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說明
關燈
小
中
大
○饒州窯
饒州府浮梁縣西興鄉景德鎮,水土宜陶。
鎮設自宋景德中,因名。
置監鎮,奉禦董造,饒州窯自此始。
《容齋随筆》雲:彭器資尚書文集有《送許屯田詩》曰:「浮梁巧燒瓷,顔色比瓊玖」,謂此也。
元更監鎮為提領,本路總管,監陶。
宋、元皆有命則供,否則止。
《格古要論》雲:「禦土窯,體薄而潤,色白花青,較定器少次」,此言宋窯也。
又雲:「元朝燒小足印花,内有『樞府』字号者最高」,此言元窯也。
又雲:「新燒大足素者,欠潤。
有青色及五色,花且俗。
又有青黑色戗金者,多是酒壺、酒盞,甚可愛」,此言明初窯也。
江西窯,唐在洪州,今南昌,見《茶經》。
弋陽縣太平鄉處州,民瞿志高等來創造,亦有窯。
其後,民饑為亂,嘉靖間,即橫峰窯鎮地,改立興安縣,遂廢。
弋陽之湖西馬坑,以陶為業,所造瓶、罐、缸、甕、盤、碗之器甚粗,給工匠之用。
洪武窯 明洪武三十五年,始開窯燒造,解京供用。
有禦器廠,廠東為九江道,有官窯。
窯之名六,曰:風火窯,色窯,大小藍窯,大龍缸窯,匣窯,青窯。
〔按〕《志》稱:官窯除龍缸外,青窯燒小器,色窯燒顔色,圓而狹,每座隻容小器三百馀件。
民間青窯長而闊,每座容小器千馀件。
民窯燒器,窯九行。
前二行,粗器障火,三行間有好器,雜火中間;前四、中五、後四皆好器,後三、後二皆粗器,視前行。
官窯重器一色,前以空匣障火。
官窯器純,民窯器雜。
官窯塗欲密,砌欲固,使火氣全,而陶器易熟,不至松洩。
官窯之異于民窯如此。
永樂窯 《事物绀珠》:永樂、宣德二窯,皆内府燒造,以棕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
《博物要覽》:永樂年造壓手杯,中心畫雙獅滾球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次。
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
若近時仿效,殊無可觀。
《南村随筆》:明景德鎮所造,永樂尚厚,成化尚薄;宣德青尚淡,嘉靖青尚濃;成青未若宣青,宣彩未若成彩。
《通雅》:永樂窯貴厚,成化窯貴薄,前後規制殊異。
〔按〕古窯重青器,至明而秘色已絕,皆純白。
或畫青花,或加五彩。
永窯亦足貴重,在宣、成之下,嘉之上。
宣德窯 宣德中,以營造所丞專督工匠。
《博物要覽》:宣德年造紅魚靶杯,以西紅寶石為末,魚形自骨内燒出,凸起寶光。
又如竹節靶罩蓋鹵壺、小壺,此等發古未有。
他如妙用種種小巧之物尤佳,描畫不苟。
又有白茶盞,光瑩如玉,内有絕細暗花,花底有暗款,隐隐橘皮紋起。
雖定瓷何能比方,真一代絕品! 《南村随筆》:宣德祭紅,以西紅寶石末入泑,凸起者,總以汁水瑩厚,如堆脂,汁紋雞橘,質料膩實,不易茅蔑。
正、宏、隆、萬間亦有佳者。
《清秘藏》: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隐隐橘皮紋起。
冰裂鳝血紋者,幾與官、汝窯敵。
即暗花者,内燒絕細龍鳳暗花,底有「大明宣德年制」。
《妮古錄》:宣廟時,蟋蟀澄泥盆最為精絕。
〔按〕此明窯極盛時也。
選料、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
青花用蘇泥勃青。
至成化,其青已盡,隻用平等青料。
故論青花,宣窯為最。
成化窯 《博物要覽》:成窯上品,無過五彩葡萄口扁肚靶杯式,較宣杯妙甚。
次若草蟲子母雞勸杯,人物蓮子酒盞、五供養淺盞、草蟲小盞、青花紙薄酒盞、五彩齊箸小碟、香合、各制小罐,皆精妙可人。
高澹人《成窯雞缸歌注》:成窯酒杯,名式不一,皆描畫精工,點色深淺,瑩潔而質堅。
雞缸上畫牡丹,下畫子母雞,躍躍欲動。
〔按〕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
神宗時,尚食禦前,成杯一雙,直錢十萬,當時已貴重如此。
前人評宣成高下,《留青日劄》謂宣與汝敵,永樂、成化亦以次重;《蓉槎蠡說》謂勝朝官窯,首成,次宣,次永,次嘉;《博物要覽》則謂青花成不宣。
若宣窯五彩,深厚堆垛。
成窯用色淺深,頗有畫意。
三家之論不同。
總之,明器無能過宣、成者,而一時有一時聚精之物,則《博物要覽》之言是也。
正德窯正德初,置禦器廠,專管禦器。
《事物绀珠》:正德間,大璫鎮雲南,得外國回青,以煉石為僞寶,價倍黃金,已知其可燒窯器,用之色愈古。
《通雅》:回青以重色貴。
〔按〕宣德中,以營膳所丞專督工匠,即專督禦器廠之工匠。
