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北朝樂府民歌
關燈
小
中
大
南北朝樂府民歌是繼周民歌和漢樂府民歌之後以比較集中的方式出現的又一批人民口頭創作,是我國詩歌史上又一新的發展。
它不僅反映了新的社會現實,而且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一般說來,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
南北朝民歌雖是同一時代的産物,但由于南北的長期對峙,北朝又受鮮卑貴族統治,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風尚、自然環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調。
《樂府詩集》所謂"豔曲興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正扼要地說明了這種不同。
南歌的抒情長詩《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長詩《木蘭詩》,為這一時期民歌生色不少,《木蘭詩》尤為卓絕千古。
第一節 南朝樂府民歌 南朝樂府民歌,以《清商曲辭》中的"吳聲歌"和"西曲歌"為主,前者計三百二十六首,後者一百四十二首。
這些歌詞在内容上有一共同的特點,就是幾乎全是情歌,所謂"郎歌妙意曲,依亦吐芳詞"(《子夜歌》)。
這些情歌十之七八出自女子之口,且有妓女婢妾所作;其中某些情歌還含有較濃厚的色情成分和脂粉氣。
産生上述特點或者說局限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這些民歌并不是來自廣大的農村,而是以城市都邑為其策源地。
《宋書?樂志》說:"吳歌雜曲,并出江東,晉宋以來,稍有增廣。
"《樂府詩集》更指明"江東"即建業:"蓋自永嘉渡江之後,下及梁陳,鹹都建業,吳聲歌曲,起于此也。
"《樂府詩集》還說:"按西曲歌,出于荊、郢、樊、鄧之間。
"建業是當時的首都,荊、郢、樊、鄧也是當時的重鎮,商業都非常發達。
由此可見,這些民歌其實是"都市之歌"。
這也就規定了它的狹隘性,不能反映廣大農村的面貌,并難免有小市民的低級趣味。
。
梁裴子野《宋略》說當時"王侯将相,歌伎填室;鴻商富賈,舞女成群,競相誇大,互有争奪"。
當然還有為數更多的一般妓女,在上層社會這種聲色生活的影響下,更不能不增加南朝民歌的色情成分。
其次,也是由于統治階級有意識的采集。
南朝統治階級是腐朽透頂的土族地主,他們采集民歌,絲毫也沒有"觀風俗,知薄厚"的意味,而隻是按照他們的階級趣味、享樂要求,來加以選擇和集中。
他們不但愛好民間的風情小調,而且自己能唱,如《晉書?王恭傳》:"尚書令謝石,因醉為委巷之歌(《晉中興書》說"為吳歌")。
"又《南史?王儉傳》也有"褚彥回彈琵琶,王僧虔、柳世隆彈琴,沈文季歌子夜來"的記載。
在這種政治氣候下,凡有反抗性的民歌自然在排擯之列。
如《吳孫皓初童謠》:"甯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
甯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又如《将士謠》:"甯作五年徒,不逢王玄谟。
玄谟猶尚可,宗越更殺我。
"同是五言四句的民歌,但前者反抗皇帝的遷都,後者控訴将官的殘忍,所以他們便不愛聽。
這就是南朝民歌幾乎全是情歌的關鍵。
因此,我們對南朝民歌的看法要有區别,有批判。
既不能把它和來自廣大農村的漢民歌等量齊觀,也不能認為這就是南朝民歌的全部,更不能把一些色情作品或文人竄入的拟作看成是真正的民歌。
否則将造成錯覺、誤解。
盡管如此,但基本上南朝民歌還是現實主義的,因為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仍然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罪惡。
在愛情問題上,封建社會的罪惡之一,是戀愛不自由、婚姻不自由。
這在南朝民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強烈的反映。
這裡有失敗者的哀鳴,如《華山畿》: 懊惱不堪止。
上床解腰繩,自經屏風裡。
為什麼要上吊呢?《懊侬歌》回答了這一問題: 懊惱奈何許。
夜聞家中論,不得侬與汝! 按《子夜四時歌》:"冶遊步春露,豔覓同心郎。
"可見當時青年男女為了追求愛情幸福是曾經作過鬥争的。
他們不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自行結識。
但最後一關還是通不過,結果仍不免殉情。
但是,這裡也有勝利者的喜悅。
這類作品往往對愛情作赤裸裸的天真而大膽的抒寫,最能顯示出南朝情歌的特色。
如《讀曲歌》: 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
願得連冥不複曙,一年都一曉! 一種"相樂相得"的喜悅心情,真是躍然紙上。
徐陵曾襲用第一首作《烏栖曲》:"繡帳羅帷隐燈燭,一夜千年猶不足。
惟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争啼。
"便不及民歌的樸素而生動。
民歌說"打殺長鳴雞",不言"憎"而意自見。
從這首歌詞所表現的愛情來看,顯然,他們之間應該是一種自由結合,這類情歌正是對封建禮教的挑戰的産物。
封建社會的另一罪惡,是男女不平等。
這種現象在中上層社會、在大都市裡更加顯著。
因此在這些情歌中雖有少女們青春的歡笑,但更多的卻是對男子負心背約的猜疑和哀怨。
如: 淵冰三尺,素雪覆千裡。
我心如松柏,君情複何似? --《子夜冬歌》 侬作北辰星,千年無轉移。
歡行白日心,朝東暮複西! --《子夜歌》 我與歡相憐,約誓底言者?常歎負情人,郎今果成詐! --《懊侬歌》 從這些歌詞中,不僅可以看出女子的堅貞愛情,而且可以
