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惠全書卷之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教養部二
◆教養部二
勸農功
修水利
墾荒田
藝果木
植桑榆
敦節儉
禁淫祀
嚴邪教
禮耆德
恤孤貧
立義塜
○勸農功
有近于迂闊。
而實關乎本計者如勸農是也古者有勸農之典及庶民方耕之際守令親出于郊。
農之勤于耕作者為之簪。
花飲酒以勸之農。
之荒于耕作者為之酌水以恥之。
使民之播種以時而無後于秋獲。
且民知上之重本務而競相力作于南畝也、晏子謂齊景公曰、春省耕而助不給、是則不惟勸之而且有以助之也。
為民■〈牜支〉者見民之耕賃牛無資。
播種無粒者為之捐金出粟以貸之。
秋斂時止償其本而免其息則百姓戴父母之德。
樂仁侯之利。
未有不畢力農功。
而婦子享甯盈之慶者矣。
○修水利 南北地勢有高卑之不同。
故水旱有蓄洩之或異。
南方地低窪。
多湖蕩陂池北方地仰亢。
多平原曠野。
卑窪者利于疏洩仰亢者利于潴蓄。
此其大較也然而南方亦有山田隴地未嘗不畏旱。
北方亦有濱河近澱未嘗不畏水夫農民往往坐視。
其為旱為水。
而不知救何哉貧富之力有不齊愚庸之智有不逮而遂因循苟且付之無可如何也有司誠能愛民視四境之之土田如。
巳之莊産四境之農夫如己之傭佃于農。
功既畢之後單騎裡糧親為相其地勢谕以勿憚一時之勞終享百世之利其卑窪者、為之築堤堰建鬥門旱則閉而蓄之澇則啟而洩之其仰亢者為之引河渠通溝洫旱則灌溉有資澇則流行無礙則南北之地勢均可無虞矣。
若夫山壟之田于下流築大壩寸寸而壅之引以牽車使不傷于大旱河澱之田。
于四隅亘長圩層層面遏之疏以涵洞使不傷于大水是依山傍水之地。
又可無憂矣夫如是。
甯有地力之弗盡而天時之足患哉迩來■〈牜支〉宰、處沖衢指為應接無時。
值凋疲又雲催科孔迫獨不思與賓朋敲棋飲酒呼鷹犬縱獵從禽非公餘之暇日乎倘舍此自适之娛轉而念民事之急則農功有賴豈不為賢父母哉 ○墾荒田 州縣之荒田有老荒有新荒夫老荒乃兵燹之、後人亡地棄。
久成榛莽新荒、乃偶值歲兇人民流散漸緻抛廢有司宜親。
為相度老荒。
之内尚有可耕者。
其原主若有子孫、親友情願領種者淮其開墾照五年之例承糧若無子孫、聽人具呈領種。
批準給票令墾。
其新荒或原主流寓他處、安土重遷、宜出示曉逾招徕複業如示後二年不歸。
即為無主。
聽人具呈領種、亦照三年之例起科成熟之後原主不得争競鄉農之家、每慮耕種無人、未遑多及更宜戒遊手而饬惰農。
凡子弟年十六以上、即屬成丁、不能讀書。
即當力穑。
豈可任其優遊以自佚乎。
農之務耕。
如士之務學士惜寸陰則業必加進農惜寸陰則地必加辟所以古之媍工月三十日。
而當四十五日。
以夜作之居其半也。
豈非其勤之效乎小民愚而多自畫惟賴司■〈牜支〉者鼓舞而勸導之則未有不勉于力作者矣 ○藝果木 夫、民之當種者豈獨五谷哉即果木之樹。
亦宜廣為栽蓄也、昔李衡為丹陽守、敕兒曰、龍陽洲上千頭木奴、歲上千匹絹、亦可足用。
木奴、橘也、董奉治病、不取錢、但令種杏、數年、十數萬株、郁然成林、杏熟時買者以谷易杏、悉以所得谷、赈救貧窮秦東陵侯邵平、秦破、為布衣、種瓜長安城東、瓜五色、甚美、世謂之東陵瓜、宋處士林逋甚貧、結廬孤山、種梅三百六十株、梅子熟、賣之日取一株所值為用凡此者是專資果木之利即可贍子孫拯貧乏以自供其高潔況乎躬耕南畝兼稼穑之饒乎然而财不患多以有餘而後豐土不患生以徧植而愈足為 司■〈牜支〉者于方春之時、宜曉谕四方居民擇其土地所宜果木及實繁而易成者無論池傍隰畔。
悉行栽植不使地有空閑寸土較之田畝所種不納稅糧不煩耕耨不憂水旱因其地力而坐收厚利者也如此而蚩蚩愚民。
又何憚而不廣栽徧植乎。
須令村長莊頭等、嚴饬所在居民、及時栽種。
