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惠全書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宜豐黃六鴻思湖甫着
筮仕部
◆筮仕部
總論
谒選
投供驗到
掣簽
查全書
訪風俗
拜客宴會
發谕單
郵禀帖
延幕友
募家丁
待接役
立号簿
擇到任吉期
畵憑領憑
辭朝
辭行
薦托
治裝
起程取結附
○總論
夫萬裡之程、必始于跬步、千仞之峻、必積于培塿、葢非近無以緻其遠、非卑無以成其高也、然則投牒需铨乃宦途之跬步捧檄司牧乃八仕之培塿将來之宏偉業登極品者、非此其發轫乎、故士君子服古八官、母以一命為微員、百裡為易治、方其待次之時必先有以定其志而後敷政臨民皆有所從事而不為境遇邪說所惑其于自奉也須拚咬斷、菜根。
仍是窮酸本色。
其于愛民也務令家豐俗厚。
不為荒陋頹風。
其于政事也率身為之先而夙興夜寐。
不敢雲瘁。
如是而志既定。
則筮仕之地、無論其沖僻瘠饒。
何往而不可安。
何事而不可治哉。
然而尤必持其行漸習而堅之其飲食、則甘于粗粝。
衣服、則躭于樸素。
應酬日用、則敦于節儉。
于是獲善地而不為加喜。
獲惡地而不為增戚。
與夫選後應行料理者、須漸次料理、早為束裝□曠有限之光陰。
勿疲有用之精神。
勿多無益之、冗費至□賢士大夫、虛心而請教之。
且使得覩吾之言論豐采。
而知為遠大之器是未任之前而已收既仕之譽矣。
若夫指一官以求溫飽、甫就選以事奢靡、流連幹酣宴之場、而不恤莅官之務者、是其志不先自定矣求其後、不為境遇邪說所惑、幾何乎、吾知其宏偉業而登極品不在此而在彼矣 ○谒選 需次铨曹、正士君子仕進之始、居停宜清靜梵宇、或獨院閑房母近閨聲以撩旅思缙紳賢者、言論豐采均有裨益親近之浪遊狎客、引誘閑情、且為他日累遠絕之捧檄之美惡、遠近、尚未可知、食飲服禦槩從簡約勿輕借京債苛折重息、逾期疊滾、朝抵任而債主夕至。
地方上司聞之甚非雅便。
昔江甯某都門谒選、先子贻之書曰官中還債。
莫若任前省錢時稱為格論、大清律、六部條例、為政之要書親加點閱亦消閑之一助、未可以俗為嫌雲、 ○投供驗到 選例、單月急選、雙月大選、急選補複、大選升二除□、除者前雙月二十八日投供、本月初一日驗到、如截取到部人員、挨次除授、必每大選照前投供點卯、如一卯不到、即行扣選故投供後不可遠出二十截缺、二十一開缺、二十三出序、二十四過堂唱名、是口過大堂、左階下站立、詳聽呼名、從容朗應、至檐前、向上中立。
念大鄉貫、宜聲音清楚念畢從容由右階下出、此時堂上亦留心觀人年貌材品不可不慎。
二十五掣簽、其互結、凡五人、如不相識切勿同結防有違礙。
至雜職等官、往往托相知代寫互結、間有頂、名假冐而同結不知、竟受其累。
更宜慎之。
【铨例常有更改此就今例言之○以下谕單文移供結諸式具載者、欲初仕者、雖瑣屑亦所當知也、非敢以胥吏可辦之事、煩蕪簡牍雲】 供狀式 △供狀式【俱刊闆刷印者備二紙投文選司】 互結同候選官某某等今于 與結狀事結得同候選某項某人 系某省某府某州縣人【如考授者此下八某年月日考定某職】前蒙截取今赴天部委系親身投供并無抗糧假冐等弊所結是實 年月 日具互結同候選官【某某某某某】押 ○掣簽 掣簽日、黎明由東長安門入、文職于 天安門外東邊候掣、吏部堂司至、名簽筒一置大堂案前、缺簽筒一、置掣桌上、先唱名簽、後掣缺簽、拈着便是不可停留混攪緻官呵叱掣着本省缺應、回避者、許本官另掣、其先簽送堂換封、再八筒聽他員掣、都下相傳有坐。
簽之弊、奸徒撞歲切勿輕信凡坐簽必指定數善缺、坐者又非一人、廣其途以求售得則居功索謝。
不得則箝口而不敢言其堕彼術中明矣。
夫為民父母、而必膏腴以處。
其意果何居乎。
發轫之初立心宜正居官得失。
存乎其人。
似未必盡關地方之美惡也。
○查全書 全書者、州邑錢糧丁口之數、以及起解存留支給各款、俱備載之者也、天下全書、悉達戶部、【如十年大造、丁口有增減或遇災荒、田賦有蠲除、俱照本年由單改刊解部、○今由單停刊、】掣簽後、須覓來查閱則錢糧之多寡輕重。
地方之大小肥瘠。
可一覽而知。
