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關燈
小
中
大
概說
中國文學發展到清代中葉,除少數小說由于自身的繼承關系和一定的社會條件得到進一步發展外,一般傳統文學的趨勢是衰落的。
許多詩文流派翻來複去,隻在形式技巧或風格流派上彼此模拟,始終找不到出路。
然而到了近代,開始發生了新的變化,呈現複雜的景象。
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開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由于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在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成了一個半封建的社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上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
而"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
從鴉片戰争、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争、中日戰争、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都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的反抗精神"(《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産黨》)。
這就是說,在帝國主義侵略的新形勢下,中國封建社會一步一步地變為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同時中國人民地進行了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的革命鬥争。
八十年的中國近代史,從革命潮流看,大緻可分為三個時期:鴉片戰争和太平天國革命時期,資産階段改良主義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時期,資産階段民主革命時期。
随着這種社會曆史的發展,在階段矛盾、民族矛盾進一步尖銳化、表面化的情況下,文學從内容到形式逐漸發生了變化,因而出現了新的文學面貌和文學潮流。
這是服務于反帝、反封建鬥争的文學。
同時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各種腐朽文學也在進行着不斷的掙紮。
十九世紀中葉前扣(道、鹹),首先是英國資本主義的大炮,打開了閉關自守的封建帝國的大門,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無能和封建帝國的危機。
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加速了中國農村自然經濟的破産。
例如包世臣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在《答族子孟開書》中所說:"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之一。
吾村專以紡織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同時也就加深了階段矛盾。
洋貨傾銷,白銀大量外流,銀貴谷賤的結果,"米二石方能完條銀一兩,米七八石方能完額漕一石,國内所收,不敷兩稅":廣大農民日益陷于無以為生的困境。
太平天國革命就是在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清王朝殘酷的封建剝削的新形勢下激起的。
但是也應該看到,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不僅加速了中國農村自然經濟的破産、階段矛盾的尖銳化,同時也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生長和發展。
在新的複雜的現實形勢之下,封建統治階段内部開始發生了分化。
一部分較為開明的地主階段士大夫,厭棄程朱理學和經史小學考據的空談無用,而研究"經濟"之學,并發出了改革内政、學習外國有用的知識、抵抗外國侵略的呼聲。
正是由于新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意識的産生和發展,傳統文學才在理論上出現了新的文學觀點,反對模拟,主張文學為現實政治社會服務;在創作止才打破陳腐的面貌,反映新的現實内容,歌頌廣大人民和英雄人物對外國侵略者的英勇抵抗,揭露清王朝及其官僚士大夫的昏庸和腐朽無能,同情人民的生活疾苦等等:因而産生了進步的文學潮流。
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龔自珍是這個時期首開風氣的人物。
他在鴉片戰争前夕,以其敏銳的眼光和批判的态度,向腐朽的清王朝和官僚士流社會進行了大膽的揭露和抨擊,并提出了改革内政、抵抗外國侵略的主張。
他的詩文表現了新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因而他成為近代文學的開出作家。
魏源和龔自珍齊名,思想也相近,他們都研究"今文派"經學和實際有用之學,都是近代改良主義運動的前驅思想家。
但魏源的詩文作風則比較平實樸素,影響亦較小。
後來的馮桂芬、王韬接受西方資産階段思想影響較多
許多詩文流派翻來複去,隻在形式技巧或風格流派上彼此模拟,始終找不到出路。
然而到了近代,開始發生了新的變化,呈現複雜的景象。
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開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由于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在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成了一個半封建的社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上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
而"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
從鴉片戰争、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争、中日戰争、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都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的反抗精神"(《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産黨》)。
這就是說,在帝國主義侵略的新形勢下,中國封建社會一步一步地變為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同時中國人民地進行了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的革命鬥争。
八十年的中國近代史,從革命潮流看,大緻可分為三個時期:鴉片戰争和太平天國革命時期,資産階段改良主義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時期,資産階段民主革命時期。
随着這種社會曆史的發展,在階段矛盾、民族矛盾進一步尖銳化、表面化的情況下,文學從内容到形式逐漸發生了變化,因而出現了新的文學面貌和文學潮流。
這是服務于反帝、反封建鬥争的文學。
同時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各種腐朽文學也在進行着不斷的掙紮。
十九世紀中葉前扣(道、鹹),首先是英國資本主義的大炮,打開了閉關自守的封建帝國的大門,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無能和封建帝國的危機。
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加速了中國農村自然經濟的破産。
例如包世臣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在《答族子孟開書》中所說:"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之一。
吾村專以紡織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同時也就加深了階段矛盾。
洋貨傾銷,白銀大量外流,銀貴谷賤的結果,"米二石方能完條銀一兩,米七八石方能完額漕一石,國内所收,不敷兩稅":廣大農民日益陷于無以為生的困境。
太平天國革命就是在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清王朝殘酷的封建剝削的新形勢下激起的。
但是也應該看到,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不僅加速了中國農村自然經濟的破産、階段矛盾的尖銳化,同時也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生長和發展。
在新的複雜的現實形勢之下,封建統治階段内部開始發生了分化。
一部分較為開明的地主階段士大夫,厭棄程朱理學和經史小學考據的空談無用,而研究"經濟"之學,并發出了改革内政、學習外國有用的知識、抵抗外國侵略的呼聲。
正是由于新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意識的産生和發展,傳統文學才在理論上出現了新的文學觀點,反對模拟,主張文學為現實政治社會服務;在創作止才打破陳腐的面貌,反映新的現實内容,歌頌廣大人民和英雄人物對外國侵略者的英勇抵抗,揭露清王朝及其官僚士大夫的昏庸和腐朽無能,同情人民的生活疾苦等等:因而産生了進步的文學潮流。
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龔自珍是這個時期首開風氣的人物。
他在鴉片戰争前夕,以其敏銳的眼光和批判的态度,向腐朽的清王朝和官僚士流社會進行了大膽的揭露和抨擊,并提出了改革内政、抵抗外國侵略的主張。
他的詩文表現了新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因而他成為近代文學的開出作家。
魏源和龔自珍齊名,思想也相近,他們都研究"今文派"經學和實際有用之學,都是近代改良主義運動的前驅思想家。
但魏源的詩文作風則比較平實樸素,影響亦較小。
後來的馮桂芬、王韬接受西方資産階段思想影響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