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錄卷三

關燈
育嬰堂章程 恤嫠會條規 清節堂章程(蘇郡舊章) 儒寡會章程 恤頤堂章程(即老人堂本金陵舊章) ○育嬰堂章程 卷三之一 周官大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

    一曰慈幼。

    古聖人體天地好生之心。

    擴少者懷之之志。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其所以廣生成培元氣者無所不至。

    此賢官紳之所當亟為取法也。

    述育嬰堂章程。

     育嬰堂規條 内育規條 育嬰良法 恤嬰刍言(上海育嬰堂董經芳洲作) △育嬰堂規條 一司總總理堂務。

    司年管一年銀錢之出納。

    司月管一月之收給。

    司堂常住堂内照料一切。

    每月底司月同司堂将是月進出嬰孩經費。

    逐細開明。

    除存堂坐簿移交下月接手經辦外。

    另造清冊三本。

    一在神前焚化。

    以表心迹。

    一送縣存案。

    一交司年查核。

    又錄清單實貼堂中。

    并分送各司事家使衆共知。

    司年期滿。

    将一年進出嬰孩經費彙總結算。

    刊刻征信錄遍送捐輸各善士。

    仍将一本神前焚化。

    一本送縣附卷備查。

    凡初二日十六日司事到堂查驗。

    是日茶飯及驗嬰獎賞等費值月四人捐辦。

    至各司事船隻往來俱系自備。

    概不支銷。

     一司察二人或四人須住堂專司其任。

    但此職系嬰命攸關。

    尤宜勤慎小心。

    稽查堂外嬰妪。

    不定日期。

    出其不意。

    親至其家探視。

    或先至其鄰近伺察。

    如該乳妪不能盡心撫育者。

    追簽調發。

    并稽查抱領嬰孩作為子女之家。

    是否如出親生。

    倘有非理淩虐。

    以良作賤情事。

    即知會司總報官追究。

    倘有嬰病到堂立即延醫同往診視。

    随發藥炭。

    急令乳婦加意服侍。

    并各自立一手折。

    記明某醫看治某嬰何病。

    盡心盡力猶恐不周。

    設或任意遷延必緻臨期朿手。

    故司其事者。

    宜發恻隐之心實力奉行。

    慎勿虛應故事。

    有悞嬰命。

    嬰衆事繁。

    朿修俱宜酌加。

     一值堂竈四人公議工錢每月足錢各七百文凡執爨灑掃延請發嬰等事。

    悉令專司。

    宜勤慎供職。

    聽候使喚。

    倘有躲避貪懶。

    互相推诿。

    及不法等情。

    司堂即行斥退另雇。

     一稽察乳妪。

    為内司堂專責。

    此事最關緊要。

    如乳汁之多少。

    撫養之勤惰。

    以及火燭一切。

    均須秉公考察。

    随時教導。

    勿稍徇隐。

    凡董事家中年老内眷。

    誠心好善。

    均可随時赴堂查驗。

    以佐内司堂之不逮。

     一司堂經收田房租息捐項。

    會同司月掣三聯票。

    蓋用堂中圖記。

    一付善士租戶收執。

    一付司年存查。

    一存堂中核對。

    收到銀錢交司年存貯。

    每月望晦司月到堂将内外司堂辛俸。

    及乳妪等工錢。

    并柴米應用等費。

    亦出聯票。

    注明何用。

    向司年處支出開發清楚。

    登明簿冊。

    彙入征信清單。

    每年除支銷外盈餘銀錢。

    俟有成數。

    公同存典生息。

     一嬰孩到堂。

    先記其男女。

    随檢衣中有無生辰年庚如無即以所到年月日時為八字。

    細視其五官四肢。

    頭顱偏正。

    頭頂旋螺。

    十指螺箕。

    周身有無疤痣。

    一一登明堂簿。

    即付乳妪收哺。

    收哺之後。

    頂發薙作錠勝模樣。

    内外堂嬰一體照辦。

     一雇乳妪以二年為期。

    如有不食乳之子女。

    準帶一人。

    食乳者概不準帶。

    乳妪哺嬰一口。

    月給工錢一千二百文。

    帶有子女者。

    月給工錢六百文。

    又兼哺一口。

    日加錢十文。

    每日三餐。

    堂夫送至内門。

    擊梆分給。

    初二十六大葷。

    每期每名折錢一百文。

    初八二十三小葷。

    每期每名折錢五十文。

    每乳妪一名。

    各給床帳被席冬發棉襖一件。

    棉袴一條。

    銅腳爐一個嬰孩衣帽。

    随時置給。

    乳妪衣服等件。

    出堂時點明收回。

    不準帶去。

     一堂外乳妪。

    于保領嬰孩時。

    繕寫木牌。

    照簿上所載。

