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錄卷十五

關燈
官長約 鄉紳約(石天基原本) 高子憲約 訓俗條約(裕魯山中丞刻木) ○官長約【石天基原本】 卷十五之一 論行善是人人分内事原無那個該行善。

    那個不該行善的說話也。

    沒有那個善是人所能行的。

    那個善是人所不能行的說話。

    隻是有一等善事。

    凡人力量萬萬做不來的惟有做官的。

    輕輕就做來了。

    且是凡人行善一善止成一善。

    隻有做官的人。

    做一件善事便勝如凡人百件善事千件善事萬件善事。

    更有一件勝人萬萬件的善事。

    以此做官的人。

    更當急急行善。

    更與凡人不同。

    為甚說做官的行一件善事。

    便勝人百件千件萬件萬萬件比如做州縣官的。

    便是一州縣民命所關。

    他若行善那一州縣百姓都受他的福了州縣既受他的福。

    那上天怎不報他以福做府官的。

    便是一府民命所關。

    他若行善。

    那一府的百姓都受他的福了一府既受他的福。

    那上天怎不報他以福。

    到了做司道的。

    做總督巡撫的。

    便是一省民命所關其善愈廣。

    其福愈大。

    直到了做科道九卿六部。

    以至于宰輔中堂。

    做這樣大官的。

    便是天下民命所關。

    他行一善事。

    盡天下都受他的福了。

    這豈不是一件事勝凡人百件千件萬件萬。

    萬件的麼。

    且這樣大官。

    要行善事再沒有行不去的。

    即閑有疑難的事。

    若打起精神來。

    照依世上人做生意要賺銀子的心事一樣。

    千方百計。

    定要到手。

    如此做去。

    那裡有行不得的。

    以此做官的人。

    行善最易。

    一善抵人百千萬善。

    獲福又最多所以說那做官的更當急急行善也。

    但是做官的也須知他的就裡。

    比如那做科道部院的。

    奉行 朝廷善政郄不能與百姓相親還要那有司官實實去行。

    百姓方受 朝廷之福。

    所以做有司官的。

    尤望他急急行善。

    若有司官不肯實實奉行。

    便是那科道題請。

    六部奉準。

     朝廷行下來的善政。

    □□□于空言了。

    所以有司官尤當急急行善方為不負 朝廷。

    不愧民之父母。

    但是做有司官的。

    也有難處。

    也要知他的甘苦。

    尋常民間小小冤枉事。

    有司官申得。

    小小便利事有司官行得。

    若是要興大利除大害。

    必須督撫代為題請。

    若是有司官申詳上去。

    督撫不替他題請縱有好司道官。

    好有司官要行好事也不能勾完全圓滿。

    至于六部九卿。

    奉行 朝廷的善政。

    必是先行督撫。

    督撫後行所屬。

    看來六部九卿。

    要行好事也須督撫替他實實去行。

    若做督撫的。

    不實心督率所屬官吏着實去行縱是科道部院要行。

    也是不能勾完全圓滿。

    所以做督撫大官的。

    上可以通得 朝廷的呼吸。

    下可以雪得民閑的疾苦。

    要興大利無有不興。

    要除大害無有不除的。

    真是行一件善事。

    直抵得凡人百千萬件以至于萬萬件的。

    做這樣大官的。

    豈可當面錯過。

    我今設一譬喻。

    譬如人入海取寶的。

    其中珍珠瑪瑙■〈王車〉璖玳瑁種種色色。

    任人所取。

    獨是有一顆徑寸的明珠。

    養在骊龍颔下。

    有一枝七尺的珊瑚。

    長在海底石上。

    若要取這兩件寶貝。

    郄不是凡人福分可以妄想得的。

    必須造下大船。

    制下鐵網又有澹台滅明下水斬蛟的手段。

    然後取得那夜明珠珊瑚樹來。

    取得這樣寶貝。

    便是世代子孫受用不盡的了。

    但是如今做大官的。

    未免錯認路頭。

    竟把做官行善看做兩椿事了。

    因何說他看做兩椿。

    我常見做官的人說到興利除害的事。

    便說 朝廷立定的法度。

    誰敢更張。

    卻不道 朝廷立的法度。

    那一件不是利民的。

    若還法久弊生。

    正要做大官的說明利害。

    奏請更改。

    那有坐視百姓困苦。

    隻守定舊椿的道理如今做大官的。

    那個不是好善的。

    但隻謹守法度。

    未免見義不為隻到宦成回家。

    另做一番善事不過是齋僧造佛。

    布施福田看來卻是小小善事。

    放着一件勝如萬件的善事為何不做。

    卻來取此小善。

    隻因将做官行善看做兩椿了。

    殊不知做官卻是好行善的時節。

    行善正是做好官的本領。

    那有駕着大船。

    拿着鐵網。

    不取那夜明珠珊瑚樹。

    卻來拾取殘珠剩寶。

    豈不是錯認路頭了也。

    獨至牧民的有司官。

    要行善事。

    往往多有掣肘。

    必待上台允行。

    方可放心去做。

    然雖如此說。

    據我細細想來。

    也不為難比如今日有司問一的決問一折贖。

    也要詳過上司三回兩駁。

    委是煩難。

    到了夾棍桚子。

    任意施行。

    三十闆。

