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盛唐邊塞詩人

關燈
是寫封常清的一次西征。

    詩人極力渲染朔風夜吼,飛沙走石的自然環境,和來勢逼人的匈奴騎兵,有力地反襯出"漢家大将西出師"的聲威。

    "将軍金甲"三句更寫出軍情的緊急,軍紀的嚴明,用偶然聽到的"戈相撥"的聲音來寫大軍夜行,尤其富有極強的暗示力量,對照着前面敵人來勢洶洶的描寫,唐軍這樣不動聲色,更顯得猛悍精銳。

    "馬毛帶雪"三句寫塞上嚴寒,也顯出唐軍勇敢無畏的精神。

    詩裡雖然沒有寫戰鬥,但是上面這些描寫烘托卻已飽滿有力地顯出勝利的必然之勢。

    因此結尾三句預祝勝利的話就是畫龍點睛之筆。

    這篇詩所用的三句一轉韻的急促的節奏,和迅速變化的軍事情勢也配合得很好。

     《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也是寫唐軍出征的:"上将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這是白晝的出師,因此寫法也和前詩寫夜行軍不同。

    前詩是銜枚疾走,不聞人聲,極力渲染自然;這首詩卻極力渲染吹笛伐鼓,三軍大呼,讓軍隊聲威壓倒自然。

    不同的手法,卻表現出唐軍英勇無敵的共同精神面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以說是和前兩詩鼎足而三的傑作: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将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裡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首詩寫的是軍幕中的和平生活。

    一開始寫塞外八月飛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樹萬樹梨花作比喻,就給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的感覺。

    以下寫軍營的奇寒,寫冰天雪地的背景,寫餞别宴會上的急管繁弦,處處都在刻畫異鄉的浪漫氣氛,也顯示出客中送别的複雜心情。

    最後寫歸騎在雪滿天山的路上漸行漸遠地留下蹄印,更交織着詩人惜别和思鄉的心情。

    把依依送别的詩寫得這樣奇麗豪放,正是岑參浪漫樂觀的本色。

     岑參還有不少描繪西北邊塞奇異景色的詩篇。

    象《火山雲歌送别》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

    火雲滿天凝未開,飛鳥千裡不敢來",讀之好象炎熱逼人。

    《熱海行送崔侍禦還京》更充滿奇情異采: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

    海上衆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

    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

    ...... 這是少數民族的神話,經"好奇"的浪漫詩人加以渲染,更把我們帶進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新奇世界。

     他的詩歌中有關邊塞風習的描寫,也很引人注目。

    這裡軍營生活的環境是:"雨拂氈牆濕,風搖毳幕膻"(《首秋輪台》);将軍幕府中的奢華生活的陳設是:"暖屋繡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

    燈前侍婢瀉玉壺,金铛亂點野駝酥"(《玉門關蓋将軍歌》);這裡的歌舞宴會的情景是:"琵琶長笛齊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金叵羅"(《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曼臉嬌娥纖複濃,輕羅金縷花蔥茏。

    回裙轉袖若飛雪,左延右延生旋風"(《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延歌》)。

    這些都是習于中原生活的岑參眼中的新鮮事物。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詩中還反映了各族人之間互相來往,共同娛樂的動人情景:"軍中置酒夜撾鼓,錦筵紅燭月未午。

    花門将軍善胡歌,葉河蕃王能漢語"(《與獨孤漸道别長句兼呈嚴八侍禦》);"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将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趙将軍歌》)。

     岑參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後人傳誦的《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锺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事情很平凡,情意卻很深厚。

    但是,他的《發臨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詩: 聞說輪台路,年年見雪飛。

    春風曾不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更表現了他把國事放在首位的動人心情。

     安史亂後,他雖然也在《行軍二首》等個别詩篇中,發出了一些傷時憫亂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說的那些邊塞詩,就未免有些遜色了。

    他的《西蜀旅舍春歎寄朝中故人呈狄評事》詩說:"四海猶未安,一身無所适。

    自從兵戈動,遂覺天地窄。

    "這種心情也可以說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對安史之亂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岑參的詩歌,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征,這和高适是一緻的。

    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詩中那種對士卒的同情。

    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出身和早年經曆和高适不同。

     岑參的詩,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采瑰麗,熱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邊塞詩顯出奇情異采的藝術魅力。

    他的詩,形式相當豐富多樣,但最擅長七言歌行。

    有時兩句一轉,有時三句、四句一轉,不斷奔騰跳躍,處處形象豐滿。

    在他的名作《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等詩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學習。

     杜确《岑嘉州詩集序》說他的詩"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闾裡士庶,戎夷蠻貊,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