又前任官、如升遷、則錢糧盜案、無有未完、如參處離任、則錢糧諸案多有不清便為接管之累須于吏部查其出缺緣由于戶部查其任内曆年錢糧完欠及本年應征項下起解完欠若幹庶知其頭緒、以便預為籌晝【發谕單時、内開全書并須知、令頭批接役赍來投逓、】 ○訪風俗 身将受事地方則地方之政事利弊。
土俗民情。
皆宜咨訪。
京師四方所聚、或宦遊斯地、或彼處士紳、俱可詳詢、酌其情事、應如何料理不但可以預為凖備。
亦可因其難易
仍是窮酸本色。
其于愛民也務令家豐俗厚。
不為荒陋頹風。
其于政事也率身為之先而夙興夜寐。
不敢雲瘁。
如是而志既定。
則筮仕之地、無論其沖僻瘠饒。
何往而不可安。
何事而不可治哉。
然而尤必持其行漸習而堅之其飲食、則甘于粗粝。
衣服、則躭于樸素。
應酬日用、則敦于節儉。
于是獲善地而不為加喜。
獲惡地而不為增戚。
與夫選後應行料理者、須漸次料理、早為束裝□曠有限之光陰。
勿疲有用之精神。
勿多無益之、冗費至□賢士大夫、虛心而請教之。
且使得覩吾之言論豐采。
而知為遠大之器是未任之前而已收既仕之譽矣。
若夫指一官以求溫飽、甫就選以事奢靡、流連幹酣宴之場、而不恤莅官之務者、是其志不先自定矣求其後、不為境遇邪說所惑、幾何乎、吾知其宏偉業而登極品不在此而在彼矣 ○谒選 需次铨曹、正士君子仕進之始、居停宜清靜梵宇、或獨院閑房母近閨聲以撩旅思缙紳賢者、言論豐采均有裨益親近之浪遊狎客、引誘閑情、且為他日累遠絕之捧檄之美惡、遠近、尚未可知、食飲服禦槩從簡約勿輕借京債苛折重息、逾期疊滾、朝抵任而債主夕至。
地方上司聞之甚非雅便。
昔江甯某都門谒選、先子贻之書曰官中還債。
莫若任前省錢時稱為格論、大清律、六部條例、為政之要書親加點閱亦消閑之一助、未可以俗為嫌雲、 ○投供驗到 選例、單月急選、雙月大選、急選補複、大選升二除□、除者前雙月二十八日投供、本月初一日驗到、如截取到部人員、挨次除授、必每大選照前投供點卯、如一卯不到、即行扣選故投供後不可遠出二十截缺、二十一開缺、二十三出序、二十四過堂唱名、是口過大堂、左階下站立、詳聽呼名、從容朗應、至檐前、向上中立。
念大鄉貫、宜聲音清楚念畢從容由右階下出、此時堂上亦留心觀人年貌材品不可不慎。
二十五掣簽、其互結、凡五人、如不相識切勿同結防有違礙。
至雜職等官、往往托相知代寫互結、間有頂、名假冐而同結不知、竟受其累。
更宜慎之。
【铨例常有更改此就今例言之○以下谕單文移供結諸式具載者、欲初仕者、雖瑣屑亦所當知也、非敢以胥吏可辦之事、煩蕪簡牍雲】 供狀式 △供狀式【俱刊闆刷印者備二紙投文選司】 互結同候選官某某等今于 與結狀事結得同候選某項某人 系某省某府某州縣人【如考授者此下八某年月日考定某職】前蒙截取今赴天部委系親身投供并無抗糧假冐等弊所結是實 年月 日具互結同候選官【某某某某某】押 ○掣簽 掣簽日、黎明由東長安門入、文職于 天安門外東邊候掣、吏部堂司至、名簽筒一置大堂案前、缺簽筒一、置掣桌上、先唱名簽、後掣缺簽、拈着便是不可停留混攪緻官呵叱掣着本省缺應、回避者、許本官另掣、其先簽送堂換封、再八筒聽他員掣、都下相傳有坐。
簽之弊、奸徒撞歲切勿輕信凡坐簽必指定數善缺、坐者又非一人、廣其途以求售得則居功索謝。
不得則箝口而不敢言其堕彼術中明矣。
夫為民父母、而必膏腴以處。
其意果何居乎。
發轫之初立心宜正居官得失。
存乎其人。
似未必盡關地方之美惡也。
○查全書 全書者、州邑錢糧丁口之數、以及起解存留支給各款、俱備載之者也、天下全書、悉達戶部、【如十年大造、丁口有增減或遇災荒、田賦有蠲除、俱照本年由單改刊解部、○今由單停刊、】掣簽後、須覓來查閱則錢糧之多寡輕重。
地方之大小肥瘠。
可一覽而知。
又前任官、如升遷、則錢糧盜案、無有未完、如參處離任、則錢糧諸案多有不清便為接管之累須于吏部查其出缺緣由于戶部查其任内曆年錢糧完欠及本年應征項下起解完欠若幹庶知其頭緒、以便預為籌晝【發谕單時、内開全書并須知、令頭批接役赍來投逓、】 ○訪風俗 身将受事地方則地方之政事利弊。
土俗民情。
皆宜咨訪。
京師四方所聚、或宦遊斯地、或彼處士紳、俱可詳詢、酌其情事、應如何料理不但可以預為凖備。
亦可因其難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