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禦定佩文齋書畫譜>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佩文齋書畫譜目録
第七十六卷
曆代名人書跋七
宋趙普書
宋徐铉書雙溪院記
宋徐铉篆項王亭賦
宋徐铉摹峄山碑
宋徐铉篆書千文
宋袁正已書摩利支天經隂符經
宋尹熙古書汾隂壇頌
宋張仁願書唐憲宗廟碑
宋張仁願書後周太祖廟碑
宋孫崇望書嵩嶽廟碑
宋李建中書千文
宋李建中和馬侯詩帖
宋李建中帖
宋李建中六帖
宋李建中書
宋蘇易簡臨蘭亭序詩
宋楊億書
宋楊億書玉溪生詩
宋楊億書遺教經
宋李宗谔書
宋郭忠恕小字說文字源
宋郭忠恕書隂符經
宋郭忠恕文宣王廟記
宋郭忠恕高祖廟碑
宋郭忠恕三體隂符經
宋章得象書遺教經
宋周越書王龍圖柳枝辭後
宋周越帖
宋石延年書筆
宋石延年書籌筆驿詩
宋石延年詩帖
宋石延年楷書古松詩
宋石延年帖
宋種放墨蹟
宋林逋與通判帖
宋林逋帖
宋林逋二帖
宋林逋手書雜詩
宋彭太素行書等覺院記
宋吳郢書大相國寺碑銘
宋杜衍墨蹟
宋杜衍草書
宋杜衍與歐陽文忠公帖
宋杜衍詩帖
宋杜衍草書帖
宋晏殊二帖
宋宋绶楷書千文
宋韓琦與歐陽文忠公帖
宋韓琦書義鹘行後
宋韓琦書北嶽廟碑
宋範仲淹書伯夷頌
宋範仲淹書道服贊
宋範仲淹與朱校理手帖
宋範仲淹荅翰長學士帖
宋範仲淹許下帖
宋範仲淹與尹舍人帖
宋範仲淹手墨
宋範純仁與司馬溫公手簡
宋富弼與王龍圖帖後
宋富弼十二帖
宋文彥博真蹟
宋文彥博三帖
宋薛奎詩帖
宋歐陽修帖
宋歐陽修與挺之郎中帖
宋歐陽修書
宋歐陽修集古録序真蹟
宋歐陽修集古録跋
宋歐陽修九帖
宋歐陽修墨蹟
宋歐陽修詩帖
宋歐陽修二小帖
宋宋祁墨蹟
宋邵雍書逢春詩
宋邵雍手寫陶靖節詩
宋蘇舜欽寶奎殿頌帖
宋蘇舜欽四時歌真蹟
宋蘇舜欽詩帖
宋蘇舜欽二詩真蹟
宋蘇舜欽臨懷素自叙帖
宋蘇舜欽留别王原叔古詩帖
宋蘇舜欽草書杜詩真蹟
宋蘇舜元草書
宋蘇舜元帖
宋蘇舜元二帖
宋江休複墨蹟
宋梅聖俞真蹟
宋蘇洵與孫叔靜帖
宋慎東美帖
宋李唐卿篆千文
宋蔡襄書集古録序
宋蔡襄書茶録
宋蔡襄書牡丹記
宋蔡襄書海會寺記
宋蔡襄飛白書
宋蔡襄書賦
宋蔡襄草書
宋蔡襄書隴西王碑
宋蔡襄獻夀儀帖
宋蔡襄書前出塞詩
宋蔡襄臨真草千文
宋蔡襄書哀冊
宋蔡襄書唐人詩帖
宋蔡襄荔枝帖
宋蔡襄白蓮帖
宋蔡襄謝賜禦書詩真蹟
宋蔡襄書蹟
宋蔡襄書柳子厚吐谷渾詞
宋蔡襄書杭州府治記
宋蔡襄書寒蟬賦
宋蔡襄萬安橋記
宋蔡襄書晝錦堂記
宋蔡襄真書有美堂記
宋蔡襄秋暑帖
宋蔡襄草書二帖
宋趙拚帖
宋趙拚遺帖
宋司馬光帖
宋司馬光隸書
宋司馬光與邢和叔帖
宋司馬光與範忠宣帖
宋王安石二帖
宋王安石帖
宋王安石手書
宋王安石詩刻
宋王安石書金剛經
宋王安石正書楞嚴經要旨
宋王雱書
宋曾鞏帖
宋文同草書
宋文同草書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宋蘇頌臨閣帖
