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禦定佩文齋書畫譜>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佩文齋書畫譜目録
第七十七卷
曆代名人書跋八
宋蘇轼書水陸贊
宋蘇轼書遠景樓賦
宋蘇轼書寶月塔銘
宋蘇轼書蘭臯園記
宋蘇轼書富文忠公神道碑
宋蘇轼書桂酒頌
宋蘇轼書遠遊庵銘
宋蘇轼書趙德麟字說
宋蘇轼書歸去來辭
宋蘇轼書四達齋銘
宋蘇轼九歌卷真蹟
宋蘇轼書離騷九辨卷
宋蘇轼養老篇墨蹟
宋蘇轼書醉翁亭記
宋蘇轼書乳泉賦
宋蘇轼書寶繪堂記真蹟
宋蘇轼書黃樓賦
宋蘇轼書王仲儀哀辭
宋蘇轼書表忠觀碑
宋蘇轼行書表忠觀碑
宋蘇轼書羅池銘
宋蘇轼書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
宋蘇轼書乳母銘
宋蘇轼書赤璧賦
宋蘇轼書六觀樓讃
宋蘇轼書圓覺經十一偈後
宋蘇轼書多心經
宋蘇轼書金剛經
宋蘇轼書蔡州道中和子由雪詩
宋蘇轼自書所賦詩
宋蘇轼書對客醉眠詩
宋蘇轼書玉盤盂詩
宋蘇轼書張志和漁父詞大字
宋蘇轼書陶靖節詩
宋蘇轼書李杜諸公詩
宋蘇轼書平山堂詞
宋蘇轼大字書淵明飲酒詩
宋蘇轼書唐方幹詩卷
宋蘇轼書歐陽公鹎鵊詞
宋蘇轼草書端硯詩墨蹟
宋蘇轼書眉子石硯歌
宋蘇轼書羅池廟迎享送神詩
宋蘇轼書武昌西山贈鄧聖求詩蹟
宋蘇轼書醉翁操
宋蘇轼遺張平陽詩真蹟
宋蘇轼書連昌宮辭帖
宋蘇轼行書洋州園池詩
宋蘇轼行草定惠院海棠詩刻
宋蘇轼書黃州二詞
宋蘇轼書煙江疊嶂歌
宋蘇轼書煎茶聽琴詩
宋蘇轼大字卷
宋蘇轼小字兩軸
宋蘇轼真蹟
宋蘇轼臨锺繇書
宋蘇轼臨明遠帖
宋蘇轼書秦少遊龍井題名
宋蘇轼草書
宋蘇轼草書千文
宋蘇轼學士院批荅
宋蘇轼叙英皇事帖
宋蘇轼與李商老帖
宋蘇轼黃州寒食帖
宋蘇轼成都講堂畫像帖
宋蘇轼與蘇丞相頌五帖
宋蘇轼與德叟帖
宋蘇轼與佛印元師二帖
宋蘇轼與荊公帖
宋蘇轼與佛印帖
宋蘇轼與佛印書
宋蘇轼楚頌帖
宋蘇轼病眼帖
宋蘇轼惠州帖
宋蘇轼韓舍人勤禅師二帖
宋蘇轼五帖
宋蘇轼與治平二大士帖
宋蘇轼告史全節語帖
宋蘇轼馬劵帖
宋蘇轼黃柑帖
宋蘇轼海外帖
宋蘇轼墨蹟
宋蘇轍帖
宋蘇轍與順老帖
宋蘇轍荅曾君帖
宋蘇過帖
宋蘇過書黃山谷慈氏閣詩
宋黃庭堅小書爾雅
宋黃庭堅書踐阼篇
宋黃庭堅書範滂傳
宋黃庭堅書文賦
宋黃庭堅書長楊賦
宋黃庭堅書養正堂記幷魯侯帖
宋黃庭堅緑茹贊真蹟
宋黃庭堅書戒石銘
宋黃庭堅書狄梁公碑
宋黃庭堅書墨竹賦
宋黃庭堅書摩诘詩
宋黃庭堅草書漁父詞十五章
宋黃庭堅書香山七德舞
宋黃庭堅與楊君全詩帖真蹟
宋黃庭堅書唐人詩
宋黃庭堅書隂真君詩
宋黃庭堅草書秋浦歌
宋黃庭堅草書太白詩
宋黃庭堅草書文選後詩
宋黃庭堅書贈祖元師詩
宋黃庭堅書昌黎詩
宋黃庭堅書中興頌碑後詩
宋黃庭堅行書缺月挂踈桐詞
宋黃庭堅書東坡大江東去帖
宋黃庭堅書此君軒
宋黃庭堅書七祖山詩
宋黃庭堅行書遊青原山詩
宋黃庭堅書南華玉篇
宋黃庭堅書金剛經
宋黃庭堅書發願文
宋黃庭堅書楞嚴經真蹟
宋黃庭堅書頭陀贊
宋黃庭堅書布袋頌
