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惠全書卷之七
關燈
小
中
大
錢谷部二
◆錢谷部二
比較
拆貯
解給
○比較
比限說
立比簿
截票免比
摘拿頑戶
完糧獎勵
雜項并卯
征比餘論
△比限說
錢糧輸納、必有定限完欠比較必有定期。
限有定、而百姓閑時辦銀、逢限上納無顧此失彼之虞。
期有定而排裡閑日催糧、臨期聽比無指李推張之弊。
故定限不宜、太促亦不宜太緩促則辦銀未就而限期巳臨緩則有銀不交而希挨下限比較不宜太嚴。
亦不宜太寬嚴則敲樸徒勤而費錢愈甚寬則負逋益積而奸弊易生然而定限無難比限為難比限無難清完欠為難清完欠無難、而欲清真完真欠之為尤難何以言其然也、夫欲定限必先度民力審民時而又無悞于起解存留之考奏方為允當按定例、夏稅不逾六月、秋糧不逾十月、至于開征、早亦必得仲春、而四月又值青黃不接此民力甚绌之際也。
五月正當收麥插秧、六月天方炎暑、苦于刑撻此又民時之所當念也。
以定例計之、半宜弛征停比之日。
若必仰副考成其在分别多寡以并限乎錢糧開征、每月上下二限共作一分、以十個月計之、上下二十限、共作十分始于二月終于十月其間以二月找征、正月二限一分、五月止征上半月一限半分、六月止征下半月一限半分、而以五月下半月一限、并于七月共征一分半、以六月上半月一限、并于八月共征一分半、合之十月十分止作十六限全完其為限既省而于賦額無虧法甚便矣至于比限有期、現年相集伺候而本官忽值他務所羁及臨比雜沓喧嘩。
而奸裡正藉多人厮混。
或深夜訊責之難清。
或乘間脫逃而漏卯。
況燈油紙張代杖買刑之諸費未能盡革乎。
故曰定限無難比限之為難也。
雖然、比限之混于一堂。
倦而不能畢事者由于一槩聽比也。
今設一查截之法。
花戶照限完納、即将三連串中查、截一票、付排裡、交總書登簿如排裡催足本限之銀。
總書算清即給歸農票免比如是完者既去。
聽比寥寥。
不惟裡役免守候之。
苦應卯之費。
而本官亦可省渎擾之煩矣。
若夫稽查完欠糧房設有限簿、排裡設有實征限單、孰完孰欠必限單與限簿查對相符而查截與歸農票合一限簿登。
填明白送宅。
而内宅又必逐加磨核。
及票根與比簿完數相符方準作完數。
豈可盡委之總書糧房乎。
故曰比限無難清查完欠之為難也。
然而清查之妙全在内衙勤敏精詳何為勤敏一限怠玩則下限難清必緻完欠混雜。
無從磨對務須逐限完結欠者摘拿。
則裡長花戶、無所逃其罰矣。
何謂精詳總書糧房、受裡長花戶之賄買。
或通同作弊以侵欺。
于是比冊之土粘揭重頁。
庇護全裡。
水貼膏藥。
庇護欠多之人。
或抽簿逃卯。
官府槩難記诘捏登完數。
希圖掩飾一時若非犀照朗于署中霜法施于堂上未有不堕其妖霧矣故又曰清完欠無難而清真完真欠之為尤難也。
然而均無難也。
欲完欠無虛惟在清弊欲比限不混惟在完歸欠比欲全完無欠惟在摘頑勒追數者具而催利之法無餘事矣 △立比簿 該總書将阖縣額征總數。
各裡照依田地等科則分算實征銀數與縣總額數相同。
将實征銀分作十限每限該完若幹、已完若幹、連前共完若幹、未完若幹分注各限之下每限仍将各甲完欠總撒并收銀流水查對無差方無舛漏。
其各甲花戶銀數、無論多寡、俱泒作十分每分苦幹、派作上下兩限照前所定分數、算造彙交糧房送宅查。
對無差然後印發糧房逢限登填完欠送比、○按簿單、俱照本處田地科則、錢糧欵項、刊印一定字樣冊格、臨時填注活數為便 比簿式附 裡甲限單式附 花戶實征限單式 比簿式附【每裡一本、每本十一張、以前一張登寫、裡總注現年姓名後造本裡十限該銀】 裡經慛查算總書 本年實征條銀 内搭征錢 糧房經承 第一限【二月二分】 該完銀若幹 已完銀若幹 第二限【三月□分】 該完銀若幹 未完銀若幹 第三限【四月一分】 該完銀若幹 本限完銀若幹 第四限【五月半分】 該完銀若幹 連前共完銀若幹 第五限【六月半分】 未完銀若幹 第六限【七月分半】 第七限【八月分半】俱同前式分清寫刊 第八限【九月一分】 年 裡 條銀比簿 第九限【十月一分】 其限以初一至十五日為上限十 六日至二十日查拿二十一日至 二十五日比責以十六日至三十 日為下限初一日至初五日查拿 初六日至初十日比責【九限外有欠粘接白頁送印開比】其限按征比月分分數
