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錄卷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應得軍流徒者。
尚為罪所應得。
有此腳閘。
恐無枷杖之罪者亦所不免。
其弊不可勝言。
即如道光初年平遠縣火燒羁所。
燒斃人犯十數名。
官發軍台。
即系腳閘開除不及所緻。
但從前撤去電白海康兩處羁所腳閘。
看管之人大以為不便出言阻撓。
謂要犯無此腳閘。
一有疏虞。
大為幹系雲雲。
當曉以現今羁所即班館之更名。
嘉慶年間。
百中丞奏參南番兩首縣班館押斃多命。
均獲重譴。
嗣後各州縣年終具結。
并無私設班館。
是羁所尚系從權私設。
而烏可用獄中腳閘之刑具耶。
若謂要犯無此腳閘。
恐緻疏虞。
可打如各州縣解犯人船上所用鐵腳盤三兩個。
并腳鐐五六副。
遇有要犯上之。
即可無慮疏虞。
此物可以起坐。
不緻如腳閘起坐不能之苦也。
△禁私押牓示(丁中丞通饬劄) 為奉文曉示以杜私押事。
照得本縣審理案件。
随到随審。
随審随結。
惟案内設有訉供未确。
或證佐未齊。
不得不管押待質。
無如差役舞弊不一。
或提到而匿不禀明。
或訊釋而私押索費。
甚至以扭交指交為名原告串差私自管押。
随後具禀。
以為欺懦之計。
此等弊窦。
相習成風。
茲本縣奉劄嚴禁。
合行牌示。
為此示仰諸色人等知悉。
此後管押人證。
本縣當堂交保開釋。
必親自注明日期。
該差不得私行收押。
如有示内無名。
及已經交保開釋者。
該差或仍行私押。
準該家屬指明喊禀。
以便查究。
特示。
詞訟項下捕役項下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同治六年九月日示 此事近□第一善政懲儆刁風。
保全良懦。
造福實為無量。
洵可推行照辦。
○不費錢功德條例【熊勉麾先生定】 卷十六之三 佛氏以出錢作福為财施功德。
為六波羅蜜之一。
誠助道因緣也。
然有錢者固以出錢為功德。
而無錢者則出心出力。
随在可以種福。
即随在可以立功。
惟在有心人處處留心耳。
述不費錢功德條例。
官長 将帥 鄉紳 士人 農家 百工 商賈 醫家 公門 婦女 僧道 兵丁 仆婢 大衆 △官長【能信心積累必世為官長】 訓勵風俗 勸課農桑 酌立義學 重懲賭博 嚴處盜賊 矜原錯誤 保全善類 打掃監鋪 轸血獄囚 誣告必嚴【清訟原也】 唆訟必懲【息訟□也】 不輕發脾發 不株累親鄰 不輕拘婦女 不輕羇監鋪 不妄逞已私 不阿狥公舉 不徧聽左右 不多帶役從下鄉 不濫用重刑【加□棍之類非兇犯強盜弗輕用】 不斷離婚姻 不折散骨肉 不輕辱斯文 考試不徇情 錢糧設法催征【勿徒鞭樸】 水旱早報災傷 饑荒設法赈濟 盜賊細心盤問 呈訴實時批發 訟案速為審結 買辦現銀足價 嚴禁衙役詐騙 嚴禁勢豪欺壓 嚴禁私宰耕牛 不枉法壞人功名 盛寒災暑不輕責 随行遠路不輕責 老幼病癈不輕責 婚娶兇喪不輕責 不以有害地方事逢迎上官 不作驚駭耳目事沽買名譽 事不可行者雖嚴檄必極力挽回 情有可原者雖成案必加意矜恤 有驿站憐恤馬匹 有水道大興水利 