    付與本婦存驗。

    每名月給工錢七百文。

    至初二十六本婦持牌抱驗。

    聽給工賞錢文。

    不準臨期不到。

    并托人代抱呈驗。

    倘乳妪有病。

    許其報明堂内探視确實。

    俟病愈後補驗。

     一乳妪入堂之後。

    不準擅出堂門。

    如有本夫親族探望。

    不論男女。

    須告知司堂。

    于内門交界處。

    喚出本婦面談片時。

    不得送出堂門。

    倘乳妪在堂不遵規制。

    即算明工錢。

    令其出堂不準複充。

     一堂門設接嬰乳婦一名。

    每月給米三鬥。

    給錢四百文。

    如夜接一嬰。

    接乳婦賞錢二十文。

    其夫賞錢三十文。

    以為獎勵。

    倘遇天氣寒冷。

    有嬰到堂。

    立即起來接進。

    加意護暖哺乳。

    不使凍餒。

    如敢貪懶不接。

    以緻殇命。

    定将乳婦之夫送究。

    以懲怠荒。

     一乳婦一名。

    隻發一嬰。

    若此婦己子遭殇。

    可發二嬰。

    亦當視其氣體壯旺。

    乳汁濃厚為妥。

    不可妄發。

     一每年神誕三月二十日。

    七月初七日。

    九月十七等日。

    凡在外發出。

    及旁房堂嬰。

    俱各齊堂。

    乳婦賞面外。

    另賞錢一百文。

     一乳婦自願領育。

    經領投報至堂妪處滴乳。

    視其果系乳色濃厚。

    年力精壯者。

    司籍登明住址姓氏。

    以待登嬰。

     一發出領育乳婦。

    其所居以近為妥。

    最遠不過十裡以便随時稽查。

    最宜防乏乳之婦托其鄰近有乳之婦到堂代領。

    司事者稍有疏忽。

    必緻堕其術中。

    更有自放自領者。

    若輩貪圖乳糧。

    将自己之嬰托人放棄堂中。

    或越宿。

    或朝放晚來。

    謊稱生孩已故。

    願領一嬰接乳。

    乃以己嬰領去。

    亦得朦給乳糧。

    種種弊端。

    不可勝舉。

    須發嬰時。

    堂中如有幾嬰。

    備簽幾枝。

    上寫明各嬰字号。

    供貯神前。

    将簽筒令領嬰婦随簽播出。

    系何字号。

    即将此嬰發。

    則自放白領之弊除矣。

     一本堂發嬰。

    每嬰付一木牌。

    一面填明年月号數。

    本嬰男女八字。

    并乳夫婦住址姓氏。

    及保領姓名。

    一面填明月給乳糧。

    每月初二十六日令乳婦或乳夫赍牌至堂。

    查對乳糧冊給發。

    此牌不許遺失。

    亦不許押錢。

    如有無牌冐領。

    概不準給。

     一堂中每嬰三月給發布衫單袴。

    四月給發肚兜。

    八月給發布襖棉裹裙帽襪。

    以上皆用钤記。

    乳婦不得私自質當。

    每年對月交換。

    如遇過繼夭殇。

    即令交還。

    倘有留難。

    當即遣人喚同地保走取。

    以便再用。

     一乳妪嬰孩。

    遇有患病。

    即知照内司堂轉緻外司堂。

    請醫診治服藥。

    堂中預訂兒科女科外科專司診視。

    另備驚藥丸散聽用。

    在諸君樂善任勞。

    謝金輿金酌量拟發。

    倘乳妪一時難愈。

    令中保暫行領回。

    病痊有乳。

    仍可開複。

    外堂嬰兒。

    遇有輕症。

    着妪抱至堂中。

    邀醫診視。

    内堂嬰孩患痧痘。

    報明司堂邀醫赴診。

     一嬰兒有猝報病故。

    未經報知醫治者。

    司察即往驗明。

    細緝果系猝病。

    令其到堂繳牌銷冊。

    随後給匣收埋。

    如有别情。

    查确的實。

    即将乳夫送究。

    并追還乳食。

    及嬰衣等物。

     一堂嬰出繼後。

    男則為螟蛉嗣續之計。

    自無他慮。

    而女則保無妓妾販賣情弊司事者如未素悉其人。

    先當探其行止生計實非娼優下賤他鄉客籍之人。

    方準給票過繼。

    庶免日後禀追提堂懲奸鋤惡之舉。

    并戒在堂人役不許索取錢文。

    至及笄後。

    無論即為子婦。

    許字他姓。

    總當報明堂中。

    務察的實。

    俾無失所。

    【一索小費便阻出路。

    故向例有領費四五百文。

    宜就本堂賞給乳媪。

    】 一收育諸嬰。

    憐此呱呱赤子。

    本生父母不能乳育。

    當捐棄時。

    父母之恩已絕。

    本堂收育以後過繼與人。

    撫養成人。

    倘有假稱嬰父母恃強索領。

    即以兇惡光棍論。

    許繼嬰家持過繼票報知堂中。

    送官按律嚴處。

