍許多名山,故有許多吟詠山水之作。

    他的天才高,見解也高,真能欣賞自然的美,而文筆又恣肆自由,不受骈偶體的束縛,故他的成績往往比那一班有意做山水詩的人更好。

     山中問答 問餘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間。

     獨坐敬亭山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