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中國科學

關燈
己,而外務于物,則不簡。

    因物而變,則無不易。

    自石器而鐵器、而銅器、而電器,器物變,斯人生亦随而變,則人文随自然化。

    而凡諸器物,又務求其反自然,機械化。

    則器物日變日新,自然已不自然,則又烏得有人文。

    凡其為人文者,盡屬不自然,則日變日新,又烏見其所底止。

     中國人文言孝,則天之命,父頑母嚚則亦天之命。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

    "但天未嘗同生此德于孔子之父與母。

    故天命不易知。

    舜之孝,亦天生此性此德于舜而已。

    舜之因于父頑母嚚而益見舜之孝,則其父之頑母之嚚或亦因其所遭遇而益見其頑嚚。

    孔子曰性相近,習相遠。

    習則多因遭遇來。

    如孔子生亂世,亦因世亂而益見其聖德。

    今人則謂此為環境,人則随環境而變。

    此猶謂人文随自然變。

    中國人之人文理想,則謂任何環境中,各可保有其理想之一己,故曰:"君子無入而不自得。

    "以舜之父母而成舜之孝,以孔子之亂世而成孔子之聖,環境各不同,此即天命,即自然。

    而各可保有其理想之一己,此亦天命,亦自然。

    而人文精神乃寓其内,遂使人文理想日新月異,悠久而不息,廣大而無疆。

     今人則務求改造環境。

    較易改者,惟身外之物。

    乃有電燈、有自來水、有輪船、有火車。

    而不易改者,則惟各有其己之人。

    父母不易改,則可不孝。

    夫婦不易改,則可離婚。

    人與人之相處不易改,則曰自由平等獨立。

    國與國之交際不易改,則飛機、大炮、坦克、潛艇之外,又繼之以核子武器。

    劉向《說苑·指武篇》謂:"凡武之興,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後加誅。

    "此則今日西方之尚武力以征服他人,乃為人文之化其力不足之故,此亦若為可諒矣。

    然而中國人謂天之大德曰生,今則變成天之大德曰殺,此則異于中國人文之所理想遠矣。

    西方之自然科學亦異于中國之所謂自然。

    中國人主從自然中演化出人文,又求人文回歸于自然。

    而西方科學,則實為利用自然而反自然。

    但西方近代人文則主要從科學來。

    故中國科學乃受限于人文,而人文為主。

    西方人文則受限于科學,而科學為主。

    此則雙方文化之大相異處。

     今人又好用文化二字,乃從中國古語人文化成來。

    如電燈、自來水、火車、輪船,乃物變,非人文之化,則就中國觀念言,不得謂之是文化。

    如舜之大孝,而此下遂有百孝圖。

    如孔子之至聖,而此下遂有儒林傳道學傳。

    此始是中國人所謂之文化。

    自修身齊家而治國平天下,此亦中國人所謂之文化。

    即是人生的花樣多了,而化成那局面。

    器物的花樣多了,亦能化出新局面,但于人文理想,則或反有害而無利。

    孔子之稱為怪力亂神者,大體怪力亂三字,西方科學多有近之。

    神之一字,則西方宗教近之,但皆非中國所謂之人文。

     司馬遷言:"明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神屬天,文屬人。

    但人文通于自然,則人文中亦可有神,甚至禽獸草木無生物中亦皆可有神。

    此諸神則皆由人文化成,此乃人文中之神。

    故中國神字亦必明其天人之際。

    孔子敬鬼神而遠之,此神乃屬人文之神,非怪力亂神之神。

    敬而遠之,則亦所以教人明天人之際也。

    而古今之變,則主要仍屬人文之變。

    非如西方之變,多屬科學之征服自然來。

    西方科學之變,至于近代,亦可謂已出神而入化。

    但此一種神,乃子所不語怪力亂神之神,與中國人文化成之神又不同,此亦當辨。

     竊謂中國學問尚通。

    今日而言通學,則莫如文化學。

    當通各國之人文,會通和合,以求歸一,斯為文化學。

    今人率好言文化,但未有一門文化學。

    惟中國人為學,雖無此名,而已有其實。

    如入國問俗,即問其文化也。

    一國有一國之俗,斯即一國有一國之文化。

    孔子曰:"齊一變,至于魯。

    魯一變,至于道。

    "此即孔子當時之比較文化學。

    今試問,當今之世,孰為齊?孰為魯?又如何而始為道?此非當前一最大見識最大學問乎?最近一百年來之一部中國近代史,先主學德國與日本,次主學英法,最後則或主學美,或主學蘇,成為一大争論。

