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資産階級民主革命
關燈
小
中
大
較單薄。
後期詞如〔滿江紅〕"小住京華"、"髒肮塵寰"二首,也和她的詩一樣,表現了一個革命家爽朗豪邁的風格,但作品較少。
秋瑾還用白話文宣傳革命和婦女解放,表現了她在文體上勇于革新和創造的精神。
《警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警告姊妹們》等白話文,反對封建壓迫,呼喊婦女獨立解放,代表了晚清進步散文的發展方向。
秋瑾還寫了一部通俗文藝作品彈詞《精衛石》,目錄有二十回,今殘存六回。
作品寫女主人公黃鞠瑞出身"書香世家",自幼性情剛強,對婦女所受封建家庭的歧視和壓迫,深感憤怒不平,後來東渡日本,參加革命活動,實即作者自拟。
這種通俗文藝形式的運用更充分地表現了她的文學才能,也更鮮明地畫出她追求革命和婦女解放的英雄形象。
秋瑾在文學上的努力是多方面的。
在她短短的一生中,寫了相當豐富的作品,閃耀着愛國熱情和革命思想的光輝。
雖然作品散失不全,也往往有不夠成熟的地方,但在這個時期的革命文學中,她的成績确實在許多作者之上。
她的作品極大部分充滿着英勇戰鬥、自我犧牲和追求理想的浪漫主義精神。
她是以沸騰的革命熱血來寫她的文學作品的,她把革命和文學完全統一起來了。
鄒容(1885~1905),字蔚丹,四川巴縣人。
他出身于商人家庭,自幼慧,是個富有革命思想和愛國熱忱的青年。
他的《革命軍》出版于一九○三年。
在這篇作品裡,他舉起了鮮明的革命旗幟,以十分昂揚的感情和有力的節奏歌頌革命: 革命者,天演之例也。
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革命者,争存争亡過渡時代之要義也。
革命者,順乎天,而應乎人者也。
革命者,去腐朽而存良善者也。
革命者,由野蠻而進文明者也。
革命者,除奴隸而為主人者也。
......嗟呼!嗟呼!革命!革命!得之則生,不得則死,毋退步,毋中立,毋排徊,此其時也,此其時也!...... 文中還揭露了清王朝"驅策我,屠殺我,奸淫我,籠絡我,虐待我"的殘酷統治和"與其授家奴,不如贈鄰友"的割地賣國行徑,也指出了外國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歧視和壓迫,"以堂堂中國之民,竟欲比葺重唇之族而不可得"。
作者痛心于各階層人民特别是士人以奴隸牛馬自處而不知自拔,因而抨擊了造成人民奴隸根笥的封建專制制度。
他說"吾謂宴息于專制政體之下者,無往而非奴隸","中國之所謂二十四朝之史,實一部大奴隸史也"。
作者提出了資産階級的革命教育理想和建立共和國的具體政治綱領。
最後他以無比的熱情高呼: 我皇漢民族四萬萬男女同,老年、晚年、中年、壯年、幼年,其革命,其以此革命為人人應有之義務,其以此革命為日日不缺之飲食。
爾毋自暴!爾毋自棄!......擲爾頭顱,暴爾肝腦,與爾之世仇滿洲人,與爾之公敵愛新覺羅氏相馳騁于槍林彈林中;然後再掃蕩幹涉爾主權外來之惡魔:則爾之污點可洗,爾祖國之民譽飛揚。
爾之獨立旗已高标于雲霄;爾之自由鐘已哄哄于禹域;爾之獨立廳已雄鎮于中央;爾之紀念碑已高聳于高岡;爾之自由神已左手指天,右手指地,為爾而出現。
嗟夫!嗟夫!天清地白,霹靂一聲,驚數千年之睡獅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獨立!...... 鄒容的《革命軍》,恰如"天清地白,霹靂一聲",使清廷大為震動,在政治思想界發生了廣泛的深刻的影響。
雖然"他所宣揚的革命還隻是基本上的資産階級民族主義革命加上一點點的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且其中尚有不少狹隘與偏頗之處";但"這本書的出版,對人們從資産階級改良主義思想躍進到資産階級革命思想,卻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吳玉章《辛亥革命》)。
它思想尖銳,感情奔放,語言明晰流暢,使散文通俗化前進了一大步,可說是一篇表現革命内容的新體散文。
陳天華(1875~1905),字星台,号恩黃,湖南新化人。
他出身于貧苦家庭,一九○三年由新化實業中學堂資送日本留學。
曾與黃興等組織華興會,為同盟會的發起人之一,并參加書記部和《民報》的編輯工作。
一九○五年十二月,在對日本政府取締中國留學生的鬥争中,"看到當時留日學生總會的領導人都有肯負責,便憤而蹈海,想以此來激勵人們堅決鬥争"。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之一,也是出色的宣傳家。
他寫的《猛回頭》、《警世鐘》和《獅子吼》等作品,以高度的熱情激發人們的革命和愛國思想,表現了優秀的宣傳和藝術才能。
《猛回頭》是利用民間說唱形式寫成的唱本,《警世鐘》則是帶有說唱氣息的白話散文,文詞都淺露流暢,适合通俗宣傳。
