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十八辨三公孤卿大夫異同》
周官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論道經邦,則坐而論道,非謂五等諸侯也。
五等諸侯豈得雲非人臣乎!周官孤卿大夫與三公位皆不同,豈得雲三公而下皆卿大夫乎!三公官不必備,何必以卿兼公,而通謂之卿乎!周公位冢宰,乃公兼卿也。
開寶中, 開寶元年。
端拱中, 端拱元年。
《十九辨崇禮當作崇禋,賜赦當為肆赦》 崇禮當作崇禋。
賜赦當作肆赦。
《二十辨尚書台省贊拜仆射》 當雲尚書省侍郎以上,内省給舍以上,禦史中丞、學士皆預。
《二十一辨二範除命,非用吳雍例》 文及甫除職,在範子奇、範純粹之後,而雲及甫後;郎官出入,皆未有得職者;至元佑間,範子奇、範純粹雲雲,非也。
二範除命在元豐八年四月,而雲元佑間,非也。
純粹本以直龍圖閣知慶州,既而入為都司,出使河東,所除職乃舊物耳,而雲用吳雍例,亦非也。
《二十二辨文昌府東西向,當為東西相向》 東西向,當雲東西相向。
《二十三辨娣婦通書》 娣當作弟。
《二十四辨羣臣常參,傳聞不坐。
五日起居》 常參官有定員,見唐志。
而雲百官皆在,非也。
傳聞不坐,當作聞傳不坐。
明宗言五日起居,吾思所以數見羣臣,今隻雲思見羣臣,失其意矣。
《二十五辨宮殿所始》 漢梁王立自言宮殿之乘,毛毫過失,亡不暴陳。
又黃霸傳及舉孝子貞婦者為一輩先上殿。
顔師古曰:「丞相所座屋也。
」古者,屋之高殿,通呼為殿,不必宮中也。
齊高帝為齊公,以石頭城為其世子宮。
王儉引靈光殿例,以聽事為崇光殿,外齋為宣德殿,則雖曰宮,而猶以殿為疑也。
梁武陵王紀在蜀開寝殿以通内廐,又丘遲與陳伯之書謂臨川王宏為臨川殿下。
《二十六辨押班》 司馬君實請春分後,遇辰,正牌上;秋分後,巳牌上;即放班。
诏亦不盡從也。
此雲請以辰時二刻前朝,退則押班,過則免,非也。
《二十七辨機密圜土》 機密當作譏察。
《二十八辨集賢院學士與除待制沿革》 集賢院學士錢若水、陳恕、郭贽,皆自前執政除,非獨吳正肅也。
呂佑之、呂文仲、李維、盛度皆自翰林學士,晁迥自翰林學士承旨除,非獨劉原甫也。
李行簡自龍圖閣待制除,非獨元厚之也。
又有自集賢院學士除待制者,陳升之、李大臨、陳繹、曾布、鄧绾、沈括、豐稷皆是。
其馀龍圖閣直學士者,陳堯咨、任布、任中師、魏瓘、呂居簡、李東之、李參、孫長卿、呂臻、宋敏求皆是,亦非獨元厚之也。
鄧绾自禦史中丞得罪,元豐元年正月複除龍圖閣待制,言者以為超越,乃改集賢院學士。
七月,複除待制,則是時集賢院學士次于待制矣。
蘇子容罷知制诰,歲馀,會恩知婺州、亳州,入勾當三班院,加集賢院學士。
此雲罷知制诰而知亳州,再遇赦,遂複此職,非也
五等諸侯豈得雲非人臣乎!周官孤卿大夫與三公位皆不同,豈得雲三公而下皆卿大夫乎!三公官不必備,何必以卿兼公,而通謂之卿乎!周公位冢宰,乃公兼卿也。
開寶中, 開寶元年。
端拱中, 端拱元年。
《十九辨崇禮當作崇禋,賜赦當為肆赦》 崇禮當作崇禋。
賜赦當作肆赦。
《二十辨尚書台省贊拜仆射》 當雲尚書省侍郎以上,内省給舍以上,禦史中丞、學士皆預。
《二十一辨二範除命,非用吳雍例》 文及甫除職,在範子奇、範純粹之後,而雲及甫後;郎官出入,皆未有得職者;至元佑間,範子奇、範純粹雲雲,非也。
二範除命在元豐八年四月,而雲元佑間,非也。
純粹本以直龍圖閣知慶州,既而入為都司,出使河東,所除職乃舊物耳,而雲用吳雍例,亦非也。
《二十二辨文昌府東西向,當為東西相向》 東西向,當雲東西相向。
《二十三辨娣婦通書》 娣當作弟。
《二十四辨羣臣常參,傳聞不坐。
五日起居》 常參官有定員,見唐志。
而雲百官皆在,非也。
傳聞不坐,當作聞傳不坐。
明宗言五日起居,吾思所以數見羣臣,今隻雲思見羣臣,失其意矣。
《二十五辨宮殿所始》 漢梁王立自言宮殿之乘,毛毫過失,亡不暴陳。
又黃霸傳及舉孝子貞婦者為一輩先上殿。
顔師古曰:「丞相所座屋也。
」古者,屋之高殿,通呼為殿,不必宮中也。
齊高帝為齊公,以石頭城為其世子宮。
王儉引靈光殿例,以聽事為崇光殿,外齋為宣德殿,則雖曰宮,而猶以殿為疑也。
梁武陵王紀在蜀開寝殿以通内廐,又丘遲與陳伯之書謂臨川王宏為臨川殿下。
《二十六辨押班》 司馬君實請春分後,遇辰,正牌上;秋分後,巳牌上;即放班。
诏亦不盡從也。
此雲請以辰時二刻前朝,退則押班,過則免,非也。
《二十七辨機密圜土》 機密當作譏察。
《二十八辨集賢院學士與除待制沿革》 集賢院學士錢若水、陳恕、郭贽,皆自前執政除,非獨吳正肅也。
呂佑之、呂文仲、李維、盛度皆自翰林學士,晁迥自翰林學士承旨除,非獨劉原甫也。
李行簡自龍圖閣待制除,非獨元厚之也。
又有自集賢院學士除待制者,陳升之、李大臨、陳繹、曾布、鄧绾、沈括、豐稷皆是。
其馀龍圖閣直學士者,陳堯咨、任布、任中師、魏瓘、呂居簡、李東之、李參、孫長卿、呂臻、宋敏求皆是,亦非獨元厚之也。
鄧绾自禦史中丞得罪,元豐元年正月複除龍圖閣待制,言者以為超越,乃改集賢院學士。
七月,複除待制,則是時集賢院學士次于待制矣。
蘇子容罷知制诰,歲馀,會恩知婺州、亳州,入勾當三班院,加集賢院學士。
此雲罷知制诰而知亳州,再遇赦,遂複此職,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