如官長單騎親勘。
仍有寸土荒閑者。
本主重懲。
村長莊頭并責。
庶有所責成。
而懶民不緻自失其資矣 ○植桑
而實關乎本計者如勸農是也古者有勸農之典及庶民方耕之際守令親出于郊。
農之勤于耕作者為之簪。
花飲酒以勸之農。
之荒于耕作者為之酌水以恥之。
使民之播種以時而無後于秋獲。
且民知上之重本務而競相力作于南畝也、晏子謂齊景公曰、春省耕而助不給、是則不惟勸之而且有以助之也。
為民■〈牜支〉者見民之耕賃牛無資。
播種無粒者為之捐金出粟以貸之。
秋斂時止償其本而免其息則百姓戴父母之德。
樂仁侯之利。
未有不畢力農功。
而婦子享甯盈之慶者矣。
○修水利 南北地勢有高卑之不同。
故水旱有蓄洩之或異。
南方地低窪。
多湖蕩陂池北方地仰亢。
多平原曠野。
卑窪者利于疏洩仰亢者利于潴蓄。
此其大較也然而南方亦有山田隴地未嘗不畏旱。
北方亦有濱河近澱未嘗不畏水夫農民往往坐視。
其為旱為水。
而不知救何哉貧富之力有不齊愚庸之智有不逮而遂因循苟且付之無可如何也有司誠能愛民視四境之之土田如。
巳之莊産四境之農夫如己之傭佃于農。
功既畢之後單騎裡糧親為相其地勢谕以勿憚一時之勞終享百世之利其卑窪者、為之築堤堰建鬥門旱則閉而蓄之澇則啟而洩之其仰亢者為之引河渠通溝洫旱則灌溉有資澇則流行無礙則南北之地勢均可無虞矣。
若夫山壟之田于下流築大壩寸寸而壅之引以牽車使不傷于大旱河澱之田。
于四隅亘長圩層層面遏之疏以涵洞使不傷于大水是依山傍水之地。
又可無憂矣夫如是。
甯有地力之弗盡而天時之足患哉迩來■〈牜支〉宰、處沖衢指為應接無時。
值凋疲又雲催科孔迫獨不思與賓朋敲棋飲酒呼鷹犬縱獵從禽非公餘之暇日乎倘舍此自适之娛轉而念民事之急則農功有賴豈不為賢父母哉 ○墾荒田 州縣之荒田有老荒有新荒夫老荒乃兵燹之、後人亡地棄。
久成榛莽新荒、乃偶值歲兇人民流散漸緻抛廢有司宜親。
為相度老荒。
之内尚有可耕者。
其原主若有子孫、親友情願領種者淮其開墾照五年之例承糧若無子孫、聽人具呈領種。
批準給票令墾。
其新荒或原主流寓他處、安土重遷、宜出示曉逾招徕複業如示後二年不歸。
即為無主。
聽人具呈領種、亦照三年之例起科成熟之後原主不得争競鄉農之家、每慮耕種無人、未遑多及更宜戒遊手而饬惰農。
凡子弟年十六以上、即屬成丁、不能讀書。
即當力穑。
豈可任其優遊以自佚乎。
農之務耕。
如士之務學士惜寸陰則業必加進農惜寸陰則地必加辟所以古之媍工月三十日。
而當四十五日。
以夜作之居其半也。
豈非其勤之效乎小民愚而多自畫惟賴司■〈牜支〉者鼓舞而勸導之則未有不勉于力作者矣 ○藝果木 夫、民之當種者豈獨五谷哉即果木之樹。
亦宜廣為栽蓄也、昔李衡為丹陽守、敕兒曰、龍陽洲上千頭木奴、歲上千匹絹、亦可足用。
木奴、橘也、董奉治病、不取錢、但令種杏、數年、十數萬株、郁然成林、杏熟時買者以谷易杏、悉以所得谷、赈救貧窮秦東陵侯邵平、秦破、為布衣、種瓜長安城東、瓜五色、甚美、世謂之東陵瓜、宋處士林逋甚貧、結廬孤山、種梅三百六十株、梅子熟、賣之日取一株所值為用凡此者是專資果木之利即可贍子孫拯貧乏以自供其高潔況乎躬耕南畝兼稼穑之饒乎然而财不患多以有餘而後豐土不患生以徧植而愈足為 司■〈牜支〉者于方春之時、宜曉谕四方居民擇其土地所宜果木及實繁而易成者無論池傍隰畔。
悉行栽植不使地有空閑寸土較之田畝所種不納稅糧不煩耕耨不憂水旱因其地力而坐收厚利者也如此而蚩蚩愚民。
又何憚而不廣栽徧植乎。
須令村長莊頭等、嚴饬所在居民、及時栽種。
如官長單騎親勘。
仍有寸土荒閑者。
本主重懲。
村長莊頭并責。
庶有所責成。
而懶民不緻自失其資矣 ○植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