寬一分民受一分之賜 省一事民省一事之擾 民生大利人害在外大臣題請在内各衙門啟奏常有一言一事數百萬生靈受其福 △将帥【能信心積累必開族昌後】 不激邊釁 不縱兵丁生事擾民 不殺己降【能善招降又不受其欺功德最大】不從險策以害生靈 不屠城 不毀墓 不濫殺脅從 不殺良邀功 不匿戰士功績 不克減軍糧 不淫掠婦女 不毀穢書籍 不牧馬學宮神廟 不因一時喜怒輕為進退 體恤士卒饑寒勞苦 △鄉紳【能信心積累必奕世簪纓】 倡率義舉 正已化俗 獎勵後學 扶持風化 嚴禁子侄倚勢淩人 嚴禁仆從倚勢生事 有利地方事盡心告白官長 有害地方事極力挽回上官 民閑冤抑公行表白 鄉裡結釁公道紛解 不說昧心人情 不以喜怒作威福 不強買人産業 不苛刻細丁 不傲慢貧賤宗親 表揚節孝 保護善良 主持公論 戒人忤逆 止演淫戲 勸人重義輕利 抑強扶弱 不壓良為賤 奴婢婚配及時 △士人【能信心積累必金榜題名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孫】 以名節立身 以忠孝訓俗 敬奉聖賢典籍 盡心啟發生徒 不犯色戒【文人犯此必有縱才必不發且損壽】敬惜字帋 謹修言行 誨門人文行并重 無故不曠課 不鄙薄人為不屑教 不談人閨阃 不發人陰私 不書寫詞狀 不作昧心幹證 不恃衣頂呈人 不恃負才高輕慢同學 不作淫詞豔曲 不廢散人書籍 遇上智講性理學 見愚人說因果書 勸止人不孝 不睦諸事 引導人敬宗睦族 編緝利濟為善書 傳人保益身命事 △農家【能信心積累必家業豐隆】 不賤棄五谷 不耕占無主墳墓 不盜斫墳上蔭樹 不侵奪鄰田疆界 不私壞要道津梁 不掘斷墳墓龍脈 不阻塞水道 糞田不害物命 完租谷不着水和糠 不縱六畜踐人禾苗 禽畜誤食禾苗不輕擊戳 不做工懈怠荒人田畝 不以酒飯不厚工錢短少做假生活 愛惜他人車具 犁車牛路不圖超近踐人田禾 不于戊日犁鋤田上澆灌穢糞污觸地祗【田家耕作最忌戊日抱樸子曰燕于戊日不銜士】 随處填修墳墓穴洞并坍塌者【此事工德最大泉下人必默佑之】 △百工【能信心積累必生計繁多】 制器必堅實 造作不苟且草率 不妄廢人材料 不因主人酒食淡薄生壞念 不躭延捱功 不作不吉利語 不行魇魅法 不傳播主東家常隐微 不撺哄人興造 不造硗薄假物 不輕毀成物 愛惜襯用物件 △商賈【能信心積累必貨充财溢】 不販賣假貨【藥材尤忌】 不高擡市價讨價不欺哄鄉愚童叟 出入不用輕重戥秤大小升鬥 不設計謀奪生意 不忌人生意茂盛遂生讒毀 凡病人所需貨物不掯勒高價 夜深買物急需者勿以寒冷不應 典鋪能讓利息 贖當少虧無補或年月久長諒情讓利勿使不成緻恨沒絕 貧人買夏帳棉衣棉被等哀憐讓價勿使不成 不齊行勒重價 交易公平正直【藥鋪最關功過人已不幸而市藥豈可擡價虛诳尤失公平】 △醫家【能信心積累造福無窮每見有及身富而子孫貴顯者】 體認脈理【不粗心輕率】 精研藥性【用必得宜】 詳問病證 施效驗良方【藥救治尤大】 醫婦人須遠嫌疑 不乘重病險瘡勒厚謝 不妄驚病家 不因錢少遲滞其往 不因風雨寒暑不遠赴 不因宴會嬉遊托辭不往 不用霸道藥速效不用緩藥遲愈取利【外科尤多此事孽報最深若用假藥騙人造孽最重】 不輕投金石攻刦劑 