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惠全書卷之十七

關燈
報仇乎。

    鴻曰然、瑗乃流涕曰、比夜賊中有大黑漢、及塗紅臉大眼胖子手持鋒利腰刀、殺人太狠、其塗紅臉胖子、乃王三侉子之子王可習也、王三侉子者、北直人、聞即昔之鋸牙山反賊、于七先鋒、綽号王二帽檐子者也、因于七敗走、三潛、乃至焱邳接壤之地、名五丈溝、建築樓堡、招集亡命、其後黨羽日衆、騎馬挾弓矢之人、往來不絕、三或間出則導驺擁纛、未知何往、迄今盤踞十有餘年、行兇倚勢、莫敢伊何瑗所居泥湖村、距五丈溝不數裡許因春問瑗鄰人莊某、以地土獻三、并其女歸二子可習為妻、希免侵淩之害、适瑗家小豬、偶入其地、可習怒而刺殺之、指瑗父縱畜作踐其地、瑗父亦怒曰、爾所仗者響馬也、習遂镌恨于心、是以有初六夜之慘舉也、援以仇賊控之前任者。

    冀執仇以報父弟耳。

    迨捕役縳莊某至三昂然造公堂曰莊某良民也、胡為捕無辜乎、因具保狀挈莊某而出。

    左右相視駭愕。

    莫敢出一辭。

    瑗、以是知三之終不可問也。

    若事之不濟。

    其如瑗命何、故所具公詞。

    不敢複言仇殺矣。

    今公堅訊瑗。

    且知公之必能執賊也。

    敢以實對、幸公無洩以保全瑗殘喘。

    鴻笑曰、爾苐勿自洩耳。

    鴻因細思所以得賊之策。

    嘗見捕役中有餘彪者頗誠實。

    乃進問之曰、爾知殺李東振父子之賊乎彪聞、遂眙愕。

    良久曰、某雖知之未敢言也、鴻曰、爾但言何以得此賊、彪曰、得之無難。

    恐事洩耳鴻忽悟曰、爾知誰為此賊有仇彪默思良久曰有縣民管明育者、其弟為三所殺、每言及、涕泗橫頣、但不知所報耳。

    鴻欲令彪召其來見恐事洩。

    會日昃接東兖道公文一角、乃拟徒援 赦犯人一名管明育、發縣取保甯家、鴻見之乃大喜曰在是矣遂出票、傳其親屬、而明育則其莊頭也。

    因并及之。

    诘旦至、明告保釋、而獨留莊頭問話、夜方靜、傳明育入問之曰。

    明告爾弟乎、對曰、族弟也曰爾獨無弟乎明育其容戚然。

    曰有弟死矣曰、何以死育遂哽咽流涕曰為賊所殺耳曰、何賊對曰公問之不無意乎殺某弟者王三也。

    某弟年十三、方刈黍、悞踐其界、遂縛之歸撲殺之、瘗其屍于後圃。

    某迄今含恨。

    無敢言。

    昨殺東振父子者亦三也。

    若公有所使。

    某唯命。

    鴻曰手足仇可不報乎。

    吾七月朔、有東鄉之役、爾于是早。

    詣三所居。

    偵其在家。

    吾令餘彪伏三圃垣後。

    爾即語彪、吾當自至也洩則死不宥乃命取白金六兩作二封。

    一封之曰。

    此犒爾、一封暫存。

    俟執三後再犒爾。

    明育感謝出。

    時六月之二十八日也。

    是月無三十次曰鴻傳集馬快、并内丁三十餘騎赴南鄉廵莊。

    鴻自履任、每昏夜率丁快、四鄉廵查故人亦不以為意。

    會駐防千總朱君至聞鴻往巡查、亦欲往鴻曰君明晨可待我于重坊集。

    今不必偕往也。

    朱君素與三善。

    恐其潛報因秘之。

    及暮、鴻出。

    西、門。

    天忽雨。

    左右以為實廵莊也。

    乃曰、雨将大至。

    姑俟來日可乎。

    鴻叱曰、雨何憚。

    當速行。

    行二十裡至馬頭鎮、少憩遂折道而東又四十裡、昧爽至重坊是夜三渡河。

    及重坊北、天雨河漲。

    水沒馬腹。

    鞯鞍盡濕。

    甫登岸。

    而朱君統營兵二十騎亦至。

    合鴻所領不滿六十騎。

    乃共止于道舍田某家、衆皆餓方就食忽餘彪飛騎求報曰、明育今早以雙鵝詣三謝罪。

    三喜留之飲。

    明育稍遷延待公。

    公當速往。

    遲則三赴澇溝趕集矣。