宋錢公輔書遺教經
宋唐垧帖
宋锺離景伯小字千文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六
曆代名人書跋七
宋趙普書
蕭相國守關中因鮑生說遣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漢王大說當楚漢相距京索間高帝方暴衣露蓋有疑蕭公心故忻其此舉若夫我藝祖太宗則不然聖度弘廓任賢弗疑佐命之臣類以功名寵祿始終而忠獻王梁楹丕基為國宗臣雍熙中四方底定久矣承平之際偃息近藩豈複見疑而因婦子取信以自明哉其遣夫人朝京師賀誕節蓋忠順之至誠見於禮非謂位高多懼而然也至其家問中?撝審細字畫謹嚴又以見王之克勤小物如此政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黃伯思謹書【東觀餘論】
宋徐铉書雙溪院記
右雙溪院記徐铉書铉與其弟锴皆能八分小篆而筆
法頗少力其在江南皆以文翰知名号二徐為學者所宗蓋五代幹戈之亂儒學道喪而二君能自奮然為當時名臣而中國既苦於兵四方僭僞割裂皆褊廹擾攘不暇獨江南麤有文物而二君者優遊其間及宋興違命侯來朝二徐得為王臣中朝人士皆傾慕其風采蓋亦有以過人者故特録其書爾若小篆則與铉同時有王文秉者其筆甚精勁然其人無足稱也治平元年上元日書【集古録】
宋徐铉篆項王亭賦
舊見岸老筆誕載騎省□匾之說近有敷原王季中彥良實襄敏諸孫餘及見其暮年嘗問古人篆字真蹟何以無燥筆季中笑曰罕有問及此者蓋古人力在不盡用筆力今人以筆為力或燒筆使秃而用之移筆則墨已燥以今觀此軸信然子孫非不甚工惜其自壞家法反以端直安售一時後進競仿之古意顧盡但可為知者道耳【攻媿集】
騎省自言晚乃得□匾法今觀此卷縱橫放逸無豪發姿媚意态其為老筆無疑淳熙辛醜仲冬乙酉新安朱熹觀汪伯時所藏於西安浮石舟中【朱子文集】
宋徐铉摹峄山碑
歐陽公謂峄山無此碑觀杜子美贈李潮詩則歐陽公之前無此碑已久新齋李公嘗以摸本刻於金陵郡學其石今亦弗存此是徐鼎臣摸刻舊本可寶也【黃文獻公集】
昔賢評徐散騎有字學而書法不能工今所橅斯相峄山碑僅得其狀耳求所謂殘雪滴溜鴻鹄羣遊之妙徒想像於荒煙榛草間重以增慨【弇州山人藁】
宋徐铉篆書千文
此宋右散騎常侍邠州行軍司馬徐铉鼎臣篆書千文宋夀皇以賜魏仆射?者後有諸名賢題跋按騎省篆法朱長文肩之妙品以為能繼李秘監絶學於喪亂之餘其行筆點畫皆精嚴有法度今此千文雖未敢謂得岐陽峄山之秘而螺匾隐然文武兼濟其為真蹟無疑獨壽皇稱賜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杞而系載淳熙考之杞以乾道二年十二月拜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三年十一月而罷八年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明年為淳熙改元以後固無所謂左仆射而?於其時已卒未嘗為左仆射也得非好事者為畫蛇之足邪老謬多遺忘聊記所聞於後俟真賞者鑒定焉【弇州續藁】
