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八世紀的樂府新詞
關燈
小
中
大
行路難
君不見富家翁,舊時貧賤誰比數?一朝金多結豪貴,萬事勝人健如虎。
子孫生長滿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身忽如此,卻笑傍人獨愁苦。
東鄰少年安所如?席門窮卷出無車,有才不肯事幹谒,何用年年空讀書? 此詩雖不佳,但可表示他有意學鮑照的樂府,又可表示他做“文丐”時代的詩是這樣通俗的樂府。
邯鄲少年行 邯鄲城南遊俠子,自矜生長邯鄲裡。
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如去屯。
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
——君不見今人交态薄,黃金用盡還疏索?以茲感激辭舊遊,更于時事無所求,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
營州歌 營州少年愛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漁父歌 曲岸深潭一山叟,駐眼看鈎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問他不開口。
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菅守釣矶。
料得孤舟無定止,日暮持竿何處歸? 封丘縣(他初任封丘尉)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甯堪作吏風塵下?祇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長心欲破,鞭撻黎庶令人悲。
歸來回家問妻子,舉家大笑今如此,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付與東流水!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送别 昨夜離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風高。
螢飛木落何淅瀝!此時夢見西歸客。
曙鐘寥亮三四聲,東鄰嘶馬使人驚。
攬衣出戶一相送,唯見歸雲縱複橫。
春酒歌畢員外宅夜飲,時洛陽告捷。
故人美酒勝濁醪,故人清詞合《風騷》。
長歌滿酌推吾曹,高談正可揮麈毛,半醉忽然持蟹螯。
——洛陽告捷傾前後,武侯腰間印如鬥;郎官無事時飲酒:杯中綠蟻吹轉來,甕上飛花拂還有。
——前年持節将楚兵,去年留司在東京,今年複拜二千石,盛夏五月西南行。
彭門劍門蜀山裡,昨逢軍人劫奪我,至家但見妻與子。
賴得飲君春酒數十杯,不然令我愁欲死! 我們看這些詩,可以明白當日的詩人從樂府歌詞裡得來的聲調與訓練,往往應用到樂府以外的詩題上去。
這是從樂府出來的新體詩:五言也可,七言也可,五七言夾雜也可,大體都是朝着解放自由的路上走,而文字近于白話或竟全用白話。
後世妄人不懂曆史,卻把這種詩體叫做“古詩”“五古”“七古”!要知道律詩雖起于齊梁,而骈俪的風氣來源甚古,故律詩不能說是“近體”。
至于那解放的七言詩體,曹丕、鮑照雖開其端,直到唐朝方才成熟,其實是逐漸演變出來的一種新體,如何可說是“古詩”呢?故研究文學史的人應該根本放棄這種謬見,認清這種解放而近于自然的詩體是唐朝的新詩體。
讀一切唐人詩,都應該作如此看法。
岑參,南陽人。
少孤貧,好學,登天寶三年(七四四)的進士第,官做到嘉州刺史。
杜鴻漸鎮西川,表請他領幕職。
他後來死在蜀中。
杜鴻漸死于大曆四年(七六九),岑參之死約在那時。
他也是當時的一個有名詩人,“每一篇出,人競傳寫”。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随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飛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将西出師,将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伫獻捷。
敦煌太守後庭歌 敦煌太守才且賢,郡中無事高枕眠。
太守到來山出泉,黃吵碛裡人種田。
敦煌耆舊鬓皓然,願留太守更五年。
城頭月出星滿天,曲房置酒張錦筵。
美人紅妝色正鮮,側垂高髻插金钿,醉坐藏鈎紅燭前,不知鈎在若個邊。
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黃金錢——此中樂事亦已偏。
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 琵琶長笛曲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
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歸叵羅。
三更醉後軍中寝,無奈秦山歸夢何!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彎彎月出挂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裡(一作七城)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軍 火山為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台月?脫鞍暫入酒家垆,送君萬裡西擊胡!功名祇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失! 胡歌 異姓藩王貂鼠裘,葡萄官錦醉纏頭。