    鴻聞之乃棄箸而馳朱君遑遽。

    不知所為。

    馳而問曰。

    公何往耶。

    鴻曰君至自知。

    重坊距五丈十八裡不片頃至。

    鴻急命圍其莊鴻與朱君趨其莊前門門巳閉。

    牆頭皆雉列。

    堞口控神鎗火器堡牆上鎗刀林立。

    快頭王明相指鴻曰、持方天戟挺而立者王三也。

    鴻遂策馬以進。

    左右止之曰、火器甚猛烈不可近也。

    鴻仰天示之曰。

    吾禀 天子法。

    為民除害。

    豈天死我于賊耶。

    遂立馬于門前高喚王三三不識鴻為何人朱君乃前謂之曰此新令黃公也。

    三、愕然曰某知公之所以來也。

    遂麾衆下。

    直奔後圃朱君曰、三後門遁矣。

    乃率衆往後圃扼之。

    鴻令左右稍卻謂左右曰。

    此賊調虎離山計也。

    實欲往前門逃耳。

    今攻其莊。

    吾衆必有損傷。

    莫若縱之使逃。

    以便成擒也。

    時近莊皆高梁深密賊急竄入則蹤迹為難意欲俟其至平野然後追之少頃賊果開前門。

    擁賊二十餘人持械而出。

    徑趨往邳大路。

    鴻尾賊後至平野。

    始追之。

    及邳界河朱君止之曰官兵越界。

    非例也。

    鴻曰、焱官兵追焱賊何例乎。

    鴻遂叱從騎先渡。

    朱君不得已亦領兵渡。

    追及一小山、賊料不能脫。

    乃列衆負山。

    挺械以待。

    鴻以騎蹙之賊中黑大漢。

    持矛直躍。

    刺防營管隊王進忠。

    幾堕馬。

    又一大眼賊、亦持矛刺管隊林沛之胸。

    幸衷甲。

    未大創。

    營兵懼不敢前。

    鴻叱左右曰、擒此二賊。

    鴻内丁徐友仁抽矢扣輪大呼曰。

    賊奴看箭。

    正中黑大漢前心。

    貫背而死。

    賊少卻。

    會管明育率壯丁數十人繼至。

    遂共攻圍之。

    明育棍擊傷王可習額、遂擒之王三見明育大怒。

    舞雙刀直犇明育。

    鴻内丁滿貴、從其旁箭射王三中胸。

    亦擒之。

    餘賊遂四竄鴻止衆弗追計當場擒獲賊首王三、王可習賊黨李培興、小五、四人。

    射死吳大郎一人。

    其吳大郎、即瑗所謂黑大漢殺人太狼者也。

    鴻命兵壯押賊先行。

    鴻複至王三莊、賊黨皆逃匿。

    覓其佃戶二人、出谕之。

    罪止及王三等正犯餘無所問爾等毋恐。

    因視三室中。

    惟布帛菽粟之類。

    殊無長物。

    疑其有所藏、诘之佃戶。

    對曰、此三莊居也。

    其資财厚蓄。

    在邳州朱貢生家。

    蓋貢生乃其歃盟兄弟也。

    及視其莊右有大馬廄。

    遍地積馬糞盈丈而無一馬惟驢數頭。

    鴻甚怪之。

    訊之佃戶、對曰昨日數十騎。

    聚宿于此。

    殺豬暢飲。

    今五更始南去。

    鴻乃大驚曰。

    瑗所謂騎馬挾弓矢往來其家者非謬也設尚在吾安能擒之。

    久亦覺而逃耳。

    其家口在莊者、慮他匿。

    遂收之。

    至縣取保。

    其所居戶牖。

    皆封鐍。

    責地方及其佃戶看守。

    日晡。

    鴻始回至重坊就餐。

    比還縣。

    漏下三鼓矣。

    時七月之初一日也。

    甫下馬、即偕朱君、暨尉張君、押王三等取供、直認不諱。

    一如瑗所言黎明、具文申各憲、是夜王三箭瘡發死、且傳聞三黨。

    糾聚各寨撫賊。

    刧獄搶囚。

    鴻于初三日、以王可習等、解赴東兖道收沂州獄候審先是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