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惠全書卷之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榆
樹果木、所以佐五谷之不足兼之資五谷之有餘植桑榆一以供飼蠶之用一給炊爨之需。
況乎制器用蔭行路皆吾民之取益乎。
昔諸葛武侯遺表有雲、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是又以桑為子孫衣食之利者也。
古者五畝之宅、樹牆下以桑、通衢之傍、植榆柳以表道其所由來久矣。
為司■〈牜支〉者、宜出示曉谕、牆閑隰壤廣種柔桑、以供蠶事。
于女紅衣服。
不為無助。
其郭外以及莊村、由川塗以及孔道、約通車馬者、中留二丈許、通負販者、中留丈許左右兩畔。
悉栽榆柳槐松之屬。
每樹相閑五尺、不成者去之、其茂盛者枝幹挺舒陰繁而蔭遠時當炎暑無自涼行者坐憩其下不忍遽去遙望其處郁郁蔥蔥翠雲盤結居然旺氣所锺不亦名區吉壤哉周單襄公過陳、見其田、蕪穢不治、道茀不可行、樹不表道、而知陳必亡、然則種植修饬。
有關于治道也。
顧不重欤、【然須立一賞罰凡所植之樹令本主勤加灌溉防護毋為牲畜損踐茂盛者量加獎賞懶不成林者量責仍令補栽庶幾有所儆勸】 ○敦節儉 節儉者所以省财亦以惜福也夫庶民之家、以粗粝為食、以布褐為衣、口無肥甘之味、體無輕暖之适所以豳風一詩羔兕跻彼公堂。
荼樗食我農父狐裘獻之公子。
縱豕私之小人。
非惟奉上好義。
亦尊卑之有等也。
至于節儉之風。
古今美德。
漢文惜百金之費。
罷作露台。
晏嬰衣裘三十年不易君相如此況庶民乎 司■〈牜支〉者、宜榜之文告、徧谕城鄉、務敦勤儉勿尚奢華。
匹夫毋以緞绫羅谷為服、如今之團、鶴串蟒。
僭踰王者之尊。
匹婦毋以金寶珠翠為飾。
如今之四龍八鳳。
分越後妃之貴違制未安切須嚴禁至于身列黉宮。
尤宜知道。
顔子居于陋巷。
未改琴書之樂。
原憲并日而食。
無慚結驷之賢。
安在華堂珍膳。
始為士貴乎。
若夫名通宦籍更足風廉。
雖未能如皮裾曳柴之王良。
亦當法蔬食布袍之毛玠。
舉凡吉兇之禮。
賓客之會貴斟酌于适中母流濫于太過若婚喪之事。
稱家有無。
古人俪皮為禮。
何須百兩盈門。
孝子深墨為哀。
安在五鼎作供與其死後多金之費何如生前一七之甘甚有親疾嘗藥之未聞一且歸泉空作薦亡之佛事含殓附身之未謹諸親送殡反裝優會以饬觀所謂盡孝不聞甘旨養哀親空詠蓼莪篇有何益乎尤可笑者、信邪野老。
赈窮拯乏。
吝惜一文賽會迎神。
質金借債。
意謂媚神求福。
孰知以媚神之物轉而濟貧其福更多而且速好事少年、從師學藝。
算計無錢串戲結盟。
典钗鬻器。
意謂聯朋共樂。
孰知以聯朋之資轉而務業其樂更大而無窮又況夫草木之靈。
難償質借之費。
市并之友。
誰酬典鬻之金乎。
至于生子欲其壽命之長也、乃因湯餅而殺生是巳子方生。
而即物命之死矣。
豈愛子之道乎。
是日也宜幹殽果核便為延乍祚之始基誕辰乃母難之日也、遂因介壽以稱觞。
是母難已忘。
而惟吾年之樂矣。
豈報親之道乎。
是日也宜蔬味思恩方是返本之正理若乃花朝月夕。
流連歌舞之歡。
廣榭高台。
躭嗜苑囿之樂。
獨不思菊英盈把。
亦可取醉東籬。
皓月長吟恰勝飛觞春宴又何必王寶香爐石崇金谷然後為暢哉至于士女翫遊适啟治容之誨子弟賭博無非巨盜之媒甯值縱逸損财。
浮蕩破産而巳乎。
所以無論庶民豪富紳士貴顯皆當節儉以省财惜福為至要也财既省而用不竭。
福既惜而慶有餘。
豈不為富貴長久之計哉。
鴻願 司牧者、以斯意而示之民可也。
○禁淫祀 禮、士庶人祀其先。
所以報本返始也非是弗祀後世惑于鬼神之說。
因祀以祈福。
于是渎亂不經。
人乃棄其王。
教之正。
而崇信巫祝此風俗所以日僞而人心漸入于邪也。
故孔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亦雲務其所當務者而巳。
其所不當務者敬而遠之。
非我所敢亵而近之者也。
夫所當務者。
君臣父子長幼夫婦朋友之道。
宜如何盡義。
如何盡親。
如何盡序。
如何盡别。
如何盡信尚日孜孜焉□之而不能盡當者奚暇他務乎又曰、非其鬼而祭之者謟也、以非所當祭而祭之。
