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
《二十九辨馮元、魯宗道為講讀官》 馮元、魯宗道皆兼侍講,此雲侍讀,非也。
《三十辨太宗加翰林為學士》 宋劉系宗為竟陵王誕子景祥侍書,後又為東宮侍書,則侍書之名久矣。
太祖平蜀,此雲太宗,非也。
翰林侍讀,初亦不加學士之名,非獨侍書也。
《三十一辨王禹玉為學士》 熙甯三年十二月,王禹玉參知政事;八年六月,韓魏公薨。
此雲禹玉為學士,非也。
《三十二辨宰相加集賢、崇文大學士》 不必雲京官,當雲六品以下。
唐書李泌傳雲:加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
泌建言:學士加「大」,始中宗時。
及張說為之,因辭,乃以學士知院事。
至崔圓複為大學士,亦引泌為讓,而止。
按崔圓大曆中卒,泌貞元三年始為相,謂圓引泌為讓,唐書誤也。
自泌後,裴垍、裴度、牛僧孺、李德裕皆為大學士,蓋或為學士,或為大學士,亦非宰相皆為之也。
《三十三辨宰臣監修國史》 建隆元年,宰臣王溥監修國史,此雲首以趙韓王監修,非也。
《三十四辨樞密院直學士》 會食樞密院,非樞密使廳也。
樞密直學士,舊或除此職外任,或在外除職,非官制行始為職名也。
真宗始命杜鎬為龍圖閣直學士,班樞密直學士下,亦非官制行始為直學士之冠也。
《三十五辨本朝元佑以前宰相五十人》 劉莘老謝右相表雲:「君臣赓歌今百三十載,勳業繼踵裁五十二人。
」此雲五十人,非也。
《三十六辨中制科入等》 範子功亦入制科第三等,後孔文仲考中第三等,以忤王安石特旨,绌之。
此雲設科以來,止吳正肅與子瞻入第三等而已,非也。
《三十七辨注辇國入貢年月》 明道二年,注辇國使人入貢,請用夷禮,以申向慕之心,乃奉銀盤升殿跪撒珠于座下而退,非始于神宗朝也。
熙甯十年六月,注辇國入貢,此雲元豐間,亦非。
《三十八辨入宣政殿奉事》 宣政殿庭東西有四樹松,非皆植松也。
诏書乃開成元年正月。
賜對當作次對。
唐制,百官入宮殿門必搜,非止為奏事官也。
藥樹有監察禦史監搜位,非泛用,禦史一人亦非立也。
大和元年诏,今後坐朝,衆寮既退,宰臣複進奏事,其監搜宜停止,謂宰臣勿搜,非皆罷也。
《三十九辨王徽夢至京師觀燈作述懷詩》 來朝,非。
熙甯二年,朝廷始命兩浙、福建等路轉運司招接高麗入貢使。
舟人傅旋至彼國,達朝廷之意。
王徽喜甚。
次年二月十五日,然燈如中國上元。
旋适在彼,見徽賦感天朝招接拟待中華然燈夜述懷詩雲:「宿罪應深近契丹,曆年徒貢事多般;忽蒙舜日龍綸召,便待堯天佛會觀。
燈豔似蓮裝阙焰,月華如水洩雲寒;夷身幸入華胥境,甚惜今宵漏滴殘。
」 右龐元英所紀,而燕語雲:「王徽因夢作此詩,後本朝遣海商喻旨。
」又,詩語亦多不同。
《二十九辨馮元、魯宗道為講讀官》 馮元、魯宗道皆兼侍講,此雲侍讀,非也。
《三十辨太宗加翰林為學士》 宋劉系宗為竟陵王誕子景祥侍書,後又為東宮侍書,則侍書之名久矣。
太祖平蜀,此雲太宗,非也。
翰林侍讀,初亦不加學士之名,非獨侍書也。
《三十一辨王禹玉為學士》 熙甯三年十二月,王禹玉參知政事;八年六月,韓魏公薨。
此雲禹玉為學士,非也。
《三十二辨宰相加集賢、崇文大學士》 不必雲京官,當雲六品以下。
唐書李泌傳雲:加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
泌建言:學士加「大」,始中宗時。
及張說為之,因辭,乃以學士知院事。
至崔圓複為大學士,亦引泌為讓,而止。
按崔圓大曆中卒,泌貞元三年始為相,謂圓引泌為讓,唐書誤也。
自泌後,裴垍、裴度、牛僧孺、李德裕皆為大學士,蓋或為學士,或為大學士,亦非宰相皆為之也。
《三十三辨宰臣監修國史》 建隆元年,宰臣王溥監修國史,此雲首以趙韓王監修,非也。
《三十四辨樞密院直學士》 會食樞密院,非樞密使廳也。
樞密直學士,舊或除此職外任,或在外除職,非官制行始為職名也。
真宗始命杜鎬為龍圖閣直學士,班樞密直學士下,亦非官制行始為直學士之冠也。
《三十五辨本朝元佑以前宰相五十人》 劉莘老謝右相表雲:「君臣赓歌今百三十載,勳業繼踵裁五十二人。
」此雲五十人,非也。
《三十六辨中制科入等》 範子功亦入制科第三等,後孔文仲考中第三等,以忤王安石特旨,绌之。
此雲設科以來,止吳正肅與子瞻入第三等而已,非也。
《三十七辨注辇國入貢年月》 明道二年,注辇國使人入貢,請用夷禮,以申向慕之心,乃奉銀盤升殿跪撒珠于座下而退,非始于神宗朝也。
熙甯十年六月,注辇國入貢,此雲元豐間,亦非。
《三十八辨入宣政殿奉事》 宣政殿庭東西有四樹松,非皆植松也。
诏書乃開成元年正月。
賜對當作次對。
唐制,百官入宮殿門必搜,非止為奏事官也。
藥樹有監察禦史監搜位,非泛用,禦史一人亦非立也。
大和元年诏,今後坐朝,衆寮既退,宰臣複進奏事,其監搜宜停止,謂宰臣勿搜,非皆罷也。
《三十九辨王徽夢至京師觀燈作述懷詩》 來朝,非。
熙甯二年,朝廷始命兩浙、福建等路轉運司招接高麗入貢使。
舟人傅旋至彼國,達朝廷之意。
王徽喜甚。
次年二月十五日,然燈如中國上元。
旋适在彼,見徽賦感天朝招接拟待中華然燈夜述懷詩雲:「宿罪應深近契丹,曆年徒貢事多般;忽蒙舜日龍綸召,便待堯天佛會觀。
燈豔似蓮裝阙焰,月華如水洩雲寒;夷身幸入華胥境,甚惜今宵漏滴殘。
」 右龐元英所紀,而燕語雲:「王徽因夢作此詩,後本朝遣海商喻旨。
」又,詩語亦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