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
關燈
小
中
大
說:"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歎,常為大國憂。
"而《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這首詩,更說明他愛國之心至老不衰。
他安史亂後能寫出這些充滿愛國激情的詩,也說明他和王維、高适、岑參等盛唐詩人有所不同。
從上述有關戰争的詩篇裡,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李白對人民疾苦的密切關懷。
此外,他也還有少數直接寫人民生活的詩篇。
例如《丁都護歌》: 雲陽上征去,西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淚悲千古。
芒砀諸山産文石,統治者為了營建宮室甲第,強迫人民開鑿搬運,這首詩寫人民在夏天挽船運石的勞苦,是深表同情的。
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也寫得很動人: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這裡不僅真切地寫出農民秋作夜舂的勞苦生活,而且表達出詩人對勞動人民深情厚意的衷心感激。
在他看來,這一盤雕胡飯,比他平時作客所吃的"蘭陵美酒"、"瓊杯绮食"都更值得珍貴。
李白直接寫勞動人民生活的作品雖然為數不多,但是他的詩歌中反映人民的生活并不限于這少數詩篇。
李白曾經寫過很多樂府詩,并取得很大的成就,象《長幹行》、《子夜吳歌》等詩已經成為人們喜聞樂見、普遍傳誦的名作。
從這些詩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人民的生活、感情、語言是多麼熟悉,對樂府民歌是多麼熱愛。
沒有長期"混遊漁商"的生活,他是寫不出這些詩歌的。
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我們上面所說的他的政治上的遠大抱負,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權貴勢力,對封建社會一切壓迫和羁束毫不調和的叛逆态度,正是他詩歌浪漫主義精神的主要表現。
這些思想内容,錯綜交織地貫穿着他的優秀作品。
當然,由于内容性質、感情色彩以及表現手法的不同,他有一些作品可以說是現實主義的,例如那些描繪揭露黑暗現實面貌、幻想成分較少的作品就屬于這一類。
但是,李白究竟是一個封建時代的詩人,他的理想,無法超越他的時代和階級視野的限制;他的反抗,也更多是針對他階級内部的黑暗現象,針對妨礙他個人自由發展的那些壓迫和束縛。
他的要求和當時人民的利益有一定相通的地方,但和人民的要求本質上也有區别。
他那種要求個人絕對自由的傾向,今天看來,當然隻是一種脫離實際的幻想。
還應該注意,李白是一個極其矛盾的詩人。
他蔑視權貴人物,蔑視榮華富貴,這是主要的。
但是,他往往又以接近皇帝、權貴為榮,又對榮華富貴表示羨慕或留戀。
"長安宮阙九天上,此地曾經為近臣。
""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
"這類詩句在他集中屢見不鮮。
他羨慕謝安攜妓享樂的生活,也見于行動,流于歌詠。
至于沉迷酒杯,昏飲逃世,消極地感歎人生的詩篇詩句,為數更多,如《襄陽歌》、《春日醉起言志》,都是衆所周知的。
這些顯然更是他詩中消極的糟粕了。
第三節 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偉大的,也是最典型的。
他說自己的詩是"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嘯傲淩滄州"。
杜甫稱贊他的詩也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這種無比神奇的藝術魅力,确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特色。
他的詩歌,不僅具有最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還創造性地運用了一切浪漫主義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統一。
李白不是一個"萬事不關心"的詩人,相反,他似乎什麼都關心,很多生活他都體驗過,表現過。
盡管沒有一種生活能永遠使他滿足,但他那熾熱的感情,強烈的個性,在表現各種生活的詩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處處留下濃厚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
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他要控訴自己的冤曲,就說:"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他想念長安,就是:"狂風吹我心,西挂鹹陽樹。
"他登上太白峰,就讓"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他要飲酒,就有洛陽董糟丘"為餘天津橋南造酒樓"。
他悼念宣城善釀紀叟,就問:"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這種強烈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從藝術效果來說,有的地方使詩歌增加了一種排山倒海而來的氣勢,先聲奪人的力量;有的地方又讓人讀來感到熱情親切。
當然,這種主觀色彩,并不限于有"我"字的詩句和詩篇,例如在很多詩篇裡,魯仲連、嚴子陵、諸葛亮、謝安等人的名字,也往往被李白當作第一人稱的代用語,讓古人完全成為他的化身。
和上述特點相适應,他在感情的表達上不是掩抑收斂,而是噴薄而出,一瀉千裡。
當平常的語言不足以表達其激情時,他就用大膽的誇張;當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願望時,他就借助非現實的神話和種種奇麗驚人的幻想。
從前節中所引用的一些抒情詩裡,已經可以感覺到這種特點,用"抽刀斷水水更流",比喻"舉杯消愁愁更愁",本來是極度的誇張,卻讓人感到是最高的真實。
又如《秋浦歌》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借有形的發,突出無形的愁,誇張也極為大膽。
其他如《俠客行》:"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以五嶽為輕來誇張俠客然諾之重。
《箜篌謠》:"輕言托朋友,對面九疑峰。
"又用山峰來誇張朋友之間的隔膜與猜疑。
《北風行》裡"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大家都很熟悉,但這首詩結尾兩句:"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也同樣是驚心動魄的。
沒有黃河可塞這樣驚人的比喻,我們也就不會懂得陣亡士卒的妻子那種深刻絕望的悲哀。
大膽的誇張,永遠離不開驚人的想象。
這裡,我們還要着重介紹他那些最富于浪漫主義奇情壯采的山水詩,尤其是使李白獲得巨大聲譽的《蜀道難》: 噫,籲噓,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凫,開國何茫然。
爾來西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巅。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标,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萦岩巒。
扪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讒岩不可攀,但見悲鳥号