宋黃庭堅行書七佛偈
宋黃庭堅行書黃龍晦堂和尚開堂疏
宋黃庭堅草書
宋黃庭堅草書千文
宋黃庭堅宜州帖
宋黃庭堅大字
宋黃庭堅伏波帖
宋黃庭堅贈筆工嚴永帖
宋黃庭堅與趙景道帖
宋黃庭堅食時五觀帖
宋秦觀草書帖
宋秦觀帖
宋王诜書
宋黃正叔書
宋鮮于侁帖
宋李康年篆心經
宋李康年篆
宋文勳篆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七
曆代名人書跋八
宋蘇轼書水陸贊
東坡此書圜勁成就所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恐不在會稽之筆而在東坡之手矣此數十行又兼董孝子碣禹廟詩之妙處士大夫多譏東坡用筆不合古法彼蓋不知古法從何出爾杜周雲三尺安出哉前王所是以為律後王所是以為令餘嘗以此論書而東坡絶倒也往時柳子厚劉禹錫譏評韓退之平淮西碑當時道聽途說者亦多以為然今日觀之果何如邪或雲東坡作戈多成病筆又腕着而筆卧故左秀而右枯此又見其管中窺豹不識大體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颦雖其病處乃自成妍今人未解愛敬此書遠付百年公論自出但恨封德彞輩無如許夀及見之耳餘書自不工而喜論書雖不能如經生輩左規右矩形容王氏獨得其義味
曠百世而與之友故作決定論耳【山谷集】
宋蘇轼書遠景樓賦
東坡書随大小真行皆有娬媚可喜處今俗子喜譏評東坡彼蓋用翰林侍書之繩墨尺度是豈知法之意哉餘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郁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山谷集】
宋蘇轼書寶月塔銘
塔銘小字如季海得意時書書字雖工拙在人要須年高手硬心意閑澹乃入微耳庭堅書【山谷集】
宋蘇轼書蘭臯園記
世傳蘭亭縱橫運用皆非人意所到故於右軍書中為第一然而能至此者特心手兩忘初未嘗經意是以僚之於丸秋之於弈輪扁斲輪庖丁解牛直以神遇而不以力緻也自非出於一時乘興淋漓醉笑間亦不複能爾故曰以瓦注者全以鈎注者巧以黃金注之則昏東坡此字其亦得之於是欤不然豈複度越常日之書遠甚也【姑溪集】
宋蘇轼書富文忠公神道碑
富文忠之使遼所謂肅肅王命仲山甫将之也蘇文忠之翰墨也所謂吉甫作誦穆如清風也大雅烝民茲可無媿富公孫樞密蘇公猶子侍郎皆題名卷末亦所謂臧孫有後於魯者嘉泰癸亥四月戊申【平園集】
宋蘇轼書桂酒頌
東坡自海南歸文章翰墨所謂毫髪無遺恨波瀾獨老成者桂酒頌其一也今閩浙川本皆以心服為心腹禦瘴為禦瘴輔安五藏為五神殆随手有所改定邪紹熙五年四月五日故人徐思叔赴曲江幕官攜以相示敬題其後他日或呈似韓使君刻石寘九成台銘之側亦奇事也周必大子充甫【平園集】
公之文宜作宋一經以傳無窮藏之名山副在京師顧乃書桂酒法刻寘羅浮鐵橋下以俟後之居夷者後公百年徐思叔以所藏酒頌示予相對歎息予性不善書故不複贊【止齋集】
宋蘇轼書遠遊庵銘