不用堕胎藥 不傳淫方媚藥 不因錯認病症 委曲回護 不互相讪謗令病家惶惑 認病不真實必令邀醫會議 可以步行不必舟輿費人錢财 △公門【書吏衙差之類能信心積累定有貴人提攜子孫榮顯】 随事方便解和不唆人結訟 不指撥官長生事 不捺案 不生枝節提人伺候【一夫到案合戶不安】 不唆盜賊扳雠家 不乘危索騙 不受鬻兒賣女錢 不倚官勢淩人 不誣詐良民 不逼病人婦女到官 稿案字眼不改輕為重 人罪不下死煞字語 不因無錢聚杖一處及杖人腿灣 不私拷賊匪 不妄拿窩家 不苛虐獄囚 牌簽票稿勿濫填姓名株累良民富戶 批回速請發 解審速請審 水旱請官早報災傷 設法赈濟【勿侵赈濟】 多送正風俗興利除弊告示 學書門鬥 聖殿及各處 時當灑掃潔淨 有壞則請修理 常勸舉節孝德行 不輕傳劣迹惡款 △婦女【能信心積累自身福壽子貴夫榮】 孝敬翁姑 和睦妯娌 凡事勸解丈夫勿欺勿慢 無子及子遲不妬夫置妾 不淩虐婢妾 不淩虐妾生子女 前妻子女一體看待 不暴殄衣飾 不賣使俏乖 不毒口咒罵 不言人私情 不妒伯叔有 不笑妯娌無 不信邪巫 不人寺燒香看戲 公姑丈夫前不般唆是非 不倚母家勢傲夫家 不恃父母愛欺兄嫂 不恕女苛媳 潔淨廚竈 愛惜物命 穢物穢器勿暴露日下【露廁尤忌】 恤奴婢勞苦足其衣食【并禁子女淩虐】 嫁婢及時 妾庶不恃寵欺正挑唆讒毀 △僧道【能信心積累必往極樂世界轉生為富貴之人】 嚴持戒律 謹守清規 虔禮神明 參悟經忏 勿生貪嗔 勿發穢言 不窺婦女 不飲酒賭博 不浪費施主銀錢 不苟簡神前香燭 神案整齊潔淨不以器物置其内 代人忏悔祈禱必齋戒虔誠 不假托募化 不妒忌同類 行一切方便事【如募修壞橋窪路掩埋無主枯骨留養過路病人等類】 △兵丁【能信心積累必履險如夷出身受職】 無事習武藝 有事勿退避 為地方廵緝奸匪 遇水火竊盜争先捕救 出師不妄殺平民 不淫人妻女 不搶擄财帛 不拆毀牆屋【及毀人宗□木主】 不放馬踐踏禾 不斫伐墳樹 不勒買貨物 不誣良為盜 △仆婢【能信心積累必立業成家】 不背主向客 不誤主委任 不倚勢生事 不傲慢主人親友 不傳說主人隐事 不以主人年幼肆欺誘貧懦生玩侮 不搬弄是非緻主人眷屬不和 不背地咒罵主人不侵柴米錢物器用 △大衆【各種人俱在内故曰大衆能信心積累必各得福報】 敬畏天地 恭敬神祗 孝養父母 友敬兄弟 睦族恤貧 矜孤憐寡 完人女節 和人骨肉 息人争訟 雪人冤抑 傳說良方 贊成好事 禁戒宰殺 救護物命 珍重五谷 敬惜字紙 凡事吃虧 到處忍耐 化人不賭錢 醒人當局迷 有當救者勉力必救 可從寬者勉力必寬 當欲可染不染 不助人為非 不忘恩念怨 所欲必推 所惡勿施 勿以善小不為 勿以惡小為之【此二句赅括一部功過格之全】 ○良法附纂【随便種福】 卷十六之四 布施二字。
釋氏謂之慈悲吾儒謂之仁愛如來舍身喂虎。
割肉喂鷹。
聖人一夫不獲時予之辜。
吾輩能乎不能乎。
惟随便布施一法簡而易行。
蓋饑寒人所最苦。
而今之沿門乞化者。
非為此乎每有見其來者。
除不憐念。
而反斥逐之。
甚且辱罵之。
傷哉。
所求幾何而遭此狼籍耶。
餘勸仁人長者。
或米或食或銀或錢。
無論多寡。
随便與之。
即合勺亦能濟其饑毫厘亦能周其急。