正統初罷之者,《志》所稱以兵興,議寝陶息民之事也。
《豫章大事記》雲:景泰五年,減饒州歲造瓷
鎮設自宋景德中,因名。
置監鎮,奉禦董造,饒州窯自此始。
《容齋随筆》雲:彭器資尚書文集有《送許屯田詩》曰:「浮梁巧燒瓷,顔色比瓊玖」,謂此也。
元更監鎮為提領,本路總管,監陶。
宋、元皆有命則供,否則止。
《格古要論》雲:「禦土窯,體薄而潤,色白花青,較定器少次」,此言宋窯也。
又雲:「元朝燒小足印花,内有『樞府』字号者最高」,此言元窯也。
又雲:「新燒大足素者,欠潤。
有青色及五色,花且俗。
又有青黑色戗金者,多是酒壺、酒盞,甚可愛」,此言明初窯也。
江西窯,唐在洪州,今南昌,見《茶經》。
弋陽縣太平鄉處州,民瞿志高等來創造,亦有窯。
其後,民饑為亂,嘉靖間,即橫峰窯鎮地,改立興安縣,遂廢。
弋陽之湖西馬坑,以陶為業,所造瓶、罐、缸、甕、盤、碗之器甚粗,給工匠之用。
洪武窯 明洪武三十五年,始開窯燒造,解京供用。
有禦器廠,廠東為九江道,有官窯。
窯之名六,曰:風火窯,色窯,大小藍窯,大龍缸窯,匣窯,青窯。
〔按〕《志》稱:官窯除龍缸外,青窯燒小器,色窯燒顔色,圓而狹,每座隻容小器三百馀件。
民間青窯長而闊,每座容小器千馀件。
民窯燒器,窯九行。
前二行,粗器障火,三行間有好器,雜火中間;前四、中五、後四皆好器,後三、後二皆粗器,視前行。
官窯重器一色,前以空匣障火。
官窯器純,民窯器雜。
官窯塗欲密,砌欲固,使火氣全,而陶器易熟,不至松洩。
官窯之異于民窯如此。
永樂窯 《事物绀珠》:永樂、宣德二窯,皆内府燒造,以棕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
《博物要覽》:永樂年造壓手杯,中心畫雙獅滾球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次。
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
若近時仿效,殊無可觀。
《南村随筆》:明景德鎮所造,永樂尚厚,成化尚薄;宣德青尚淡,嘉靖青尚濃;成青未若宣青,宣彩未若成彩。
《通雅》:永樂窯貴厚,成化窯貴薄,前後規制殊異。
〔按〕古窯重青器,至明而秘色已絕,皆純白。
或畫青花,或加五彩。
永窯亦足貴重,在宣、成之下,嘉之上。
宣德窯 宣德中,以營造所丞專督工匠。
《博物要覽》:宣德年造紅魚靶杯,以西紅寶石為末,魚形自骨内燒出,凸起寶光。
又如竹節靶罩蓋鹵壺、小壺,此等發古未有。
他如妙用種種小巧之物尤佳,描畫不苟。
又有白茶盞,光瑩如玉,内有絕細暗花,花底有暗款,隐隐橘皮紋起。
雖定瓷何能比方,真一代絕品! 《南村随筆》:宣德祭紅,以西紅寶石末入泑,凸起者,總以汁水瑩厚,如堆脂,汁紋雞橘,質料膩實,不易茅蔑。
正、宏、隆、萬間亦有佳者。
《清秘藏》: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隐隐橘皮紋起。
冰裂鳝血紋者,幾與官、汝窯敵。
即暗花者,内燒絕細龍鳳暗花,底有「大明宣德年制」。
《妮古錄》:宣廟時,蟋蟀澄泥盆最為精絕。
〔按〕此明窯極盛時也。
選料、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
青花用蘇泥勃青。
至成化,其青已盡,隻用平等青料。
故論青花,宣窯為最。
成化窯 《博物要覽》:成窯上品,無過五彩葡萄口扁肚靶杯式,較宣杯妙甚。
次若草蟲子母雞勸杯,人物蓮子酒盞、五供養淺盞、草蟲小盞、青花紙薄酒盞、五彩齊箸小碟、香合、各制小罐,皆精妙可人。
高澹人《成窯雞缸歌注》:成窯酒杯,名式不一,皆描畫精工,點色深淺,瑩潔而質堅。
雞缸上畫牡丹,下畫子母雞,躍躍欲動。
〔按〕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
神宗時,尚食禦前,成杯一雙,直錢十萬,當時已貴重如此。
前人評宣成高下,《留青日劄》謂宣與汝敵,永樂、成化亦以次重;《蓉槎蠡說》謂勝朝官窯,首成,次宣,次永,次嘉;《博物要覽》則謂青花成不宣。
若宣窯五彩,深厚堆垛。
成窯用色淺深,頗有畫意。
三家之論不同。
總之,明器無能過宣、成者,而一時有一時聚精之物,則《博物要覽》之言是也。
正德窯正德初,置禦器廠,專管禦器。
《事物绀珠》:正德間,大璫鎮雲南,得外國回青,以煉石為僞寶,價倍黃金,已知其可燒窯器,用之色愈古。
《通雅》:回青以重色貴。
〔按〕宣德中,以營膳所丞專督工匠,即專督禦器廠之工匠。
正統初罷之者,《志》所稱以兵興,議寝陶息民之事也。
《豫章大事記》雲:景泰五年,減饒州歲造瓷