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關燈
小
中
大
民國十年(一九二一),教育部辦第三屆國語講習所,要我去講國語文學史。
我在八星期之内編了十五篇講義,約有八萬字,有石印的本字,其子目如下: 第一講我為什麼要講國語文學史呢? 第二講古文是何時死的 第三講第一期(一)漢朝的平民文學 第四講第一期(二)三國六朝 第五講第一期(三)唐上 第六講第一期(三)唐中 第七講第一期(三)唐下 第八講第一期(四)五代十國的詞 第九講第一期(五)北宋(1)文與詩 第十講第一期(五)北宋(2)宋詞 第十一講第一期的白話散文 第十二講總論第二期的白話文學 第十三講第二期上之一(1)南宋的詩 第十四講第二期上之一(2)南宋的詞 第十五講第二期上之一(3)南宋的白話文 後來國語講習所畢業了,我的講義也就停止了。
次年(一九二二)三月廿三日,我到天津南開學校去講演,那晚上住在新旅社,我忽然想要修改我的《國語文學史》稿本。
那晚上便把原來的講義删去一部分,歸并作三篇,總目如下: 第一講漢魏六朝的平民文學 第二講唐代文學的白話化 第三講兩宋的白話文學 我的日記上說: ……原書分兩期的計畫,至此一齊打破。
原書分北宋歸上期,南宋歸下期,尤無理。
禅宗白話文的發現,與宋《京本小說》的發現,是我這一次改革的大原因…… 但這個改革還不能使我滿意。
次日(三月廿四日)我在旅館裡又拟了一個大計畫,定出《國語文學史》的新綱目如下: 一、引論 二、二千五百年前的白話文學——《國風》 三、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學是白話的嗎 四、漢魏六朝的民間文學 (1)古文學的死期 (2)漢代的民間文學 (3)三國六朝的平民文學 五、唐代文學的白話化 (1)初唐到盛唐 (2)中唐的詩 (3)中唐的古文與白話散文 ()晚唐的詩與白話散文 (5)晚唐五代的詞 六、兩宋的白話文學 (1)宋初的文學略論 (2)北宋詩 (3)南宋的白話詩 ()北宋的白話詞 (5)南宋的白話詞 (6)白話語錄 (7)白話小說 七、金、元的白話文學 (1)總論 (2)曲一小令 (3)曲二弦索套數 ()曲三戲劇 (5)小說 八、明代的白話文學 (1)文學的複古 (2)白話小說的成人時期 九、清代的白話文學 (1)古文學的末路 (2)小說上清室盛時 (3)小說下清室末年 十、國語文學的運動 這個計畫很可以代表我當時對于白話文學史的見解。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自然是加上漢以前的一段,從《國風》說起。
但這個修改計畫後來竟沒有工夫實行。
不久我就辦《努力》周報了;一年之後,我又病了。
重作《國語文學史》的志願遂一擱六七年,中間十二年(一九二二)暑假中我在南開大學講過一次,有油印本,就是用三月中我的删改本,共分三篇,除去了原有的第一講。
同年十二月,教育部開第四屆國語講習所,我又講一次,即用南開油印本作底子,另印一種油印本。
這個本子就是後來北京翻印的《國語文學史》的底本。
我的朋友黎劭西先生在北京師範等處講國語文學史時,曾把我的改訂本增補一點,印作臨時的講義。
我的學生在别處作教員的,也有翻印這部講義作教本的。
有許多朋友常常勸我把這部書編完付印,我也有這個志願,但我始終不能騰出工夫來做這件事。
去年(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春間,我在外國,收到家信,說北京文化學社把我的《國語文學史》講義排印出版了,有疑古玄同先生的題字,有黎劭西先生的長序。
當時我很奇怪,便有信去問劭西。
後來我回到上海,收着劭西的回信,始知文化學社是他的學生張陳卿、李時、張希賢等開辦的。