限有定、而百姓閑時辦銀、逢限上納無顧此失彼之虞。
期有定而排裡閑日催糧、臨期聽比無指李推張之弊。
故定限不宜、太促亦不宜太緩促則辦銀未就而限期巳臨緩則有銀不交而希挨下限比較不宜太嚴。
亦不宜太寬嚴則敲樸徒勤而費錢愈甚寬則負逋益積而奸弊易生然而定限無難比限為難比限無難清完欠為難清完欠無難、而欲清真完真欠之為尤難何以言其然也、夫欲定限必先度民力審民時而又無悞于起解存留之考奏方為允當按定例、夏稅不逾六月、秋糧不逾十月、至于開征、早亦必得仲春、而四月又值青黃不接此民力甚绌之際也。
五月正當收麥插秧、六月天方炎暑、苦于刑撻此又民時之所當念也。
以定例計之、半宜弛征停比之日。
若必仰副考成其在分别多寡以并限乎錢糧開征、每月上下二限共作一分、以十個月計之、上下二十限、共作十分始于二月終于十月其間以二月找征、正月二限一分、五月止征上半月一限半分、六月止征下半月一限半分、而以五月下半月一限、并于七月共征一分半、以六月上半月一限、并于八月共征一分半、合之十月十分止作十六限全完其為限既省而于賦額無虧法甚便矣至于比限有期、現年相集伺候而本官忽值他務所羁及臨比雜沓喧嘩。
而奸裡正藉多人厮混。
或深夜訊責之難清。
或乘間脫逃而漏卯。
況燈油紙張代杖買刑之諸費未能盡革乎。
故曰定限無難比限之為難也。
雖然、比限之混于一堂。
倦而不能畢事者由于一槩聽比也。
今設一查截之法。
花戶照限完納、即将三連串中查、截一票、付排裡、交總書登簿如排裡催足本限之銀。
總書算清即給歸農票免比如是完者既去。
聽比寥寥。
不惟裡役免守候之。
苦應卯之費。
而本官亦可省渎擾之煩矣。
若夫稽查完欠糧房設有限簿、排裡設有實征限單、孰完孰欠必限單與限簿查對相符而查截與歸農票合一限簿登。
填明白送宅。
而内宅又必逐加磨核。
及票根與比簿完數相符方準作完數。
豈可盡委之總書糧房乎。
故曰比限無難清查完欠之為難也。
然而清查之妙全在内衙勤敏精詳何為勤敏一限怠玩則下限難清必緻完欠混雜。
無從磨對務須逐限完結欠者摘拿。
則裡長花戶、無所逃其罰矣。
何謂精詳總書糧房、受裡長花戶之賄買。
或通同作弊以侵欺。
于是比冊之土粘揭重頁。
庇護全裡。
水貼膏藥。
庇護欠多之人。
或抽簿逃卯。
官府槩難記诘捏登完數。
希圖掩飾一時若非犀照朗于署中霜法施于堂上未有不堕其妖霧矣故又曰清完欠無難而清真完真欠之為尤難也。
然而均無難也。
欲完欠無虛惟在清弊欲比限不混惟在完歸欠比欲全完無欠惟在摘頑勒追數者具而催利之法無餘事矣 △立比簿 該總書将阖縣額征總數。
各裡照依田地等科則分算實征銀數與縣總額數相同。
将實征銀分作十限每限該完若幹、已完若幹、連前共完若幹、未完若幹分注各限之下每限仍将各甲完欠總撒并收銀流水查對無差方無舛漏。
其各甲花戶銀數、無論多寡、俱泒作十分每分苦幹、派作上下兩限照前所定分數、算造彙交糧房送宅查。
對無差然後印發糧房逢限登填完欠送比、○按簿單、俱照本處田地科則、錢糧欵項、刊印一定字樣冊格、臨時填注活數為便 比簿式附 裡甲限單式附 花戶實征限單式 比簿式附【每裡一本、每本十一張、以前一張登寫、裡總注現年姓名後造本裡十限該銀】 裡經慛查算總書 本年實征條銀 内搭征錢 糧房經承 第一限【二月二分】 該完銀若幹 已完銀若幹 第二限【三月□分】 該完銀若幹 未完銀若幹 第三限【四月一分】 該完銀若幹 本限完銀若幹 第四限【五月半分】 該完銀若幹 連前共完銀若幹 第五限【六月半分】 未完銀若幹 第六限【七月分半】 第七限【八月分半】俱同前式分清寫刊 第八限【九月一分】 年 裡 條銀比簿 第九限【十月一分】 其限以初一至十五日為上限十 六日至二十日查拿二十一日至 二十五日比責以十六日至三十 日為下限初一日至初五日查拿 初六日至初十日比責【九限外有欠粘接白頁送印開比】其限按征比月分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