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惠全書凡例

關燈
失理害即至于陷人性命故是集于刑名一條。

    更為加意。

    如命盜逃奸等獄審鞫不厭煩瑣務期必得真情問拟須别重輕務期吻合律例然獄情之似是而非與律例之似同而異所謂毫厘千裡之差者鴻謬抒管見據事批劃。

    逐條簡勘。

    俾當日之情形如見谳獄之下無冤民古人之命意良深令典之中無疑義方為勝任而愉快也。

    所以然者。

    總歸于甯出毋入。

    與甯出不經之意惟識者鑒焉。

     一是集類分各部、部分各條條必盡部俾覽者無遺漏之憾。

    義必盡條。

    俾行者有采掇之益。

    故凡入仕當官有所關系之事。

    雖屬細微末節。

    亦必指陳其要俾司牧者觸目警心。

    而不緻于臨事忽畧贻日後之悔所以稱精明而昭譽聞皆在乎是。

    不獨刑名錢谷諸大務造福施惠于百姓已也。

    古雲清慎勤。

    乃居官之要。

    夫既清且勤。

    巳于操履無瑕。

    叢脞無虞矣而苟或弗慎其 功令之幹。

    輿論之摘。

    甯能免乎故事無纖巨而必以慎心處之則庶乎令始令終矣。

    每見才大者。

    恃其才而履事多疏智淺者昧乎智而遇事不察往往涉嫌蹈疑。

    滋累贻戚。

    遂有以清操勤職而隳乃任者皆不慎之故也是集每條、不啻諄諄饒舌葢有切于慎。

    之意焉。

    願 司牧賢侯、降心俯電、毋以為迂闊瑣猥、哂而擲之、 一舊刻諸集多以文告判牍擅長、雖字珠句玉、熣燦可觀然語必貼題意必切事非可漫為引用鴻謂所難者在于每事必得其情理之是非必審其行為之可否情理得而是非定行為審而可否決其所謂文告判牍。

    特據事敷說易易耳。

    故一切未敢濫收。

    惟古杭潘君月山未信編。

    指陳事理、深中利病、頗多采入、閑有鴻在郯時一二看詳禀示、因借以取格、姑附載之、非所當于用雲、 一居官潔巳愛民。

    力行善事。

    原屬士君子所應為非要名非求報也然名猶影也。

    實猶物也。

    焉有物而無影者乎。

    報猶響也。

    施猶聲也。

    焉有聲而無響者乎。

    故牧宰以造福存心。

    必能潔巳愛民。

    有其實矣。

    以惠為政。

    是能力行善事。

    有其施矣。

    其意不過欲百姓蒙其休澤。

    地方弘其樂利而孰知造禮者即為福之所基施惠者即為惠之所及從此譽聞 丹陛。

    榮祿膴□鼎锺。

    感徹 蒼穹。

    慶澤綿于孫子其名與報猶影之随物響之答聲也又何俟于要而求乎每見居官者。

    貪小獲而忘厚集。

    騁巳虐而弗恤天刑。

    抑何計之拙而思之左耶。

    前叙止雲福惠于民。

    未及言利實歸已。

    故茲特為拈出。

    願 卓識賢侯目是書作一篇當官功過格可也 一是集有一事兩處互見者、如莅任部查閱監倉暨刑名部之監禁防範、莅任部查閱驿局。

    暨郵政部之驿站喂養、典禮部賓興考試、暨教養部之生童課試皆因類以為言。

    本欲過于詳明。

    遂緻蹈于重複。

    諸如此者集内頗多。

    伏枕之中。

    難辭草率。

    識者鑒之。

     一品衡文字、多用丹鉛、以标精采、茲集敷詞粗俚期于明白而已、然其閑有、者句讀、也△者欵目也、有○者、肯綮也、有連者緊切也、取其便于披覽。

    無所侈乎文藻。

     六鴻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