是媚以謟之也。
如季氏之旅泰山非所當旅者也、故雲、泰山不如
況乎制器用蔭行路皆吾民之取益乎。
昔諸葛武侯遺表有雲、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是又以桑為子孫衣食之利者也。
古者五畝之宅、樹牆下以桑、通衢之傍、植榆柳以表道其所由來久矣。
為司■〈牜支〉者、宜出示曉谕、牆閑隰壤廣種柔桑、以供蠶事。
于女紅衣服。
不為無助。
其郭外以及莊村、由川塗以及孔道、約通車馬者、中留二丈許、通負販者、中留丈許左右兩畔。
悉栽榆柳槐松之屬。
每樹相閑五尺、不成者去之、其茂盛者枝幹挺舒陰繁而蔭遠時當炎暑無自涼行者坐憩其下不忍遽去遙望其處郁郁蔥蔥翠雲盤結居然旺氣所锺不亦名區吉壤哉周單襄公過陳、見其田、蕪穢不治、道茀不可行、樹不表道、而知陳必亡、然則種植修饬。
有關于治道也。
顧不重欤、【然須立一賞罰凡所植之樹令本主勤加灌溉防護毋為牲畜損踐茂盛者量加獎賞懶不成林者量責仍令補栽庶幾有所儆勸】 ○敦節儉 節儉者所以省财亦以惜福也夫庶民之家、以粗粝為食、以布褐為衣、口無肥甘之味、體無輕暖之适所以豳風一詩羔兕跻彼公堂。
荼樗食我農父狐裘獻之公子。
縱豕私之小人。
非惟奉上好義。
亦尊卑之有等也。
至于節儉之風。
古今美德。
漢文惜百金之費。
罷作露台。
晏嬰衣裘三十年不易君相如此況庶民乎 司■〈牜支〉者、宜榜之文告、徧谕城鄉、務敦勤儉勿尚奢華。
匹夫毋以緞绫羅谷為服、如今之團、鶴串蟒。
僭踰王者之尊。
匹婦毋以金寶珠翠為飾。
如今之四龍八鳳。
分越後妃之貴違制未安切須嚴禁至于身列黉宮。
尤宜知道。
顔子居于陋巷。
未改琴書之樂。
原憲并日而食。
無慚結驷之賢。
安在華堂珍膳。
始為士貴乎。
若夫名通宦籍更足風廉。
雖未能如皮裾曳柴之王良。
亦當法蔬食布袍之毛玠。
舉凡吉兇之禮。
賓客之會貴斟酌于适中母流濫于太過若婚喪之事。
稱家有無。
古人俪皮為禮。
何須百兩盈門。
孝子深墨為哀。
安在五鼎作供與其死後多金之費何如生前一七之甘甚有親疾嘗藥之未聞一且歸泉空作薦亡之佛事含殓附身之未謹諸親送殡反裝優會以饬觀所謂盡孝不聞甘旨養哀親空詠蓼莪篇有何益乎尤可笑者、信邪野老。
赈窮拯乏。
吝惜一文賽會迎神。
質金借債。
意謂媚神求福。
孰知以媚神之物轉而濟貧其福更多而且速好事少年、從師學藝。
算計無錢串戲結盟。
典钗鬻器。
意謂聯朋共樂。
孰知以聯朋之資轉而務業其樂更大而無窮又況夫草木之靈。
難償質借之費。
市并之友。
誰酬典鬻之金乎。
至于生子欲其壽命之長也、乃因湯餅而殺生是巳子方生。
而即物命之死矣。
豈愛子之道乎。
是日也宜幹殽果核便為延乍祚之始基誕辰乃母難之日也、遂因介壽以稱觞。
是母難已忘。
而惟吾年之樂矣。
豈報親之道乎。
是日也宜蔬味思恩方是返本之正理若乃花朝月夕。
流連歌舞之歡。
廣榭高台。
躭嗜苑囿之樂。
獨不思菊英盈把。
亦可取醉東籬。
皓月長吟恰勝飛觞春宴又何必王寶香爐石崇金谷然後為暢哉至于士女翫遊适啟治容之誨子弟賭博無非巨盜之媒甯值縱逸損财。
浮蕩破産而巳乎。
所以無論庶民豪富紳士貴顯皆當節儉以省财惜福為至要也财既省而用不竭。
福既惜而慶有餘。
豈不為富貴長久之計哉。
鴻願 司牧者、以斯意而示之民可也。
○禁淫祀 禮、士庶人祀其先。
所以報本返始也非是弗祀後世惑于鬼神之說。
因祀以祈福。
于是渎亂不經。
人乃棄其王。
教之正。
而崇信巫祝此風俗所以日僞而人心漸入于邪也。
故孔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亦雲務其所當務者而巳。
其所不當務者敬而遠之。
非我所敢亵而近之者也。
夫所當務者。
君臣父子長幼夫婦朋友之道。
宜如何盡義。
如何盡親。
如何盡序。
如何盡别。
如何盡信尚日孜孜焉□之而不能盡當者奚暇他務乎又曰、非其鬼而祭之者謟也、以非所當祭而祭之。
是媚以謟之也。
如季氏之旅泰山非所當旅者也、故雲、泰山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