宋袁正己書摩利支天經隂符經
袁正已所書摩利支天及隂符經立於乾德在亰兆國學以太學刻二教之經不必論宋初文字徐以篆夢英以雜體袁正已以楷皆得郭忠恕之一端而此袁得意之作古淡閑雅尚有李氏之遺風焉蔡襄稍為變調繼以蘇黃各出新意陵夷至於颠老古法埽地盡矣餘於宋初猶有取焉爾【墨林快事】
宋尹熙古書汾隂壇頌
漢武帝封泰山還祀汾隂何所取義而唐玄宋真皆因之良可笑也頌文為王文貞旦撰亦天書之緒談耳尹熙古者書院待诏差有聖教筆而不能免通微院體聊為志之【弇州續藁】
宋張仁願書唐憲宗廟碑
憲宗陵廟葺於開寶六年其撰者為宗正丞趙某書者為待诏張仁願俱沓拖不足觀當是時藝祖方經營海内祀典之不遑而首注心於憲宗者蓋深有感於帝之威略與藩鎮之橫而趙韓王之說所由進也天下從此定矣【弇州續藁】
宋張仁願書後周太祖廟碑
後周太祖廟碑蓋宇文氏也其文與書亦出趙寜張仁願書行筆殊草草意小勝耳丹石之不能謹嚴始自李太和濫觞於仁願至二米極矣故志之【弇州續藁】
宋孫崇望書嵩嶽廟碑
右嵩嶽中天王廟碑盧崖州撰有唐季衰薾之風孫崇望蓋以書待诏者運筆固圓熟毋乃通微院體之遺邪【弇州續藁】
宋李建中書千文
西台書世不多見此卷千文結體遒媚行筆醇古存風骨於肥厚之内按黃文節公庭堅評西台書肥不剩肉如美女豐肌而神氣清秀又謂其字中有筆如禅家句中有律今觀此書信不誣也惟是題名爲隐語或以為疑然宋元題識數人皆極稱賞而所謂柱史裔孫者固寓李姓其間也此其事雖不可考要之為西台書無疑其中殷敬匡恒字皆有阙筆蓋翼宜藝真四廟諱也建中真宗時人故所諱止此然玄朗字真廟以之事神尤所深禁而不避者蓋祥符五年始上聖祖尊号诏天下不得斥犯二字而此景德二年書實前五年也鄒君光懋世寶此卷餘借留齋中數月因題而歸之【甫田集】
宋李建中和馬侯詩帖
姑蘇名士朱長文謂唐書餘學廢墜非也時人作字尚不苟特氣體少卑薾耳李西台獨能拔乎其萃是以古今貴之熙豐以後學者争言道德性命之理翰墨一藝固在所忽躐等淩節豈惟筆法之絶乎此可與善學下惠者道而難與失步邯鄲者論也淳熙丙午七月一日孟享緻齋東裡周必大題【平園集】
宋李建中帖
嘉佑三年三月晦日和叔攜以過餘因得覽之不能釋手嗟今之人清尚如西台君者何少也遂書其後而還之【歐陽文忠公集】
西台本學王大令書而拘攣若此猶韓非之學黃老李斯之師荀卿也然餘觀筆勢尚有先賢風氣固自佳【東觀餘論】
西台書在當時為有法要不可與唐中葉以前筆迹同日而語也細觀此帖亦未見如延之所雲也新安朱熹仲晦父【朱子文集】
涪翁稱西台書出羣拔萃肥不剩肉如美女豐肌而神氣清秀但恨摹手失其筆意耳今獲觀此真迹而窺見其筆意寜複有涪翁之遺恨乎【黃文獻公集】
西台書今存者少匏庵出示此帖清麗圓熟姿态橫生可謂深得二王筆法者而或者猶病其稍肥吾以為不然東坡雲短長肥痩各有态玉環飛燕誰敢憎【震澤集】
宋李建中六帖
予近得華山圖題曰崧高維嶽歐陽公所記清神之洞及李西台隐居之地在焉軸尾載西台蔔築始末甚詳此帖出於西台逸筆無可疑者前史官文及翁書【珊瑚網】
