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宋後期的詩詞

關燈
等,都有顯著的影響。

     賀鑄(1052-1125),字方回,原籍山陰(浙江紹興),生長衛州(河南汲縣)。

    他出身貴族,少時意氣豪俠,喜談當世事,不肯為權貴屈節,因此浮沉下僚,郁郁不得志。

    晚年退居蘇州。

     賀鑄的小詞情思纏綿,組織工麗,風格和晏幾道、秦觀相近。

    他的《青玉案》詞畫出了江南凄迷的煙景,表現他的"閑愁",是當時傳誦的名篇。

     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隻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臯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在秦觀死後,黃庭堅寫詩寄給賀鑄說:"解道江南腸斷句,隻今惟有賀方回。

    "正好說明他詞裡的感傷情調同秦觀十分接近。

     賀鑄在詞的題材、風格上曾做過多方面的探索,他寫思婦的五首〈搗練子〉,寫賈婦的〈生查子〉,格調頗近張籍、王建的樂府;長調〈小梅花〉三首,更吸收李賀、盧同的歌行入詞。

    下面這首〈六州歌頭〉,用邊塞激越蒼涼的歌曲,表現他有心報國而無路請纓的惘惘不平之氣,南宋張孝祥、辛棄疾、劉過等都有繼作,可以想見它對這些愛國詞人的影響。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

    肝膽洞,毛發聳。

    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空,鬥城東。

    轟飲酒垆,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

    閑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梁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蓬。

    官冗從,懷倥總,落塵籠,簿書叢。

    曷弁如雲衆,供粗用,忽奇功。

    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

    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

    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在北宋王朝沒落的前夜,宋徽宗還設置大晟府,任用一批詞人來審音定樂,粉飾太平,這就是所謂大晟詞人,周邦彥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錢塘人。

    少年時落魄不羁,曾沿江西上,客遊荊州。

    後來在太學讀書,因獻《汴京賦》得官。

    徽宗時他先後在議禮局、大晟府任官,為王朝制禮作樂。

    又獻詩蔡京,說他"化行禹貢山川内,人在周官禮樂中"。

    那正是北宋王朝臨近覆亡的前夕。

     周邦彥早年曾經有過和柳永類似的生活經曆,詞也接受了他的影響。

    然而由于他的時代和後期的生活都和柳永不同,比之柳詞,周詞的浪子氣息要淡些,而幫閑的意味更濃;内容單薄得多,而詞句更工麗,音律更嚴格,章法的變化也多些。

     豔情與羁愁幾乎占了他的《清真詞》的全部内容,包括那些詠物或詠節令的詞在内。

    這些作品既流露了他自己的生活情趣,也迎合那個腐朽王朝裡縱情聲色的士大夫們的胃口。

    由于内容的單薄與無聊,周邦彥就隻能在藝術技巧上争勝。

    他喜歡用代詞,如用"涼蟾"代月,"涼吹"代風,"翠葆"代竹等。

    喜歡運用古辭賦家的手法來練字琢句,如"梅風地溽,虹雨苔滋"(〈過秦樓〉)、"稚柳蘇晴,故溪歇雨"(〈西平樂〉)等。

    喜歡融化前人詩句入詞,如"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少年遊〉《荊州作》),用韓屋《懶起》詩,"憑闌久,黃蘆苦竹,拟泛九江船"(〈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用白居易《琵琶行》。

    他還善于通過種種回憶、想象、聯想等手法,前後左右、回環吞吐地描摹他所要表達的東西。

    這些手法本是魏晉以來"為文造情"的辭賦家的長技,周邦彥用來寫慢詞,把那些豔情内容妝飾得更華美。

    因此他的詞不僅受到當時最高統治者的賞識,從南宋以來,在封建社會的士大夫階層裡也一直有它的市場。

     周詞中較為可取的是少數表現羁旅行役、懷古傷今的作品,如〈蘭陵王〉、〈西河〉《金陵懷古》等。

    有些小詞寫景比較清疏明快,象下面這首〈蘇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為了配合音律,周詞不僅講平仄,有時還嚴守四聲。

    在詞調的創制上,周邦彥也有他的貢獻,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就是他的創調。

     和周邦彥同在大晟府供職的還有萬俟詠、晁端禮等。

    比之周邦彥,他們就在藝術上也更少可取。

    江西詩派與大晟詞人的同時出現,表示當時封建文人的兩個方面:前者表現他們的脫離現實去追求"文字之樂"的情趣;後者更表現他們的醉生夢死,在一座就要爆發的火山頂上尋歡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