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學略第十

關燈
魏默深先生源 源字默深,晚字承貫,邵陽人。

    父曰邦魯,官寶山主簿,從溆浦嚴如熤受奇門六壬策,多奇中。

    源少家于吳,道光壬午科由選拔貢生舉順天鄉試,名冠南士。

    納資為内閣中書,改知州。

    甲辰成進士,年已五十有一,以知州發江蘇,權東台、興化。

    己酉大水,河道總督議啟閘,力争不得,躬往訴總督陸建瀛,勘驗獲免。

    署海州運同,緝枭匪二百餘人,獲鹽十餘萬入官。

    補高郵知州,坐事免官,副都禦史疏複之。

    所著《古微堂内篇》,曰《默觚》,論學者十四,論治者十六。

    外篇于經有《說文拟雅》、《庸易通義》、《書古微》、《詩古微》、《小經古經》、《大學古本》、《孝經集傳》、《曾子章句》、《子思子章句》、《論語孟子類編》、《孟子小記》、《董子春秋發微》、《孔子年表孟子年表考》,于史有《皇朝經世文編》、《明代食兵二政錄》、《聖武記》、《海國圖志》、《元史新編》,于子有《老子本義》、《孫子集注》,于集有孔、盂、曾、顔、周、程、朱、陸、楊慈湖、王文成、明儒高劉二子贊,及碑、銘、序、傳、箋、奏各若幹篇。

     按源著《兩漢經師今古文家法考》,謂讀《後漢書儒林傳》,衛、杜、馬、賈諸君子承劉歆之緒論,創立費、孔、毛、左古文之宗,土苴西京十四博士今文之學,謂之俗儒廢書。

    而喟夫西漢經師承七十子微言大義,《易》則施、孟、梁丘,皆能以占變知來;《書》則大小夏侯、歐陽、兒寬,皆能以《洪範》匡主;《詩》則申公、轅固生、韓嬰、王吉、韋孟、匡衡,皆以三百五篇當谏書;《春秋》則董仲舒、隽不疑之決獄;《禮》則魯諸生、賈誼、韋玄成之議制度;而蕭望之等皆以《孝經》、《論語》保傅輔道。

    求之東京,未有聞焉。

    其文章述作,則陸賈《新語》以《詩》、《書》說高祖,賈誼《新書》為漢定制作,《春秋繁露》、《尚書大傳》、《韓詩外傳》、劉向《五行》、揚雄《太玄》,皆以其自得之學範陰陽、矩聖學,斐然與三代同風,而東京亦未有聞焉。

    故既為《詩古微》二十二卷,以發揮齊、魯、韓三家詩之微言大誼,以豁除《毛詩》美刺正變之滞例,而揭周、孔制禮作樂之用心于來世。

    又為《書古微》若幹卷,黜東晉梅赜之僞,以返于馬、鄭古文,複辨馬、鄭古文說之臆造,以返于伏生、歐陽及馬遷、孔安國問故之學。

    後來皮鹿門先生為《今文尚書考證》、《詩經通論》,王先謙為《尚書孔傳參正》、《詩三家義集疏》,屹立晚清,為今文大師,而源實開其先焉。

    諸史之中,元史最雜,清邵晉涵為《元史類編》,錢大昕為《宋遼金元四史朔閏考》、《遼金元三史拾遺》、《元史氏族表》、《元史藝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