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話本和宋代民間歌謠

關燈
的流行正當印刷事業普遍發展的宋元時期,當時說話篇目僅"小說"一項,據《醉翁談錄》所記已達百種以上,實際當不止此數。

    為什麼流傳下來的卻這樣少呢?這主要由于封建統治階級對通俗文學的歧視,近代帝國主義的侵略也給它帶來重大損失。

    據《四庫全書》雜史類存目《平播始末》提要說,《永樂大典》有平話一門,所收平話極多,其中當有不少宋元舊編。

    一九年,英法聯軍入京,《永樂大典》散佚,這部分平話就無法再見到了。

     "小說"是說話中影響最大的一家。

    由于"小說"多就現實生活汲取題材,形式短小精悍,内容新鮮活潑,因此最為群衆所歡迎。

    《都城紀勝》說當時講史的"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

    就說明了這情況。

    現存宋元話本的"小說",包括《京本通俗小說》的全部,《清平山堂話本》中的大部和《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的小部分,約四十篇左右。

    宋元話本與明代拟話本有時不易區分。

    大抵以宋元民間故事傳說為題材,反映宋元社會生活面貌,而在若幹細節上(如風俗習慣、地名、官名)又符合宋元社會情況的,即使其中有經過後人改動的地方,依然可看作宋元話本。

     現存的"小說"話本以愛情、公案兩類作品為最多,成就也最高。

    在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中,已有較多的市井細民成為故事中的主人翁,并表現他們對封建勢力的反抗,尤其突出了婦女鬥争的堅決和勇敢。

    《碾玉觀音》和《鬧樊樓多情周勝仙》是這類小說中成就較高的作品。

    《碾玉觀音》中的璩秀秀是裱褙鋪璩公的女兒,被鹹安郡王買作"養娘"後愛上了碾玉匠崔甯,就趁王府失火,雙雙逃至潭州安家立業。

    後因郭排軍告密,郡王抓回秀秀處死,她的鬼魂又和崔甯在建康府同居,最後并懲處了郭排軍。

    作品中秀秀為争取愛情而鬥争的精神表現得非常突出;同時通過對鹹安郡王的刻劃,揭示了封建統治者的兇殘本性。

    《鬧樊樓多情周勝仙》中的周勝仙在金明池畔遇上了青年範二郎,她借和賣水人吵架,主動向範二郎介紹了自己的身世,表示了對他的愛慕。

    她父親因對方門第太低,不準他們結婚,她始終沒有屈服。

    為了範二郎,她曾死過兩次,甚至做了鬼還要和他相會,最後又通過五道将軍,救他出了監獄。

    璩秀秀、周勝仙對愛情的追求和執着,反映了當時婦女民主意識的覺醒。

    其他如《志誠張主管》寫一個白發老人張員外的小夫人,突破禮教的束縛,主動追求員外店裡的主管張勝。

    《樂小舍拚生覓偶》中突出了樂和同順娘之間的深摯愛情。

    順娘看潮落水,樂和不顧危險赴水去救,後兩人都被救起,終成夫婦。

     公案類的作品反映了當時複雜的階級矛盾,有時還表現了人民對統治階級的直接鬥争。

    《錯斬崔甯》和《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是這類小說中較有特色的作品。

    《錯斬崔甯》寫崔甯和陳二姐,被卷入因十五貫錢而引起的謀殺案中,結果在昏官的嚴刑拷打之下,招供誣服,被判處死刑。

    作品揭露了封建官府的草菅人命,還直接加以批判說:"這段冤枉,細細可以推詳出來,誰想問官糊塗,隻圖了事,不想捶楚之下,何求不得!"并告誡這些官吏:"做官切不可率意斷獄、任情用刑,也要求公平明允,道不得個死者不可複生,斷者不可複續。

    "《宋四公大鬧禁魂張》中出現的一夥俠盜趙正、宋四公、侯興等,不僅懲罰了為富不仁、視錢如命的财主張富;而且偷走了錢大王的玉帶,當面剪走京師府尹的腰帶撻尾和馬觀察的一半衫奚,鬧得整個京師惶惶不安。

    其他如《簡帖和尚》中通過一個還俗的和尚寫假信騙取皇甫殿直妻子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善良婦女任人擺布的慘狀;批判了官吏的昏貴殘酷,動辄嚴刑逼供,置他人死活于不顧,同樣有它的現實意義。

     此外,如《鄭意娘傳》寫鄭意娘被金人擄去,不甘屈辱,自刎而死,表現了堅貞的氣節和愛國主義思想。

    後來寫她的鬼魂把負心的丈夫揪投江中,為作者的迷信思想所左右,有些描寫相當恐怖,但仍曲折表達了婦女的反抗精神。

    《快嘴李翠蓮》寫李翠蓮在出嫁前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