他們翻印此書不過是用作同學們的參考講義,并且說明以一千部為限。
我在八星期之内編了十五篇講義,約有八萬字,有石印的本字,其子目如下: 第一講我為什麼要講國語文學史呢? 第二講古文是何時死的 第三講第一期(一)漢朝的平民文學 第四講第一期(二)三國六朝 第五講第一期(三)唐上 第六講第一期(三)唐中 第七講第一期(三)唐下 第八講第一期(四)五代十國的詞 第九講第一期(五)北宋(1)文與詩 第十講第一期(五)北宋(2)宋詞 第十一講第一期的白話散文 第十二講總論第二期的白話文學 第十三講第二期上之一(1)南宋的詩 第十四講第二期上之一(2)南宋的詞 第十五講第二期上之一(3)南宋的白話文 後來國語講習所畢業了,我的講義也就停止了。
次年(一九二二)三月廿三日,我到天津南開學校去講演,那晚上住在新旅社,我忽然想要修改我的《國語文學史》稿本。
那晚上便把原來的講義删去一部分,歸并作三篇,總目如下: 第一講漢魏六朝的平民文學 第二講唐代文學的白話化 第三講兩宋的白話文學 我的日記上說: ……原書分兩期的計畫,至此一齊打破。
原書分北宋歸上期,南宋歸下期,尤無理。
禅宗白話文的發現,與宋《京本小說》的發現,是我這一次改革的大原因…… 但這個改革還不能使我滿意。
次日(三月廿四日)我在旅館裡又拟了一個大計畫,定出《國語文學史》的新綱目如下: 一、引論 二、二千五百年前的白話文學——《國風》 三、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學是白話的嗎 四、漢魏六朝的民間文學 (1)古文學的死期 (2)漢代的民間文學 (3)三國六朝的平民文學 五、唐代文學的白話化 (1)初唐到盛唐 (2)中唐的詩 (3)中唐的古文與白話散文 ()晚唐的詩與白話散文 (5)晚唐五代的詞 六、兩宋的白話文學 (1)宋初的文學略論 (2)北宋詩 (3)南宋的白話詩 ()北宋的白話詞 (5)南宋的白話詞 (6)白話語錄 (7)白話小說 七、金、元的白話文學 (1)總論 (2)曲一小令 (3)曲二弦索套數 ()曲三戲劇 (5)小說 八、明代的白話文學 (1)文學的複古 (2)白話小說的成人時期 九、清代的白話文學 (1)古文學的末路 (2)小說上清室盛時 (3)小說下清室末年 十、國語文學的運動 這個計畫很可以代表我當時對于白話文學史的見解。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自然是加上漢以前的一段,從《國風》說起。
但這個修改計畫後來竟沒有工夫實行。
不久我就辦《努力》周報了;一年之後,我又病了。
重作《國語文學史》的志願遂一擱六七年,中間十二年(一九二二)暑假中我在南開大學講過一次,有油印本,就是用三月中我的删改本,共分三篇,除去了原有的第一講。
同年十二月,教育部開第四屆國語講習所,我又講一次,即用南開油印本作底子,另印一種油印本。
這個本子就是後來北京翻印的《國語文學史》的底本。
我的朋友黎劭西先生在北京師範等處講國語文學史時,曾把我的改訂本增補一點,印作臨時的講義。
我的學生在别處作教員的,也有翻印這部講義作教本的。
有許多朋友常常勸我把這部書編完付印,我也有這個志願,但我始終不能騰出工夫來做這件事。
去年(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春間,我在外國,收到家信,說北京文化學社把我的《國語文學史》講義排印出版了,有疑古玄同先生的題字,有黎劭西先生的長序。
當時我很奇怪,便有信去問劭西。
後來我回到上海,收着劭西的回信,始知文化學社是他的學生張陳卿、李時、張希賢等開辦的。
他們翻印此書不過是用作同學們的參考講義,并且說明以一千部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