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明中葉後其他長篇小說

關燈
ot恨不滅此朝食",而"吞聲歸冥,含笑入地";猶複不忘"中興再造","為北塞之舉",都是千古不磨的愛國主義傑作。

     明末的愛國作家還有瞿式耜(1590-1650)和張煌言(1620-1664)等。

    式耜字起田,江蘇常熟人;煌言字玄著,号蒼水,浙江勤縣人。

    明亡後,他們都堅持抗清鬥争,特别是張煌言,以舟以為根據地,組織抗清義軍,出入沿海長江,不斷地給清軍以威脅和打擊,先後達十九年。

    他們的許多詩篇,也都表現了至死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

     小結 明代文學發展的輪廓是很清楚的。

    以中葉弘治、正德年間為界限,可劃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前期的文學,除在元明之際出現的優秀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浒傳》外,成就是不大的。

    中葉後,文壇上開始出現了繁榮的局面。

    這是與當時社會經濟和文化思想上的種種變化分不開的,是和城市工商業的繁盛,資本主義的萌芽,市民群衆的增加以及先進的哲學思潮及其對思想界的巨大影響緊密相關的。

     明代各種文學體裁所達到的成就是相當不平衡的。

    概括地說,散文、詩詞比起以往的各個時期來說是處在一種衰退的狀态,而适應當時社會經濟和文化思想而興起的小說、戲曲和民間文學則有着巨大的成就,産生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成為明代文學的主流。

     明代長篇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浒傳》和《西遊記》等著名作品,是在人民群衆集體創作的基礎上經過作家加工再創造而成的。

    在思想和藝術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在我國文學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

    在這些小說中塑造的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他們有力地鼓舞、教育着當時和後代的勞動人民,并給後來文學以多方面的影響。

    《金瓶梅》是我國第一部文人獨創的長篇小說,又是第一部以家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雖然在思想内容上有嚴重的缺點,但它開辟了小說創作方面的一個新的領域,對後來小說特别是《醒世姻緣傳》、《紅樓夢》等起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明代的其他長篇小說,成就雖不大,但在藝術創作上,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為清代小說所達到的新的成就準備了一定條件。

    短篇小說方面,"三言"和"二拍"的出現,是宋元話本的繼承和發展,它們是明代小說創作領域内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它們的思想内容要比宋元話本複雜,體現着時代的特色;藝術上也更趨成熟,在題材、故事情節和藝術手法上對以的小說、戲曲都有一定的影響。

     戲曲方面,明前期無論在思想内容和藝術形式上都比較差,非但沒有新的創造,而且連元雜劇和宋元南戲的優秀傳統也沒有繼承下去。

    特别就思想内容來說,大部分是消極、落後的。

    但到了後期,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發生新的變化。

    雜劇方面出現了優秀的作家徐渭。

    傳奇方面成就更為輝煌。

    明傳奇在戲曲史上是繼元雜劇之後又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湯顯祖就是那時期傑出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我國戲曲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它的強烈的反封建精神,使它在人民群衆中有着深遠的影響。

     散曲和民間文學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而且在這些作品中都反映着鮮明的時代特色。

     詩文比之小說、戲劇等成就來說,大有遜色。

    它們是在拟古派和反拟古派的反複鬥争中曲折地前進的,沒有出現傑出的作家作品。

    但是晚明公安派的進步的文學主張,對當時和以後的文學創作都發生很大的影響。

     明代文學的思想内容很複雜,而且它的特點也很鮮明。

    表現民主思想,追求婚姻自由,詛咒世态炎涼,反對虛僞、庸俗思想的作品,在小說、戲曲、散曲及民間文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其中有不少還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這是和明中葉後的社會特征分不開的,特别是和中葉後市民意識的成長分不開的。

    同時封建說教、色情描寫和消極頹廢的傾向,也比較普遍,甚至在少數作品中表現得非常嚴重。

    這首先是由于封建統治階級的日趨沒落,是當時皇帝、貴族、官僚、地主階級荒淫生活的反映;同時也是與市民階層思想中庸俗、落後的一面有關,因此即使在民間文學中也大量的存在。

     在創作方法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在明代都有很大的發展,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在明代也取得了新的成就,特别在小說中表現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