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錄卷三

關燈
募乳婦。

    接嬰請醫。

    備辦内外火食。

    啟閉門戶。

    雇用誠實鄉人三名。

    每名月給工錢七百文。

    折葷與乳婦同。

     一内堂乳婦四季給發布衣裙褲等項。

    期滿出堂。

    賞給帶回。

    被褥蚊帳不準私挪。

    以為後婦應用。

    每月每名給零用錢五十文。

    每名夏給草席一條。

    涼扇一把。

    冬給箕夕一個。

    日給炭基一枚。

     一堂中雇首妪一名。

    每月給工錢六百文。

    為衆婦之統率。

    專司稽查堂中乳婦有無口角是非。

    乳水是否充足。

    嬰兒飽暖饑寒。

    及乳婦貪睡覆壓等情。

    俱憑首妪查察。

    須擇存心公正。

    精練老成。

    曾生子女者。

    方準充當。

    至各房什物并火燭各事。

    應着令照派管理。

    倘有違誤堂事。

    或得受乳婦賄囑隐匿作弊情事。

    有礙嬰孩者。

    定行革退。

     一雇募乳婦。

    若任其攜帶子女。

    兼哺堂嬰。

    必緻厚薄分心。

    礙難兼收。

    如果該婦夫故無依。

    或夫雖未故而有殘廢笃疾無力養贍者。

    是該兒已同無父之孤。

    不能不收。

    但須易子而乳。

    本婦酌減工錢。

    以示區别。

    如父母俱存。

    力可自哺者不收。

    倘先棄所生在堂。

    潛來應募者。

    察出送縣究治。

    【按此條若乳婦必不準帶子女最是難事恐該婦欲出雇乳必将所生之子女淹棄反開造罪之端須通融酌辦】 一查保嬰會規條斟酌盡善。

    如有情願自養憑保來報者。

    仍行照辦。

    惟自養之嬰。

    須随時抱驗。

    能及近而不能及遠。

    必須如湖南辰州府嬰堂條規。

    凡自養者各地分段編号。

    每段各有首事管簿。

    各有店鋪存錢。

    嬰兒初生三日内赴堂報明。

    俟查嬰人查實。

    并報知該段管簿首事覆查無異當用本段圖記片單至堂領票。

    于該段存錢店鋪發錢。

    年終各段首事暨各段存錢店鋪。

    俱至堂中三面對簿核算。

    彙總呈報。

    如此辦理。

    方能合境周遍。

    但非經費大充。

    勢難照辦。

    特先行标此良法。

    以待後人之推廣。

     △内育規條 一女司事公議請司事内眷親臨彈壓。

    以昭慎重。

    逐月輪管。

    準帶老媪一名使喚。

    不許雇婦代值。

    如違規約另請。

     一内育規模宜肅。

    女司事首慎堂門。

    約朿衆婦喧嘩。

    三尺之童不許擅入。

     一堂門專用老媪一名把管。

    嚴禁出入。

    閑人喧擾内呼外問。

    總以敲梆鳴點随時答問。

    内需一切。

    傳知司育送入。

    門婦不許擅離職守。

     一内育關防宜密。

    日逐申刻司總加封驗鎖。

    匙歸内堂收管。

    實在必須啟閉。

    傳梆請匙。

    内以女司事查明傳知。

    外以管門老婦問明。

    方準舉行不得濫行請匙每日三餐。

    轉桶遞送此外執事人等。

    亦不準窺探。

    以分内外。

    如違議罰。

     一凡嬰兒服藥最是難事。

    恐乳婦厭其哭鬧不肯耐煩灌服須堂中司事眼同首妪親看服完。

    方足以昭慎重。

     一嬰兒貼補糕粉。

    每日每人定錢十文。

    須按定時候貼喂。

    方能令聚一處。

    親自看食。

    免緻乳婦不喂亂攙别物。

     一乳婦家實有婚喪要事者。

    告知司總詢明的确。

    方準傳知内司事。

    準假一日。

    辰去申回。

    如外宿悞乳。

    不準入堂。

    追還乳糧中金。

     △育嬰良法 凡胎嬰進堂。

    或由鄉間襁負奔馳。

    或系城市路旁儉拾。

    風寒暑濕感受已深。

    一經入堂。

    先宜去其外感。

    用蔥白三寸。

    豆豉七粒。

    生姜一片煎服【或來嬰尚未落臍者即用掩臍藥少許酒在臍中、四圍用飛過明礬末上蓋棉花油紙、用長布裹肚、包束堅固、俟臍落之後不用礬藥、仍用棉花油紙、裹肚、倘未落臍十日以前不準乳婦任意揭看洗浴。

