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園詩人

關燈
的昂揚意氣,很有浪漫主義的氣息。

    《從軍行》、《燕支行》等詩也是有浪漫豪情的邊塞詩。

     他的名作《老将行》,寫一個自幼英勇、身經百戰、終于被統治者棄置不用的老将,當外族侵略的時候,又雄心勃勃地奉诏出征:"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勳。

    "詩中既表現了老将的令人感動的愛國精神,又指責了封建統治者對一個身經百戰的将軍的冷漠無情,抒發了他仕途失意的不滿。

     在《濟上四賢詠》裡,他贊揚了"少年曾任俠,晚節更為儒"的崔錄事,"使氣公卿座,論心遊俠揚"的成文學,和"著書盈萬言"、"飲水必清源"的鄭、霍二山人。

    他們都是"解印歸田裡"或"中年不得意"的有志之士,詩裡有意識地把他們正直高尚的形象和那些"幸有先人業,早蒙明主恩"的"翩翩繁華子"作對比,指谪了當時社會的不合理的一面。

    《寓言》二首也是這一類的詩。

     王維善于描寫自然景物的藝術才能,在前期的詩裡已經有了出色的表現。

    例如:"宛洛望不見,秋霖晦平陸。

    田父草際歸,村童雨中牧"(《宿鄭州》)。

    "天寒遠山淨,日暮長河急"(《齊州送祖三》)等詩句,或以素描見長,或以刻畫見工。

    特别是他的《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全篇氣勢流暢,"大漠"兩句寫景尤為壯麗。

    《出塞作》的"暮雲空碛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氣象也很開闊。

     王維後期的詩,主要是寫隐居終南、辋川的閑情逸緻的生活。

    例如: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雛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父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終南别業》 前詩所描繪的薄暮農村的景色氣氛,以及那種遊離于現實之外的優閑情調,都使我們很自然地聯想到王績的《野望》。

    後一首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兩句,曾經被人認為是最得理趣的名句,但這不過是他觀賞流水行雲時所流露出來的"萬事不關心"的生活情趣罷了。

     他後期詩中最為人們稱道的《辋川集》絕句,尤其值得我們注意: 新家孟城口,古木餘衰柳。

    來者複為難?空悲昔人有。

     --《孟城坳》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鹿柴》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裡館》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辛夷塢》 古人非傲吏,自阙經世務。

    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

     --《漆園》 象《鹿柴》這樣的詩,如果單獨地來看,所寫的空山中偶然聽到的人聲,深林裡偶然照到青苔上的一縷斜陽,的确能給人一種無比清幽的美感。

    《竹裡館》、《辛夷塢》也同樣寫得很幽美。

    但是,我們如果把"空山不見人"、"深林人不知"、"澗戶寂無人"等句聯系起來,就不能不驚訝詩人感情的幽冷和孤獨了。

    無怪胡應麟要說《辛夷塢》是"入禅"之作,"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薮》)了。

    至于《孟城坳》一首,從為辋川别墅過去的主人宋之問感歎,聯想到自己也不能和辋川山水同在,更表現了他這個莊園主人空虛沒落的心情。

    《漆園》一首中,他以自己亦官亦隐、"無可無不可"的蕭散優遊的自畫像來代替古人心目中的漆園傲吏的形象,思想也同樣是消極的。

    這些詩在藝術上的成功,并不能掩飾他思想上的嚴重缺點。

     王維後期的詩,在他詩集裡占有大半數的篇幅,他的山水田園的名篇如《田園東七首》、《過香積寺》、《鳥鳴澗》、《積雨辋川莊》等,都是歸隐以後的作品,都在閑靜孤寂的景物中流露了對現實非常冷漠的心情。

    至于《夏日青龍寺谒操禅師》、《谒睿上人》等充滿佛家空無寂滅的唯心哲理的詩篇,就更不必說了。

    但是,他後期這些幾乎和現實生活絕緣的、"萎弱少骨氣"的山水田園詩,卻因為和後代文人們的消極思想發生共鳴,受到許多文人無保留的贊美。

    有人甚至推尊他為"詩佛",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