    實則仍然是孔子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之意見與路向。

    不知孔子生今日,究當作如何主張。

    孔子不複生,則國人當自勉其學矣。

     中國言雅俗,此亦人文一大問題,亦即文化一大問題。

    俗則僅限于一地,雅則可通之四方。

    今日國人分主美蘇之争,實仍是雅俗之争。

    究是民主政治可以通行于全世界,抑共産主義可以通行于全世界?孰為道,孰為非道?此即中國古人雅俗之争,亦即孔子當時齊魯道三階層之辨。

    今日國人依西方言文學,則尚俗不尚雅。

    但言政治,則又要雅不要俗。

    其實西方政治無論言民主,或言共産,皆主多數,實亦皆主俗不主雅。

    此見今日國人古今中外之争,實亦并無一共同之尺度。

     如言民主政治,必重選舉,義近通俗。

    而中山先生則主張考試,求能創立一高雅标準來衡量一切。

    今日國人則尊中山先生,終不如其尊西方,故言民主,仍必言選舉,而稱神聖之一票。

    雖出自僅識之無之俗手,亦仍認之為神聖。

    而共産黨徒則必以無産階級為神聖。

    要之,今日國人慕效西方,尚俗不尚雅,似已成一時之風氣。

    孔子言齊不如魯,則非當時之俗見,乃孔子一人之獨見。

    此乃孔子之文化意見。

    故果欲成立一文化學,則恐非大雅君子,無以任之,豈通俗之見之所能定。

     西方人既不重人文,自亦不能重文化。

    如争民主與共産,一主自由生産,一主平均分配。

    一則在商業上争,再則在武裝上争。

    一切所争,盡在器物上。

    而一切是非則若盡在富強二字上,豈非一切定于身外之器物乎?若言民主,不富不強,亦何得行?若言共産,不富不強,又何得行?今謂西方文化隻如此,又誰得而非之。

    既主富強,則非憑科學不可。

    然言人文,又不得謂富人、強人即是高人、大人。

    今日吾國人處此世界,羨慕西化,當以科學為重?抑當以人文為重?而中國舊傳統種種觀念、種種名詞、習俗慣例,皆從其人文理想來,終亦未能盡加洗滌清淨,此誠吾國人當前難解脫之一大困惑。

    故就中國傳統文化言,則近代西方科學究當處何等地位,此實今日我國人所當慎重思辨者。

    而中西科學之相異,亦當為一重要題目矣。

     今姑依當前國人大體意見,一以模效西化為主,依照孔子語,則當曰:"蘇一變至于美,美一變至于道。

    "馬克思主張共産主義,而提出唯物史觀。

    雖此唯物一觀念,亦承襲西方傳統,而說得太偏了,不如美國人言民主自由,尚多少留有人文地位,此其一。

    蘇維埃之推行共産主義,雖說是世界性,而實際則自帝俄時代起,以及列甯斯大林,未免專以斯拉夫人為主,專為一國打算。

    美國則獨立兩百年來,早期則主門羅主義,隻求自保,不幹涉他國事。

    自八國聯軍以來,美國始追随歐洲,過問國外事。

    但其對中國,卻始終未抱領土野心。

    其對菲律賓等亦然。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皆不由美國發動。

    究竟美國幫助其他盟國之意多,而自求擴張之意少。

    最近世界事變中,如其對英阿之福克蘭群島之戰,及以色列與巴遊之戰,多抱斡旋和平之努力,此其二。

    又美國立國,除英國及其他西歐人外,尚有猶太人、黑人,乃至如日本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