關西老将能苦戰,七十行兵仍未休。
春夢 洞庭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裡。
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乾。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的詩往往有嘗試的态度。
如《走馬州锊》每三句一轉韻,是一種創體。
《敦煌太守後庭歌》也是一種大膽的嘗試。
古人把岑參比吳均、何遜,他們隻賞識他的律詩,故如此說。
律詩固不足稱道;然而即以他的律詩來說,也遠非吳均、何遜所能比。
如他的佳句: 歸夢秋能作,鄉書懶醉題。
(《浐水東店》) 欲語多時别,先愁計日回。
(《送蔣侍禦》) 三年絕鄉信,六月未春衣。
(《臨洮客舍》) 這種白話句子豈是吳均、何遜做得出的嗎?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人;登開元十五年(七二七)進士第,補秘書郎;二十二年(七三四)中弘詞科,調汜水尉,遷江甯丞。
《舊唐書》(卷一九〇下)說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
史又說他“為文緒微而思清”。
長歌行 曠野饒悲風,飕飕黃蒿草。
系馬倚白楊——誰知我懷抱?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
北登漢家陵,南望長安道:下有枯樹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孫盡,千載無人過。
寶玉頻發掘,精靈其奈何?——人生須達命,有酒且長歌。
箜篌引 盧谿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讴。
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彈作薊門桑葉秋,風沙飒飒青冢頭,将軍鐵骢汗血流,深入匈奴戰未休,黃旗一點兵馬收,亂殺胡人積如丘。
——瘡病驅來配邊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顔色饑枯掩面羞,眼眶淚滴深兩眸。
欲還本鄉食氂牛,欲語不得指咽喉;或有強壯能吚嚘,意說被他邊将仇——五世屬蕃漢主留,碧毛氈帳河曲遊,橐駝五萬部落稠,敕賜飛鳳金兜鍪。
為君百戰如過籌,靜掃陰山無鳥投。
家藏鐵券特承優。
——黃金百斤不稱求,九族分離作楚囚!——深谿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聲飕飕。
仆本東山為國憂,明光殿前論九疇,粗讀兵書盡冥搜,為君掌上施權謀:(删一句)紫宸诏發遠懷柔,(删三句)朔河屯兵須漸抽,盡遣降來拜禦溝,便令海内休戈矛。
何用班超、定遠侯?史官書之得已不?(此詩
子孫生長滿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身忽如此,卻笑傍人獨愁苦。
東鄰少年安所如?席門窮卷出無車,有才不肯事幹谒,何用年年空讀書? 此詩雖不佳,但可表示他有意學鮑照的樂府,又可表示他做“文丐”時代的詩是這樣通俗的樂府。
邯鄲少年行 邯鄲城南遊俠子,自矜生長邯鄲裡。
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如去屯。
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
——君不見今人交态薄,黃金用盡還疏索?以茲感激辭舊遊,更于時事無所求,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
營州歌 營州少年愛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漁父歌 曲岸深潭一山叟,駐眼看鈎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問他不開口。
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菅守釣矶。
料得孤舟無定止,日暮持竿何處歸? 封丘縣(他初任封丘尉)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甯堪作吏風塵下?祇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長心欲破,鞭撻黎庶令人悲。
歸來回家問妻子,舉家大笑今如此,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付與東流水!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送别 昨夜離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風高。
螢飛木落何淅瀝!此時夢見西歸客。
曙鐘寥亮三四聲,東鄰嘶馬使人驚。
攬衣出戶一相送,唯見歸雲縱複橫。
春酒歌畢員外宅夜飲,時洛陽告捷。
故人美酒勝濁醪,故人清詞合《風騷》。
長歌滿酌推吾曹,高談正可揮麈毛,半醉忽然持蟹螯。
——洛陽告捷傾前後,武侯腰間印如鬥;郎官無事時飲酒:杯中綠蟻吹轉來,甕上飛花拂還有。
——前年持節将楚兵,去年留司在東京,今年複拜二千石,盛夏五月西南行。
彭門劍門蜀山裡,昨逢軍人劫奪我,至家但見妻與子。
賴得飲君春酒數十杯,不然令我愁欲死! 我們看這些詩,可以明白當日的詩人從樂府歌詞裡得來的聲調與訓練,往往應用到樂府以外的詩題上去。
這是從樂府出來的新體詩:五言也可,七言也可,五七言夾雜也可,大體都是朝着解放自由的路上走,而文字近于白話或竟全用白話。
