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關燈
小
中
大
他們既不是為牟利起見,我也不便責備他們。
不過拿這種見解不成熟,材料不完備,匆匆趕成的草稿出來問世,實在叫我十分難為情。
我為自贖這種罪過起見,遂決心修改這部書。
恰巧那時候我的一班朋友在上海創立新月書店。
我雖然隻有一百塊錢的股本,卻也不好意思不盡一點股東的義務。
于是我答應他們把這部文學史修改出來,給他們出版。
這書的初稿作于民國十年十一月,十二月,和十一年的一月。
中間隔了六年,我多吃了幾十斤鹽,頭發也多白了幾十莖,見解也應該有點進境了。
這六年之中,國内國外添了不少的文學史料。
敦煌石室的唐五代寫本的俗文學,經羅振玉先生,王國維先生,伯希和先生,羽田亨博士,董康先生的整理,已有許多篇可以供我們的采用了。
我前年(一九二六)在巴黎、倫敦也收了一點俗文學的史料。
這是一批很重要的新材料。
日本方面也添了不少的中國俗文學的史料。
唐人小說《遊仙窟》在日本流傳甚久,向來不曾得中國學者的注意,近年如魯迅先生,如英國的韋來(Waley)先生,都看重這部書。
羅振玉先生在日本影印的《唐三藏取經詩話》是現在大家都知道寶貴的了。
近年鹽谷溫博士在内閣文庫及宮内省圖書寮裡發見了《全相平話》,吳昌齡的《西遊記》,明人的小說多種,都給我們添了不少史料。
此外的發見還不少,這也是一批很重要的新材料。
國内學者的努力也有了很可寶貴的結果。
《京本通俗小說》的出現是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董康先生翻刻的雜劇與小說,不但給我們添了重要史料,還讓我們知道這些書在當日的版本真相,元人曲子總集《太平樂府》與《陽春白雪》的流通也是近年的事。
《白雪遺音》雖不知落在誰家,但鄭振铎先生的《白雪遺音選》也夠使我們高興了。
在小說的史料方面,我自己也頗有一點點貢獻。
但最大的成績自然是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這是一部開山的創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斷制也甚謹嚴,可以替我們研究文學史的人節省無數精力。
近十年内,自從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發起收集歌謠以來,出版的歌謠至少在一萬首以上。
在這一方面,常惠,白啟明,鐘敬文,顧颉剛,董作賓……諸先生的努力最不可磨滅。
這些歌謠的出現使我們知道真正平民文學是個什麼樣子。
以上種種,都是近年國内新添的絕大一批極重要的材料。
這些新材料大都是我六年前不知道的。
有了這些新史料作根據,我的文學史自然不能不澈底修改一遍了。
新出的證據不但使我格外明白唐代及唐以後的文學變遷大勢,并且逼我重新研究唐以前的文學逐漸演變的線索。
六年前的許多假設,有些現在已得着新證據了,有些現在須大大地改動了。
如六年前我說寒山的詩應該是晚唐的産品,但敦煌出現的新材料使我不得不懷疑了。
懷疑便引我去尋新證據,寒山的時代竟因此得着重新考定了。
又如我在《國語文學史》初稿裡斷定唐朝一代的詩史,由初唐到晚唐,乃是一段逐漸白話化的曆史。
敦煌的新史料給我添了無數佐證,同時卻又使我知道白話化的趨勢比我六年前所懸想的還更早幾百年!我在六年前不敢把寒山放在初唐,卻不料隋唐之際已有了白話詩人王梵志了!我在六年前剛見着南宋的《京本通俗小說》,還很詫異,卻不料唐朝已有不少的通俗小說了!六年前的自以為大膽驚人的假設,現在看來,竟是過于膽小,過于持重的見解了。
這麼一來,我就索性把我的原稿全部推翻了。
原稿十五講之中,第一講(本書的“引子”)是早已删去了的(故北京印本《國語文學史》無此一章),現在卻完全恢複了;第二講稍有删改,也保留了;第三講與第四講(北京印本的第二第三章)保存了一部分。
此外便完全不留一字了。
從漢初到白居易,在北京印本隻有六十一頁,不滿二萬五千字;在新改本裡卻占了近五百頁,約二十一萬字,增加至九倍之多。
我本想把上卷寫到唐末五代才結束的,現在已寫了五百頁,沒有法子,隻好把唐代一代分作兩編,上編偏重韻文,下編從古文運動說起,側重散文方面的演變。
依這樣的規模做下去,這部書大概有七十萬字至一百萬字。
何時完功,誰也不敢預料。