中夜四五歎,常為大國憂。
"而《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這首詩,更說明他愛國之心至老不衰。
他安史亂後能寫出這些充滿愛國激情的詩,也說明他和王維、高适、岑參等盛唐詩人有所不同。
從上述有關戰争的詩篇裡,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李白對人民疾苦的密切關懷。
此外,他也還有少數直接寫人民生活的詩篇。
例如《丁都護歌》: 雲陽上征去,西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淚悲千古。
芒砀諸山産文石,統治者為了營建宮室甲第,強迫人民開鑿搬運,這首詩寫人民在夏天挽船運石的勞苦,是深表同情的。
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也寫得很動人: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這裡不僅真切地寫出農民秋作夜舂的勞苦生活,而且表達出詩人對勞動人民深情厚意的衷心感激。
在他看來,這一盤雕胡飯,比他平時作客所吃的"蘭陵美酒"、"瓊杯绮食"都更值得珍貴。
李白直接寫勞動人民生活的作品雖然為數不多,但是他的詩歌中反映人民的生活并不限于這少數詩篇。
李白曾經寫過很多樂府詩,并取得很大的成就,象《長幹行》、《子夜吳歌》等詩已經成為人們喜聞樂見、普遍傳誦的名作。
從這些詩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人民的生活、感情、語言是多麼熟悉,對樂府民歌是多麼熱愛。
沒有長期"混遊漁商"的生活,他是寫不出這些詩歌的。
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我們上面所說的他的政治上的遠大抱負,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權貴勢力,對封建社會一切壓迫和羁束毫不調和的叛逆态度,正是他詩歌浪漫主義精神的主要表現。
這些思想内容,錯綜交織地貫穿着他的優秀作品。
當然,由于内容性質、感情色彩以及表現手法的不同,他有一些作品可以說是現實主義的,例如那些描繪揭露黑暗現實面貌、幻想成分較少的作品就屬于這一類。
但是,李白究竟是一個封建時代的詩人,他的理想,無法超越他的時代和階級視野的限制;他的反抗,也更多是針對他階級内部的黑暗現象,針對妨礙他個人自由發展的那些壓迫和束縛。
他的要求和當時人民的利益有一定相通的地方,但和人民的要求本質上也有區别。
他那種要求個人絕對自由的傾向,今天看來,當然隻是一種脫離實際的幻想。
還應該注意,李白是一個極其矛盾的詩人。
他蔑視權貴人物,蔑視榮華富貴,這是主要的。
但是,他往往又以接近皇帝、權貴為榮,又對榮華富貴表示羨慕或留戀。
"長安宮阙九天上,此地曾經為近臣。
""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
"這類詩句在他集中屢見不鮮。
他羨慕謝安攜妓享樂的生活,也見于行動,流于歌詠。
至于沉迷酒杯,昏飲逃世,消極地感歎人生的詩篇詩句,為數更多,如《襄陽歌》、《春日醉起言志》,都是衆所周知的。
這些顯然更是他詩中消極的糟粕了。
第三節 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偉大的,也是最典型的。
他說自己的詩是"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嘯傲淩滄州"。
杜甫稱贊他的詩也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這種無比神奇的藝術魅力,确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特色。
他的詩歌,不僅具有最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還創造性地運用了一切浪漫主義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統一。
李白不是一個"萬事不關心"的詩人,相反,他似乎什麼都關心,很多生活他都體驗過,表現過。
盡管沒有一種生活能永遠使他滿足,但他那熾熱的感情,強烈的個性,在表現各種生活的詩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處處留下濃厚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
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他要控訴自己的冤曲,就說:"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他想念長安,就是:"狂風吹我心,西挂鹹陽樹。
"他登上太白峰,就讓"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他要飲酒,就有洛陽董糟丘"為餘天津橋南造酒樓"。
他悼念宣城善釀紀叟,就問:"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這種強烈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從藝術效果來說,有的地方使詩歌增加了一種排山倒海而來的氣勢,先聲奪人的力量;有的地方又讓人讀來感到熱情親切。
當然,這種主觀色彩,并不限于有"我"字的詩句和詩篇,例如在很多詩篇裡,魯仲連、嚴子陵、諸葛亮、謝安等人的名字,也往往被李白當作第一人稱的代用語,讓古人完全成為他的化身。
和上述特點相适應,他在感情的表達上不是掩抑收斂,而是噴薄而出,一瀉千裡。
當平常的語言不足以表達其激情時,他就用大膽的誇張;當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願望時,他就借助非現實的神話和種種奇麗驚人的幻想。
從前節中所引用的一些抒情詩裡,已經可以感覺到這種特點,用"抽刀斷水水更流",比喻"舉杯消愁愁更愁",本來是極度的誇張,卻讓人感到是最高的真實。
又如《秋浦歌》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借有形的發,突出無形的愁,誇張也極為大膽。
其他如《俠客行》:"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以五嶽為輕來誇張俠客然諾之重。
《箜篌謠》:"輕言托朋友,對面九疑峰。
"又用山峰來誇張朋友之間的隔膜與猜疑。
《北風行》裡"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大家都很熟悉,但這首詩結尾兩句:"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也同樣是驚心動魄的。
沒有黃河可塞這樣驚人的比喻,我們也就不會懂得陣亡士卒的妻子那種深刻絕望的悲哀。
大膽的誇張,永遠離不開驚人的想象。
這裡,我們還要着重介紹他那些最富于浪漫主義奇情壯采的山水詩,尤其是使李白獲得巨大聲譽的《蜀道難》: 噫,籲噓,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凫,開國何茫然。
爾來西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巅。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标,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萦岩巒。
扪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讒岩不可攀,但見悲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