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惠全書卷之六

關燈
錢谷部一 ◆錢谷部一 總論 催征 ○總論 夫有司之職、大要錢谷為重而錢谷之重、祗在催征、比較、折貯、解給、與漕項收兌、數者而巳催征有法而百姓不得受其累比較有法。

    而胥裡不得播其奸拆貯有法。

    而侵蝕之弊可免。

    解給有法。

    而款項之數可清。

    求其欺官侮典盜饷逋糧得乎。

    至于漕項、惟收之人民而塞倉中之漏卮兌之便丁而杜幫中之掯柄則錢谷之司。

    庶無餘事矣。

    今僅胪列其要以俟采擇焉 ○催征 查實征 佥糧裡總書附 點庫吏倉書附 遴收役 别儒宦 三連串票 流水收簿 流水日報簿 定催征法 蘇排落甲 滾單落戶 戶頭總催說 革保歇圖差 革官銀匠 地丁搭錢 △查實征 田之所稅為糧、人之所供為丁、統正賦之名曰地丁然南北繁簡之不同、各處欵項之不一、如直隸山東止一條編總歸地丁、江南浙江、财賦甲天下、銀則有地畝、有漕項耗贈、有漁蘆等課、牙雜等稅銀、米則有漕糧、有耗贈、有白糧、白耗、南糧南耗等米、至于定額之外、或又有本年開墾新增、有閏年之加閏、有淹荒豁除、奉赦奉蠲等銀米、則本年征收之額、賦役全書、易知出單、尤必預為改刊、今由單停刊、惟全書與司核會計冊東南必不可少州縣實征裡書遵照攢造。

    其攢造之法本縣一年銀米、某項某項若幹、共該若幹、都圖裡甲共若幹、該銀米若幹、各裡甲花戶銀米若幹、共該若幹、要必各甲花戶之銀米與甲總合各甲之銀米與圖總合各圖之銀米與縣總合所謂一縣之總撒相符然後照此冊征收庶無增多減少之弊 △佥糧裡總書附 催征花戶錢糧、惟憑裡長而裡甲之總催又有輪充排年、其裡排、往往、地方猾棍、熟慣衙門者鑽充、或在城之豪蠹包攬非圖侵蝕錢糧即借端科派花戶故催糧排裡、必老、成殷實小心畏法者方可當之于開報點佥時、須驗其人之相貌奸良。

    家道厚薄。

    并令該糧房及裡甲等保結。

    方許投逓認狀。

    如日後侵糧擾戶。

    保結均賠同罪。

    至于總書攢造限單、及查算每限完欠、皆其經手、亦須熟谙誠實有身家畏法之人具保投認庶免花戶排裡遇限賄買以少開多以欠作完之弊○【今革裡排、用各甲戶頭總催者亦應照裡排報驗保結例詳見後戶頭總催說】 △點庫吏倉書附 庫吏職司錢糧之出入必身家殷實老成畏法者方克勝任否則侵蝕在所不免。

    是以有司每難其人遂合各圖裡開報、而其流弊、至幹賄金買放。

    疊報不休。

    四鄉之殷民幾于一網打盡此東南之為害最酷者也。

    凡遇有更換。

    宜擇各房書吏如前項勝任者充之即不獲巳、嚴谕圖裡公舉一人、當官點驗。

    如果勝任。

    即令圖裡并的當有身家之人具保投認如公報不實。

    日後事犯。

    将保結者究處。

    但點充之後、止令□□糧出納斷不可别有苛求往往本官以庫吏為可擾每開單責買細緞器皿等物雖雲給價。

    究屬子虛。

    所以鄉民聞報如堕沸湯甘心重賄得脫而猶以為幸也。

    說者謂、從吏書中四季點充、為日不久、即作奸不緻過深、夫吏胥未必多賢。

    更替交代。

    反滋煩擾。

    莫若滿歲方易。

    以專責成之為得耳。

    ○各倉收糧、例有經收而又必點一人以為倉總所以稽出入而防侵盜也。

    然漕米屯倉、不過一季、開兌之後、諒亦無多惟近來常平捐積、每畝勸輸、皆屬有司職掌必得殷實老練之人為之經管。

    而有司時加訪察。

    或不緻有侵漁短少浥爛蟲蝕之虞矣。

     △遴收役 收役者、所謂櫃吏是也計區裡之多寡以設櫃每櫃一人掌之、宜于各房科、擇老成谙練者若幹名四季輪充以掣名簽而定人以掣櫃簽而定所守俾皆不能以意得其收、銀之法、櫃吏每日早、堂時、白櫃至收所時刻不得擅離将司頒較準等子、公置案上、聽納戶不時完納。

    其盛銀封袋、用棉紙雙層糊裱、制成三寸闊四寸長、封袋上刊一定字樣、納戶完銀時、買此袋持至櫃所、自将官等稱準銀數櫃吏止看明銀色紋足。

    【或令官銀匠在櫃所估看銀色如拆出低潮銀匠賠補但恐借端掯勒納戶莫若将銀袋令其置賣每袋止償紙張工價二文此外不許需索似亦情法兩得】不許執等代稱納戶自封袋口櫃吏于銀袋上填明某圖裡某人。

    完納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