後世妄人不懂曆史,卻把這種詩體叫做“古詩”“五古”“七古”!要知道律詩雖起于齊梁,而骈俪的風氣來源甚古,故律詩不能說是“近體”。
至于那解放的七言詩體,曹丕、鮑照雖開其端,直到唐朝方才成熟,其實是逐漸演變出來的一種新體,如何可說是“古詩”呢?故研究文學史的人應該根本放棄這種謬見,認清這種解放而近于自然的詩體是唐朝的新詩體。
讀一切唐人詩,都應該作如此看法。
岑參,南陽人。
少孤貧,好學,登天寶三年(七四四)的進士第,官做到嘉州刺史。
杜鴻漸鎮西川,表請他領幕職。
他後來死在蜀中。
杜鴻漸死于大曆四年(七六九),岑參之死約在那時。
他也是當時的一個有名詩人,“每一篇出,人競傳寫”。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随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飛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将西出師,将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伫獻捷。
敦煌太守後庭歌 敦煌太守才且賢,郡中無事高枕眠。
太守到來山出泉,黃吵碛裡人種田。
敦煌耆舊鬓皓然,願留太守更五年。
城頭月出星滿天,曲房置酒張錦筵。
美人紅妝色正鮮,側垂高髻插金钿,醉坐藏鈎紅燭前,不知鈎在若個邊。
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黃金錢——此中樂事亦已偏。
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 琵琶長笛曲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
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歸叵羅。
三更醉後軍中寝,無奈秦山歸夢何!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彎彎月出挂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裡(一作七城)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軍 火山為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台月?脫鞍暫入酒家垆,送君萬裡西擊胡!功名祇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失! 胡歌 異姓藩王貂鼠裘,葡萄官錦醉纏頭。
關西老将能苦戰,七十行兵仍未休。
春夢 洞庭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裡。
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乾。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的詩往往有嘗試的态度。
如《走馬州锊》每三句一轉韻,是一種創體。
《敦煌太守後庭歌》也是一種大膽的嘗試。
古人把岑參比吳均、何遜,他們隻賞識他的律詩,故如此說。
律詩固不足稱道;然而即以他的律詩來說,也遠非吳均、何遜所能比。
如他的佳句: 歸夢秋能作,鄉書懶醉題。
(《浐水東店》) 欲語多時别,先愁計日回。
(《送蔣侍禦》) 三年絕鄉信,六月未春衣。
(《臨洮客舍》) 這種白話句子豈是吳均、何遜做得出的嗎?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人;登開元十五年(七二七)進士第,補秘書郎;二十二年(七三四)中弘詞科,調汜水尉,遷江甯丞。
《舊唐書》(卷一九〇下)說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
史又說他“為文緒微而思清”。
長歌行 曠野饒悲風,飕飕黃蒿草。
系馬倚白楊——誰知我懷抱?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
北登漢家陵,南望長安道:下有枯樹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孫盡,千載無人過。
寶玉頻發掘,精靈其奈何?——人生須達命,有酒且長歌。
箜篌引 盧谿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讴。
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彈作薊門桑葉秋,風沙飒飒青冢頭,将軍鐵骢汗血流,深入匈奴戰未休,黃旗一點兵馬收,亂殺胡人積如丘。
——瘡病驅來配邊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顔色饑枯掩面羞,眼眶淚滴深兩眸。
欲還本鄉食氂牛,欲語不得指咽喉;或有強壯能吚嚘,意說被他邊将仇——五世屬蕃漢主留,碧毛氈帳河曲遊,橐駝五萬部落稠,敕賜飛鳳金兜鍪。
為君百戰如過籌,靜掃陰山無鳥投。
家藏鐵券特承優。
——黃金百斤不稱求,九族分離作楚囚!——深谿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聲飕飕。
仆本東山為國憂,明光殿前論九疇,粗讀兵書盡冥搜,為君掌上施權謀:(删一句)紫宸诏發遠懷柔,(删三句)朔河屯兵須漸抽,盡遣降來拜禦溝,便令海内休戈矛。
何用班超、定遠侯?史官書之得已不?(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