    倘當落臍之時、嬰兒啼哭可令乳婦于床上遮風畧揭些須試看、若隻落一半者忙用棉花少許墊平、俟臍落去、仍須裹束切勿透風。

    以損嬰孩命。

    】清其胎火。

    【用人中黃川連各一分蒸服】淨其胎垢。

    【每日早晚、用熱水一盆代兒盥洗頭面下部、夏日尤宜洗浴、倘有遺尿腌臜污穢以緻破膚癬□等事、惟乳婦是問】方保平安。

    倘有疾病瘡瘍痧痳痘疹責成首妪。

    無分晝夜。

    迅即報明董事請醫調治。

    【若遇痧痳痘疹必須另置别所以防傳染】 凡乳婦與嬰兒同睡。

    切忌鼻風口氣吹兒顖門。

    恐成風疾。

    并常流鼻涕。

     凡初生小兒未剃胎頭。

    不與戴帽。

    則自幼至長。

    難于傷風。

    永無鼻塞拖涕之患。

     凡嬰兒百日之内。

    切不可豎抱。

    豎抱則易惹驚。

    且必頭傾項軟。

    有天柱倒側之虞。

    半歲前不可獨坐。

    獨坐則風邪入背。

    背脊骨受傷。

    恐有伛偻龜背之疾。

    慎之。

     凡小兒遇寒熱不調。

    柔弱肌腠。

    最易感冐發熱。

    用藥反恐誤事。

    但于其熱睡之時。

    夏以單被。

    冬以綿被。

    蒙頭松蓋。

    勿壅其鼻。

    但以稍暖為度。

    使鼻息出入。

    得此暖氣。

    少頃則微汗津津。

    務令上下稍透。

    則表裡通達而熱自退矣。

    或乳婦同睡。

    輕摟貼身而上覆其面。

    則未有不汗出者。

    此至妙之法。

    百法百中。

    即寒邪甚者。

    兩三次汗出無有不愈。

    此法行于寅卯時刻。

    則汗易出而效尤速。

     凡嬰兒無論春夏。

    切不可抱當風口地方。

    坐卧感受風邪。

    尤忌檐下當門。

    過堂風破窗風切忌切忌。

    每逢天氣晴暖。

    至晌午風定時。

    須抱出院常見陽光。

    若常在屋内偶出院中。

    則眼怕陽光。

    不能開視。

    尤易受風邪。

     凡小兒腹瀉吐乳常有之症。

    不可視為泛常此二症如數日不好須想法早治。

    遲則變慢驚。

    吐乳若向口邊流出。

    即是乳哺太過。

    過乃滿而溢出。

    非病也。

    隻須節乳。

    若吐乳直出而不停留者。

    宜早治為要。

     凡嬰兒衣食不可過于飽暖。

    陳氏書雲。

    小兒須耐三分寒。

    七分飽。

    頻揉肚。

    少洗澡。

    要背暖肚暖。

    頭涼心胸涼。

    皆至論也。

     凡月内小兒不可聞哭即抱。

    一哭便乳。

    每日早中晚須由小兒啼哭兩三次。

    少郄許多病症。

    仍須酌量時候。

    不可哭之太甚。

     凡乳哺嬰兒。

    須要得法。

    乳後不可便與吃食。

    哺後不可便與吃乳。

    【哺者飯食糕粉】乳食相連。

    難以克化。

    大者成癖。

    成疳。

    小者洩痢腹痛。

    至啼哭之際與方醒之時。

    亦不可就乳。

    俟片時與乳。

    可以無病。

     凡小兒半歲以前。

    隻可與乳吃。

    六個月外方與稀粥。

    周歲以前。

    不可吃葷。

    并生冷之物。

    諺雲。

    吃熱莫吃冷。

    吃軟莫吃硬。

    吃少莫吃多。

    自然無大病。

     凡堂中每逢春夏之交。

    多燒蒼朮大黃。

    水缸中并置貫衆以避濕氣。

    暨瘟疫傳染。

     △恤嬰刍言(上海育嬰堂董經芳洲作) 一育嬰堂之設。

    全在司其事者秉清公之志。

    無人我之分。

    視彼之子女。

    若己之子女。

    不敢于嬰稍懈。

    且彼子女無父母。

    我子女有父母。

    視彼之子女。

    勝己之子女。

    愈不敢于嬰稍懈。

    凡屬司事而莫之恤。

    則領婦更以途人之心為心。

    其死必矣。

    嘻其死也。

    是誰之咎。

    神當默譴之。

    我亦有子孫。

    可不懼哉。

    可不懼哉。

     一嬰之來堂。

    有逾月及期歲以外者。

    必病症危險。

    或隐疾内傷居多。

    不然。

    彼父母何忍割愛。

    非比初生之嬰。

    尚無嬉笑動情也。

    故遇此種嬰。

    維持調護。

    尤宜周至。

    此内育之所以斷難乳領兩嬰也。

    然無□懲之道。

    不足以激勵乳婦之心。

    葢勤者日夜勞瘁嬰病。

    得嬰即發外育。

    而外育之有病者。

    仍回堂中乳養。

    最盡辛苦苟無區别。

    其心何甘。

    況勤者必具慈心。

    雖龌龊不堪之嬰。

    望其生全而不忍嫌棄。

    至惰者保無别具肺肝。

    冀換乳領幹淨之嬰。

    居心各别。

    功過懸殊。

    自有賞給之例。

