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北朝詩人

關燈
影響。

     謝朓的山水詩,也和謝靈運一樣,存在"有句無篇"的缺點。

    上面所舉的他在宣城所寫的佳句,多半就是從玉石雜陳的篇章中挑揀出來的。

    此外,他的《觀朝雨》、《答王世子》等篇,還明顯地存在着鐘嵘所說的"善自發端,而末篇多踬","意銳而才弱"的缺點。

     王闿運《八代詩選》選錄謝朓集中的新體詩共二十八首,說明他集中屬于永明體的篇章并不多。

    其中名篇如《入朝曲》: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飛甍夾馳道,垂楊蔭禦溝。

    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辀。

    納獻雲台表,功名良可收。

     這是他的《隋王鼓吹曲》十首之一,内容是歌頌建業京都的富麗氣象。

    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新體詩的特點是:力求平仄調協,音韻铿锵,詞采華麗,對仗工整。

    但是,他在聲律上還沒有完全避免沈約的"八病",如開頭兩句,就犯了"平頭"的聲病,正像沈約自己的詩也存在聲病一樣。

    他的新體詩中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模仿南朝樂府民歌的小詩: 夕殿下珠簾,流螢飛複息。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玉階怨》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王孫遊》 這些詩雖然寫的是貴族生活,和民歌内容有别。

    但語言精煉,情味隽永。

    藝術上比樂府民歌有所提高。

    謝朓的新體詩,對唐代律詩、絕句的形成是有影響的。

    嚴滄浪說:"謝朓之詩,已有全篇似唐人者",也主要是就他的新體詩說的。

     唐代一些著名詩人很重視謝朓的詩,李白更在詩中屢次稱引他的佳句。

     第四節 梁陳詩人和宮體詩 詩歌發展到梁陳時代,詩人和作品的數量愈來愈多,但是詩歌的内容卻愈來愈空虛堕落了。

     南朝詩人本來多半是生活在宮庭、貴族周圍的幫閑侍臣,他們詩歌的内容當然要受這種狹隘生活的限制,他們的興趣也不能不以君主貴族們的愛好為轉移。

    南朝君主貴族的生活非常荒淫放蕩,從宋廢帝、齊東昏侯到陳後主,都有許多生活醜史。

    幫閑的文人們也就不免要用詩歌辭賦來滿足他們荒淫享樂的要求。

    齊梁時代詩壇領袖人物沈約就寫過《夢見美人》、《六憶》、《攜手曲》、《夜夜曲》這類色情的作品。

    在這種情況下,文學的趨向腐化堕落已經成為必然了。

     梁簡文帝蕭綱更進一步提倡寫色情的詩。

    他自言:"餘七歲有詩癖,長而不倦。

    然傷于輕靡,時号'宮體'。

    "(《梁書?簡文帝紀》)"宮體"的名稱,就由此而來。

    蕭綱不僅帶頭寫《詠内人晝眠》、《美人晨妝》等等描摹色情的宮體詩,而且還提出公開的理論主張:"立身之道與文章異,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蕩。

    "(《與當陽公大心書》)在蕭綱的積極提倡之下,當時的宮庭文人瘐肩吾、庾信、徐摛、徐陵等就奉承他的旨意,大力扇揚宮體詩風。

    他們甚至還寫女人的衣領、繡鞋,寫枕、席、衾、帳等等卧具,滿足他們變态性心理的要求。

     在這種淫聲媚态的宮體詩盛行的時代,不僅建安詩人要受他們的排斥嘲笑(梁朝前期鐘嵘《詩品序》就指出許多貴族詩人"笑曹劉為古拙"),就是謝靈運的山水詩,也被有的文人認為是"酷不入情"(蕭子顯《南齊書?文學傳論》)。

    變态心理和低級趣味左右着詩壇,自梁到初唐,它的影響延續了一百多年。

     但是,梁陳時代也還有少數詩人寫出了少數内容比較健康的作品。

     江淹(444-505),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考城)人,曆仕宋、齊、梁三朝。

    他的詩善于模拟。

    著名的《雜體詩三十首》分别模拟了自漢至宋的三十個詩人的代表作。

    這些詩雖然缺乏藝術上的獨創性,卻頗能體會和表達不同詩人的風格的特征。

    如《劉太尉傷亂》,寫出了劉琨的愛國優憤。

    《陶征君田居》拟陶淵明的田園詩,其中"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

    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等詩句,深得陶詩的意境。

    因此,這首詩長期混在陶淵明詩集裡,連蘇轼這樣深愛陶詩的大詩人也沒有辨别出來。

    他還有《郊阮公詩十五首》,不僅風格近似阮籍,而且在表現阮籍身仕亂朝的矛盾痛苦中,也寄托了他自己身世之感。

     吳均(469-520),字叔癢,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西北)人。

    出身貧賤,詩文有清拔之氣。

    如《贈王桂陽》詩: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雲心,誰知負霜骨。

    弱幹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複明月? 這首詩表現寒賤之士的雄心和骨氣,構思很像左思的"郁郁澗底松"和陶淵明的"青松在東園"。

    他也學鮑照寫過《行路難》以及從軍出塞等類的七言、雜言樂府,但成就不高。

     何遜(?-518),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西)人。

    他的少數山水詩和抒情小詩,頗有謝朓的風緻。

    例如: 曆稔共追随,一旦辭群匹。

    複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

    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

     --《臨行與故遊贈别》 客心已百念,孤遊重千裡。

    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

     --《相送》 雖是平常留别朋友的詩,卻"情辭宛轉,淺語俱深"(沈德潛《古詩源》)。

    他也有一些寫景名句,如"岸花臨水發,江燕繞牆飛"(《贈諸遊舊》),"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與胡興安夜别》),"野岸平沙合,連山遠霧浮"(《慈姥矶》)等。

     陰铿(生卒年不詳),字子堅,是陳朝著名詩人。

    詩的風格近似何遼。

    例如: 夜江霧裡闊,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識火,驚凫但聽聲。

    勞者時歌榜,愁人數問更。

     --《五洲夜發》 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潮落猶如蓋,雲昏不作峰。

    遠戍惟聞鼓,寒山但見松。

    九十方稱半,歸途讵有蹤? --《晚出新亭》 何遜和陰铿都善寫新體詩,在斟酌音韻詞句上用過苦功。

    陰铿新體詩,尤近唐人律詩,上引後一首就是明證。

    所以杜甫自述作詩甘苦時曾說"頗學陰何苦用心"。

     第五節 庾信及北朝詩人 南北朝時代,傳統文學的中心在南朝。

    北朝除樂府民歌外,文人詩壇一直是比較荒涼的。

    北魏末至北齊時期,出現了号稱北朝三才的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