    五十闆。

    往往立斃杖下。

    此事又何嘗定要申詳。

    可見上司掣肘的。

    反是小事轉是關系性命生死的大事。

    反得自已操縱所以親民的官。

    最要仔細夾棍闆子最怕手滑。

    我隻開口一聲。

    衙役便加力幾倍。

    我隻用動手一摸百姓便去了血肉幾多。

    一般皮肉。

    我疼他豈不疼。

    他疼我又何忍。

    果系情真罪當。

    打他也不為過若還非罪無辜于我定然損福。

    做有司官的如何容得忽畧。

    若論大刑一節。

    尤為不可輕用。

    當初設立大刑。

    原為兇犯強盜。

    熬刑不招的。

    用此拷訊他的真情。

    如何尋常事體。

    老實百姓。

    也用這等非刑。

    大約官府好用大刑。

    隻是不奈煩瑣。

    他說重刑一用人都懼怕。

    後來不打就招了。

    此說大有病痛。

    若是兇犯強盜。

    夾他也不為枉。

    若還未經官刑的人。

    一用此刑。

    多緻殘廢。

    甚則老少虛弱的人。

    立時送命最可憐憫。

    當時缇萦女說道。

    死者不可複生。

    斷者。

    不可複續。

    正是此等刑法。

    做父母官的如何用得輕易。

    還有一種鄉愚。

    從來未見官府。

    一到法堂。

    言語錯亂。

    官府動了疑心。

    緻用大刑的又有一種言語蠢直的人。

    應對官府。

    也是這般粗糙官府動了嗔心。

    緻用大刑的。

    又有官府盛怒之下。

    愚民不知進退。

    緻令拍案呌怒。

    加力責治的。

    也能立斃杖下。

    又有事關考成。

    或系欽件。

    上司着緊行牌。

    要參要處。

    或是谒見上司。

    為着某事面加責讓也能火上加油不顧百姓死活但念身為有司猶如人家的媳婦一樣當受公婆煩惱須想名為父母就有不肖兒女也望爺娘周全于萬分難忍的事切要忍得于一時難耐得煩惱也要耐得但寬得一分百姓就受我一分之恩但緩得一刻百姓就受我一刻之福了至于催征錢糧這是考成大事如何寬得緩得隻是要百計千方設出一個妙法來便省了無窮闆子省了無窮闆子便是積了無窮陰德既不累我考成又與百姓作了福豈不是兩便之道豈不強如那一味亂打的錢官糧又催不起考成又誤了百姓又受了苦自己的陰德又虧損的麼所以做父母官的一毫用不着火性隻要細細商量事事留心人人訪問自然有絕好的政事出來至于詢訟一節便要留心替百姓伸冤理枉是不消說了還有要緊的事不可輕提婦女不可輕監家屬不可拖累無辜這就有無量的功德了大約那做有司的一日之間有無數善事該做切莫輕易放過将這零星小善等閑看了他那做大官的取得夜明珠珊瑚樹固是受用不盡我如今将那珍珠瑪瑙■〈王車〉璖玳瑁零星寶貝積得堆山接嶺的也就敵過那夜明珠珊瑚樹也就世代子孫受用不盡了所以說做官行善勝如凡人百千萬件不是虛說混話正是實實道理隻要人打起精神來猛力行去不但自高官子孫朱紫就是登那仙證果也從這裡做得來的若隻恁的劉備混賬不免福力有限也有不做官的日子卻不道當權若不行方便如入寶山空手回豈不錯過了好光陰也我還有一句緊關的話頭索性與做官的說了罷如今做官的人不要把自巳等閑看了大凡做官的都不是凡人都不要小觑了自巳不是前生修來的就是祖宗積來的不是天上星辰降下來的就是仙佛聖位中應化來的。

    所以他出娘胎胞時就有些氣概不同。

    此處最要認得分明。

    知道來厯。

    若曉得是前生修來的。

    前生積善。

    纔有今生。

    今生不積恐沒了來生的了急急行善。

    猶恐其遲。

    若曉得是祖宗積來的。

    祖宗積了。

    有我今日。

    我今積了。

    又有了子孫的。

    後日愈積愈厚。

    愈積愈久。

    日後子孫世代做官。

    豈不可羨若是我今不積猶如祖宗攢下萬貫家财。

    到我手裡都用盡了便沒子孫用的了這樣看來。

    我在祖宗分上。

    也算不得好子孫。

    在我子孫分上。

    也不呌做好祖宗了。

    如何不急急行善去。

    曉得是星辰降下來的。

    仙佛應化來的。

    正要緻君澤民。

    不負上天生我之意。

    若還隻是受享祿位。

    目前早己随落如何不急急行善去。

    若說我是天生的福人。

    富貴是我該受享的。

    百姓是我管轄。

    我該役使他的。

    他該供應我的如此話頭。

    誰去與他辨論。

    隻是人生福報。

    也有限量。

    譬如那會射箭的人也有射到一百步的也有射到二百步三百步的不論多少步數。

    到底箭要落地。

    到此田地。

    大家自見分曉。

    那行善的人。

    五更半夜。

    都有安穩的到那回首時。

    多有好光景。

    也是說不盡的。

    那為不善的人。

    平時血氣用事。

    不信天地鬼神。

    隻到臘月三十日。

    手忙腳亂血氣己盡良心發現了。

    平日所作所為。

    一一現前或自己首過或央人救他。

    那日常所說馳騁過頭的話。

    一切都用不着了。

    卻也悔之晚矣。

    我今再說一件故事。

    與做官的人聽。

    當初宋朝有個王韶。

    是個極有才幹的人他當初不合一念差了。

    要取那大功名上了本。

    自己要去開邊展土。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