或當食飯飲酒之時。
乞者望之。
不知何如香美。
不妨出其殘羹餘瀝以充彼之寝消彼之饞。
至于行路之間有病者瞽者幼稚可矜。
衰老可憐者。
則量我囊中之多寡。
為布施之厚薄。
此法甚簡便。
在我不為大費彼己十分歡喜。
即是慈悲之本。
仁愛之端成佛作祖之根基。
為先聖賢之道路也。
若以為小惠不足為是直世俗庸愚之見。
種福于冥冥中。
盍勉而行之。
買物惠貧議 歲歲濟瞽議 設瞽相所 資送留養難民事宜 置義田說 債項不宜捐為堂費說 各鄉送診施藥說 每冬栖恤老病無依說 以公項行義說 積财濟貧說 遇壽誕放生說 婦女積功德說 敬節會紀畧 育嬰社說 梁敬叔勸戒近錄記浦城蜜浸 蘇郡洗心局章程 保送條約 局規 号規 △買物惠貧議 買賣貿易皆是各人生活之計。
在門店之家。
因有赀本。
坐而樂利。
不必言矣。
惟是本少貧人。
設措微赀肩挑步擔。
遍厯街坊忍餓奔馳求活家口。
最為苦楚。
予昔日會撰現在功德一篇。
備悉苦情刊印遍貼。
諒世人已知之矣今議約列後。
一凡挑擔行賣之物。
如日用薪米菜蔬瓜果布帛零星食用諸物但向擔上買用。
不可又向店鋪中買。
在我一樣出錢而貧人自沾我之餘惠矣。
一凡歲暮。
或時節前以及初寒酷。
久旱赤雨尤須存濟貧之念凡可久存之物此時不妨多買昔人于荒年多興工作。
小則起造房屋。
大則開河築堤。
修橋補路。
皆随寓濟貧之義。
一凡向小本人買貨物。
必須紋銀高戥。
暗中要令貧人少有沾潤若存心刻削。
則大失本意矣。
一午後或帶仆人或着子侄。
在于離家稍遠之處。
忽東忽西莫有定向。
見有餘剩薪蔬等物與價略高。
買堆存用。
若在自家門前買慣倘人探知予意。
未免羣聚呌喊。
争論
尚為罪所應得。
有此腳閘。
恐無枷杖之罪者亦所不免。
其弊不可勝言。
即如道光初年平遠縣火燒羁所。
燒斃人犯十數名。
官發軍台。
即系腳閘開除不及所緻。
但從前撤去電白海康兩處羁所腳閘。
看管之人大以為不便出言阻撓。
謂要犯無此腳閘。
一有疏虞。
大為幹系雲雲。
當曉以現今羁所即班館之更名。
嘉慶年間。
百中丞奏參南番兩首縣班館押斃多命。
均獲重譴。
嗣後各州縣年終具結。
并無私設班館。
是羁所尚系從權私設。
而烏可用獄中腳閘之刑具耶。
若謂要犯無此腳閘。
恐緻疏虞。
可打如各州縣解犯人船上所用鐵腳盤三兩個。
并腳鐐五六副。
遇有要犯上之。
即可無慮疏虞。
此物可以起坐。
不緻如腳閘起坐不能之苦也。
△禁私押牓示(丁中丞通饬劄) 為奉文曉示以杜私押事。
照得本縣審理案件。
随到随審。
随審随結。
惟案内設有訉供未确。
或證佐未齊。
不得不管押待質。
無如差役舞弊不一。
或提到而匿不禀明。
或訊釋而私押索費。
甚至以扭交指交為名原告串差私自管押。
随後具禀。
以為欺懦之計。
此等弊窦。
相習成風。
茲本縣奉劄嚴禁。
合行牌示。
為此示仰諸色人等知悉。
此後管押人證。
本縣當堂交保開釋。
必親自注明日期。
該差不得私行收押。
如有示内無名。
及已經交保開釋者。
該差或仍行私押。
準該家屬指明喊禀。
以便查究。
特示。
詞訟項下捕役項下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同治六年九月日示 此事近□第一善政懲儆刁風。
