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元代詩文
關燈
小
中
大
家浙東九裡山避難。
據說他死前不久曾作朱元璋谘議參軍。
他的畫和篆刻在當時很負盛名。
在元末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王冕寫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詩。
其中有江南旱災和水災的圖景,有蠶姑、村婦的眼淚,也有大官富商的驕奢淫逸。
"人民正饑渴,官府急誅求"(《遣興》),"京都大官饫酒肉,村落饑民無粒粟"(《痛苦行》)之類的詩句,在他集中屢有所見。
《江南民》中,寫人民在差役、兵災之下輾轉呻S吟Y的情景:"軍旅屯駐數百萬,米粟鬥值三十千。
去年奔走不種田,今年選丁差戍邊","東海風起浪拍天,海中十載無漁船","淮南格鬥血滿川,淮北千裡無人煙"。
其景象之凄慘,是令人觸目驚心的。
在《傷亭戶》中,寫出了一個鹽亭工人家庭在課稅催逼下全家喪亡的悲劇。
在北上時寫的《冀州道中》詩裡,不僅刻劃出北方農村的貧因蕭條,而且揭露了元統治者摧殘文化的後果:"自從大朝來,所習亮非初。
民人籍征戍,悉為弓矢徒。
縱有好兒孫,無異犬與豬。
至今成老翁,不識一字書。
"在《蝦蟆山》裡,他更借民間關于蝦蟆石的傳說,對剝削壓迫人民的元代官僚表示了無比的憎恨: ......野人指點為我說,此物乃是蝦蟆精。
古昔曾偷太倉粟,三百餘年耗中國。
天官燭其陰有毒,敕丁破口蠡其足。
至今突兀留山丘,雨淋日炙無人收。
樹根穿尻蛇入肚,老鴉啄背狐糞頭。
牧童時時放野火,耕夫怒擊樵夫剁。
自從殘堕不能行,見者唾之聞者罵。
蝦蟆蝦蟆非令仆(指中書令、仆射),無功那竊天之祿?如今蝦蟆處處有,天官何不夷其族?...... 詩的結尾,他還意味深長地說:"黃童白叟相引悲,田中更有蝌蚪兒!" 作為一個封建文人,他對農民起義雖懷有偏見,如詩中往往稱起義軍為"盜賊"、"嬌氛",但是元末農民起義後江南農村的動态,在他詩中也有一些曲折的反映。
如《漫興》兩首: 一說妖氛起,生民欲斷魂。
村墟空壁落,市井變營屯。
盡道無生計,誰為奉至尊?吾居更蕭索,事業不須論。
處處言離亂,紛紛覓隐居。
山林增氣象,城郭轉空虛。
俠客思騎虎,溪翁隻釣魚。
諸生已星散,那得論詩書! 他善畫沒骨梅花,他題畫的梅花詩一卷很著名,象"疏花個個團冰雪,羌笛吹他不下來"等句,當時就有故事流傳。
他的《梅花》七古五首,頗能表現他豪邁孤傲的性格,詩風較近李白,和那些較多仿效杜甫的反映現實的詩多少有所不同。
總的說來,他的詩風比較樸直豪放,和元後斯纖細柔弱的一般詩風很不相同。
但是,他模仿李、杜,有時過于着痕迹,往往搬用李杜現成詩句,顯得有些生硬粗糙。
薩都剌(1300?-1355?)(注:清薩龍光的《雁門集編注》根據《北人冢上》、《李清庵見過》兩詩确定薩都剌生于公元一二七二年,可供參考。
但這個生年與薩都剌和同時詩人贈答往來的作品還有一些不合之處。
這裡仍從幹文傳《雁門集序》"逾弱冠登丁卯進士第"的說法,酌定其生于一三年左右。
),字天錫,号直齋,本回族人,祖父以功留鎮代郡,遂為雁門人。
泰定四年進士,官至河北廉訪經曆。
據說晚年曾投方國珍幕下。
他在當時以宮詞、豔情樂府一類的詩著名。
樂府名作如《芙蓉曲》、《燕姬曲》,學晚唐溫、李樂府,侬豔細膩之中,時得自然生動之趣。
又如《上京即事》中的兩首: 祭天馬酒灑平野,沙際風來草亦香。
白馬如雲向西北,紫駝銀甕賜諸王。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酣。
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
以婉麗之筆,寫蒙古祭天禮俗和塞外風光,确有不同于唐代邊塞詩的新鮮面目。
他也有一些較好的山水詩,如《過嘉興》: 三山雲海幾千裡,十幅蒲帆挂煙水。
吳中過客莫思家,江南畫船如屋裡。
蘆芽短短穿碧沙,船頭鯉魚吹浪花。
吳姬蕩槳入城去,細雨小寒生綠紗。
我歌水調無人續,江上月涼吹紫竹。
春風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滿城綠。
雖然也是學晚唐體,但是他并不是簡單地鋪陳聲色,而善于攝取新鮮的風土色調。
詩中"蘆芽短短"四句,尤得歌謠風味。
他的詞也頗有成就。
〈滿江紅〉《金陵懷古》既熔鑄劉禹錫詩的意境,又能點染新辭,頗為讀者傳誦。
可惜他的詩往往隻是流連光景,揣摹聲色,雖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卻缺乏充實的思想内容。
黃鎮成(1287-1362),字元鎮,邵武人。
屢試不第,曆遊南北,後歸隐故鄉著書。
他的《城西紀事》、《五月調兵赴綏陽》等詩,也接觸到一些人民疾苦,但不夠充實。
他藝術成就較高的作品是山水詩,如《東陽道中》: 出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