作者特别強調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瓜分陰謀,并指出清王朝的賣國投降,實際是早已替帝國主義統治了中國: 這中國,那一點,我還有分!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壓制我,衆漢人,拼手降洋。
因此他說:"故我們要想拒洋人,隻有講革命獨立,不能講勤王。
因他不要你勤王,人何處勤哩?"要拒洋人,講革命獨立,就不能怕洋人幹涉,他說: 洋人不來便罷,洋兵若來,奉勸各人把膽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讀書的放了筆,耕田的放了犁耙,......齊把刀子磨快,子藥上足,同飲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萬衆直前,殺那洋鬼子,殺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
......我所最親愛的同胞!我所最親愛的同胞!向前去,殺!向前去,殺!向前去,殺!殺!殺!殺我累世的國仇,殺我新來的大敵,殺我媚外的漢奸。
殺!殺!殺! 這種号召戰鬥的豪言壯語,有如鼓角齊鳴,激發着每一個中國人民心中的反帝怒潮和革命意志。
《獅子吼》是一部未完成的章回小說。
作者假托夢中在"光複五十年紀念會"後,從"共和國圖書館"裡竊取了《光複紀事本末》一部正史副本,醒後"急向身邊去摸,那書依然存在",因而據之演為章回體白話小說。
這裡他更具體地揭露了清王朝的殘酷統治和那位氏的專橫侈靡,更具體地宣傳了民族主義革命和民權思想,也更具體地說明了自己的革命主張和理想。
陳天華的這些作品,由于它們的通俗化和無比的革命激情,傳誦一時,起了很大的鼓動作用。
清廷列為"逆書",閱讀者被捕殺。
第二節柳亞子及其他南社詩人 随着中國同盟會的成立、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高潮的到來,出現了文學團體"南社"。
它最初醞釀于一九○七年,正式成立于一九○九年,發起了為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
在第一次"雅集"的十七人中,有十四人是同盟會會員。
它以提倡民族氣節相号召,實際上是應和民族民主革命,反對清王朝的種族壓迫和專制統治。
命名為"南社",意謂"操南音不忘本",亦即表示反清革命。
一九一○年開始出版《南社》,分文錄、詩錄和詞錄三部分,到一九二三年,共出版二十二集。
一九一七年,又出版《南社小說集》一冊。
辛亥革命前有社員二百餘人,辛亥革命後劇增至一千多人。
"南社"的成立和發展,标志着文學為革命服務的
後期詞如〔滿江紅〕"小住京華"、"髒肮塵寰"二首,也和她的詩一樣,表現了一個革命家爽朗豪邁的風格,但作品較少。
秋瑾還用白話文宣傳革命和婦女解放,表現了她在文體上勇于革新和創造的精神。
《警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警告姊妹們》等白話文,反對封建壓迫,呼喊婦女獨立解放,代表了晚清進步散文的發展方向。
秋瑾還寫了一部通俗文藝作品彈詞《精衛石》,目錄有二十回,今殘存六回。
作品寫女主人公黃鞠瑞出身"書香世家",自幼性情剛強,對婦女所受封建家庭的歧視和壓迫,深感憤怒不平,後來東渡日本,參加革命活動,實即作者自拟。
這種通俗文藝形式的運用更充分地表現了她的文學才能,也更鮮明地畫出她追求革命和婦女解放的英雄形象。
秋瑾在文學上的努力是多方面的。
在她短短的一生中,寫了相當豐富的作品,閃耀着愛國熱情和革命思想的光輝。
雖然作品散失不全,也往往有不夠成熟的地方,但在這個時期的革命文學中,她的成績确實在許多作者之上。
她的作品極大部分充滿着英勇戰鬥、自我犧牲和追求理想的浪漫主義精神。
她是以沸騰的革命熱血來寫她的文學作品的,她把革命和文學完全統一起來了。
鄒容(1885~1905),字蔚丹,四川巴縣人。
他出身于商人家庭,自幼慧,是個富有革命思想和愛國熱忱的青年。
他的《革命軍》出版于一九○三年。
在這篇作品裡,他舉起了鮮明的革命旗幟,以十分昂揚的感情和有力的節奏歌頌革命: 革命者,天演之例也。
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革命者,争存争亡過渡時代之要義也。
革命者,順乎天,而應乎人者也。
革命者,去腐朽而存良善者也。
革命者,由野蠻而進文明者也。
革命者,除奴隸而為主人者也。
......嗟呼!嗟呼!革命!革命!得之則生,不得則死,毋退步,毋中立,毋排徊,此其時也,此其時也!...... 文中還揭露了清王朝"驅策我,屠殺我,奸淫我,籠絡我,虐待我"的殘酷統治和"與其授家奴,不如贈鄰友"的割地賣國行徑,也指出了外國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歧視和壓迫,"以堂堂中國之民,竟欲比葺重唇之族而不可得"。
作者痛心于各階層人民特别是士人以奴隸牛馬自處而不知自拔,因而抨擊了造成人民奴隸根笥的封建專制制度。
他說"吾謂宴息于專制政體之下者,無往而非奴隸","中國之所謂二十四朝之史,實一部大奴隸史也"。
作者提出了資産階級的革命教育理想和建立共和國的具體政治綱領。