它不僅反映了新的社會現實,而且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一般說來,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
南北朝民歌雖是同一時代的産物,但由于南北的長期對峙,北朝又受鮮卑貴族統治,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風尚、自然環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調。
《樂府詩集》所謂"豔曲興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正扼要地說明了這種不同。
南歌的抒情長詩《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長詩《木蘭詩》,為這一時期民歌生色不少,《木蘭詩》尤為卓絕千古。
第一節 南朝樂府民歌 南朝樂府民歌,以《清商曲辭》中的"吳聲歌"和"西曲歌"為主,前者計三百二十六首,後者一百四十二首。
這些歌詞在内容上有一共同的特點,就是幾乎全是情歌,所謂"郎歌妙意曲,依亦吐芳詞"(《子夜歌》)。
這些情歌十之七八出自女子之口,且有妓女婢妾所作;其中某些情歌還含有較濃厚的色情成分和脂粉氣。
産生上述特點或者說局限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這些民歌并不是來自廣大的農村,而是以城市都邑為其策源地。
《宋書?樂志》說:"吳歌雜曲,并出江東,晉宋以來,稍有增廣。
"《樂府詩集》更指明"江東"即建業:"蓋自永嘉渡江之後,下及梁陳,鹹都建業,吳聲歌曲,起于此也。
"《樂府詩集》還說:"按西曲歌,出于荊、郢、樊、鄧之間。
"建業是當時的首都,荊、郢、樊、鄧也是當時的重鎮,商業都非常發達。
由此可見,這些民歌其實是"都市之歌"。
這也就規定了它的狹隘性,不能反映廣大農村的面貌,并難免有小市民的低級趣味。
。
梁裴子野《宋略》說當時"王侯将相,歌伎填室;鴻商富賈,舞女成群,競相誇大,互有争奪"。
當然還有為數更多的一般妓女,在上層社會這種聲色生活的影響下,更不能不增加南朝民歌的色情成分。
其次,也是由于統治階級有意識的采集。
南朝統治階級是腐朽透頂的土族地主,他們采集民歌,絲毫也沒有"觀風俗,知薄厚"的意味,而隻是按照他們的階級趣味、享樂要求,來加以選擇和集中。
他們不但愛好民間的風情小調,而且自己能唱,如《晉書?王恭傳》:"尚書令謝石,因醉為委巷之歌(《晉中興書》說"為吳歌")。
"又《南史?王儉傳》也有"褚彥回彈琵琶,王僧虔、柳世隆彈琴,沈文季歌子夜來"的記載。
在這種政治氣候下,凡有反抗性的民歌自然在排擯之列。
如《吳孫皓初童謠》:"甯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
甯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又如《将士謠》:"甯作五年徒,不逢王玄谟。
玄谟猶尚可,宗越更殺我。
"同是五言四句的民歌,但前者反抗皇帝的遷都,後者控訴将官的殘忍,所以他們便不愛聽。
這就是南朝民歌幾乎全是情歌的關鍵。
因此,我們對南朝民歌的看法要有區别,有批判。
既不能把它和來自廣大農村的漢民歌等量齊觀,也不能認為這就是南朝民歌的全部,更不能把一些色情作品或文人竄入的拟作看成是真正的民歌。
否則将造成錯覺、誤解。
盡管如此,但基本上南朝民歌還是現實主義的,因為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仍然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罪惡。
在愛情問題上,封建社會的罪惡之一,是戀愛不自由、婚姻不自由。
這在南朝民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強烈的反映。
這裡有失敗者的哀鳴,如《華山畿》: 懊惱不堪止。
上床解腰繩,自經屏風裡。
為什麼要上吊呢?《懊侬歌》回答了這一問題: 懊惱奈何許。
夜聞家中論,不得侬與汝! 按《子夜四時歌》:"冶遊步春露,豔覓同心郎。
"可見當時青年男女為了追求愛情幸福是曾經作過鬥争的。
他們不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自行結識。
但最後一關還是通不過,結果仍不免殉情。
但是,這裡也有勝利者的喜悅。
這類作品往往對愛情作赤裸裸的天真而大膽的抒寫,最能顯示出南朝情歌的特色。
如《讀曲歌》: 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
願得連冥不複曙,一年都一曉! 一種"相樂相得"的喜悅心情,真是躍然紙上。
徐陵曾襲用第一首作《烏栖曲》:"繡帳羅帷隐燈燭,一夜千年猶不足。
惟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争啼。
"便不及民歌的樸素而生動。
民歌說"打殺長鳴雞",不言"憎"而意自見。
從這首歌詞所表現的愛情來看,顯然,他們之間應該是一種自由結合,這類情歌正是對封建禮教的挑戰的産物。
封建社會的另一罪惡,是男女不平等。
這種現象在中上層社會、在大都市裡更加顯著。
因此在這些情歌中雖有少女們青春的歡笑,但更多的卻是對男子負心背約的猜疑和哀怨。
如: 淵冰三尺,素雪覆千裡。
我心如松柏,君情複何似? --《子夜冬歌》 侬作北辰星,千年無轉移。
歡行白日心,朝東暮複西! --《子夜歌》 我與歡相憐,約誓底言者?常歎負情人,郎今果成詐! --《懊侬歌》 從這些歌詞中,不僅可以看出女子的堅貞愛情,而且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