保全良懦。
造福實為無量。
洵可推行照辦。
○不費錢功德條例【熊勉麾先生定】 卷十六之三 佛氏以出錢作福為财施功德。
為六波羅蜜之一。
誠助道因緣也。
然有錢者固以出錢為功德。
而無錢者則出心出力。
随在可以種福。
即随在可以立功。
惟在有心人處處留心耳。
述不費錢功德條例。
官長 将帥 鄉紳 士人 農家 百工 商賈 醫家 公門 婦女 僧道 兵丁 仆婢 大衆 △官長【能信心積累必世為官長】 訓勵風俗 勸課農桑 酌立義學 重懲賭博 嚴處盜賊 矜原錯誤 保全善類 打掃監鋪 轸血獄囚 誣告必嚴【清訟原也】 唆訟必懲【息訟□也】 不輕發脾發 不株累親鄰 不輕拘婦女 不輕羇監鋪 不妄逞已私 不阿狥公舉 不徧聽左右 不多帶役從下鄉 不濫用重刑【加□棍之類非兇犯強盜弗輕用】 不斷離婚姻 不折散骨肉 不輕辱斯文 考試不徇情 錢糧設法催征【勿徒鞭樸】 水旱早報災傷 饑荒設法赈濟 盜賊細心盤問 呈訴實時批發 訟案速為審結 買辦現銀足價 嚴禁衙役詐騙 嚴禁勢豪欺壓 嚴禁私宰耕牛 不枉法壞人功名 盛寒災暑不輕責 随行遠路不輕責 老幼病癈不輕責 婚娶兇喪不輕責 不以有害地方事逢迎上官 不作驚駭耳目事沽買名譽 事不可行者雖嚴檄必極力挽回 情有可原者雖成案必加意矜恤 有驿站憐恤馬匹 有水道大興水利 寬一分民受一分之賜 省一事民省一事之擾 民生大利人害在外大臣題請在内各衙門啟奏常有一言一事數百萬生靈受其福 △将帥【能信心積累必開族昌後】 不激邊釁 不縱兵丁生事擾民 不殺己降【能善招降又不受其欺功德最大】不從險策以害生靈 不屠城 不毀墓 不濫殺脅從 不殺良邀功 不匿戰士功績 不克減軍糧 不淫掠婦女 不毀穢書籍 不牧馬學宮神廟 不因一時喜怒輕為進退 體恤士卒饑寒勞苦 △鄉紳【能信心積累必奕世簪纓】 倡率義舉 正已化俗 獎勵後學 扶持風化 嚴禁子侄倚勢淩人 嚴禁仆從倚勢生事 有利地方事盡心告白官長 有害地方事極力挽回上官 民閑冤抑公行表白 鄉裡結釁公道紛解 不說昧心人情 不以喜怒作威福 不強買人産業 不苛刻細丁 不傲慢貧賤宗親 表揚節孝 保護善良 主持公論 戒人忤逆 止演淫戲 勸人重義輕利 抑強扶弱 不壓良為賤 奴婢婚配及時 △士人【能信心積累必金榜題名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孫】 以名節立身 以忠孝訓俗 敬奉聖賢典籍 盡心啟發生徒 不犯色戒【文人犯此必有縱才必不發且損壽】敬惜字帋 謹修言行 誨門人文行并重 無故不曠課 不鄙薄人為不屑教 不談人閨阃 不發人陰私 不書寫詞狀 不作昧心幹證 不恃衣頂呈人 不恃負才高輕慢同學 不作淫詞豔曲 不廢散人書籍 遇上智講性理學 見愚人說因果書 勸止人不孝 不睦諸事 引導人敬宗睦族 編緝利濟為善書 傳人保益身命事 △農家【能信心積累必家業豐隆】 不賤棄五谷 不耕占無主墳墓 不盜斫墳上蔭樹 不侵奪鄰田疆界 不私壞要道津梁 不掘斷墳墓龍脈 不阻塞水道 糞田不害物命 完租谷不着水和糠 不縱六畜踐人禾苗 禽畜誤食禾苗不輕擊戳 不做工懈怠荒人田畝 