右吳子野遠遊庵銘廬陵鄉僧知顯頃在廣東得之富胥之家自雲傳授皆有據寶藏數十年淳熙丙午住通州琅山大病垂死囑其徒從餘易錢二十萬為塔費會病愈相訪前舉是說予笑曰與其死後求售孰如生前踐言既歸遂以為寄且謂人多指為贋公能識真不暗投矣然予亦未敢自信以贑兄書鑒極精走介求辨得報雲初看亦甚疑反複細觀乃大佳雖老少不同卻筆意嚴謹非名筆不能為然後可信不疑明年七月二日必大謹記【平園集】
宋蘇轼書趙德麟字說
趙德麟始以僚屬受知於蘇公今蘇集有倡醻字說與秋陽春色二賦世之賢德麟者以此雖然嘉佑元佑之蘇公孰不知趨而和之迨蘇公度嶺諸賢皆坐廢锢德麟與焉而猶卷卷於片文遺墨之是寶於是有以知德麟之所存者遠矣予歸自谪所今安德節度趙公之子與洸武叔攜字說真蹟相眎安德以儒科發身器周才裕而局不得施而有子是紹茲其為麟不已多乎嗚呼武叔其尚勉之哉【鶴山集】
宋蘇轼書歸去來辭
東坡谪嶺南故舊少通問者在蜀惟巢元修在吳則僧契順皆徒步萬裡訪之於荒陬絶徼之外元修以是登名青史号稱卓行契順亦托此以傳真可敬哉契順之言曰惟無所求故來惠州蓋有求則有欲有欲則失其本心是非颠倒有不自知者世之小人疾視君子至欲擠之死者豈皆其本心正坐有欲故爾趙公珍藏此帖間出以示人所補多矣己卯歲除前十日書於南昌郡齋【西山集】
宋蘇轼書四達齋銘
東坡先生人中麟鳳也其文似戰國策間之以談道如莊周其詩似李太白而輔之以名理似樂天其書似顔魯公而飛揚韻勝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竊嘗以為書仙屹然屓贔巨鳌之欲前軒然飛動大鵬之孤骞很石當道長松臨淵其嚴勁之象雄渾之狀大臣正色一不可屈檩然如見其叱希烈而诮祿山也千石之鐘萬石之虡铿鈜鍧俨然如見其宮廟之懸也如偃而複植如堕而反妍秋風水波春山雲煙此猶可略而言至於字外匠成風之妙筆端透具眼之禅蓋不可得而傳也觀其胷中空洞無物亦如此齋廓焉四達獨有忠義數百年之氣象引筆着紙與心俱化不自知其所以然而然豈非得古人之大全也邪【趙秉文滏水集】
宋蘇轼九歌卷真蹟
東坡先生書楚辭乃黃州時書世人多購晩年書先生晩年字書老勁雄放元豐中作字華麗工妙後生不見前作往往便謂贋本先生昔與猶子書論作文敎其師法應制時文章且曰至於書字亦然也松年自蚤歲尊慕先生家藏先生之文甚富近年購先生之書尤多獨此乃先生舊所書耳信可寶也宣和四年二月初八劉沔書【珊瑚網】
宋蘇轼書離騷九辨卷
東坡先生中年愛用宣城諸葛豐雞毛筆故字畫稍加肥壯晩歲自儋州回挾大海風濤之氣作字如古槎怪石如怒龍噴浪奇鬼搏人書家不可及也郭畀拜觀於靈寺【續書畫題跋記】
山谷雲坡書中年圓勁而有韻大似徐會稽至於老大精神可與顔魯公楊少師方駕觀此帖者當有味其言雲泰定丁卯端陽日高郵龔璛子敬甫書於甫裡書堂之西序【同上】
宋蘇轼養老篇墨蹟
坡翁此卷筆意似徐季海尤覺天真爛熳也癸醜中同王學耕觀於徐良夫之耕漁軒倪瓒【雲林遺集】
宋蘇轼書醉翁亭記
此宋學士蘇公東坡之筆趙子固家藏舊物也今為伯田馮先生所得餘在京時嘗見此卷於高仁卿家前後有子固印識今業已乏想為俗工裁去讵謂神物而災亦見侵如是然而字畫未損猶幸甚耳夫有志於法書者心力已竭而不能進見古名書則長一倍餘見此豈止一倍而已不識伯田之所自得又幾何元貞二年四月一日持來求跋?為書之吳興趙孟頫【珊瑚網】新鄭公家藏蘇書醉翁亭記今刻之石結法遒美氣韻生動極有旭素屋漏痕意第不類蘇長公餘見蘇行草不少唯渴筆一二得似耳正書遂無豪髪且公此書既不登石不應複用前跋豈公沒後有王逸老者居恒欲出懷素上乃其筆邪或南渡諸公如陸務觀張溫甫輩覩琅邪石刻戲書之邪又念三君不辦此妙境令人怳怳跋尾趙吳興小愞慢而疎不應稱宋及趙子固并沈啓南吳原博跋恐亦未為真耳區區不能随人悲笑因記於此以俟夫識者【弇州山人藁】
