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五十二辨緻仕辭謝緻宴》
真宗朝,張齊賢、王嗣宗、馮起緻仕,皆謝辭。
起乃自郓入觐,此雲「不入謝辭」,非皆如此也。
治平四年四月,李東之緻仕,九月李受緻仕,此雲「後數日」,非也。
鹹平三年翰林學士朱昂,慶曆八年翰林侍讀學士楊偕,皆以緻仕召對賜宴。
又元豐七年,文潞公既緻仕入觐,仍賜宴,則召對賜宴,非特二李也。
富鄭公謝緻仕恩命雲:已蒙指揮特放朝謝,兼以病發,無由暫至阙下一對天光。
《五十三辨王沂公除參政》 宋次道作宋元憲墓志雲:宰相俱罷,二府更易,将以公為同知樞密院事,獨一執政留。
乃曰:故事,知制诰未有柄任者。
命遂寝,即召入翰林為學士。
今按景佑四年四月,宰相呂許公、王沂公,參政宋宣獻、蔡文忠皆罷,獨一執政留者乃盛文肅也。
元憲寶元元年三月為翰林學士,二年十一月參政,此雲「王沂公為相」,又雲「明年除參政」,皆非。
《五十四辨郭待舉等入參政》 高宗以郭待舉、岑長倩、郭正一、魏玄同并與中書門下同承受進止平章事,上欲用待舉等,謂參知政事崔知濕曰:「待舉等資任尚淺,且令預聞政事,未可與卿等同名。
」自是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始以平章事為名,此止雲郭待舉,未盡也。
《五十五辨進士榜分甲》 王文正榜進士三十八人,初不分甲,此雲第一甲何邪?又章郇公亦同榜。
淳化三年,丁謂、王欽若、張士遜皆第一甲,但是年止兩甲爾。
《五十六辨朱谔請除常侍》 有見朱谔奏者,止請除常侍,不及禦史大夫也。
《五十七辨禮部知名表印》 禮部知名表印,舊有之。
未改官制前,館閣中能文者,同判禮部,使掌箋表,王禹玉嘗為之。
後遷舍人學士,仍領其任。
此雲元豐官制謂之「知名表」,郎官别有印,曰「知名表印」,非始于元豐官制也。
《五十八辨席帽裁帽》 楊文公談苑雲:重戴者,大裁帽也。
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為之。
後魏孝文帝自雲中遷代,以賜百寮;五代以來,惟禦史服之。
淳化初,宰相、學士、禦史台,比省官、尚書、兩省五品以上,皆令服之。
王元之謝表雲「頭有重戴」,謂為翰林學士也。
《五十九辨系金帶禦仙花帶》 宋次道所紀,雖雲金帶經賜者許系,又雲,近有罷參政黑帶佩魚而入者。
且閤門當有定制,豈容其自為異邪?景佑雖著令,而元豐二年元绛罷政,以本官知亳州,特令服金帶如學士,則非特旨,雖學士所謂金帶亦不得矣。
大觀初,門下侍郎吳居厚罷為資政殿學士,葛勝仲志其墓雲:故事,罷執政換禦仙花帶,诏示許服球紋帶,著為令,則又與元豐時不同矣。
既著為令,而此書所記,近歲閤門之制又如此,何耶? 《六十辨張安道知南京待高麗》 所過州,當雲「使者所過州」。
張安道以宣徽使判應天府,奏言:「臣班視二府,不可為陪臣屈」雲雲,诏令通判接送,如使人來見,即回谒。
揚州依此,蓋故相陳升之判揚州也。
此雲「知南京」,又雲「嘗班二府」,又雲「使通判代将迎」,而不言奏,謂與被旨,皆非也。
大觀中,蓋已有此诏旨,非用安道例也。
高麗來朝,當雲「使者入貢」。
《六十一辨本朝與契丹曆差一日》 此雲熙甯中,第九卷雲元豐中。
此雲冬至本朝先契丹一日,第九卷雲虜曆先一日;此雲使副欲為慶,契丹館伴官不受,第九卷雲虜趣使者入賀,皆先後抵牾。
按蘇墓志雲:「熙甯十年冬至,本朝曆先契丹一日,虜疑,彼此緻慶,當孰從?公言各從本朝曆可也。
」 《六十二辨賜紫服金帶》 乾德元年十一月,賜屯田員外郎知制诰高錫绯袍銀帶。
又杜鞾周顯德中授戶部員外郎、樞密直學士,國初遷司門郎中,乃賜金紫。
趙昌言自知制诰出知天雄軍,入為禦史中丞,始賜金紫。
王元之賀範舍人出知永興再入西掖詩雲:「再入承明舊直廬,腰間仍得佩金魚。
」注雲:舍人前在綸閣,猶是朱綏。
元之知诰,久之,加柱國,謝曰,面賜金紫。
其詩雲:「策勳何烜赫,賜紫便葳蕤。
」又雲寇平仲謝除密直啟雲:「南面聽朝,特頒金紫。
」他如此類尚多。
故學士、中丞、知制诰等賜金紫,史皆特書之。
此所雲李憲成事,蓋出春明退朝錄,然春明退朝錄乃獨舉憲成一事,何耶?其雲憲成召為學士,閤門舉例賜金帶,而不可加于绯衣,乃并賜三品服,豈非欲見金帶與紫并賜耶?此雲給事中、中書舍人易服,而謂祖宗時知制诰皆然,非也。
又以李憲成事而雲,亦有不賜者,然祖宗時不止李憲成也。
韓子蒼記宣和六年正月二十一日,除中書舍人,二月四日受告供職,九月賜章服,十四日正謝。
