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唐代傳奇

關燈
她纖麗多情,聰明勇敢,因為對鄭生無比忠貞,才能以一弱女子抗拒韋金的無禮,揭發他"忍以有餘之心,而奪人之不足"的不義行為。

    然而作者讓她用誘竊美女的辦法來報答韋金的恩義,未免有損這形象的完美。

    作品寫鄭生兩次遇見任氏和任氏抗拒韋金強暴的情景,有許多精采生動的細節描繪。

    任氏的形象實際是概括了教坊中婦女的性格特征。

    作者寫她能夠"遇暴不失節,旬人以至死",表明他是看到這些市井人物性格健康的一面。

     李朝威,隴西人,生平不詳。

    他的《柳毅傳》寫落第書生柳毅途經泾河,遇見洞庭龍女牧羊荒郊。

    龍女自述在泾河夫家備受虐待,要求柳毅傳書至洞庭。

    柳毅慨然允諾,入洞庭龍宮。

    洞庭君弟錢塘君聞訊大怒,淩空而去,誅殺泾河逆龍,救出龍女。

    後經許多曲折,龍女終于和柳毅結成美滿婚姻。

    作品中的龍女是反抗夫權壓迫、追求幸福愛情的婦女形象。

    父母包辦的婚姻給了她無限的痛苦和折磨。

    但是經過她的堅決反抗,終于和柳毅結成夫妻。

    柳毅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書生。

    他的傳書,純系激于義憤,沒有個人企圖,因此當錢塘君酒後逼婚時,他竟毅然拒絕。

    他後來愛上龍女,也不單是慕色,而是感于龍女的深情。

    作者對火龍錢塘君的描繪,有聲有色,有他出場前,就借洞庭君之口加以渲染;并通過洞庭君的軟弱謹慎,陪襯出他那烈火般的剛強性格。

    他的對答簡短幹脆,與個性完全切合,所以着墨不多而形象鮮明。

    總之,《柳毅傳》的人物描寫相當成功,全篇蕩漾着詩意的想象,浪漫色彩非常濃厚,情節也離奇曲折,富有戲劇性。

    它比較典型地運用了通過幻想反映現實的表現方法。

    《全唐文》編者以為"猥瑣"而并删《柳毅》與《霍小玉》二傳,則恰好說明了它們反封建的鮮明傾向和細節描繪的動人。

     蔣防,字子微,義興人。

    所作《霍小玉傳》寫歌妓霍小玉和書生李益的愛情悲劇。

    李益在長安與霍小玉相戀,後來李益以書判拔萃,授鄭縣主簿,臨行向小玉發誓偕老,歸家後即變心易志,另娶貴姓女盧氏。

    小玉相思成疾,沉綿不起。

    俠士黃衫客激于義憤,挾持李益重入小玉家。

    小玉悲憤交集,痛責李益,氣結而死。

    冤魂化作厲鬼,使李益夫妻不和,終身受到猜疑與嫉妒情緒的困擾。

     作者以最大的同情,把霍小玉塑造成一個溫婉美麗,受盡封建社會壓迫淩辱而不肯屈服的悲劇形象。

    她本是霍王婢女所生,霍王死後,以庶出被逐,淪落為娼。

    這種不幸的經曆,使她深刻地認識到封建貴族家庭的冷酷無情,即使在李益最迷戀她的時候,也總是涕淚盈面,相信被棄的命運是必然的。

    然而現實比想象還更冷酷,連她那希望歡愛八年之後,即永遁空門的最低要求也終歸破滅。

    她不甘心就此罷休,連年變賣服飾,囑托親友,到處探尋李益。

    她這種執着不移的癡情,不僅使讀者更加同情她的遭遇,也越發反襯出李益的刻薄無情。

    但當她的希望一旦幻滅,纏綿的愛便立刻轉為強烈的恨。

    作者這樣描寫了她和李益的最後會面: 玉沉綿日久,轉側須人。

    忽聞生來,炎然自起。

    更衣而出,恍若有神。

    遂與生相見,含怒凝視,不複有言。

    羸質嬌姿,如不勝緻;時複掩袂,返顧李生。

    感物傷人,坐皆欷虛。

    頃之,有酒肴數十盤,自外而來。

    ......因遂陳設,相就而坐。

    玉乃側身轉面,斜視生良久,遂舉杯酒,酹地曰:"我為女子,薄命如斯。

    君是丈夫,負心若此。

    韶顔稚齒,飲恨而終。

    慈母在堂,不能供養。

    绮羅弦管,從此永休。

    征痛黃泉,皆君所緻。

    李君李君,今當永訣!我死之後,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擲杯于地,長恸号哭,數聲而絕。

     就這樣,作者通過生動的性格沖突的描寫,把故事引向了高潮。

    霍小玉在現實中失敗了,然而在道義上勝利了。

    作者托名李益,創造了一個心理活動比較矛盾複雜的薄幸男子的形象。

    他最初愛上小玉,純為"重色",以後共同的生活,雖也在他心上引起過一點愛情,背約後感到過一些慚愧,但終于選擇了門當戶對的封建婚姻而作了負心人。

    正因為他既給霍小玉以希望,又親手粉碎了它,這就給霍小玉帶來更大的痛苦,他自己也終于成為道義上的罪人。

    作者運用烘托手法,聯系霍小玉探訪李益的情節,描寫了一連串的陪襯人物。

    他們是社會輿論的化身,盡管身分不同,地位各異,都一緻同情小玉,譴責李益。

    化鬼報仇的結局帶有因果報應的迷信色彩,但也表現出作者鮮明的愛憎。

    《霍小玉傳》在反映唐代封建社會中婦女被侮辱、被損害的悲苦命運的同時,揭示了豪門士族和市井細民間的對立矛盾;并且能夠聯系比較廣闊的社會生活來描寫愛情,刻畫人物,通過性格沖突推動情節發展,因此結構謹嚴,形象完美,富有典型意義。

     《李娃傳》的作者白行簡(776-826),字知退,白居易之弟。

    作品寫妓女李娃與荥陽公之子某生的愛情故事。

    李娃是一個感情真摯的婦女形象。

    她最初雖順從鸨母的意旨,被迫抛棄了某生;但當她看到某生在風雪中饑寒交迫的慘狀時,就痛自譴責,與鸨母鬥争,挽救了某生。

    作者有意在某生淪落為丐與高第得官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境下,安排了李娃與荥陽公的出場,通過客觀對比,表現了出身于兩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