    即惰者或因利而知勉。

    庶可望全活嬰命于什百耳。

     一嬰來時刻無定。

    若日間耳目衆多。

    自必随時接進。

    諒不緻有暑熱蒸悶嚴寒凍冷之虞。

    惟晚間勢難周顧。

    全在接嬰之人。

    實心照應。

    惟接嬰者非專司其事。

    使工人兼任。

    則日間操作。

    夜間勢必安眠。

    且嚴寒酷暑。

    尤必倦于從事。

    當思有以鼓勵之。

    所謂人無利已誰肯早起也。

    故夜間接嬰。

    應拟以犒賞之例。

    特暑天尚易而嚴寒較難。

    則犒賞之例。

    亦當權衡輕重雖春秋天氣溫和毋庸議及。

    而慎重嬰命。

    不妨稍寬其例。

    拟以三月朔起。

    十月底止。

    凡二更以後。

    随時接進一嬰。

    賞錢二十八文。

    十一月朔起。

    二月底止。

    凡二更以後。

    随時接進一嬰。

    賞錢五十六文。

    此例雖有賞而無罰。

    然亦有分别。

    當以嬰之冷暖。

    為賞錢之多寡。

    或不緻日久生怠。

    兼可知□勤惰。

    葢嬰來随到随接。

    即窩懷中。

    先行擊梆。

    使内堂婦聞知。

    一面即懷至司事床前。

    驗手足之冷暖。

    待幫婦至栅門口始可安于轉桶而入。

    而内堂婦亦即懷抱交于值夜之乳婦。

    如此經理。

    庶幾來嬰不受寒冷。

    緻胎病根也。

    至犒賞接嬰工人。

    宜預為申明。

    身體和暖者如數全給。

    否則減半。

    惟司事者切勿辭此辛苦耳。

    夫為善須實心。

    常體天地生生之心為心。

    曲全嬰命。

    自結福果。

    應亦樂而不倦也。

     一宜備絲棉裹被一條。

    如方桌大小兩面。

    以粗棉綢為之。

    葢嬰來置于堂之門口。

    迨抱至内育。

    必經由數進房屋。

    以及天井。

    故當嚴寒之際。

    此被必需之物。

    或曰已有棉衣可以遮葢。

    似可無需。

    殊不知抱持者雖以己身衣衿覆護。

    洞其底裡。

    豈無冷風入隙。

    即或赤心愛護者。

    另以棉衣裹抱。

    終不若絲棉裹被之軟熟熨貼。

    而風斷無隙可侵也。

     一凡放嬰入枻。

    以擊梆為則。

    又恐聲響不足以警睡夢。

    宜以羊腸之線。

    系于抽枻内口。

    由門上穿進。

    度于司事起居之處。

    即在線尾系數鈴作響。

    而又必于抽枻沿上橫一竹竿。

    使線由竹下勒過。

    庶外面抽動。

    其鈴即響。

    如影随形。

    機無稍滞。

    若不如此。

    雖枻盡抽出。

    其線不靈。

    鈴必不響。

    若徒恃梆聲恐收嬰有遲悞之虞也。

    此系屢試親驗。

    不敢不揭出也。

     一凡嬰用尿布。

    寒天更換時。

    觸手易生怨言。

    即親生尚不免此況撫堂嬰。

    每偷懶不肯勤換。

    且布少亦不能時換。

    陰雨火烘。

    嬰每受傷緻病。

    宜多備尿布。

    谕令勤換。

    冀免瘡瘍。

    亦保全之一法也。

     一貼乳者有仁心其撫堂嬰便與已子無異否即視為無關痛癢設有殇疾。

    每遇稽察時。

    即以己子代之察。

    嬰者獎其勞。

    謂某貼。

    乳者可靠。

    實不知所見之嬰己非堂嬰。

    因有托辭過寄。

    凂人先容。

    謂撫育幾年。

    願作螟蛉。

    在司事祗知過寄。

    無不俯允。

    不知早為乳婦所愚。

    宜仿照南翔嬰堂法。

    男左女右。

    留發一绺如小桃子樣。

    永不薙去。

    以示區别而防蔑視。

     ○恤嫠會條規 卷三之二 少婦喪夫最慘事也。

    婦人以夫為天。

    所天既隕。

    依托伊誰。

    泣血椎心。

    殆難名狀。

    即家本素封。

    尚難排遣。

    而況家無長物。

    生計無聊。

    或衰老翁姑。

    相依為命。

    或伶仃弱息成立維艱。

    飲蘗茹荼酸辛萬狀不有以周之。

    而欲其自甘荼苦之死靡他也難矣。

    述恤嫠會規條 京口敬節堂仿行彭氏恤嫠會 △京口敬節堂仿行彭氏恤嫠會 序 京口敬節堂仿行彭氏恤嫠會序 人莫苦于鳏寡孤獨。

    而四者之中。

    寡居尤甚。

    葢鳏與孤獨。

    雖無骨月相依。

    尚有親朋還往。

    至守節之婦。

    茕茕一室。

    形影自吊。

    饔飧不繼。

    而人莫知其饑。

    鹑結不完。

    而人莫知其寒。

    呼号罔應。

    訴告無門。

    丈夫當此猶難排遣。

    矧伊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