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的小說

關燈
第一節 中國古代小說溯源 我國小說雖然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粗具規模,卻有一個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最早可以溯源到古代的神話和曆史傳說。

    神話故事以神為中心,曆史傳說雖然有現實人物為根據,也往往被塗上神異的色彩。

    它們是我國志怪小說的源頭。

    我國先秦古籍中保存神話最多的是《山海經》、《穆天子傳》中也有一些。

    魏晉志怪小說《神異經》、《十洲記》固是摹仿《山海經》,但如《漢武帝故事》、《漢武帝内傳》講武帝與西王母故事,則顯然是從《穆天子傳》中穆王"賓于西王母"的情節發展而來,這些都說明了這種淵源關系。

    另外,我國先秦史書如《左傳》、《國語》、《戰國策》等,都具體記述人物的言行,先秦子書如《論語》、《孟子》、《莊子》等,也雜有不少記事成分,寫出了一些思想家及其門徒的言論行動。

    它們都對魏晉以後記錄人物瑣事的小說有直接的啟發和影響。

     《莊子?外物篇》說:"飾小說以幹縣令,其于大達亦遠矣",是最早提到"小說"的,但這指的是一些不合大道的瑣屑之談,不是後來所說的小說。

    班固《漢書?藝文志》說:"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

    "此所指始近于小說。

    《漢書》曾獲錄小說家書十五種。

    一千三百八十篇,這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見于著錄的小說作品。

    這些書已大都散佚,隻《青史子》還殘存幾條遺文。

    十五家書中《封禅文說》以下六家據注文和著錄次序可以斷定是漢人作品,《伊尹說》以下九家雖然皆稱古人,但班固已多目為依托,大約也是漢人或其稍前時代人的作品。

    這些書中的一部分也不是小說,如《青史子》所存遺文便全是講禮的;不過其中一部分據注文推測,可能接近小說。

    如《虞初周說》的作者虞初是漢武帝時的方士,《待诏臣安成未央術》注引應劭曰:"道家也,好養生事,為未央之術。

    "方士好稱道方術靈異,未央術乃是神仙長生術。

    魏晉志怪小說多記方術、神仙之事,它們可能與之相近。

    除上述諸書外,漢代近似于小說的作品還有"雜史"一類。

    "雜史"中記載的人物、故事大都有史實作根據,寫法也與史傳相似,但往往加入了許多想象和附會成分,情節更為曲折,有此描寫也更細緻,頗富小說意味。

    如《吳越春秋》、《越絕書》記載伍子胥以及越王勾踐的故事,都很生動有趣。

     小說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繁盛。

    這時,寫作小說幾乎成為一種風氣,不僅作品的數量多,而且内容豐富,出現了前代所沒有的盛況。

    這個時期的小說,就其内容說,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談鬼神怪異的"志怪小說",一類是記錄人物轶聞瑣事的"轶事小說"。

     第二節 志怪小說 魏晉南北朝時期志怪小說的大量産生,是有其現實社會原因的。

    這首先是和當時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密切相關。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

    "這段論述很簡明扼要。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戰亂頻仍,宗教迷信思想最易傳播。

    腐朽的士族階級不敢正視現實,妄想羽化登仙,永世享樂,多信神仙道術之事;有的則信仰佛教,尋求精神的麻醉;而勞動人民渴求擺脫貧困、饑餓和死亡,在統治階級的愚弄下,也往往把尋求安甯、幸福和希望寄托于不現實的空中樓閣。

    社會上宗教迷信思想因之盛行,神鬼故事也就不斷産生。

    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廣大人民在極端困迫的生活裡,也運用各種方式向壓迫、剝削他們的反動統治階級展開了英勇的鬥争。

    他們常常把強烈的反抗意志和對理想的追求,通過大膽的幻想,借助于神鬼故事曲折地表現出來。

    志怪小說中有不少思想内容積極健康的作品,就是這些故事的記錄和加工。

     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數量很多。

    現在保存下來的完整與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種。

    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托名漢東方朔的《神異經》、《十洲記》,托名郭憲的《漢武洞冥記》,托名班固的《漢武帝故事》、《漢武帝内傳》,托名魏曹丕(一作張華)的《列異傳》,晉張華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遺記》,荀氏的《靈鬼志》,幹寶的《搜神記》,托名陶潛的《搜神後記》,宋王琰的《冥祥記》,劉義慶的《幽明錄》,梁吳均的《續齊諧記》,北齊顔之推的《冤魂志》等。

    幹寶《搜神記》成就最高,是這類小說的代表。

     志怪小說中有不小一部分是道士、佛徒自神其教的作品,即或是文人史家的著述也幾乎是抱着同樣的目的,如幹寶著《搜神記》便自言是為了"發明神道之不誣"。

    因之,其中不少作品或講神仙道術,或談巫鬼妖怪,或誇殊方異物,或言佛教靈異,目的都在證明神仙及幽冥世界的實有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