不以酒飯不厚工錢短少做假生活 愛惜他人車具 犁車牛路不圖超近踐人田禾 不于戊日犁鋤田上澆灌穢糞污觸地祗【田家耕作最忌戊日抱樸子曰燕于戊日不銜士】 随處填修墳墓穴洞并坍塌者【此事工德最大泉下人必默佑之】 △百工【能信心積累必生計繁多】 制器必堅實 造作不苟且草率 不妄廢人材料 不因主人酒食淡薄生壞念 不躭延捱功 不作不吉利語 不行魇魅法 不傳播主東家常隐微 不撺哄人興造 不造硗薄假物 不輕毀成物 愛惜襯用物件 △商賈【能信心積累必貨充财溢】 不販賣假貨【藥材尤忌】 不高擡市價讨價不欺哄鄉愚童叟 出入不用輕重戥秤大小升鬥 不設計謀奪生意 不忌人生意茂盛遂生讒毀 凡病人所需貨物不掯勒高價 夜深買物急需者勿以寒冷不應 典鋪能讓利息 贖當少虧無補或年月久長諒情讓利勿使不成緻恨沒絕 貧人買夏帳棉衣棉被等哀憐讓價勿使不成 不齊行勒重價 交易公平正直【藥鋪最關功過人已不幸而市藥豈可擡價虛诳尤失公平】 △醫家【能信心積累造福無窮每見有及身富而子孫貴顯者】 體認脈理【不粗心輕率】 精研藥性【用必得宜】 詳問病證 施效驗良方【藥救治尤大】 醫婦人須遠嫌疑 不乘重病險瘡勒厚謝 不妄驚病家 不因錢少遲滞其往 不因風雨寒暑不遠赴 不因宴會嬉遊托辭不往 不用霸道藥速效不用緩藥遲愈取利【外科尤多此事孽報最深若用假藥騙人造孽最重】 不輕投金石攻刦劑 不用堕胎藥 不傳淫方媚藥 不因錯認病症 委曲回護 不互相讪謗令病家惶惑 認病不真實必令邀醫會議 可以步行不必舟輿費人錢财 △公門【書吏衙差之類能信心積累定有貴人提攜子孫榮顯】 随事方便解和不唆人結訟 不指撥官長生事 不捺案 不生枝節提人伺候【一夫到案合戶不安】 不唆盜賊扳雠家 不乘危索騙 不受鬻兒賣女錢 不倚官勢淩人 不誣詐良民 不逼病人婦女到官 稿案字眼不改輕為重 人罪不下死煞字語 不因無錢聚杖一處及杖人腿灣 不私拷賊匪 不妄拿窩家 不苛虐獄囚 牌簽票稿勿濫填姓名株累良民富戶 批回速請發 解審速請審 水旱請官早報災傷 設法赈濟【勿侵赈濟】 多送正風俗興利除弊告示 學書門鬥 聖殿及各處 時當灑掃潔淨 有壞則請修理 常勸舉節孝德行 不輕傳劣迹惡款 △婦女【能信心積累自身福壽子貴夫榮】 孝敬翁姑 和睦妯娌 凡事勸解丈夫勿欺勿慢 無子及子遲不妬夫置妾 不淩虐婢妾 不淩虐妾生子女 前妻子女一體看待 不暴殄衣飾 不賣使俏乖 不毒口咒罵 不言人私情 不妒伯叔有 不笑妯娌無 不信邪巫 不人寺燒香看戲 公姑丈夫前不般唆是非 不倚母家勢傲夫家 不恃父母愛欺兄嫂 不恕女苛媳 潔淨廚竈 愛惜物命 穢物穢器勿暴露日下【露廁尤忌】 恤奴婢勞苦足其衣食【并禁子女淩虐】 嫁婢及時 妾庶不恃寵欺正挑唆讒毀 △僧道【能信心積累必往極樂世界轉生為富貴之人】 嚴持戒律 謹守清規 虔禮神明 參悟經忏 勿生貪嗔 勿發穢言 不窺婦女 不飲酒賭博 不浪費施主銀錢 不苟簡神前香燭 神案整齊潔淨不以器物置其内 代人忏悔祈禱必齋戒虔誠 不假托募化 不妒忌同類 行一切方便事【如募修壞橋窪路掩埋無主枯骨留養過路病人等類】 △兵丁【能信心積累必履險如夷出身受職】 無事習武藝 有事勿退避 為地方廵緝奸匪 