西台書三十年前極罕得見近數數見之大槩雄實笃厚如其人涪翁傷肥之論無乃太嚴此六帖信意行筆天真爛熳尤可愛世謂平園攻媿後村不善書辄欲評書予之謂欤杭仇遠【同上】
李西台書與林和靖絶相類涪翁評之謂西台傷肥和靖傷瘦和靖清枯之士也痩之傷為不誣西台之書類其為人典重溫潤何肥之傷也哉莒溪唐氏易安室所藏凡六帖觀者自能評之當以餘言為然時至正二十五年夏六月朔會稽抱遺老人楊維祯在雲間草玄閣試老陸鐵穎書【東維子集】
宋李建中書
唐詩文體凡屢變晚季遂不逮惟書字迄三百年猶有貞觀永徽以來風骨氣韻李西台雖在宋初實唐人書法之終也過此則益變而下矣乃知古人法度能世守之未有不善者筆劄細事爾可以考世變焉【吳師道禮部集】
宋蘇易簡臨蘭亭序詩
有若象夫子尚興阙裡門虎贲狀蔡邕猶旁文舉樽昭陵目一閉真迹不複存予今獲此本亦可比璵璠翰林學士承旨中書舍人蘇易簡於玉堂北軒題【平園集】蘇易簡題蘭亭軸詩以其官考之當淳化二三年或四年中距今淳熙五年十月始一百九十年翰林學士中奉大夫周必大題於行在玉堂之東軒【同上】
宋楊億書
楊文公相去未久而筆迹巳難得其為人貴重如此豈以斯人之風流不可複見故邪元豐戊午四月十六日題【東坡集】
宋楊億書玉溪生詩
此吾鄉文公書也國朝南方人物之盛自浦城始浦城人物之盛自文莊公及公始當鹹平景德間公之文章擅天下然使其所立獨以詞翰名則不過與騷人墨客角逐争後先爾惟其清忠大節凜凜弗渝不義富貴視猶涕唾此所以屹然為世之郛郭也欤德秀生晚恨未識公蓬藋之居距公故第不數裡蓋嘗徘徊終日想公遺風而不得見今乃從公之孫零陵史君獲觀其真蹟斯亦幸矣嗚呼前輩之典刑日遠鄉邦人物既寥寥其可數而楊氏之後如史君者複幾人其不可歎也夫其可不更相勉勵也夫【西山集】
宋楊億書遺教經
了翁自結發遊聖人之門窮益深測益遠今發星星矣大懼年數之不足其於他道蓋未暇及也今伏觀内翰文公手書遺教經歎先賢餘力所及猶若此謹拜手書於下方【鶴山集】
宋李宗谔書
昌武筆畫遒峻蓋欲自成一家宜其見稱於當時也修覽其書知此道寂寞久矣向時蘇梅二子以天下兩窮人主張斯道一時士人傾想其風采奔走不暇自其淪亡遂無複繼者豈孟子所謂折枝之易第不為耶覽李翰林詩筆見故時朝廷儒學侍從之臣未嘗不以篇章翰?為樂也【歐陽文忠公集】
宋郭忠恕小字說文字源
右小字說文字源郭忠恕書忠恕者五代漢周之際為湘隂公從事及事皇朝其事見實録頗奇怪世人但知有小篆而不知其楷法尤精然其楷字亦不見刻石者蓋惟有此耳故尤可惜也五代幹戈之際學校廢是謂君子道消之時然猶有如忠恕者國家為國百年天下無事儒學盛矣獨於字書忽廢幾於中絶今求如忠恕小楷不可得也故餘每與君谟歎息於此也石在徐州嘉佑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書【集古録】
宋郭忠恕書隂符經
右隂符經郭忠恕書篆法自唐李陽冰後未有臻於斯者近時頗有學者曾未得其髣髴也實録言忠恕死時甚怪豈亦異人乎其楷書尤精也嘉佑六年九月十五日宴後歇泊假偶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