此雲正謝乃易服,不同。
起乃自郓入觐,此雲「不入謝辭」,非皆如此也。
治平四年四月,李東之緻仕,九月李受緻仕,此雲「後數日」,非也。
鹹平三年翰林學士朱昂,慶曆八年翰林侍讀學士楊偕,皆以緻仕召對賜宴。
又元豐七年,文潞公既緻仕入觐,仍賜宴,則召對賜宴,非特二李也。
富鄭公謝緻仕恩命雲:已蒙指揮特放朝謝,兼以病發,無由暫至阙下一對天光。
《五十三辨王沂公除參政》 宋次道作宋元憲墓志雲:宰相俱罷,二府更易,将以公為同知樞密院事,獨一執政留。
乃曰:故事,知制诰未有柄任者。
命遂寝,即召入翰林為學士。
今按景佑四年四月,宰相呂許公、王沂公,參政宋宣獻、蔡文忠皆罷,獨一執政留者乃盛文肅也。
元憲寶元元年三月為翰林學士,二年十一月參政,此雲「王沂公為相」,又雲「明年除參政」,皆非。
《五十四辨郭待舉等入參政》 高宗以郭待舉、岑長倩、郭正一、魏玄同并與中書門下同承受進止平章事,上欲用待舉等,謂參知政事崔知濕曰:「待舉等資任尚淺,且令預聞政事,未可與卿等同名。
」自是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始以平章事為名,此止雲郭待舉,未盡也。
《五十五辨進士榜分甲》 王文正榜進士三十八人,初不分甲,此雲第一甲何邪?又章郇公亦同榜。
淳化三年,丁謂、王欽若、張士遜皆第一甲,但是年止兩甲爾。
《五十六辨朱谔請除常侍》 有見朱谔奏者,止請除常侍,不及禦史大夫也。
《五十七辨禮部知名表印》 禮部知名表印,舊有之。
未改官制前,館閣中能文者,同判禮部,使掌箋表,王禹玉嘗為之。
後遷舍人學士,仍領其任。
此雲元豐官制謂之「知名表」,郎官别有印,曰「知名表印」,非始于元豐官制也。
《五十八辨席帽裁帽》 楊文公談苑雲:重戴者,大裁帽也。
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為之。
後魏孝文帝自雲中遷代,以賜百寮;五代以來,惟禦史服之。
淳化初,宰相、學士、禦史台,比省官、尚書、兩省五品以上,皆令服之。
王元之謝表雲「頭有重戴」,謂為翰林學士也。
《五十九辨系金帶禦仙花帶》 宋次道所紀,雖雲金帶經賜者許系,又雲,近有罷參政黑帶佩魚而入者。
且閤門當有定制,豈容其自為異邪?景佑雖著令,而元豐二年元绛罷政,以本官知亳州,特令服金帶如學士,則非特旨,雖學士所謂金帶亦不得矣。
大觀初,門下侍郎吳居厚罷為資政殿學士,葛勝仲志其墓雲:故事,罷執政換禦仙花帶,诏示許服球紋帶,著為令,則又與元豐時不同矣。
既著為令,而此書所記,近歲閤門之制又如此,何耶? 《六十辨張安道知南京待高麗》 所過州,當雲「使者所過州」。
張安道以宣徽使判應天府,奏言:「臣班視二府,不可為陪臣屈」雲雲,诏令通判接送,如使人來見,即回谒。
揚州依此,蓋故相陳升之判揚州也。
此雲「知南京」,又雲「嘗班二府」,又雲「使通判代将迎」,而不言奏,謂與被旨,皆非也。
大觀中,蓋已有此诏旨,非用安道例也。
高麗來朝,當雲「使者入貢」。
《六十一辨本朝與契丹曆差一日》 此雲熙甯中,第九卷雲元豐中。
此雲冬至本朝先契丹一日,第九卷雲虜曆先一日;此雲使副欲為慶,契丹館伴官不受,第九卷雲虜趣使者入賀,皆先後抵牾。
按蘇墓志雲:「熙甯十年冬至,本朝曆先契丹一日,虜疑,彼此緻慶,當孰從?公言各從本朝曆可也。
」 《六十二辨賜紫服金帶》 乾德元年十一月,賜屯田員外郎知制诰高錫绯袍銀帶。
又杜鞾周顯德中授戶部員外郎、樞密直學士,國初遷司門郎中,乃賜金紫。
趙昌言自知制诰出知天雄軍,入為禦史中丞,始賜金紫。
王元之賀範舍人出知永興再入西掖詩雲:「再入承明舊直廬,腰間仍得佩金魚。
」注雲:舍人前在綸閣,猶是朱綏。
元之知诰,久之,加柱國,謝曰,面賜金紫。
其詩雲:「策勳何烜赫,賜紫便葳蕤。
」又雲寇平仲謝除密直啟雲:「南面聽朝,特頒金紫。
」他如此類尚多。
故學士、中丞、知制诰等賜金紫,史皆特書之。
此所雲李憲成事,蓋出春明退朝錄,然春明退朝錄乃獨舉憲成一事,何耶?其雲憲成召為學士,閤門舉例賜金帶,而不可加于绯衣,乃并賜三品服,豈非欲見金帶與紫并賜耶?此雲給事中、中書舍人易服,而謂祖宗時知制诰皆然,非也。
又以李憲成事而雲,亦有不賜者,然祖宗時不止李憲成也。
韓子蒼記宣和六年正月二十一日,除中書舍人,二月四日受告供職,九月賜章服,十四日正謝。
此雲正謝乃易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