最後他以無比的熱情高呼: 我皇漢民族四萬萬男女同,老年、晚年、中年、壯年、幼年,其革命,其以此革命為人人應有之義務,其以此革命為日日不缺之飲食。
爾毋自暴!爾毋自棄!......擲爾頭顱,暴爾肝腦,與爾之世仇滿洲人,與爾之公敵愛新覺羅氏相馳騁于槍林彈林中;然後再掃蕩幹涉爾主權外來之惡魔:則爾之污點可洗,爾祖國之民譽飛揚。
爾之獨立旗已高标于雲霄;爾之自由鐘已哄哄于禹域;爾之獨立廳已雄鎮于中央;爾之紀念碑已高聳于高岡;爾之自由神已左手指天,右手指地,為爾而出現。
嗟夫!嗟夫!天清地白,霹靂一聲,驚數千年之睡獅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獨立!...... 鄒容的《革命軍》,恰如"天清地白,霹靂一聲",使清廷大為震動,在政治思想界發生了廣泛的深刻的影響。
雖然"他所宣揚的革命還隻是基本上的資産階級民族主義革命加上一點點的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且其中尚有不少狹隘與偏頗之處";但"這本書的出版,對人們從資産階級改良主義思想躍進到資産階級革命思想,卻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吳玉章《辛亥革命》)。
它思想尖銳,感情奔放,語言明晰流暢,使散文通俗化前進了一大步,可說是一篇表現革命内容的新體散文。
陳天華(1875~1905),字星台,号恩黃,湖南新化人。
他出身于貧苦家庭,一九○三年由新化實業中學堂資送日本留學。
曾與黃興等組織華興會,為同盟會的發起人之一,并參加書記部和《民報》的編輯工作。
一九○五年十二月,在對日本政府取締中國留學生的鬥争中,"看到當時留日學生總會的領導人都有肯負責,便憤而蹈海,想以此來激勵人們堅決鬥争"。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之一,也是出色的宣傳家。
他寫的《猛回頭》、《警世鐘》和《獅子吼》等作品,以高度的熱情激發人們的革命和愛國思想,表現了優秀的宣傳和藝術才能。
《猛回頭》是利用民間說唱形式寫成的唱本,《警世鐘》則是帶有說唱氣息的白話散文,文詞都淺露流暢,适合通俗宣傳。
作者特别強調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瓜分陰謀,并指出清王朝的賣國投降,實際是早已替帝國主義統治了中國: 這中國,那一點,我還有分!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壓制我,衆漢人,拼手降洋。
因此他說:"故我們要想拒洋人,隻有講革命獨立,不能講勤王。
因他不要你勤王,人何處勤哩?"要拒洋人,講革命獨立,就不能怕洋人幹涉,他說: 洋人不來便罷,洋兵若來,奉勸各人把膽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讀書的放了筆,耕田的放了犁耙,......齊把刀子磨快,子藥上足,同飲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萬衆直前,殺那洋鬼子,殺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
......我所最親愛的同胞!我所最親愛的同胞!向前去,殺!向前去,殺!向前去,殺!殺!殺!殺我累世的國仇,殺我新來的大敵,殺我媚外的漢奸。
殺!殺!殺! 這種号召戰鬥的豪言壯語,有如鼓角齊鳴,激發着每一個中國人民心中的反帝怒潮和革命意志。
《獅子吼》是一部未完成的章回小說。
作者假托夢中在"光複五十年紀念會"後,從"共和國圖書館"裡竊取了《光複紀事本末》一部正史副本,醒後"急向身邊去摸,那書依然存在",因而據之演為章回體白話小說。
這裡他更具體地揭露了清王朝的殘酷統治和那位氏的專橫侈靡,更具體地宣傳了民族主義革命和民權思想,也更具體地說明了自己的革命主張和理想。
陳天華的這些作品,由于它們的通俗化和無比的革命激情,傳誦一時,起了很大的鼓動作用。
清廷列為"逆書",閱讀者被捕殺。
第二節柳亞子及其他南社詩人 随着中國同盟會的成立、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高潮的到來,出現了文學團體"南社"。
它最初醞釀于一九○七年,正式成立于一九○九年,發起了為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
在第一次"雅集"的十七人中,有十四人是同盟會會員。
它以提倡民族氣節相号召,實際上是應和民族民主革命,反對清王朝的種族壓迫和專制統治。
命名為"南社",意謂"操南音不忘本",亦即表示反清革命。
一九一○年開始出版《南社》,分文錄、詩錄和詞錄三部分,到一九二三年,共出版二十二集。
一九一七年,又出版《南社小說集》一冊。
辛亥革命前有社員二百餘人,辛亥革命後劇增至一千多人。
"南社"的成立和發展,标志着文學為革命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