宋蘇轼書乳泉賦
蘇長公以紹聖四年丁醜二月責授瓊州别駕安置儋州六月渡海七月十三日至儋僑寄城南隣於天慶觀觀有乳泉故公為援筆賦此元符三年庚辰公居儋已四年會正月佑陵登極大赦天下五月移公廉州六月還瓊複渡海至廉七月又以皇長子生國有大慶遷舒州團練副使量移永州八月終方自廉啟行賦後題雲庚辰歲七月十三日書則正在廉時也十一月行至英州又複朝奉郎提舉成都府玉泉觀任便而居公遂度嶺南還明年為建中靖國元年辛巳五月至毘陵六月因疾告老以本官緻仕七月二十八日遂薨公之書是賦時年已六十有五距其薨僅隔一歲實為晩年之筆李侍郎微之謂其筆老墨秀挾海上風濤之氣當為海内蘇書第一誠知言也哉濂嘗見漳水郦元璵跋公眉子石硯歌四十五字斷簡謂日百閱而弗之厭使其見此吾知其必日百拜而不止也然公之薨未幾辭翰皆為世大禁而狗鼠之徒如霍漢英輩猶鳴吠不已磨剗焚?無所不用其極而斯卷無纎豪不完豈公妙墨所在或有鬼物呵護之邪【宋學士集】
宋蘇轼書寶繪堂記真蹟
蘇長公翰墨餘夙好之但聞即往請閱此卷十年前在都下觀於雲村之寓予凂朱翼雲圖之不得故嘗想之不意過石田見卷在幾格間取觀之則長公書寶繪堂記也甚怪之問其所從來石田曰乃崑山龍白泉之子頃攜來欲售人者予遂購之可謂與長公有翰墨緣矣石田所得長公遠景樓賦一卷明古所有長公書二卷一卷醉翁操一卷與李商老帖又有手劄二紙幷餘家舊藏長公書養生論一卷較量相賞惟此卷為尤也友人邵二泉欲鈎此卷刻石流傳予已雙鈎将半誰虞北行王事靡盬世寶不與世共之終玷缺也及還家明古乞書遂摹此記與之後明古深愛此卷将燕文貴山水一幅徐會稽禹廟詩一卷與餘易之餘固不允石田雲豈不觀卷中煙雲之過眼餘一笑而易之故識其尾如此癸醜四月六日延陵吳寛【匏翁家藏集】
宋蘇轼書黃樓賦
此蘇子由所作黃樓賦而其兄子瞻所書也石刻在徐州為方柱周遭書之其後磨滅一面其首相接處複失其半行遂不全相傳為雷所擊耳【匏翁家藏集】
宋蘇轼書王仲儀哀辭
長公王仲儀哀辭淡黃绫界蘭亭行書前題武寜軍節度推官蘇某體度莊安氣象雍裕中和大成書之聖者也【祝氏集略】
宋蘇轼書表忠觀碑
表忠觀碑蘇文忠公撰幷書結法不能如羅池老筆亦自婉潤可愛銘詞是蘇詩之佳者餘嘗怪錢氏起羣盜非有大功德於民而能制一方傳數世穹爵崇奉迨於大明爝火自若納叛之後圭組映帶者又百餘年久而人思之何也武肅王初有國将築宮望氣者言因故府大之不過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肅笑曰世有千年而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為遂弗改此其智有足多者五代史故歐陽氏怼筆未盡徵也【弇州山人藁】
宋蘇轼行書表忠觀碑
蘇文忠公故有書表忠觀碑劈窠大字者行於世今陳于吉士複出所?文忠行書碑文示予字僅拇指大視前書若别開一境者谛視之此特以行草故?筆少耳其姿态骨力以絶去排束轉自神駿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