遇水火竊盜争先捕救 出師不妄殺平民 不淫人妻女 不搶擄财帛 不拆毀牆屋【及毀人宗□木主】 不放馬踐踏禾 不斫伐墳樹 不勒買貨物 不誣良為盜 △仆婢【能信心積累必立業成家】 不背主向客 不誤主委任 不倚勢生事 不傲慢主人親友 不傳說主人隐事 不以主人年幼肆欺誘貧懦生玩侮 不搬弄是非緻主人眷屬不和 不背地咒罵主人不侵柴米錢物器用 △大衆【各種人俱在内故曰大衆能信心積累必各得福報】 敬畏天地 恭敬神祗 孝養父母 友敬兄弟 睦族恤貧 矜孤憐寡 完人女節 和人骨肉 息人争訟 雪人冤抑 傳說良方 贊成好事 禁戒宰殺 救護物命 珍重五谷 敬惜字紙 凡事吃虧 到處忍耐 化人不賭錢 醒人當局迷 有當救者勉力必救 可從寬者勉力必寬 當欲可染不染 不助人為非 不忘恩念怨 所欲必推 所惡勿施 勿以善小不為 勿以惡小為之【此二句赅括一部功過格之全】 ○良法附纂【随便種福】 卷十六之四 布施二字。
釋氏謂之慈悲吾儒謂之仁愛如來舍身喂虎。
割肉喂鷹。
聖人一夫不獲時予之辜。
吾輩能乎不能乎。
惟随便布施一法簡而易行。
蓋饑寒人所最苦。
而今之沿門乞化者。
非為此乎每有見其來者。
除不憐念。
而反斥逐之。
甚且辱罵之。
傷哉。
所求幾何而遭此狼籍耶。
餘勸仁人長者。
或米或食或銀或錢。
無論多寡。
随便與之。
即合勺亦能濟其饑毫厘亦能周其急。
或當食飯飲酒之時。
乞者望之。
不知何如香美。
不妨出其殘羹餘瀝以充彼之寝消彼之饞。
至于行路之間有病者瞽者幼稚可矜。
衰老可憐者。
則量我囊中之多寡。
為布施之厚薄。
此法甚簡便。
在我不為大費彼己十分歡喜。
即是慈悲之本。
仁愛之端成佛作祖之根基。
為先聖賢之道路也。
若以為小惠不足為是直世俗庸愚之見。
種福于冥冥中。
盍勉而行之。
買物惠貧議 歲歲濟瞽議 設瞽相所 資送留養難民事宜 置義田說 債項不宜捐為堂費說 各鄉送診施藥說 每冬栖恤老病無依說 以公項行義說 積财濟貧說 遇壽誕放生說 婦女積功德說 敬節會紀畧 育嬰社說 梁敬叔勸戒近錄記浦城蜜浸 蘇郡洗心局章程 保送條約 局規 号規 △買物惠貧議 買賣貿易皆是各人生活之計。
在門店之家。
因有赀本。
坐而樂利。
不必言矣。
惟是本少貧人。
設措微赀肩挑步擔。
遍厯街坊忍餓奔馳求活家口。
最為苦楚。
予昔日會撰現在功德一篇。
備悉苦情刊印遍貼。
諒世人已知之矣今議約列後。
一凡挑擔行賣之物。
如日用薪米菜蔬瓜果布帛零星食用諸物但向擔上買用。
不可又向店鋪中買。
在我一樣出錢而貧人自沾我之餘惠矣。
一凡歲暮。
或時節前以及初寒酷。
久旱赤雨尤須存濟貧之念凡可久存之物此時不妨多買昔人于荒年多興工作。
小則起造房屋。
大則開河築堤。
修橋補路。
皆随寓濟貧之義。
一凡向小本人買貨物。
必須紋銀高戥。
暗中要令貧人少有沾潤若存心刻削。
則大失本意矣。
一午後或帶仆人或着子侄。
在于離家稍遠之處。
忽東忽西莫有定向。
見有餘剩薪蔬等物與價略高。
買堆存用。
若在自家門前買慣倘人探知予意。
未免羣聚呌喊。
争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