前兩個月,我有信給疑古玄同先生,說
不過拿這種見解不成熟,材料不完備,匆匆趕成的草稿出來問世,實在叫我十分難為情。
我為自贖這種罪過起見,遂決心修改這部書。
恰巧那時候我的一班朋友在上海創立新月書店。
我雖然隻有一百塊錢的股本,卻也不好意思不盡一點股東的義務。
于是我答應他們把這部文學史修改出來,給他們出版。
這書的初稿作于民國十年十一月,十二月,和十一年的一月。
中間隔了六年,我多吃了幾十斤鹽,頭發也多白了幾十莖,見解也應該有點進境了。
這六年之中,國内國外添了不少的文學史料。
敦煌石室的唐五代寫本的俗文學,經羅振玉先生,王國維先生,伯希和先生,羽田亨博士,董康先生的整理,已有許多篇可以供我們的采用了。
我前年(一九二六)在巴黎、倫敦也收了一點俗文學的史料。
這是一批很重要的新材料。
日本方面也添了不少的中國俗文學的史料。
唐人小說《遊仙窟》在日本流傳甚久,向來不曾得中國學者的注意,近年如魯迅先生,如英國的韋來(Waley)先生,都看重這部書。
羅振玉先生在日本影印的《唐三藏取經詩話》是現在大家都知道寶貴的了。
近年鹽谷溫博士在内閣文庫及宮内省圖書寮裡發見了《全相平話》,吳昌齡的《西遊記》,明人的小說多種,都給我們添了不少史料。
此外的發見還不少,這也是一批很重要的新材料。
國内學者的努力也有了很可寶貴的結果。
《京本通俗小說》的出現是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董康先生翻刻的雜劇與小說,不但給我們添了重要史料,還讓我們知道這些書在當日的版本真相,元人曲子總集《太平樂府》與《陽春白雪》的流通也是近年的事。
《白雪遺音》雖不知落在誰家,但鄭振铎先生的《白雪遺音選》也夠使我們高興了。
在小說的史料方面,我自己也頗有一點點貢獻。
但最大的成績自然是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這是一部開山的創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斷制也甚謹嚴,可以替我們研究文學史的人節省無數精力。
近十年内,自從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發起收集歌謠以來,出版的歌謠至少在一萬首以上。
在這一方面,常惠,白啟明,鐘敬文,顧颉剛,董作賓……諸先生的努力最不可磨滅。
這些歌謠的出現使我們知道真正平民文學是個什麼樣子。
以上種種,都是近年國内新添的絕大一批極重要的材料。
這些新材料大都是我六年前不知道的。
有了這些新史料作根據,我的文學史自然不能不澈底修改一遍了。
新出的證據不但使我格外明白唐代及唐以後的文學變遷大勢,并且逼我重新研究唐以前的文學逐漸演變的線索。
六年前的許多假設,有些現在已得着新證據了,有些現在須大大地改動了。
如六年前我說寒山的詩應該是晚唐的産品,但敦煌出現的新材料使我不得不懷疑了。
懷疑便引我去尋新證據,寒山的時代竟因此得着重新考定了。
又如我在《國語文學史》初稿裡斷定唐朝一代的詩史,由初唐到晚唐,乃是一段逐漸白話化的曆史。
敦煌的新史料給我添了無數佐證,同時卻又使我知道白話化的趨勢比我六年前所懸想的還更早幾百年!我在六年前不敢把寒山放在初唐,卻不料隋唐之際已有了白話詩人王梵志了!我在六年前剛見着南宋的《京本通俗小說》,還很詫異,卻不料唐朝已有不少的通俗小說了!六年前的自以為大膽驚人的假設,現在看來,竟是過于膽小,過于持重的見解了。
這麼一來,我就索性把我的原稿全部推翻了。
原稿十五講之中,第一講(本書的“引子”)是早已删去了的(故北京印本《國語文學史》無此一章),現在卻完全恢複了;第二講稍有删改,也保留了;第三講與第四講(北京印本的第二第三章)保存了一部分。
此外便完全不留一字了。
從漢初到白居易,在北京印本隻有六十一頁,不滿二萬五千字;在新改本裡卻占了近五百頁,約二十一萬字,增加至九倍之多。
我本想把上卷寫到唐末五代才結束的,現在已寫了五百頁,沒有法子,隻好把唐代一代分作兩編,上編偏重韻文,下編從古文運動說起,側重散文方面的演變。
依這樣的規模做下去,這部書大概有七十萬字至一百萬字。
何時完功,誰也不敢預料。
前兩個月,我有信給疑古玄同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