據說他死前不久曾作朱元璋谘議參軍。
他的畫和篆刻在當時很負盛名。
在元末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王冕寫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詩。
其中有江南旱災和水災的圖景,有蠶姑、村婦的眼淚,也有大官富商的驕奢淫逸。
"人民正饑渴,官府急誅求"(《遣興》),"京都大官饫酒肉,村落饑民無粒粟"(《痛苦行》)之類的詩句,在他集中屢有所見。
《江南民》中,寫人民在差役、兵災之下輾轉呻S吟Y的情景:"軍旅屯駐數百萬,米粟鬥值三十千。
去年奔走不種田,今年選丁差戍邊","東海風起浪拍天,海中十載無漁船","淮南格鬥血滿川,淮北千裡無人煙"。
其景象之凄慘,是令人觸目驚心的。
在《傷亭戶》中,寫出了一個鹽亭工人家庭在課稅催逼下全家喪亡的悲劇。
在北上時寫的《冀州道中》詩裡,不僅刻劃出北方農村的貧因蕭條,而且揭露了元統治者摧殘文化的後果:"自從大朝來,所習亮非初。
民人籍征戍,悉為弓矢徒。
縱有好兒孫,無異犬與豬。
至今成老翁,不識一字書。
"在《蝦蟆山》裡,他更借民間關于蝦蟆石的傳說,對剝削壓迫人民的元代官僚表示了無比的憎恨: ......野人指點為我說,此物乃是蝦蟆精。
古昔曾偷太倉粟,三百餘年耗中國。
天官燭其陰有毒,敕丁破口蠡其足。
至今突兀留山丘,雨淋日炙無人收。
樹根穿尻蛇入肚,老鴉啄背狐糞頭。
牧童時時放野火,耕夫怒擊樵夫剁。
自從殘堕不能行,見者唾之聞者罵。
蝦蟆蝦蟆非令仆(指中書令、仆射),無功那竊天之祿?如今蝦蟆處處有,天官何不夷其族?...... 詩的結尾,他還意味深長地說:"黃童白叟相引悲,田中更有蝌蚪兒!" 作為一個封建文人,他對農民起義雖懷有偏見,如詩中往往稱起義軍為"盜賊"、"嬌氛",但是元末農民起義後江南農村的動态,在他詩中也有一些曲折的反映。
如《漫興》兩首: 一說妖氛起,生民欲斷魂。
村墟空壁落,市井變營屯。
盡道無生計,誰為奉至尊?吾居更蕭索,事業不須論。
處處言離亂,紛紛覓隐居。
山林增氣象,城郭轉空虛。
俠客思騎虎,溪翁隻釣魚。
諸生已星散,那得論詩書! 他善畫沒骨梅花,他題畫的梅花詩一卷很著名,象"疏花個個團冰雪,羌笛吹他不下來"等句,當時就有故事流傳。
他的《梅花》七古五首,頗能表現他豪邁孤傲的性格,詩風較近李白,和那些較多仿效杜甫的反映現實的詩多少有所不同。
總的說來,他的詩風比較樸直豪放,和元後斯纖細柔弱的一般詩風很不相同。
但是,他模仿李、杜,有時過于着痕迹,往往搬用李杜現成詩句,顯得有些生硬粗糙。
薩都剌(1300?-1355?)(注:清薩龍光的《雁門集編注》根據《北人冢上》、《李清庵見過》兩詩确定薩都剌生于公元一二七二年,可供參考。
但這個生年與薩都剌和同時詩人贈答往來的作品還有一些不合之處。
這裡仍從幹文傳《雁門集序》"逾弱冠登丁卯進士第"的說法,酌定其生于一三年左右。
),字天錫,号直齋,本回族人,祖父以功留鎮代郡,遂為雁門人。
泰定四年進士,官至河北廉訪經曆。
據說晚年曾投方國珍幕下。
他在當時以宮詞、豔情樂府一類的詩著名。
樂府名作如《芙蓉曲》、《燕姬曲》,學晚唐溫、李樂府,侬豔細膩之中,時得自然生動之趣。
又如《上京即事》中的兩首: 祭天馬酒灑平野,沙際風來草亦香。
白馬如雲向西北,紫駝銀甕賜諸王。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酣。
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
以婉麗之筆,寫蒙古祭天禮俗和塞外風光,确有不同于唐代邊塞詩的新鮮面目。
他也有一些較好的山水詩,如《過嘉興》: 三山雲海幾千裡,十幅蒲帆挂煙水。
吳中過客莫思家,江南畫船如屋裡。
蘆芽短短穿碧沙,船頭鯉魚吹浪花。
吳姬蕩槳入城去,細雨小寒生綠紗。
我歌水調無人續,江上月涼吹紫竹。
春風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滿城綠。
雖然也是學晚唐體,但是他并不是簡單地鋪陳聲色,而善于攝取新鮮的風土色調。
詩中"蘆芽短短"四句,尤得歌謠風味。
他的詞也頗有成就。
〈滿江紅〉《金陵懷古》既熔鑄劉禹錫詩的意境,又能點染新辭,頗為讀者傳誦。
可惜他的詩往往隻是流連光景,揣摹聲色,雖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卻缺乏充實的思想内容。
黃鎮成(1287-1362),字元鎮,邵武人。
屢試不第,曆遊南北,後歸隐故鄉著書。
他的《城西紀事》、《五月調兵赴綏陽》等詩,也接觸到一些人民疾苦,但不夠充實。
他藝術成就較高的作品是山水詩,如《東陽道中》: 出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