    又有口稱己子。

    母病母死寄堂求乳者。

    及三歲以外能食能行者。

    概不收育。

    仍請□縣示禁。

     一本堂出繼嬰孩除立過繼簿一本外。

    業經禀 縣頒發過繼執照。

    預請空白存堂。

    後遇過繼者。

    立可登填注冊。

    即将此照給發過繼之人收執。

    其照根存堂。

    以便同冊送 縣備案。

    此舉以定繼者之後。

    以杜族人之争。

    而安是嬰之業。

     一嬰孩離乳。

    無人過繼者另雇幹妪照管。

    每人派管四嬰。

    照前給發。

    男至六歲以外。

    司年司月酌送義學讀書。

    十二歲以外。

    倘質性愚鈍不能讀書者。

    酌行送業。

    女至十三歲以外。

    司年司月留心擇配。

    倘有聾瞎癱瘓殘疾等症。

    至十六歲司年司月公同斟酌妥為安置。

     一嬰孩保無殇損。

    乳夫報知堂中。

    司察親至其家驗其病死屬實。

    一歲以内者。

    用杮漆皮紙草紙蒲包收殓發紙錠七提。

    一歲以外者。

    司堂即發票給領木匣。

    用杮漆皮紙着值堂糊封内縫。

    再用石灰草紙填實。

    以防滲漏。

    随發紙錠七提。

    成殓後發嬰地掩埋。

    每中元節。

    延僧道誦經一永日。

    施放法食一壇。

    以超度殇嬰。

     一堂中火食。

    不論上下。

    每日定以六十文為率。

    一應在内。

    如遇米糧昂貴。

    實不敷用者。

    司年司月會議暫行酌添。

    除在堂司事開銷外。

    遇有親友往來堂中。

    祇供煙茶。

    不得狥私留宿。

    各司事自願出資留飯者聽。

    倘遇公事到堂。

    諸同人各貼飯錢三十文。

    不準堂中開銷。

     一司年每月朔望。

    及發乳糧日期。

    俱應到堂。

    衆司事鹹集。

    必衣冠嚴整。

    容止敬恭。

    有事則議。

    無事則散。

    每年收用清數。

    刊載征信錄。

    一焚神前。

     一存堂内查考。

    每歲除夕。

    司年捐資。

    謹備酒醴祭聖母諸神及土地神祠以答神庥。

     一開堂收育嬰兒。

    來者自必絡繹而來。

    但乳食之費。

    日盛月增。

    惟賴遠近 仁人君子樂輸勷助。

    或捐生息。

    或捐産取租。

    俾得經費漸充。

    堂基永固。

    陰德所存。

    獲福無量。

     一嬰兒最宜清潔。

    乳母食菜。

    不得買韭蒜辣椒等物。

    若燒酒尤易緻嬰火毒。

    更不許私買進堂。

     一嬰兒之于乳毋。

    不能片刻相離。

    所有堂中雇定乳妪。

    既經入堂。

    凡各衙門及捐戶司事家不得借用幫乳。

    緻滋物議。

     一堂中接嬰及發外各乳婦。

    倘有偏愛自已子女。

    将本堂四時所給嬰衣等件。

    私于己子。

    不顧堂嬰。

    并乳哺己子。

    僅以粉餌飼嬰等弊。

    全賴司察随時稽查。

    如有禁止不改。

    甚而嬰色可憐者。

    即将此嬰提堂。

    另發他婦領育。

     收育女嬰。

    如有願領為養媳自行乳哺者準每月貼錢五百文。

    每月朔日亦來堂驗看一次。

    以十個月止 一嬰兒剃發。

    除嚴寒大風及有病之時不剃外。

    春夏秋每月二次。

    冬月一次。

    男左女右。

    各留發一撮。

    以示區别。

     一堂嬰出天花最易傳染、故必須請醫種痘。

    每年以冬十二日及正月為期。

    又平日宜預備稀痘丹為之先擦。

    症有輕重。

    乳婦有勞逸。

    視其痘之輕重。

    酌給賞錢 一凡過繼嬰孩。

    前條所列獎賞乳婦錢文。

    均系本堂給發。

    領嬰之家。

    不費分文。

    倘有乳婦下人私向需索。

    以及外人籍稱領費名色從中訛詐者。

    許領嬰之人報堂送 官究治。

     一嬰堂經費不充。

    未能全育内堂。

    是以新收血嬰孱弱者酌留在堂撫養。

    約匝月候其氣旺。

    掣簽發外領育。

    以穿耳留發為識認。

    以杜己嬰充作堂嬰。

    将堂嬰複放之弊。

     一内育乳婦。

    每人準帶己嬰一名。

    每月乳糧通足錢一千文。

    不帶己嬰。

    每月乳糧一千四百文。

    如撫育勤勞。

    嬰有花色。

    另如獎賞。

    保金照門戶例加一。

    倘乳汁不旺。

    及不善撫育退出另雇。

     一凡堂中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