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園詩人

關燈
他捧到和李白、杜甫同樣高的地位,這顯然是極端錯誤的。

     當然,他後期的山水田園詩裡,也有少數詩篇,佛老消極思想流露得比較少,并且具有一定的活潑自然的生活氣息。

    例如《春中田園作》: 屋上春鸠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觇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

    臨觞忽不禦,惆怅遠行客。

     寫農民們心情愉快地迎接春天的欣欣向榮的氣象,是很動人的。

    其他如《山居秋暝》、《送梓州李使君》等,也是較有生氣的好詩。

     王維還寫過一些著名的贈别朋友的抒情絕句。

    例如以下兩首: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渭城曲》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送沈子福歸江東》 前一首被譜成《陽關三疊》的送行樂曲,早就成為衆所周知的名作。

    後一首把對朋友惜别的心情,比作遮攔不住的江南江北的春色,想象也非常新鮮。

    兩詩的思想感情也是健康自然的。

    《雲溪友議》記載盛唐音樂家李龜年在安史亂後流落江南所唱的"紅豆生南國"、"清風明月苦相思"兩首詩,也是王維寫愛情的名作。

     王維的詩在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

    從前面所舉的那些山水田園詩,我們可以看到他既能概括地寫雄奇壯闊的景物,又能細緻入微地刻畫自然事物的動态。

    正因為他觀察自然的藝術本領很高,所以他能夠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現他生活情趣的種種形象,構成獨到的意境。

    以《山居秋暝》這首名作為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裡,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聲音,浣紗歸來的女孩子們在竹林裡的笑聲,小漁船緩緩地穿過荷花的動态,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

    它好象一隻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又象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

    《東坡志林》說:"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

    "的确說出了王維山水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

    象"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間"(《淇上即事田園》),"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辋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等,取景上深具畫家構圖的匠心。

    而"開畦分白水,間柳發紅桃"(《春園即事》),"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木啭黃鹂"(《積雨辋川莊》)等,更表現了畫面色彩映襯的優美。

    他的詩既有陶詩渾融完整的意境,又有謝詩精工刻畫的描寫。

    語言也高度清新洗煉,樸素之中有潤澤華采。

    的确深得陶詩"清腴"的特色(沈德潛《說詩啐語》)。

     正因為他的山水詩在藝術上有這樣高的成就,所以在當時和後代取得了很高的聲譽,同時也産生了較大的消極影響。

     其他的山水田園詩人,成就都不夠高。

     儲光羲(707-760?)的田園詩,曾被人認為得陶詩之質樸,但這隻是看到他詩的表面。

    例如《田家即事》: 蒲葉日已長,杏花日已滋。

    老農要看此,貴不違天時。

    迎晨起飯牛,雙駕耕東甾。

    蚯蚓土中出,田烏随我飛。

    群合亂啄噪,嗷嗷如道饑。

    我心多恻隐,顧此兩傷悲。

    撥食與田烏,日暮空筐歸。

    親戚更相诮,我心終不移。

     詩的前半,的确寫得樸素真切,具有一定特色。

    但後段寫"撥食與田烏"的"恻隐"之心,卻很無聊。

    《田家雜興》八首,其中也有一些樸實可喜的片段,但是象"既念生子孫,方思廣田圃"等詩句,卻流露了相當庸俗的地主意識。

    倒是《釣魚灣》小詩還清新可喜。

     常建(708-765?)的山水詩藝術上比較完整,但意境非常孤僻。

    《題破山寺後禅院》是他的名作: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籁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其他詩如"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宿王昌齡隐處》),"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泊舟盱眙》),都是他的名句。

     祖詠(生卒年不詳)的山水田園詩,隻有《終南積雪》那首應試詩傳誦較廣。

    但從他的《清明宴司勳劉郎中别業》詩"田家複近臣,行樂不違親"等句,可以看出他們詩中所說的"田家",往往是住在農村的地方官僚。

    裴迪(生卒年不詳)和王維在辋川唱和的詩頗為人們所注意,但是除了"好閑早成性"(《漆園》)的思想和王維合拍而外,在藝術上就相形見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